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马铃薯干腐病生防菌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慧芳 蒙耀 +2 位作者 石晖琴 魏琳 沈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镰孢菌引起的马铃薯干腐病是影响马铃薯贮存期间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寻找高效低毒的防治马铃薯干腐病的生防药剂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为病原菌,测定分离自马铃薯块茎的菌株2-1... 镰孢菌引起的马铃薯干腐病是影响马铃薯贮存期间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寻找高效低毒的防治马铃薯干腐病的生防药剂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为病原菌,测定分离自马铃薯块茎的菌株2-1-9-CJK-2的抑菌活性。该菌株发酵液、无菌发酵液、菌悬液、胞内组分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对腐皮镰孢均具有抑菌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3.37%、61.92%、80.82%、44.01%和49.16%。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其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马铃薯切片试验和马铃薯块茎试验表明,当菌株发酵液浓度为1×10^(9)cfu/mL时,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除此之外,菌株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具有溶磷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但不具有溶血性,并且对供试的其他6种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2-1-9-CJK-2抑菌谱广,具有生物安全性,对腐皮镰孢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可为马铃薯干腐病生防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干腐病 腐皮镰孢 贝莱斯芽胞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蒙耀 吴慧芳 +2 位作者 魏琳 石晖琴 沈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1-651,共11页
为了得到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生防细菌,本研究从4株芽胞杆菌中筛选出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并通过马铃薯活体试验探究菌株JZ1-4-10防治马铃薯干腐病及其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芽胞杆菌中菌株JZ1-4-10的抑菌... 为了得到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生防细菌,本研究从4株芽胞杆菌中筛选出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并通过马铃薯活体试验探究菌株JZ1-4-10防治马铃薯干腐病及其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芽胞杆菌中菌株JZ1-4-10的抑菌活性最高,对茄病镰刀菌的抑菌率达59.15%,发酵液的抑菌率达61.25%;此外,菌株JZ1-4-10处理有效提高了马铃薯SOD和POD活性,降低PPO酶活性和MDA含量,保持了马铃薯贮藏期间的品质,且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预防效果优于治疗、钝化的防治效果,达85.17%;同时,该菌株菌悬液及挥发性有机物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并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因此,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对马铃薯干腐病有着巨大的防治潜力,可进一步开发成生防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病镰刀菌 暹罗芽胞杆菌 马铃薯干腐病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Y病毒生防酒糟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沈硕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第4期1-7,17,共8页
为开发新型微生物来源的新型抑制植物病毒的生防菌剂,本研究利用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菌株发酵液进行抑制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活性的测定,并进行活性菌株的鉴定。Real-Time PCR实验结果表明:菌株JZ1-4-2、JZ2-1-13和JZ1-1-2对PV... 为开发新型微生物来源的新型抑制植物病毒的生防菌剂,本研究利用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菌株发酵液进行抑制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活性的测定,并进行活性菌株的鉴定。Real-Time PCR实验结果表明:菌株JZ1-4-2、JZ2-1-13和JZ1-1-2对PVY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9.95%、99.61%和99.07%;菌株JZ2-4-2和JZ3-1-12对PVY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2.70%和57.37%。对3株活性菌株JZ1-4-2、JZ2-1-13和JZ1-1-2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菌株JZ1-4-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菌株JZ2-1-1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JZ1-1-2为巴基斯坦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pakistanensis)。综上所述,从青稞酒糟中分离到的菌株JZ1-4-2、JZ2-1-13和JZ1-1-2具有作为PVY生防菌剂开发的潜力。本研究结果为PVY生防菌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 生防酒糟菌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巴基斯坦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pakistanen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响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文翔 王舰 王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1-565,共15页
