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华师范大学档案馆藏敦煌写经叙录
1
作者 伏俊琏 李君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西华师范大学档案馆藏有5件敦煌写经,其中01号《大通方广经卷下》有“开元九年题记”,可与国家图书馆藏BD02687(律字087)号写经相缀合。
关键词 西华师大 敦煌写经 叙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在园林设计中如何预防病虫害--以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
2
作者 张利秋 《江西农业》 2024年第7期100-102,共3页
园林设计往往只关注园林美观而很少考虑后期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园林设计时对不同环境的树种选择以及植物配置方式可能影响后期这些植物的病虫害发生程度。为了探讨园林设计中如何预防植物病虫害,论文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西华师范... 园林设计往往只关注园林美观而很少考虑后期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园林设计时对不同环境的树种选择以及植物配置方式可能影响后期这些植物的病虫害发生程度。为了探讨园林设计中如何预防植物病虫害,论文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西华师范大学新区一些植物病虫害的不同环境、不同配置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不同环境下,同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植物的不同配置方式下同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也不相同。由此可见,在园林设计时,对树种的选择应该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且应采取正确的植物配置方式,并应该在设计之初预计后期的养护成本,提出合理的养护管理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虫害 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 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干线对大学校园噪声污染的研究及评价——以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尤优 王晓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87-190,共4页
通过对西华师范大学交通干线噪声的连续监测,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噪声值,并利用声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噪声质量等级标准评价与分析校园的交通噪声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西华师范大学校园交通干线的昼间噪声监测均值达到65.8... 通过对西华师范大学交通干线噪声的连续监测,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噪声值,并利用声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噪声质量等级标准评价与分析校园的交通噪声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西华师范大学校园交通干线的昼间噪声监测均值达到65.8d B,超标率为19.64%,声质量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从监测点上看,栋梁门的噪声均值最大,为67.1d B,超标率为22.00%;从监测时间上看,8:00-9:30am的噪声值最大,约66.1d B;在一周中,周一至周四的噪声值超过均值65.75 d B,而周六的噪声值最小,约64.7 d B。通过对大学校园区交通干线噪声的监测与分析,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噪声治理措施、改善该校园的声环境质量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华师范大学 交通干线 噪声污染 噪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4
作者 侯月驰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魏秀芳 陈金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基本采用选项课教学,但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研究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普通选项课教学中进行一定时间的素质训练,对照组采用正常的教学方法,通过15周的教学后发现:虽然... 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基本采用选项课教学,但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研究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普通选项课教学中进行一定时间的素质训练,对照组采用正常的教学方法,通过15周的教学后发现:虽然两组的选项课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但两组的身体素质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实验组好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在普通教学中进行系统的素质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身体素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华师范大学鸟类标本收藏状况及初步分析
6
作者 杨志松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年第9期21-22,共2页
通过对西华师范大学鸟类标本馆已拥有的鸟类标本的统计,整理出我校鸟类标本数量及种类。结果表明本馆鸟类标本隶属21目69科,共计6657号。其中四川标本占93.85%,不明确采集地标本占5.9%,省外标本占6.15%。并分析了采集于四川省的鸟类标... 通过对西华师范大学鸟类标本馆已拥有的鸟类标本的统计,整理出我校鸟类标本数量及种类。结果表明本馆鸟类标本隶属21目69科,共计6657号。其中四川标本占93.85%,不明确采集地标本占5.9%,省外标本占6.15%。并分析了采集于四川省的鸟类标本的地理分布状况,分析造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鸟类标本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市小叶榕冻害情况的调查研究——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蔡欣 罗建勋 严贤春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62-69,共8页
