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全育人”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华大学材料化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卞军 蔺海兰 +2 位作者 丁士华 刘胜明 陈代强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5-195,共1页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高校教育教学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2019年,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川...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高校教育教学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2019年,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川教[2019]5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教育厅 三全育人 高校教育教学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西华大学 基础课教学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含量对有机合成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孙维 栾道成 +2 位作者 胡志华 朱腾 王正云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5,共6页
为研究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配比对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丁腈橡胶为基体,以总质量分数为30%的钢纤维、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纤维,2.5%为梯度分别调节钢纤维、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纤维,通过添... 为研究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配比对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丁腈橡胶为基体,以总质量分数为30%的钢纤维、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纤维,2.5%为梯度分别调节钢纤维、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纤维,通过添加摩擦性能调节剂并采用热压法制备样品并测试。结果表明,当钢纤维含量为5%~15%时,随着钢纤维含量的增加,摩擦材料的压缩强度及冲击强度逐渐增大,最大值分别为26.98 MPa和4.69 kJ/m^(2);实验摩擦材料的密度变化在2.179~2.322 g/cm^(3)之间;同时,试样N1与试样N6的硬度值低于90 HRR满足应用要求;当钢纤维与玄武岩纤维质量比为1∶1时,2种增强纤维产生的耦合效应最佳,摩擦因数为0.45~0.51,磨耗量约为0.01252 cm^(3)/MJ;实验摩擦材料的磨损形式以热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玄武岩纤维 摩擦材料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灰包覆矿渣复合微粉对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正虎 刘云 +5 位作者 敖进清 李光照 杨新志 和振海 李严 李昱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11-4119,共9页
掺合料的颗粒分布与表面特性对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升和回弹率降低至关重要。以硅灰(SF)和矿渣微粉(GGBFS)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硅灰包覆矿渣复合微粉,系统探讨了其对水泥浆体结构、流变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工程中应用。结果表明,... 掺合料的颗粒分布与表面特性对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升和回弹率降低至关重要。以硅灰(SF)和矿渣微粉(GGBFS)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硅灰包覆矿渣复合微粉,系统探讨了其对水泥浆体结构、流变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工程中应用。结果表明,当SF的含量为50%时,矿渣复合微粉展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相较于单掺SF,掺入矿渣复合微粉的水泥浆体初始屈服应力提高32%,塑性粘度降低9.8%。矿渣复合微粉掺量为8%时,喷射混凝土1 d强度从未掺时的10.9提高到16.4 MPa,回弹率从26.1%降至7.3%。研究结果对推动新型微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低成本、规模化应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在“双碳”背景下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性 矿渣复合微粉 水泥基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尚科 母艳潇 +8 位作者 卞军 赵威 李铜 倪可扬 江兴玉 蔺海兰 陈代强 常凯军 蔡旭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利用生物质资源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凭借其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围绕近几年的文献,首先介绍了合成生物基聚氨酯常用的生物基多元醇和生物基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与结构特点,然后从不同结构的单体、不同扩链... 利用生物质资源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凭借其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围绕近几年的文献,首先介绍了合成生物基聚氨酯常用的生物基多元醇和生物基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与结构特点,然后从不同结构的单体、不同扩链剂和复合改性等方面详细概述了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单体的设计与合成、聚合反应原理、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结构、性能以及应用等内容。最后对未来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可降解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苯并噁嗪树脂及其防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爱萍 赵威 +6 位作者 蔺海兰 李鑫康 唐钦越 金彤彤 卞军 陈代强 常凯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首先对聚苯并噁嗪树脂(PBZ)的合成路线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概述,并对比了溶剂法、无溶剂法和悬浮法制备PBZ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金属防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PBZ的性能及在耐腐防腐领域的应用,并指出存在的不足。最后对PBZ及耐腐蚀PB... 本文首先对聚苯并噁嗪树脂(PBZ)的合成路线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概述,并对比了溶剂法、无溶剂法和悬浮法制备PBZ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金属防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PBZ的性能及在耐腐防腐领域的应用,并指出存在的不足。最后对PBZ及耐腐蚀PBZ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概述,从不同的分子结构设计、共混共聚改性以及添加功能纳米填料等策略分析了PBZ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及机理,以期对PBZ树脂及其耐腐蚀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作出展望。本文能为从事高性能聚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噁嗪树脂 复合材料 涂层 耐腐蚀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钛尾渣对聚丙烯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炽盛 杨帅 +3 位作者 张建军 郭齐泰 蔡瑗 马素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以聚丙烯为基体,以提钛尾渣为无机填料,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提钛尾渣复合材料。利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测试复合材料的性能并探究其各种影响因素... 以聚丙烯为基体,以提钛尾渣为无机填料,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提钛尾渣复合材料。利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测试复合材料的性能并探究其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提钛尾渣添加量成反比;对提钛尾渣的水洗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体系的拉伸强度;改性后尾渣在基体中分散性更好,以其制备的复合材料样品拉伸强度优于未改性样品,亲油性增强,亲水性变差;经筛选分级后提钛尾渣的粒径分布更加均匀,拉伸强度在添加量为10%、30%时性能均大于未筛选复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钛尾渣 改性 水洗 粒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Cu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鹏 万维财 +3 位作者 饶程杰 季思源 彭卓豪 秦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共6页