为探究马铃薯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对耐低温品种'DR-2'与低温敏感品种'费乌瑞它'组培苗叶片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到肽段282790个,唯一性肽段19099个,蛋白质4471个.通过Label-Free技术... 为探究马铃薯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对耐低温品种'DR-2'与低温敏感品种'费乌瑞它'组培苗叶片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到肽段282790个,唯一性肽段19099个,蛋白质4471个.通过Label-Free技术对叶片差异表达蛋白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DR-2'中有38个显著差异蛋白,'费乌瑞它'中有72个显著差异蛋白.筛选出代谢通路差异蛋白13个,包括代谢相关蛋白5个,光合作用相关蛋白3个,防御相关蛋白2个,运输相关蛋白3个.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下,分布在光合作用、能量代谢通路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钙网蛋白、热激蛋白、肌醇-3-磷酸合酶在叶片中差异表达,该结果对研究马铃薯低温响应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低温胁迫 蛋白质组学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对马铃薯产量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浞露 王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4-71,共8页
以3个品种马铃薯(青薯9号、宁波1号和国外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16 h—8 h、12 h—12 h、8 h—16 h)对马铃薯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6 h—8 h的长日照抑制马铃薯结薯,青薯9号和宁波1号在12 h—12 h马铃薯平均单株产... 以3个品种马铃薯(青薯9号、宁波1号和国外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16 h—8 h、12 h—12 h、8 h—16 h)对马铃薯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6 h—8 h的长日照抑制马铃薯结薯,青薯9号和宁波1号在12 h—12 h马铃薯平均单株产量最大,国外2号在8 h—16 h平均单株产量最大,青薯9号平均单株产量受光周期影响程度较轻。对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表明,随着光周期的光照时长减少,3个品种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均逐渐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逐渐增加。持续的短日照处理会对马铃薯叶片的光合作用系统形成抑制乃至破坏,进而导致马铃薯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光周期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活性酒糟菌筛选、鉴定及抑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4
6
作者 郝玉凡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6-496,共11页
【目的】明确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菌株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自青稞酒糟的40株菌株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青9A-8-8、青9A-5-... 【目的】明确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菌株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自青稞酒糟的40株菌株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青9A-8-8、青9A-5-3和青9A-6-2)活性测定,从中筛选活性菌株并进行活性菌株稳定性评价;采用牛津杯法对活性菌株发酵液萃取物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及稳定性评价;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平板对峙法从40株青稞酒糟菌株中筛选出8株(菌株JZ2c24、JZ3d09、JZ3c08、JZ2b13、JZ1-4-10、JZ1-1-1、JZ1-1-9和JZ1-4-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JZ1-1-1对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5.42%,菌株JZ1-1-9对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6.20%;在浓度为50.00 mg/mL时,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较高,其抑制中浓度(EC_(50))为19.16 mg/mL,菌株JZ1-1-9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较高,其EC_(50)为20.80 mg/mL,且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最稳定。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JZ1-1-1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结论】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Z1-1-1具有作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干腐病 抑菌活性 发酵液萃取物溶液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念 苏旺 +1 位作者 周云 王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5,共8页
为探讨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和‘闽薯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水分胁迫处理:正常供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中度水分胁迫(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重度水分胁迫(保持... 为探讨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和‘闽薯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水分胁迫处理:正常供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中度水分胁迫(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重度水分胁迫(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25%),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块茎形成过程中,土壤水分胁迫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块茎AGPase、GBSSI、SBEI、SBEII、SSII、SSIII基因表达量,随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提高,马铃薯块茎SBEI、SBEII、SSII基因表达量上调;土壤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AGPase、GBSS、SBE、SSS酶活性,其中GBSS、SBE酶活性下调;而AGPase、GBSSI、SSIII基因表达量及AGPase、SSS酶活性在马铃薯青薯9号、闽薯1号品种间表现出相反的上、下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块茎 土壤水分胁迫 淀粉合成关键酶 基因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马铃薯St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心萍 朱迪 贺苗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2-17,24,共7页