本研究为更深入了解小叶榕受冻害的总体情况,耐受度,影响因素,探寻环境因素和树木胸径与小叶榕冻害程度之间的关系,以便改进和调整栽培养护措施,提升校园乃至整个城市的绿化工作。首先对树木大小进行分级,实地调查小叶榕受冻害的情况,... 本研究为更深入了解小叶榕受冻害的总体情况,耐受度,影响因素,探寻环境因素和树木胸径与小叶榕冻害程度之间的关系,以便改进和调整栽培养护措施,提升校园乃至整个城市的绿化工作。首先对树木大小进行分级,实地调查小叶榕受冻害的情况,观测记录树冠受冻面积,小叶榕冻害情况初步定级,对小叶榕生长环境进行描述,包括有无建筑遮挡,建筑朝向,通风条件等。观测冻害植株百分率,计算病情指数,观测其最大耐受限度;通过分析建筑背风面和迎风面小叶榕冻害程度,和周围有无建筑遮挡小叶榕冻害程度,探究区域小环境与小叶榕冻害严重度的关系。分析树木胸径与小叶榕冻害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范围内小叶榕受冻害范围100%,冻害指数综合为56.94%,属于重度冻害,冻害耐受度5级,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区域小环境对小叶榕冻害程度有显著影响,树木胸径对小叶榕冻害无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榕 冻害 病情指数 耐受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园林植物配置分析——以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敏 张咏祀 严贤春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7期94-96,共3页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校园不同功能区的植物配置种类、植物配置形式及植物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校园内植物种类共131种,主要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其中观花、观叶植物居多,配置形式多样...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校园不同功能区的植物配置种类、植物配置形式及植物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校园内植物种类共131种,主要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其中观花、观叶植物居多,配置形式多样,基本满足师生的审美及心理需求。大门入口为凸显学校的风格面貌,主要配置规则式的雪松和低矮的绿篱;教学区为体现积极向上的气氛,绿化主要以草坪、灌木为主,相对矮小的小乔木为辅;生活区绿化主要以常绿植物为主、观赏性高的植物为辅;休闲区绿化主要以绿篱和观赏性比较高的灌木为主、一些高大乔木为辅;运动区为减少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主要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主干道是校园绿化的骨架,主要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作为行道树、林荫树等。校园绿化景观整体上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些许不足,如在植物的养护管理上投入的精力不够等。此次调查研究旨在利用绿化景观营造更好的校园环境,为校园植物景观配置与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植物配置 景观分析 校园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本科课程探究——以西华师范大学园林本科教学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柏磊 严贤春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9期203-205,共3页
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园林本科中开设《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不够普遍,根据园林本科特点,确立本课程定位与目标,配套课程教材建设,构建和完善课程的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方法和... 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园林本科中开设《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不够普遍,根据园林本科特点,确立本课程定位与目标,配套课程教材建设,构建和完善课程的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旨在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一种思路和方向,使《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真正成为园林本科的标志性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课程改革 教材建设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及养护管理——以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晓琳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3期200-202,共3页
以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为例,结合该校校园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现状,对当前校园绿化环境建设、绿化养护管理进行讨论,分析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和养护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旨在为推动校园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发展提... 以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为例,结合该校校园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现状,对当前校园绿化环境建设、绿化养护管理进行讨论,分析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和养护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旨在为推动校园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最终实现为高校师生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育人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建设 养护管理 方法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园景观植物病虫害调查研究——以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为例
