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黑芝1号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强 胡敏杰 +3 位作者 李伟峰 李琼 张军 杨光宇 《种业导刊》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周黑芝1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黑芝麻冀黑芝2号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黑芝麻新品种。2018年参加安徽省黑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475.71 kg/hm^(2),比对照冀9014增产8.71%。2019年9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 周黑芝1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黑芝麻冀黑芝2号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黑芝麻新品种。2018年参加安徽省黑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475.71 kg/hm^(2),比对照冀9014增产8.71%。2019年9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804012)。周黑芝1号具有高产、稳产、耐渍、抗病、广适等优点,适宜在河南省、安徽省及周边区域推广种植。介绍了周黑芝1号的选育过程及高效栽培技术,为其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周黑芝1号 选育 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新品种周芝12号生长发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应霞 刘强 +5 位作者 邓春晖 王瑞霞 高树广 张春花 李伟峰 徐东阳 《种业导刊》 2020年第5期36-38,共3页
简述了优质高产多抗芝麻新品种周芝12号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变化趋势,并依据生产经验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以做到良种良法配套,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 芝麻 周芝12号 特征特性 生长发育规律 高产栽培技术 适时早播 合理密植 化学除草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生态区芝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妍 李伟峰 +5 位作者 杨光宇 高树广 刘强 王瑞霞 张春花 徐东阳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5期282-283,共2页
在芝麻生产中,病虫害是造成芝麻减产的主要因素,种植户过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为此笔者和相关科研单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以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农药防治为主的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以期为芝麻安全生... 在芝麻生产中,病虫害是造成芝麻减产的主要因素,种植户过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为此笔者和相关科研单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以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农药防治为主的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以期为芝麻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病虫害 防控技术 周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品种项黑芝1号的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前进 王海燕 +6 位作者 田华星 王美丽 李青燕 郭梅燕 刘馨桧 刘强 侯国望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2期191-192,195,共3页
项黑芝1号是项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冀9014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的黑芝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渍等特点,适宜在黄淮地区种植,2018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作物品种鉴定。本文作者对项黑芝1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 项黑芝1号是项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冀9014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的黑芝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渍等特点,适宜在黄淮地区种植,2018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作物品种鉴定。本文作者对项黑芝1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适时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芝麻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项黑芝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市强筋小麦区域布局与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振华 王志强 张翔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2期175-176,共2页
阐述了周口市强筋小麦生态环境、生产概况、品种利用及品质表现,对全市优质强筋小麦区域布局进行了初步规划,提出了适合当地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优质强筋小麦 生产概况 品种利用 品质表现 区域布局 栽培技术要点 河南周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
6
作者 张军 刘扩展 +3 位作者 郝敏 于仕佳 刘强 占二勇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1期84-87,共4页
为促进黄淮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产业健康发展,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在该生态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在2021年通过对12个小麦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筛选出周麦36、百农207、郑麦136三个适宜在黄淮砂姜黑土区推广的品种,并研究了配套栽培技术,为今后... 为促进黄淮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产业健康发展,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在该生态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在2021年通过对12个小麦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筛选出周麦36、百农207、郑麦136三个适宜在黄淮砂姜黑土区推广的品种,并研究了配套栽培技术,为今后黄淮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平原 砂姜黑土区 小麦品种 筛选 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7
作者 丁芳州 《农家科技》 2023年第6期40-41,共2页
玉米茎腐病属土传病害,一般年份的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高达80%以上,特别是在多雨年份,其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近年来,玉米茎腐病发病范围与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和加重,并成为影响玉米产量与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 玉米茎腐病属土传病害,一般年份的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高达80%以上,特别是在多雨年份,其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近年来,玉米茎腐病发病范围与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和加重,并成为影响玉米产量与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玉米茎腐病的病症、病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发病范围 土传病害 玉米生产带 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增产 高产高效栽培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探析
8
作者 张亚丽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5期61-62,共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了实现绿色蔬菜的高产量、高品质,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土肥技术的管理,保证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蔬菜的正常生长。本文对于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展开研究,希望为我国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了实现绿色蔬菜的高产量、高品质,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土肥技术的管理,保证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蔬菜的正常生长。本文对于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展开研究,希望为我国绿色蔬菜的培养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蔬菜 土肥管理技术 应用背景 实施原因 应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应用
9
作者 张亚丽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5期92-93,共2页
随着我国农业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许多的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利用,这也使得其中的植物保护技术更具生态化与绿色化。据此,本文对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植物保护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琼 刘强 +7 位作者 杨青春 舒文涛 李金花 常世豪 张东辉 张保亮 张来成 耿臻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192-1197,共6页
为了在周口地区大豆遗传背景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选用高蛋白大豆周豆25号和高油周豆18号作为亲本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选择144对SSR引物,运用BSA方法进行大豆高蛋白基因SSR分子标记筛选,并利用Mapmaker/Exp V3.0软... 为了在周口地区大豆遗传背景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选用高蛋白大豆周豆25号和高油周豆18号作为亲本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选择144对SSR引物,运用BSA方法进行大豆高蛋白基因SSR分子标记筛选,并利用Mapmaker/Exp V3.0软件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引物32对;这32对引物在高、低蛋白基因池间有4对引物(satt182、satt419、satt239、satt598)表现多态性,但这4对引物与蛋白相关的标记不连锁,其中,引物satt182贡献率最高(3.1%)。利用标记satt182对来自河南、北京等地的50份高蛋白大豆材料进行检测,验证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50份大豆材料中检测出38份与相应的特异性条带相同,检测符合度为76.0%,检测结果有效性较高、准确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蛋白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倒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文军 孙妍 +3 位作者 刘强 徐妍 何应霞 徐博涵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9期108-110,共3页
在小麦拔节初期喷施不同抗倒剂,研究其对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植株长势、农艺性状、产量构成三要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抗倒剂能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缩短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增加穗粒数与粒重。其中多效唑(25%悬浮... 在小麦拔节初期喷施不同抗倒剂,研究其对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植株长势、农艺性状、产量构成三要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抗倒剂能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缩短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增加穗粒数与粒重。其中多效唑(25%悬浮剂)施药量为375 mL/hm^(2)、挺立施药量为450 mL/hm^(2)、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施药量为600 mL/hm^(2)时增产及抗倒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倒剂 倒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叶锈病的防效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应霞 刘强 +1 位作者 徐东阳 徐博涵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9期65-68,共4页
笔者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在小麦生育后期喷药防治,以确定最佳施用剂量、防治效果、安全性及对产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并且... 笔者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在小麦生育后期喷药防治,以确定最佳施用剂量、防治效果、安全性及对产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并且是安全的;其中以APN 60 mL/亩对白粉病的防效最好,APN 40 mL/亩+PPZ 40 mL/亩防效次之;以吡唑嘧菌酯20 g/亩对叶锈病防效最好,APN 40 mL/亩+PPZ 40 mL/亩次之;喷施不同剂量APN+PPZ的叶片保绿度效果均相对其他制剂好,叶片保绿度均在50%以上,并且对小麦增产效果比其他制剂好,增产幅度均在12.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小麦 白粉病 叶锈病 防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