查尔酮异构酶是花青素生物合成上游途径的一个关键酶。为研究马铃薯StCHI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基于紫色马铃薯品系‘15-12-16’和白色马铃薯品种“下寨65”的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在马铃薯品系“15-12-16”中克隆得到StCHI,并进行了... 查尔酮异构酶是花青素生物合成上游途径的一个关键酶。为研究马铃薯StCHI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基于紫色马铃薯品系‘15-12-16’和白色马铃薯品种“下寨65”的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在马铃薯品系“15-12-16”中克隆得到StCHI,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分析StCHI基因在“15-12-16”不同组织根、茎、叶、花瓣、薯皮、薯肉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tCHI基因的CDS为633 bp,该基因编码21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23.852 kDa,理论等电点(pI)为4.75,脂溶性指数为91.81,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该基因在叶绿体中。蛋白信号肽预测StCHI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非分泌蛋白,无信号肽,无切割位点。通过同源蛋白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基因与风铃辣椒、黄辣椒、黄果枸杞等同一茄科的物种亲缘关系较近,相似度分别为92.31%、91.83%、90.4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发现,该基因在“15-12-16”的各组织中都有所表达,并且该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花瓣中的表达量较高。为深入研究马铃薯的花青素生物合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培育彩色马铃薯以及提取天然色素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花青素 StCHI 表达载体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胁迫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念 苏旺 +1 位作者 周云 王舰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70-75,94,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马铃薯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中晚熟品种)和闽薯1号(中熟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土壤水分管理设正常供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CK)、中度水分胁迫(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和重度水分胁迫(保... 为了深入了解马铃薯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中晚熟品种)和闽薯1号(中熟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土壤水分管理设正常供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CK)、中度水分胁迫(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和重度水分胁迫(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25%)3个处理,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块茎发育过程中,土壤水分胁迫会明显降低2个马铃薯品种的株高、块茎长度和宽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产量,且胁迫程度越大,马铃薯株高越矮、块茎越小,叶片光合能力越差,产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土壤水分胁迫 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miR397的克隆及靶基因筛选
10
作者 李文翔 王芳 王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1-1151,共11页
miR397广泛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本研究从马铃薯叶片中分离出miR397的前体序列,克隆得到StmiR397基因,对潜在靶基因进行预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低温不同表现型材料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miR397前体序列... miR397广泛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本研究从马铃薯叶片中分离出miR397的前体序列,克隆得到StmiR397基因,对潜在靶基因进行预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低温不同表现型材料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miR397前体序列为81 bp,能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成熟序列位于5′端,上游调控区含有温度响应等多种逆境应答作用元件。低温处理下,StmiR397在耐低温材料DR-2叶中上调表达,根中表达无差异,而在低温敏感材料费乌瑞它叶中表达无差异,根中上调表达。通过对预测的10个靶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初步筛选出反向抑制靶基因氧化还原酶结构域蛋白、锌指家族蛋白和正向激活靶基因磷酸果糖激酶家族蛋白、生长素诱导的β-葡萄糖苷酶,为进一步研究StmiR397与靶基因的调控网络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低温胁迫 靶基因 StmiR39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对野燕麦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秀雨 马秀花 +1 位作者 李玮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44-3452,共9页