11
作者 柏磊 严贤春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5期86-87,90,共3页
2021年7-11月,对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景观植物病虫害进行调查,共发现病虫害种类27种。其中,虫害种类18种,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种类8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类9种和锉吸式口器害虫种类1种;病害种类9种。11种植物受多种病虫害为害。... 2021年7-11月,对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景观植物病虫害进行调查,共发现病虫害种类27种。其中,虫害种类18种,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种类8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类9种和锉吸式口器害虫种类1种;病害种类9种。11种植物受多种病虫害为害。通过调查与分析,研究校园病虫害产生原因,提出病虫害防治对策,旨在为校园景观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校园绿地 病虫害 调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二期树种调查与评价
12
作者 柏磊 严贤春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7期22-23,26,共3页
通过实地调查,对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二期的树种种类、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进行评价。校区内树种以乔木为主,植物树种共计43种,隶属于31科40属,树种较为丰富。校区内藤类、灌木植物种类较少,植物造景配置与相关建筑搭配不当,栽植方式运... 通过实地调查,对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二期的树种种类、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进行评价。校区内树种以乔木为主,植物树种共计43种,隶属于31科40属,树种较为丰富。校区内藤类、灌木植物种类较少,植物造景配置与相关建筑搭配不当,栽植方式运用不佳,缺乏美观性和实用性;校区内养护管理措施不到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校区内应适当引进乡土树种、季节变化性树种,观花与观叶植物相结合,植物搭配层次分明,表现明显的季相变化,增强植物造景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完善养护管理机制,加强后期养护、防治病虫害、松土施肥、修剪整形、除草,以解决校园植物存在的问题,提高校园的功能性、美观性、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调查 植物配置 养护管理 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兽类名录(2024版) 被引量:10
13
作者 魏辅文 杨奇森 +28 位作者 吴毅 蒋学龙 刘少英 胡义波 葛德燕 李保国 杨光 李明 周江 李松 李晟 余文华 陈炳耀 张泽钧 周材权 吴诗宝 张立 陈中正 陈顺德 邓怀庆 江廷磊 张礼标 石红艳 卢学理 李权 刘铸 崔雅倩 李玉春 何锴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自“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和《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问世以来,这两项工作在国际和国内的哺乳动物研究以及保护生物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得益于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例如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内的生物本底资源得... 自“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和《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问世以来,这两项工作在国际和国内的哺乳动物研究以及保护生物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得益于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例如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内的生物本底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中国哺乳动物分类学的研究也在持续进步。在2022—2024年,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与2022年相比,新增42个物种。为了帮助国内外学者全面了解中国哺乳动物的有效种类及其详细信息,我们对“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及《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涉及的中国兽类物种名录进行了更新。截至2024年12月,中国记录的兽类有效种类包括58科,263属,73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物种数目 分类学 名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STAT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谱分析
14
作者 张红梅 杨海鹏 +7 位作者 刘娅娟 龙芸 张鹏安 陈伟 张杰 侯凌鹏 韩志玲 刘小红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共9页
STAT蛋白是一类在信号传导和基因转录激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在植物中STAT基因的表达与高温等非生物胁迫相关。为了研究玉米STAT基因是否参与响应高温胁迫,以耐高温胁迫的Zheng 58和对高温敏感的PH6WC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选取... STAT蛋白是一类在信号传导和基因转录激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在植物中STAT基因的表达与高温等非生物胁迫相关。为了研究玉米STAT基因是否参与响应高温胁迫,以耐高温胁迫的Zheng 58和对高温敏感的PH6WC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选取高温和常温2个条件下生长的植株根、茎、叶、花粉和花丝5个部位的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基于测序数据,对玉米STAT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不同玉米材料、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中鉴定到2个STAT基因Zm-STAT1和Zm-STAT2,其中,Zm-STAT1编码的蛋白是疏水蛋白,而Zm-STAT2编码的蛋白是亲水蛋白,它们都具有多个功能位点和磷酸化修饰位点。进一步表达分析发现,以常温为对照,在高温条件下,Zm-STAT1基因在PH6WC的根中、Zm-STAT1基因在Zheng 58的花粉和花丝中表现为上调表达,而Zm-STAT1基因在PH6WC的茎和叶中、Zm-STAT2基因在PH6WC的叶中则表现为下调表达。在2个温度条件下,Zm-STAT2在5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Zm-STAT1,且ZmSTAT2在耐高温胁迫材料Zheng 58的根、茎、花粉和花丝中均受高温诱导,暗示Zm-STAT2基因参与了玉米高温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温胁迫 STAT转录因子 基因结构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核数据变换方法的遥感图像谱聚类算法
