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原料新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志成 刘超 +1 位作者 李广 许牡丹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首次提出了食品原料新的分类体系 ,即根据食品的营养特性 ,将食品原料分为能量原料 ( E)、蛋白质原料 ( P)、矿质维生素原料 ( M)、特种原料 ( S)和食品添加剂 ( A)等 5大类 ,并总结出了各类原料的营养特性 ,这对指导人们平衡膳食及进... 首次提出了食品原料新的分类体系 ,即根据食品的营养特性 ,将食品原料分为能量原料 ( E)、蛋白质原料 ( P)、矿质维生素原料 ( M)、特种原料 ( S)和食品添加剂 ( A)等 5大类 ,并总结出了各类原料的营养特性 ,这对指导人们平衡膳食及进行合理的饮食消费有很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原料 分类体系 营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欧阳琨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96-100,114,共5页
本文介绍了乳酸菌食品和参与食品发酵的有关微生物以及发酵剂的菌种选育、组合、保存等问题的研究现状,报道了作者研究乳酸菌奶粉的新发现,即其不仅对消化系统,而且对呼吸系统的某些病症也有明显的预防和医疗效果,本文还分析了乳酸菌食... 本文介绍了乳酸菌食品和参与食品发酵的有关微生物以及发酵剂的菌种选育、组合、保存等问题的研究现状,报道了作者研究乳酸菌奶粉的新发现,即其不仅对消化系统,而且对呼吸系统的某些病症也有明显的预防和医疗效果,本文还分析了乳酸菌食品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食品 远景 现状 发酵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奶香δ—癸内酯的合成
3
作者 刘树兴 张生勇 +1 位作者 张三奇 骆文博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100-102,122+77,共3页
δ-癸内酯具有强烈持久的奶油香甜润香气,大量用于食品工业。本文报道了用环戊酮与戊醛经缩合、脱水、加氢及 Baeyer-Villiger 氧化反应来合成食品香料δ-癸内酯的方法,为δ-癸内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合成途径。
关键词 食用香料 奶香 δ-癸内脂 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中芦丁的提取及其鉴定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树兴 齐香君 +2 位作者 庞振 谭旖宁 胡俊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1,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对芦笋中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用紫外光谱等对提取的芦丁进行了定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在 70~ 75℃条件下用 2 5倍的 75 %乙醇浸提 5h ,提取效果最好 ,浸提率为 94...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对芦笋中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用紫外光谱等对提取的芦丁进行了定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在 70~ 75℃条件下用 2 5倍的 75 %乙醇浸提 5h ,提取效果最好 ,浸提率为 94 8% ,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3 3% ,测定的标准偏差为 1 47× 10 - 3,其变异系数为0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芦笋 正交试验 提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花椒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雪峰 罗仓学 +2 位作者 刘爱香 周建山 徐海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86,共3页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花椒油的工艺,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6℃、萃取时间6h。
关键词 花椒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工艺试验 压力 温度 时间 萃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菌今野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淑娟 田利强 +2 位作者 王辂 王美芳 李利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5-17,共3页
采用 (NH4 ) 2 SO4 盐析 ,再透析提纯得到今野菌株的蛋白酶 ,该酶热稳定性好 ,4 0℃保温 5小时 ,剩余酶活为 5 4 % ,采用正交试验 ,得其在反应过程中所受因素影响大小为pH >酶液浓度 >底物浓度 >温度。酶反应的最适pH为 7 0 ,... 采用 (NH4 ) 2 SO4 盐析 ,再透析提纯得到今野菌株的蛋白酶 ,该酶热稳定性好 ,4 0℃保温 5小时 ,剩余酶活为 5 4 % ,采用正交试验 ,得其在反应过程中所受因素影响大小为pH >酶液浓度 >底物浓度 >温度。酶反应的最适pH为 7 0 ,最适温度为 4 0℃。在以酪素为底物时 ,该蛋白酶的Km值为 6 6‰ ,NaCl对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中性蛋白酶 酶活 米氏常数 今野菌株 酱油 性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罐头青椒护绿保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树兴 刘金平 +1 位作者 宋宏新 张新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6-68,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软罐头装青椒的护绿保脆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Cu2+浓度为250mg/kg,pH为7.0或Zn2+浓度为350mg/kg,pH为8.0的溶液浸泡22h,护绿效果最佳;以0.4%海藻酸钠浸泡后再用0.4%CaCl2浸泡,保脆效果最好;杀...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软罐头装青椒的护绿保脆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Cu2+浓度为250mg/kg,pH为7.0或Zn2+浓度为350mg/kg,pH为8.0的溶液浸泡22h,护绿效果最佳;以0.4%海藻酸钠浸泡后再用0.4%CaCl2浸泡,保脆效果最好;杀菌的最佳条件为:汤汁pH4.4~4.5,100℃,15min。产品经检测,铜含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罐头 青椒 护绿 保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法制备茶多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董文宾 胡英 周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4-47,共4页