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材料。介绍了石墨烯增强Cu基体复合材料,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石墨烯的分散、增强机理、石墨烯与Cu基体之间的... 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材料。介绍了石墨烯增强Cu基体复合材料,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石墨烯的分散、增强机理、石墨烯与Cu基体之间的界面反应进行了总结,并对石墨烯/Cu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分散性 增强机理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竹粉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秋宏 张帅 +6 位作者 刘根 王文燕 胡梦霞 陈刚 汪婕 韩锐 李光照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0,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竹粉(BP)为主要原料,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可降解CMC/BP吸水树脂。探究了BP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CMC/BP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竹粉(BP)为主要原料,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可降解CMC/BP吸水树脂。探究了BP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CMC/BP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MC/BP吸水树脂的微观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结果表明当CMC用量为4g, BP用量为5g, PEGDE用量为13mL,反应温度为60℃时,制备的CMC/BP吸水树脂吸水率达到21.1g/g,吸水120h后保水率达到55%,吸水和保水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竹粉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吸水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杨红艳 栾道成 +1 位作者 王红研 陈宝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以PTM G、TD I、M OCA为原料,采用预聚法合成聚氨酯弹性体,并选用纳米碳酸钙对聚氨酯弹性体进一步增强,通过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及采用超声波促进纳米粒子在基体中更好地分散,并考察了纳米碳酸钙的含量和合成温度对聚氨酯弹性体力... 以PTM G、TD I、M OCA为原料,采用预聚法合成聚氨酯弹性体,并选用纳米碳酸钙对聚氨酯弹性体进一步增强,通过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及采用超声波促进纳米粒子在基体中更好地分散,并考察了纳米碳酸钙的含量和合成温度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并且在纳米碳酸钙含量为4%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碳酸钙在基体中发生了团聚或附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纳米碳酸钙 力学性能 分散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钨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梨容 魏成富 +2 位作者 栾道成 陈晓男 冯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9-92,共4页
阐述了当前纳米钨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从粉末的制备、成形、烧结等方面对传统制备工艺和剧烈塑性变形新工艺进行了论述,并比较了传统的制备工艺和剧烈塑性变形新工艺。
关键词 纳米钨铜复合材料 粉末 烧结 剧烈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和纳米SiO_2协同增韧增强PP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蔺海兰 李常青 +4 位作者 蒋少强 李丝丝 胡文梅 李佳镁 卞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6,共6页
将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及纳米Si O2同时添加到聚丙烯(PP)中,以期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发挥SBS与纳米Si O2的协同增强增韧作用,达到有效改善PP综合性能的目的。用硬脂酸(SA)对纳米Si O2粒子表面进行功能化包覆改... 将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及纳米Si O2同时添加到聚丙烯(PP)中,以期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发挥SBS与纳米Si O2的协同增强增韧作用,达到有效改善PP综合性能的目的。用硬脂酸(SA)对纳米Si O2粒子表面进行功能化包覆改性,再经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PP/SBS/纳米Si O2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 O2表面处理效果及其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 O2与SBS对PP具有明显的协同增强增韧作用。当纳米Si O2质量分数为3.84%时,PP/SBS/纳米Si O2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37.4,23.8,129.9 MPa,室温(25℃)断裂强度比纯PP提高了100%;其室温和–20℃下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较纯PP提高了51.5%和66.7%。微观形貌分析表明,熔融共混过程中,纳米Si O2均匀分散于PP基体中,复合材料基体在室温冲击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导致其冲击韧性明显高于低温冲击韧性。与纯PP相比,PP/SBS/纳米Si O2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增大,耐热变形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SBS 纳米二氧化硅 增强增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P-g-MAH/GS–ED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峰 卞军 +6 位作者 何飞雄 蔺海兰 王刚 周强 李丝丝 胡文梅 鲁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5,共6页
采用聚丙烯(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通过母料–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二胺(EDA)共价功能化改性石墨烯片(GS)(GS–EDA)掺杂的PP纳米复合材料。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测... 采用聚丙烯(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通过母料–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二胺(EDA)共价功能化改性石墨烯片(GS)(GS–EDA)掺杂的PP纳米复合材料。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表明,EDA已成功接枝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共混过程中,PP-g-MAH的酐基与EDA的氨基发生反应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界面相容性;GS–EDA在母料–熔融共混过程中均匀分散于基体中;随着GS–EDA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当GS–EDA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比PP/PP-g-MAH提高了18.9%,比纯PP提高了13.4%;随着GS–EDA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MFR先增大后降低,在GS–EDA质量分数为0.5%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界面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SBS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宝书 栾道成 +1 位作者 郭挺 王晓谦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8,共3页
研究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填充聚丙烯(PP)所得的复合材料。首先制备不同含量SBS的复合材料;然后对所制备的各组复合材料进行理化性能测试,选出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组,得到最佳含量的填充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P... 研究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填充聚丙烯(PP)所得的复合材料。首先制备不同含量SBS的复合材料;然后对所制备的各组复合材料进行理化性能测试,选出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组,得到最佳含量的填充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PP中加入SBS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等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综合性能优于纯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热塑性弹性体 最佳工艺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强 蔺海兰 +2 位作者 何飞雄 王刚 卞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1,共6页