15
作者 赵海军 陈华月 崔梦天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随着遥感图像在各行各业的日益广泛应用,遥感图像的处理变得愈来愈重要。为了实现谱聚类算法应用于林业工程中的遥感图像处理,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核数据变换和角距离度量的谱聚类新算法。首先,通过对基于多变量核特征提取的一般核熵... 随着遥感图像在各行各业的日益广泛应用,遥感图像的处理变得愈来愈重要。为了实现谱聚类算法应用于林业工程中的遥感图像处理,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核数据变换和角距离度量的谱聚类新算法。首先,通过对基于多变量核特征提取的一般核熵成分分析法的分析,并运用信息论概念和核密度估计密切相关的瑞利二次熵,提出了最佳特征提取和无监督降维方法,即最佳核熵成分分析法。它根据类或聚类信息方面的数据结构,采用一个额外的旋转,使得成分之间的独立性最大化;在这些成分中最佳地捕捉数据的高信息势部分,直接找到关于保留成分的数量的最大化信息势的基,以确保得到的解比标准的核熵成分分析得到的解保留更多(或相等)的信息势;并提出了采用梯度上升法来求解最佳核熵成分分析优化问题,具体实现是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提前终止方案,以确保梯度达到一个额外迭代不会显著修改成本函数的区域。其次,通过对最佳核熵成分分析变换和样本外扩展的分析,构建了一种基于角距离度量的谱聚类算法,它采用角距离度量的核k-均值聚类目标,而不是采用基于欧氏距离的度量。优化过程采用最佳核熵成分分析空间中的角距离,以保证收敛到局部最优,从而实现图像的聚类。采用多光谱卫星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谱聚类算法不仅适用于遥感图像的云筛选问题,而且相比目前其他先进的聚类算法有更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非线性特征提取 概率密度函数 K-均值 瑞利熵 谱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D系统中TSL和传播延迟的联合估计与补偿
16
作者 赵海军 陈华月 崔梦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7,共11页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信号泄漏(TSL)和传播延迟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起TSL污染的基带数字模型,模型考虑了污染信道的时间变化和到接收机的传播延迟,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一阶自回归模型的TSL时变信道;其次,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得出了...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信号泄漏(TSL)和传播延迟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起TSL污染的基带数字模型,模型考虑了污染信道的时间变化和到接收机的传播延迟,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一阶自回归模型的TSL时变信道;其次,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得出了TSL时变信道的复增益估计,并建立起了一种实现TSL污染和传播延迟补偿的离散时间观测模型,得到了无补偿小数部分延迟情形下补偿算法的渐近性能表达式;最后,通过对同步情形下的复信道增益估计和小数部分延迟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复信道时变增益和小数部分延迟的联合估计的数字补偿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联合估计补偿算法不仅是有效和鲁棒的,而且相比于多抽头LMS方案和目前其他先进方案具有更好的信干比性能和更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双工模式 信道污染 传播延迟 估计与补偿 信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QAM和资源映射的UEP方案
17
作者 赵海军 陈华月 崔梦天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0-359,共10页
本文针对宽带无线通信中视频流的差错保护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应用于本文方案的H.264/AVC应用层和IEEE 802.16m物理层跨层系统模型;然后,通过对多天线不等差错保护(unequal error protection,UEP)和单天线分层正交调幅不等差错保护... 本文针对宽带无线通信中视频流的差错保护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应用于本文方案的H.264/AVC应用层和IEEE 802.16m物理层跨层系统模型;然后,通过对多天线不等差错保护(unequal error protection,UEP)和单天线分层正交调幅不等差错保护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在物理层实现对具有不同优先级数据的不同保护级别的资源映射方法,从而实现将多天线的不等差错保护和分层正交调幅(hierarchical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HQAM)单天线的不等差错保护相结合的新的HQAM-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不等差错保护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HQAM和资源映射的MIMO不等差错保护方案,无论在获得的数据包差错性能和非应答(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比性能方面,还是在获得的视频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性能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多天线的不等差错保护方案和单天线的HQAM不等差错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流 差错保护 分层正交调幅 资源映射 差错率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水质达Ⅲ类背景下藻情与水质变化特征
