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岩石蠕变模型及参数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楚佳 刘晓辉 +1 位作者 张旭 王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26,共6页
针对传统蠕变模型难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特征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岩石蠕变3个阶段的准确描述,在传统Maxwell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有黏壶元件蠕变参数的非定常化的同时,串联一个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蠕... 针对传统蠕变模型难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特征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岩石蠕变3个阶段的准确描述,在传统Maxwell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有黏壶元件蠕变参数的非定常化的同时,串联一个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蠕变模型,并推导出相应蠕变本构方程。同时运用origin软件引入不同蠕变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该蠕变本构模型能够对岩石蠕变试验曲线进行较好拟合及参数辨识,能够较好模拟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蠕变变形特征,准确反应岩石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蠕变特征,表明新建立的蠕变本构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正确性。为今后的岩土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蠕变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Maxwell模型 非线性 加速蠕变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河道演变及工程整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康璐 向波 +3 位作者 张婧 王东 杜康 童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47,共10页
黑龙江属于国境界河,其河道演变问题不仅是自然科学问题,更事关国土面积的增减,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近30年来黑龙江河道演变及工程整治技术的研究成果,从河道演变、暴雨洪水、河道整治3个方面总结了研究进展,得到如下结论:... 黑龙江属于国境界河,其河道演变问题不仅是自然科学问题,更事关国土面积的增减,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近30年来黑龙江河道演变及工程整治技术的研究成果,从河道演变、暴雨洪水、河道整治3个方面总结了研究进展,得到如下结论:黑龙江河道演变、水沙运动相关的研究成果稀少且陈旧,尤其缺乏系统性、长序列的河道演变分析;黑龙江防洪抗灾技术经历了“被动”获取、“主动”获取和“超前”获取3个阶段;受限于国界河和高寒地区的双重属性,工程整治使用的防护材料应符合流域特点,工程型式也需尽量简化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河道整治 河势稳定 暴雨洪水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型的液压动力轴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3
作者 王桃 董元诚 +1 位作者 黄腾飞 郭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98-204,共7页
涡轮可将高压射流的能量转换为维持液压动力轴运转的机械能,合理设计其型式可显著提升液压动力轴的工作性能。设计4种不同型式的涡轮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型式方案下液压动力轴外特性、内流场分布以及能量损失的影响。结... 涡轮可将高压射流的能量转换为维持液压动力轴运转的机械能,合理设计其型式可显著提升液压动力轴的工作性能。设计4种不同型式的涡轮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型式方案下液压动力轴外特性、内流场分布以及能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切击式涡轮方案下,涡轮平均总扭矩最大,装置水力效率最大,达到了94.37%;切击式涡轮叶片的湍动能最小,流体速度梯度变化更加均匀;由于此方案中涡轮设计与流体流动的匹配良好,旋转域部件和整个模型的总熵产值均最小,降低了水力损失,能量转换效果更优。在同一工况条件下,切击式涡轮方案的液压动力轴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动力轴 涡轮型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动态RHT本构模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邱薛 刘晓辉 +2 位作者 胡安奎 李泓颖 王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1-273,共13页
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和岩石RHT损伤本构模型对四川宜宾芙蓉白胶煤岩展开不同应变率下煤岩SHPB动态压缩数值模拟试验。首先,依据相关岩石RHT本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与Riedel混凝土RHT参数值,通过不同动态应变率下的3水平27组正交... 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和岩石RHT损伤本构模型对四川宜宾芙蓉白胶煤岩展开不同应变率下煤岩SHPB动态压缩数值模拟试验。首先,依据相关岩石RHT本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与Riedel混凝土RHT参数值,通过不同动态应变率下的3水平27组正交试验与13个不确实性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出煤岩RHT动态压缩本构模型最优参数。其次,依据数值模拟试验与室内试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试验所得应力应变曲线能够较好吻合,数值模拟试验结果满足SHPB压缩试验中的一维应力与应力均匀性两个假定,数值模拟试验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最后,利用RHT损伤本构模型探究煤岩动态力学性质及渐近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RHT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煤岩动态变形破坏过程,相应力学特性、能量演化过程与室内试验具有较好一致性;煤岩RHT模型参数随应变率增加呈增大趋势,但敏感性具有差异性,应变率从29.12 s^(-1)增大至95.69 s^(-1),RHT参数gc^(*)、N、ft^(*)、n、p^(co)对煤岩最终模拟效果优劣情况值抗压强度最为敏感,而参数p^(co)、ξ、fs^(*)、p^(co)、Q^(0)则最不敏感;煤岩抵抗变形能力随应变率增加明显增强,破碎程度愈加剧烈,峰动态强度因子值均呈指数函数增长;依据煤岩动态能量演化过程明显阶段性进行动态特征应力划分,发现特征能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趋于稳定的趋势,动态弹性能储存能力和极限储能能力均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RHT本构模型 SHPB数值模拟 力学特性 能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大理岩三轴压缩渐进破坏裂纹扩展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悠 刘晓辉 +2 位作者 胡安奎 李泓颖 邱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1,共11页