综述了聚苯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溶液插层法、微球覆盖还原法、原位乳液聚合法、Pickering乳液聚合法、点击化学法、原子转移自由基法,以及聚苯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电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 综述了聚苯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溶液插层法、微球覆盖还原法、原位乳液聚合法、Pickering乳液聚合法、点击化学法、原子转移自由基法,以及聚苯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电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对PP/ABS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俊熹 曾明 +5 位作者 顾花林 王国尧 唐秀兰 张燕 伍高 彭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19,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纳米碳酸钙(nano-Ca CO3)改性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nano-Ca CO3含量对PP和ABS相容性以及对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预处理的nano-Ca CO3能与PP和AB...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纳米碳酸钙(nano-Ca CO3)改性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nano-Ca CO3含量对PP和ABS相容性以及对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预处理的nano-Ca CO3能与PP和ABS产生相互作用,增强PP和ABS之间的相容性,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形态与性能改变。当nano-Ca CO3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可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ABS 纳米CACO3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2AlC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雷宇 刘锦云 +4 位作者 王敏 金应荣 鲁云 付正鸿 安旭光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Cr_2AlC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了Cr_2AlC颗粒加入量对Cu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密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_2AlC颗粒弥散分布于Cu基体中,对Cu/Cr_2Al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和晶粒长大有一定阻碍作用;随着Cr_2... 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Cr_2AlC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了Cr_2AlC颗粒加入量对Cu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密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_2AlC颗粒弥散分布于Cu基体中,对Cu/Cr_2Al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和晶粒长大有一定阻碍作用;随着Cr_2AlC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密度呈下降趋势,硬度明显提高,而压缩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CU复合材料 Cr2A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宝书 罗德福 +2 位作者 栾道成 詹印 赵正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33,共3页
采用冷压烧结工艺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纳米CaCO3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少量纳米CaCO3对PTFE结晶度有一定程度提高,起到异向成核作用;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随结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同的结... 采用冷压烧结工艺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纳米CaCO3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少量纳米CaCO3对PTFE结晶度有一定程度提高,起到异向成核作用;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随结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同的结晶温度下,复合材料的半结晶时间t1/2和最大结晶时间tmax高于纯PTFE;微观结构观察表明,纳米CaCO3粒子含量较少时,在PTFE基体中可以达到纳米级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纳米CACO3 冷压烧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2AlC含量对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辉 郭彪 +3 位作者 李强 敖进清 刘胜明 鲁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4-190,共7页
采用冷压-烧结方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0%、5%、10%、15%Cr2AlC的铜基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观察并分析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使用HVS-1000型显微硬度计和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摩... 采用冷压-烧结方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0%、5%、10%、15%Cr2AlC的铜基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观察并分析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使用HVS-1000型显微硬度计和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分析Cr2AlC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硬度、摩擦性能和磨损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含Cr2AlC铜基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为0.8,Cr2AlC均匀分布在铜基体上,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随Cr2AlC质量分数增加,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先升高后降低,磨损量先降低后回升,当Cr2AlC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大,磨损量最低,耐磨性能最佳;未添加Cr2AlC的纯铜材料磨损机理以黏滑为主,含Cr2AlC铜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是犁削磨损、剥层磨损和氧化磨损三者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硬度 摩擦 磨损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形状记忆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醒 王正君 +3 位作者 蔺海兰 王刚 李丝丝 卞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3,共5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有望取代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形状记忆陶瓷(SMC)而成为新型的形状记忆材料。热塑性形状记忆聚氨酯(SMTPU)是SMP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从两方面综述了SMTPU及其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有望取代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形状记忆陶瓷(SMC)而成为新型的形状记忆材料。热塑性形状记忆聚氨酯(SMTPU)是SMP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从两方面综述了SMTPU及其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研究进展。一是从化学合成的角度概述了合成过程中聚氨酯微观结构的调控对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二是从共混的角度概述了加入填料对所得聚氨酯复合材料形状记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还对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结构调控 形状记忆 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工艺对PP/EVA/nano-CaCO_3三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丽莎 王苓 +1 位作者 何晓利 杨翰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采用两种共混工艺分别制备出以分散和包覆结构为主的PP/EVA/nano-CaCO3三元复合材料FCa3和BCa3,通过对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和热性能的表征,以及对微观形貌和冲击断面的观察分析,讨论了共混工艺对三元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 采用两种共混工艺分别制备出以分散和包覆结构为主的PP/EVA/nano-CaCO3三元复合材料FCa3和BCa3,通过对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和热性能的表征,以及对微观形貌和冲击断面的观察分析,讨论了共混工艺对三元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Ca3的屈服强度,杨氏模量,维卡软化温度均高于FCa3,而FCa3的屈服应变,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却大于BCa3,揭示出EVA-nano-CaCO3包覆结构比分散结构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纳米碳酸钙 三元复合材料 共混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