18
作者 朱广伟 国超旋 +4 位作者 康丽娟 陶陶 杨芷萱 李娜 秦伯强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5,共11页
根据生态环境部设在太湖的17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周年监测,2024年太湖水体总磷浓度年均值低于0.05 mg/L,是自2007年太湖大规模治理以来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为揭示太湖总磷浓度下降的生态环境背景与机制,基于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 根据生态环境部设在太湖的17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周年监测,2024年太湖水体总磷浓度年均值低于0.05 mg/L,是自2007年太湖大规模治理以来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为揭示太湖总磷浓度下降的生态环境背景与机制,基于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2005—2024年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太湖水体总磷浓度与藻情、气象水文条件及其他营养盐之间的协同变化特征。分析发现,2024年太湖总磷浓度低值的出现与2022年以来蓝藻水华强度下降、外源氮磷入湖负荷降低密切关联,特别是2023年蓝藻水华强度明显偏低,惯性延续导致2024年上半年藻情极轻,对全年水体磷浓度低值的出现具有重要贡献;2024年下半年太湖藻情反弹,8月水体蓝藻生物量明显增高,与2024年度降雨量大、外源氮磷负荷增高有关。此外,2024年10—12月蓝藻水华面积也大幅增加,但同期水体藻类生物量、叶绿素a浓度的反弹幅度却较小,与秋冬季气温偏暖、入湖水量大引起的微囊藻团颗粒表层聚积条件较好等蓝藻水华表观强度放大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外源氮磷负荷下降对太湖蓝藻水华强度已经产生了明显遏制作用,但气温、降雨、风浪等气候因子仍对蓝藻水华表观强度具有强烈影响。在蓝藻水华控制策略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外源氮、磷入湖负荷削减,持续推进局部湖区草型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调控湖体食物链,以促进太湖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氮磷双控 外源削减 蓝藻水华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高盐油藏段塞表面活性剂组合调驱研究
19
作者 杨永钊 张雪莹 +3 位作者 周昱君 周明 郭肖 马江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高盐油藏现有表面活性剂驱不能提高波及体积、只能提高洗油效率、低渗区原油动用程度低、提高采收率有限的实际生产问题,开展了低渗高盐油藏调驱技术研究。方法基于毛管束理论,研发了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 目的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高盐油藏现有表面活性剂驱不能提高波及体积、只能提高洗油效率、低渗区原油动用程度低、提高采收率有限的实际生产问题,开展了低渗高盐油藏调驱技术研究。方法基于毛管束理论,研发了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驱油用大段塞,与反离子自主装形成ACS-2高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调驱用小段塞,组合成多段塞实现深部调驱。结果大小段塞注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2.7%,吸附10次后界面张力仍达到超低值,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吸附损失性。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乳化性和润湿性好,有利于提高洗油效率,而ACS-2高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流变性、黏弹性和黏温性良好,有利于扩大波及体积,调整吸液剖面。两体系组成的多段塞表面活性剂(0.1 PV小段塞驱+0.2 PV大段塞驱+后续水驱)组合调驱效果好,平均提高采收率为14.8个百分点,比只采用大段塞驱提高了1倍,具有聚/表二驱的驱油效果。结论多段塞表面活性剂组合调驱能有效降低无效水循环,提高波及效率,且不含有强碱或弱碱,避免腐蚀结垢,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对低渗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高盐油藏 多段塞 表面活性剂驱 组合调驱 超低界面张力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板通孔电镀铜四硝基四氮唑蓝抑制剂的模拟研究
20
作者 杨广柱 谢军 +4 位作者 陈德灯 雷艺 韦相福 胡小强 方正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6,共8页
采用模拟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四硝基四氮唑蓝(TNBT)抑制剂对柔性电路板浅通孔电镀铜的均镀能力(TP)的影响。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TNBT抑制剂在C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一步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TNBT抑制剂的吸附机... 采用模拟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四硝基四氮唑蓝(TNBT)抑制剂对柔性电路板浅通孔电镀铜的均镀能力(TP)的影响。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TNBT抑制剂在C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一步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TNBT抑制剂的吸附机制,最后通过电镀实验探明了TNBT抑制剂对通孔电镀TP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NBT分子主要通过苯甲醚和硝基苯等活性位点与Cu(111)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作用;TNBT分子的吸附行为主要由其前沿分子轨道分布的官能团所主导;TNBT分子展现较强的铜沉积抑制作用,并显著提高浅通孔电镀的TP值。该抑制剂有效克服了传统添加剂过度依赖对流环境的缺点,能满足浅通孔的超高TP值电镀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路板 通孔电镀 均镀能力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