系统研究了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茶多酚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茶多酚的浸提工艺条件,对浸提浓缩液采用氯仿—正己烷混合溶剂洗涤除杂后,再用乙酸乙酯洗涤两次,合并酯相,回收溶剂,茶多酚得率为18.73%。
关键词 茶多酚 有机溶剂法 浸提 工艺条件 茶叶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渣中提取果胶工艺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雪峰 詹雪英 杨大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1,共3页
以苹果渣为原料 ,采取酸液提取、酒精沉析的方法制取高甲氧基果胶。探讨了酸的种类对产品得率的影响 ,并以盐酸为代表研究了酸液浓度、料液比、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产品得率的影响 ,确定了苹果渣中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产品经有关部门检测 ... 以苹果渣为原料 ,采取酸液提取、酒精沉析的方法制取高甲氧基果胶。探讨了酸的种类对产品得率的影响 ,并以盐酸为代表研究了酸液浓度、料液比、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产品得率的影响 ,确定了苹果渣中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产品经有关部门检测 ,符合果胶质量标准 ,对生产成本也进行了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果胶 提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低盐保温白腐乳后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宏梁 黄峻榕 +2 位作者 丁勇 丁霄霖 赵玉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30,36,共4页
该实验采用正交表L2 7(3 13 )安排白腐乳后期发酵工艺条件 ,探讨了在后期发酵过程中蛋白酶、NaCl、酒精度、脂肪酶和时间等五个因子对腐乳产氨基酸指数的影响情况。通过正交二次多项式的回归分析 ,得出了各因子与氨基酸态氮产量间的经... 该实验采用正交表L2 7(3 13 )安排白腐乳后期发酵工艺条件 ,探讨了在后期发酵过程中蛋白酶、NaCl、酒精度、脂肪酶和时间等五个因子对腐乳产氨基酸指数的影响情况。通过正交二次多项式的回归分析 ,得出了各因子与氨基酸态氮产量间的经验定量公式。优化结果表明 ,采用酶法低盐保温后期发酵新工艺 ,能将后期发酵时间缩短到 10~ 12天 ,即可生产出氨基酸态氮含量高达 1 75 g/ 10 0 g (干基 )的白腐乳 ,其质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乳 正交实验 低盐 后期发酵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树脂法制备茶多酚精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董文宾 胡英 张建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8-73,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茶多酚精品的工艺:用正交试验优化的浸提方案浸提茶叶所得的浸提液,浓缩后调节pH值,使色素和咖啡碱得到预分离后,选用NKA-2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柱层析,解吸剂用80%乙醇,解吸液以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可得茶... 本文研究了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茶多酚精品的工艺:用正交试验优化的浸提方案浸提茶叶所得的浸提液,浓缩后调节pH值,使色素和咖啡碱得到预分离后,选用NKA-2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柱层析,解吸剂用80%乙醇,解吸液以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可得茶多酚精品,提取率13.65%,纯度可达9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树脂法 茶多酚 制备工艺 食品抗氧化剂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铬蓝K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的硬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文宾 于桦 +1 位作者 姚一建 陈慧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7-38,共2页
系统研究了酸性铬蓝K(ACBK) 与钙镁同时作用的显色体系,采用Ca2+ 、Mg2+ 摩尔浓度相同的混合标准溶液试验了影响该显色体系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各项因素,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试验表明,在pH=10-2 的氨—氯化铵... 系统研究了酸性铬蓝K(ACBK) 与钙镁同时作用的显色体系,采用Ca2+ 、Mg2+ 摩尔浓度相同的混合标准溶液试验了影响该显色体系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各项因素,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试验表明,在pH=10-2 的氨—氯化铵缓冲介质中,Ca2+ 、Mg2+ 离子均可与ACBK 显色剂形成1∶1 的配合物,在468 nm 波长处,两种配合物存在一等摩尔吸收点,对应于该点的等摩尔吸光系数ε=7-4×103 L/(mol·cm) ,在此波长及最佳操作条件下,Ca2+ 和Mg2+ 的总含量在0 ~3 ×10 -5 mol/L浓度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试验了13 种常见共存离子干扰的基础上将本法用于6 种水样的硬度测定,回收率在96-5% ~99-9 % 之间,结果与EDTA 滴定法颇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铬蓝K 显色反应 硬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乳品中益生菌存活力的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吕嘉枥 成妮妮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4,共4页
