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基于中美比较法视野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西臣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7期73-88,F0002,共17页
作为未来数字文明重要基石的智能合约在区块链金融领域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创新实践之中,智能合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已成为学界必须回答的问题。外观表现形式为计算机代码的智能合约从本质上看承载着交易方的意思表示,在合同形式自由原... 作为未来数字文明重要基石的智能合约在区块链金融领域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创新实践之中,智能合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已成为学界必须回答的问题。外观表现形式为计算机代码的智能合约从本质上看承载着交易方的意思表示,在合同形式自由原则下,可以被理解为高科技背景下创新的合同书面形式。智能合约五要素结构实现了协议自动履行功能,改变了"履行具有不确定性"的传统合同履行方式。符合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智能合约自动履行具有合法性,但需审查机器意思与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相符、机器意思与法律规定是否相符。中美两国都有接受智能合约的法理及法律基础,美国立法和司法先行于中国,在美国法的启示下,中国法可以明确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以回应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自动履行 法律效力 中国法 美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论指引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丽娟 罗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157,共15页
以长期护理保险来应对老龄化失能的护理危机不仅是我国当前的学术共识,更是已进入到扩大试点的制度探索。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实践具有明显的行政治理倾向,为此,从理论视角来确立制度走向,聚焦于更具稳定性和普适性的法律体系建构应是目... 以长期护理保险来应对老龄化失能的护理危机不仅是我国当前的学术共识,更是已进入到扩大试点的制度探索。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实践具有明显的行政治理倾向,为此,从理论视角来确立制度走向,聚焦于更具稳定性和普适性的法律体系建构应是目前的重要命题。作为长期护理的理论原点,社会连带和福利多元对于相应的保险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需求。在前者,长期护理保险应当着力保障被保险人的生存权,并贯彻团结互助性;在后者,长期护理保险应当建构强化整体社会参与的筹资机制、推进多元化的护理服务,并建构多重性和差异化的规范构造。在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机制方面,应当在现有医保基金的基础上强化筹资的自助性,并推进社会整体力量的参与;在护理服务方面,应当维系当前以居家和社区护理为优先的模式,填充中间阶段及细化切换规则来推进护理服务的多元化;在规范构造方面,应当从保险关系、服务提供关系和护理关系三个方面来进行分层式界定,并以此构造以权利义务为核心内容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社会连带 福利多元 规范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服刑人员的异质性及其分类矫正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西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5-140,共6页
分类矫正是将具有不同的心理结构特征、策略集合、行为模式、决策结果的服刑人员进行类型化区分,针对不同的类型施以不同的反馈机制,运用类型化"一揽子"矫正方案和措施配合个性化辅导,在服刑人员、监管者、社区参与者多方良... 分类矫正是将具有不同的心理结构特征、策略集合、行为模式、决策结果的服刑人员进行类型化区分,针对不同的类型施以不同的反馈机制,运用类型化"一揽子"矫正方案和措施配合个性化辅导,在服刑人员、监管者、社区参与者多方良性合作博弈的过程中,实现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行为矫正基础上的"再社会化"。少数民族地区分类矫正是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矫正质量和效率、科学矫正的必然选择,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服刑人员具有异质性,分类矫正就转换成为一个多层次多目标选择的激励共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社区服刑人员异质性 分类矫正 激励共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产业链发展的趋势与应急管理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海燕 沈桂龙 余嘉勉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128,共8页
在全球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应有之义。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应急管理的重大意义,我国全产业链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和应对产业链全球化的脆弱性也逐渐暴露出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蕴含着百年未有之大机遇,全球产... 在全球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应有之义。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应急管理的重大意义,我国全产业链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和应对产业链全球化的脆弱性也逐渐暴露出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蕴含着百年未有之大机遇,全球产业链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常态下与非常态下产业链的发展有什么不同,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够为未来我国全产业链建设与产业链应急管理指明方向,才能够保障特殊时期应急产品与服务、国内生产生活物资的供给,保障国内产业链的安全与完整,实现发展和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我们要从数字化、均衡化、集群化、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加强对全球产业链调整趋势的认识,提高我国产业链常态与非常态的应急管理能力,补足短板,促进后疫情时代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产业链 应急管理 全球价值链 供应链弹性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步证据的内涵冲突与概念匡正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初步证据在法律、司法解释及实务中应用广泛,但初步证据的内涵无法统一。《民用航空法》等法律中的应用缘起英美法系,初步证据内涵是转移证明责任的法定证据规则。《民诉解释》第284条代表的司法应用,实质与大陆法系疏明规则类似,初步... 初步证据在法律、司法解释及实务中应用广泛,但初步证据的内涵无法统一。《民用航空法》等法律中的应用缘起英美法系,初步证据内涵是转移证明责任的法定证据规则。《民诉解释》第284条代表的司法应用,实质与大陆法系疏明规则类似,初步证据内涵是提示当事人履行提供证据责任。《民用航空法》等法律中的初步证据应用范围非常狭窄,且与大陆法系非成文证据规则体系不融洽,该类初步证据的内涵并不具有可采性。司法解释和实务中的初步证据应用广泛,且与大陆法系疏明规则本质相同。中国应借鉴疏明规则界定初步证据内涵,并进一步明确初步证据规则的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分配及证明标准等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证据 内涵冲突 证明责任 履行提供证据责任 疏明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集体协商的和合伦理基础及权利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黎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9,共6页
中国特色集体协商中的协商目标协调、协商行为配合、协商收益均衡,分别基于和合伦理中和合共生、和善诚信、和衷共济的伦理秩序。目前集体协商立法中,协商团体形成权、集体协商权、政府介入请求权、集体合同草案决议权的权利体系,维系... 中国特色集体协商中的协商目标协调、协商行为配合、协商收益均衡,分别基于和合伦理中和合共生、和善诚信、和衷共济的伦理秩序。目前集体协商立法中,协商团体形成权、集体协商权、政府介入请求权、集体合同草案决议权的权利体系,维系了和合伦理秩序,而与西方集体谈判中团结权、集体谈判权、集体行动权的权利体系相区别,彰显了中国特色。在和合伦理基础之上的集体协商,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介入请求权,细化协商团体形成权、集体协商权,保障集体合同草案决议权,推动协商双方对伦理规则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伦理 劳资伦理 集体协商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权确认合同无效之程序和实体问题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34-47,共14页
民法学理认为无效合同采国家干预,裁判者若发现无效合同可职权确认合同无效。从实体和程序共同分析,绝对无效事由具有侵害公益性应采职权调查原则,其是裁判者职权确认合同无效的依据。因立法缺乏规定,职权确认合同无效实践操作混乱,包... 民法学理认为无效合同采国家干预,裁判者若发现无效合同可职权确认合同无效。从实体和程序共同分析,绝对无效事由具有侵害公益性应采职权调查原则,其是裁判者职权确认合同无效的依据。因立法缺乏规定,职权确认合同无效实践操作混乱,包括裁判者将职权调查定性为法律适用权、职权确认合同无效适用范围不明确等问题。以职权调查主义法理分析问题成因:一是实体上绝对无效的标准不明确,致使职权确认合同无效的适用范围被扩大。二是程序上缺乏采职权调查原则的程序规定,致使裁判者将职权确认合同无效和职权审查合同效力相混淆。在实体上以公益性为标准,界清绝对无效事由的范围。在程序上明确绝对无效采职权调查原则,进一步探讨程序启动、当事人适格、职权调查程度、释明、诉讼时效、判决主文表述等程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权确认合同无效 公益性 绝对无效 职权调查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