【目的】构建芽孢杆菌复合菌群,优化菌群组合并研究其杀草谱、作物安全性及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为开发新型生物除草菌剂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课题组前期筛选到的芽孢杆菌D30202、JZ1-1-9、JZ2-4-15和JZ2-2-1为材料,采用皿... 【目的】构建芽孢杆菌复合菌群,优化菌群组合并研究其杀草谱、作物安全性及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为开发新型生物除草菌剂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课题组前期筛选到的芽孢杆菌D30202、JZ1-1-9、JZ2-4-15和JZ2-2-1为材料,采用皿内对峙试验测定菌株间的相容性,并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生长曲线,确定构建复合菌群的菌株和组合时期;通过种子萌发袋法测定复合菌群对杂草种子萌发的根长、芽长抑制率和干重、鲜重抑制率以优化菌株组合类型;采用盆栽试验对最优组合菌群进行杀草谱及作物安全性评价,测定作物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防御酶活性作为对野燕麦除草活性反应的指标。【结果】待选菌株两两之间无拮抗关系且生长周期一致,由菌株D30202、JZ1-1-9和JZ2-4-15构建的复合菌群2-9-15为最优组合。菌群2-9-15抑制野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效果最明显,根长和芽长抑制率分别为39.17%和73.49%,幼苗鲜重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25.11%和21.26%。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群2-9-15的除草广谱性及作物安全性均优于精喹禾灵,除禾本科作物青稞外,菌群2-9-15对玉米、藜麦、小麦、蚕豆、豌豆和马铃薯等当地主栽作物安全性高。3叶期野燕麦分别经精喹禾灵和菌群2-9-15喷施处理3 d后,叶片MDA含量、SOD和CAT活性下降趋势一致。【结论】复合菌群2-9-15具有较高的抑草活性及广谱性,具有开发为防治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生防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复合菌群 野燕麦 除草活性 杀草谱 作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生防暹罗芽孢杆菌JZ1-4-10的发酵参数
12
作者 蒙耀 陈红雨 +2 位作者 吴慧芳 魏琳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1681,共11页
【目的】优化暹罗芽孢杆菌JZ1-4-10的发酵培养基组分配比和发酵条件,以提高其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菌活性,为后续相关生防制剂的工业开发及农业应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菌株JZ1-4-10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 【目的】优化暹罗芽孢杆菌JZ1-4-10的发酵培养基组分配比和发酵条件,以提高其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菌活性,为后续相关生防制剂的工业开发及农业应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菌株JZ1-4-10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及适宜浓度,通过响应面法获得菌株JZ1-4-10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分配比,在此基础上优化菌株JZ1-4-10的发酵温度、pH、接种量、装液量和摇床转速等发酵条件。【结果】菌株JZ1-4-10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玉米粉、大豆蛋白胨和KCl。以玉米粉(A)、大豆蛋白胨(B)和KCl(C)为因变量,菌株JZ1-4-10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茄病镰刀菌的抑菌活性为响应值,拟合得到菌株JZ1-4-10抑菌率(y)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64.02+0.4937A+2.31B-2.19C-1.17AB+138AC-1.81BC-4.73A2-4.58B2-3.86C2,其中,玉米粉、大豆蛋白胨和KCl间的交互作用对菌株JZ1-4-10抑菌活性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尤其玉米粉与KCl及大豆蛋白胨与KCl的交互作用对抑菌活性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菌株JZ1-4-10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分配方:玉米粉0.94%、大豆蛋白胨1.23%、KCl 0.72%,且该条件下菌株JZ1-4-10的抑菌活性的实际值为65.20%,与试验预测的64.63%非常接近。经单因素优化后菌株JZ1-4-1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90 mL/250 mL、接种量1.5%、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温度30℃、pH 7。【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提高了菌株JZ1-4-10的产孢量和抑菌活性,优化的发酵方案可用于快速、大批量培养菌株JZ1-4-10菌悬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暹罗芽孢杆菌 培养基 培养条件 响应面法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酒糟菌抑草活性的测定及活性菌株的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风兰 沈硕 《青海农林科技》 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开发新型微生物源除草剂,本研究对青海青稞酒糟中分离到的微生物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草活性的测定,筛选出抑草活性菌株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6株酒糟菌菌株的发酵液对野燕麦种子发芽的抑制率达到50.00%以上,菌株JZ1-1-9的抑制活性最高... 为开发新型微生物源除草剂,本研究对青海青稞酒糟中分离到的微生物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草活性的测定,筛选出抑草活性菌株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6株酒糟菌菌株的发酵液对野燕麦种子发芽的抑制率达到50.00%以上,菌株JZ1-1-9的抑制活性最高。酒糟菌发酵液对野燕麦的芽长、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JZ1-1-9对芽长和根长的抑制活性最高,菌株JZ2-4-15对鲜质量抑制活性较高。经鉴定,菌株JZ1-1-9和JZ2-4-1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JZ2-2-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这3株活性菌株为后续微生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菌 抑草活性 野燕麦 贝莱斯芽孢杆菌 短小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