从选择耐酸和耐胆汁的菌珠、合适的包装容器、合适的接种量,采取二步发酵法、微胶囊技术,添加蛋白质、肽和氨基酸、抗坏血酸、半胱氨酸及利用超声波降解乳酸菌释放β-半乳糖酶等10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乳品中益生菌存活力的方法。
关键词 乳品 益生菌 存活率 包装容器 接种量 二步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脆片制作工艺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仓学 张智维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9-30,共2页
阐述了苹果脆片制作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提出了苹果脆片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 苹果 脆片 工艺流程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的抗氧化性及有效成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文宾 李龙章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9-15,共7页
本文报导了以天然香料植物迷迭香提取精油后残渣为原料而制得的抗氧化剂用于常见食用油脂及某些含油食品时的抗氧化效果,并采用加压柱色谱、溶剂萃取、薄层色谱及包质联用仪等对其有效成份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迷迭香 抗氧化性 香料 物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复合营养饮料的护色与澄清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牡丹 文怀兴 施卫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2,共4页
探讨了以猕猴桃、苹果、芹菜为原料加工猕猴桃复合营养饮料的护色及澄清方法。试验结果表明 :1 .Na HSO3 ( 1 5 mg/L) + Cu SO4( 5 mg/L) + Ca Cl2 ( 0 .3% )溶液对猕猴桃汁具有良好的护色效果 ;2 .用 Cu SO4( 5 0 mg/L) + Zn( Ac) 2 ( ... 探讨了以猕猴桃、苹果、芹菜为原料加工猕猴桃复合营养饮料的护色及澄清方法。试验结果表明 :1 .Na HSO3 ( 1 5 mg/L) + Cu SO4( 5 mg/L) + Ca Cl2 ( 0 .3% )溶液对猕猴桃汁具有良好的护色效果 ;2 .用 Cu SO4( 5 0 mg/L) + Zn( Ac) 2 ( 5 0 0 mg/L) + Ca Cl2 ( 0 .3% )溶液在真空度为 0 .0 97MPa,40℃条件下对芹菜处理 2 h,对芹菜汁护色效果较好 ;3.利用果胶酶 ( 0 .1 % ) +明胶 ( 0 .0 1 % ) +硅藻土 ( 0 .1 % )对猕猴桃复合汁澄清后 ,复合汁的透光率为 95 .8% ,澄清过程对猕猴桃复合汁 Vc、总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影响不大 ,产品中 Cu2 + 、Zn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复合营养饮料 护色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菇酱油的研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嘉枥 李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5-16,共2页
本文介绍了以新鲜姬菇为原料制作姬菇酱油的新工艺。其方法不仅原料利用率高、周期短,而且制成的酱油具有营养丰富,风味鲜美,酱香与菇香共存等特点,实为一种高档保健型酱油。
关键词 姬菇酱油 研制 酱油 工艺 保健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溶豌豆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仓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2-33,共2页
运用正交法对速溶豌豆粉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速溶豌豆粉加工各工序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速溶豌豆粉 加工工艺 工艺条件 正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深层液体发酵参数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1,共4页
讨论并研究有关参数对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并以食用菌为例,选择培养基的成分,对食用菌的发酵罐深层培养进行温度、溶氧浓度、搅拌速度、pH值、泡沫等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对发酵终点做出准确的判断,确定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 讨论并研究有关参数对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并以食用菌为例,选择培养基的成分,对食用菌的发酵罐深层培养进行温度、溶氧浓度、搅拌速度、pH值、泡沫等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对发酵终点做出准确的判断,确定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深层液体发酵 参数控制 发酵终点控制 温度 培养基 溶氧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合 杨辉 贺小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66-72,共7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单元分离技术,作者分析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技术特性、工艺流程,探讨了其在食品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萃取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