为深入研究深埋大理岩渐进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裂纹扩展特征,基于常规三轴室内试验完成数值模拟参数标定,利用PFC3D颗粒流模型对深埋大理岩开展25、50、80 MPa 3种不同围压下的裂纹扩展数值模拟试验,根据大理岩加载过程中微裂纹演化状态参... 为深入研究深埋大理岩渐进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裂纹扩展特征,基于常规三轴室内试验完成数值模拟参数标定,利用PFC3D颗粒流模型对深埋大理岩开展25、50、80 MPa 3种不同围压下的裂纹扩展数值模拟试验,根据大理岩加载过程中微裂纹演化状态参数定义3种特征应力,并据此开展深埋大理岩渐进破坏过程中的宏、细观破坏特征及其对应裂纹扩展特征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应力-应变曲线吻合较好,峰值应力相差较小,破坏形式与室内试验一致,故数值模拟参数标定合理。2)依据总裂纹、张拉裂纹和剪切裂纹扩展数量演化曲线斜率变化规律,将深埋大理岩渐进破坏过程划分为弹性压缩阶段、裂纹稳定扩展阶段、裂纹加速扩展阶段和峰后残余阶段4个阶段,并根据裂纹数量定义3个特征应力点。3)随着围压的增加,深埋大理岩达到起裂应力σci时,裂纹从两端开始萌发;加载至损伤应力σcd点时,裂纹向中间扩展;达到峰值应力σc点时,在宏观破坏面附近扩展、增生;加载至峰值点后70%峰值应力点时,最终形成以剪切破坏为主的贯通宏观破坏面。4)随着围压的增加,裂纹出现的范围更广,贯通性减弱,峰值应力σc点处产生的裂纹对宏观破坏产生的影响更为剧烈,峰后残余阶段张拉裂纹发育更明显。5)加载前期,围压的增长对裂纹数量增长促进作用更强;加载后期促进作用减弱;最终裂纹扩展形成的实际宏观破坏角度大约为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大理岩 围压 裂纹扩展 渐进破坏 细观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核主泵惰转过程叶轮压力脉动及泵内部流动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安林 叶道星 +5 位作者 罗逸民 陈俊霖 余波 赖喜德 吴锦琛 翟凤丽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88-1095,1103,共9页
为研究惰转过程核主泵内部的流动规律,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核主泵内部流场进行计算,得到不同惰转流量时间(T_(Qi))下叶轮流道内压力脉动的时频特性.对叶轮压力脉动进行小波变换分析,并采用第二代涡识别方法Q准则对不同工况下各过流部... 为研究惰转过程核主泵内部的流动规律,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核主泵内部流场进行计算,得到不同惰转流量时间(T_(Qi))下叶轮流道内压力脉动的时频特性.对叶轮压力脉动进行小波变换分析,并采用第二代涡识别方法Q准则对不同工况下各过流部件进行涡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在惰转过程中,惰转初期压力脉动系数最大变化发生在导叶中部,随后最大变化率发生在叶轮与导叶的动静交界面,最后压力脉动变化趋于稳定;随着叶轮转速和流量逐渐减小,导叶做功区域向出口附近转移;隔舌部位由于结构特殊所受冲击较大,附近有回流产生,并有向流道中部扩散的迹象;压力脉动趋于稳定值,主要频率向低频转移,各部件流道内压力脉动规律性逐渐被破坏,其中导叶流道规律性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流道内的部分强涡区域呈现分离脱落迹象,并且数量逐渐减少;压水室内的涡核主要集中于左侧,与叶轮旋转方向有关.研究可为核主泵在惰转特性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惰转过程 压力脉动 小波变换 Q准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阀代井”水电站调速系统参数整定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欧前 余波 +1 位作者 苏婷 赵俊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4-218,共5页
对于采用“以阀代井”的水电站,其小波动过渡过程动态特性是影响水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国外某工程实际,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水轮机调节系统数学模型。针对部分典型工况,分别以加速度时间常数Tn、缓冲时间常数T... 对于采用“以阀代井”的水电站,其小波动过渡过程动态特性是影响水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国外某工程实际,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水轮机调节系统数学模型。针对部分典型工况,分别以加速度时间常数Tn、缓冲时间常数T_(d)和暂态转差系数b_(t)作为参变量,用根轨迹分析方法研究其动态特性,得到调速系统较优参数整定值,达到了改善小波动过渡过程动态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调节系统 调压阀 水力过渡过程 根轨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没堆积体附近水流特性研究
8
作者 李馨楠 向波 +2 位作者 张婧 王东 赵红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76,84,共6页
堆积体的存在对其附近水流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在通过水槽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良好的基础上,开展淹没堆积体附近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堆积体在处于淹没状态时,对堆积体顶部以下的水流仍然起到有效调节作用。在近床面流层,高... 堆积体的存在对其附近水流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在通过水槽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良好的基础上,开展淹没堆积体附近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堆积体在处于淹没状态时,对堆积体顶部以下的水流仍然起到有效调节作用。在近床面流层,高紊动区是主流扩散所导致的,随着流层上升,高紊动区的分布范围和强度主要受到回流区的控制。涡量较大的区域产生于堆积体表面流场、回流区与主流区的交界范围内,由于这两个区域的涡量较大,因此可能更有利于堆积体颗粒的起动及泥沙输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堆积体 数值模拟 壅水特性 流场 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