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园林景观中导视系统设计的应用与研究——以苏州园林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瑞超 张一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1-284,共4页
导视系统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为人们在游园过程中,创造出舒适的游览环境,真正体现其园林景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提升园林景观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仅以苏州园林为例,探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导... 导视系统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为人们在游园过程中,创造出舒适的游览环境,真正体现其园林景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提升园林景观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仅以苏州园林为例,探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导视系统设计的应用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视系统 导视设计 园林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软件开发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建桥 王锦辉 +2 位作者 成自勇 薛连谦 高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137,共8页
结合陕西省大型抽水灌区——交口抽渭的实际,在对交口抽渭灌区全面调查基础上,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确定出主、客观权重,再运用博弈论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集化,最终确定出一... 结合陕西省大型抽水灌区——交口抽渭的实际,在对交口抽渭灌区全面调查基础上,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确定出主、客观权重,再运用博弈论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集化,最终确定出一组合理的综合权重。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的理想解法对交口抽渭灌区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开发出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的计算软件,以交口抽渭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软件结果显示:交口抽渭灌区在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0.1166,0.2468,0.4275,0.6102,0.7783,运行状况级别分别为差、中等、中等、良好、良好、良好。其评价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口抽渭灌区评价级别从差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也符合交口抽渭灌区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软件评价结果可靠,可大幅度提高灌区综合评价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运行状况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理论的理想解法 计算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地裂缝民用住宅建设场地土壤氡气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思豪 谭新平 +1 位作者 黑明昌 王昭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在全球经济发展及人类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和公众越发重视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环境中氡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在地裂缝附近经常存在氡异常现象,为保证公众健康,利用国产FD216环境氡测量仪... 在全球经济发展及人类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和公众越发重视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环境中氡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在地裂缝附近经常存在氡异常现象,为保证公众健康,利用国产FD216环境氡测量仪对跨越地裂缝的西安某建设小区进行土壤氡气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裂缝破碎带及附近土壤氡浓度值存在明显波动现象,地裂缝带处土壤氡浓度相对略低,向两侧波动较大;建设场地周边仍有局部高异常区,应在地裂缝附近建设中,采取合理的手段避免土壤氡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地裂缝是良好的氡气迁移通道,因地表破裂变形,加速了氡气的扩散,造成地裂缝上土壤氡气含量较低、地裂缝周边异常的特征现象。对于跨越地裂缝民用住宅建设场地土壤氡气分布特征研究,不仅为今后在城区内地裂缝附近土壤氡浓度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将极大地推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的建立、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氡气测量 地裂缝 通道 绿色建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慧洁 王亚楠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2期125-127,共3页
为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风貌,有效提升城市滨河空间,以空间正义为切入点,探索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优化策略。针对滨河景观设计中空间正义缺失的表现提出问题,重构滨河景观设计逻辑和思路,提出优化生态蓝绿景观、整合多样景观资源、打... 为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风貌,有效提升城市滨河空间,以空间正义为切入点,探索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优化策略。针对滨河景观设计中空间正义缺失的表现提出问题,重构滨河景观设计逻辑和思路,提出优化生态蓝绿景观、整合多样景观资源、打造立体慢行交通、丰富多元空间体验的策略,旨在提升城市滨河空间风貌,实现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为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城市滨河 滨河空间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监测研究 被引量:64
5
作者 任建喜 冯晓光 +1 位作者 刘慧 秦杏春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92,共4页
研究目的: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森林公园地铁车站北区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目的是为类似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和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研究结论:围护桩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和时间密切相... 研究目的: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森林公园地铁车站北区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目的是为类似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和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研究结论:围护桩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和时间密切相关,在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而未架设钢支撑时,桩顶水平位移最大,随着基坑的开挖和钢支撑的架设,最大水平位移发生的位置也随之下移。钢筋轴力随着钢支撑的施加而减少,钢支撑可以有效控制围护桩水平位移和桩内钢筋内力的增大,气温对钢支撑的轴力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围护结构 变形规律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樱桃西红柿滴灌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费良军 汪爱科 +2 位作者 王龙飞 殷常青 王锦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0-1076,共7页
为给制定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以樱桃西红柿为试验对象进行滴灌试验研究,共设5个灌水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测定樱桃西红柿株高、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耗水量.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基质栽培樱桃西红柿,... 为给制定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以樱桃西红柿为试验对象进行滴灌试验研究,共设5个灌水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测定樱桃西红柿株高、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耗水量.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基质栽培樱桃西红柿,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株高呈增加趋势,整个生育期耗水量及耗水强度也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处理T1产量最低,处理T3产量最高,且水分利用效率也达到最大;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冬春茬樱桃西红柿整个生育期的最适宜供水量为305.66 mm,也表明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关系可作为樱桃西红柿全生育期的水分生产函数.该研究分析了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樱桃西红柿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地指导温室基质栽培作物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西红柿 日光温室 基质栽培 耗水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城市建筑物信息外业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龙立 孙龙飞 +2 位作者 郑山锁 刘培奇 杨勇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2-691,共10页
建筑物信息的完善是震前风险评估和震后损失评估的重要基础,决定着评估结果的精度。为了实现城市建筑物信息的快速采集,笔者对系统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及核心功能实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城... 建筑物信息的完善是震前风险评估和震后损失评估的重要基础,决定着评估结果的精度。为了实现城市建筑物信息的快速采集,笔者对系统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及核心功能实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城市建筑物信息外业采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示范区进行了现场采集测试。实践证明,与传统采集方式相比,该系统人机交互简便,有利于现场非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建筑物信息的外业采集,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物信息采集的效率,为地震灾害评估过程中建筑物信息数据采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业采集系统 建筑物信息 Android终端 移动GIS 地震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强剂-水泥浆液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及工程应用
8
作者 张启军 李韵廷 +4 位作者 白晓宇 张双武 冯家亮 乔凤阳 闫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3-1619,共7页
为加快工程进度,一般采用添加早强型外加剂以提高水泥浆液的早期强度,选取氯化钙、硫酸钠、三乙醇胺、合成甲酸钙、HR-SA15种早强剂,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早强剂作用下水泥浆液的流动度、收缩率、抗压强度,从而揭示不同早强剂类型对水... 为加快工程进度,一般采用添加早强型外加剂以提高水泥浆液的早期强度,选取氯化钙、硫酸钠、三乙醇胺、合成甲酸钙、HR-SA15种早强剂,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早强剂作用下水泥浆液的流动度、收缩率、抗压强度,从而揭示不同早强剂类型对水泥浆液早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早强剂均能够满足现场注浆需求,确保水泥浆液的流动度可以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合成甲酸钙-水泥浆液在60 min内的流动度增幅较大,缓凝效果明显;其余早强剂-水泥浆液在60 min内的浆液流动度稍有增加,但增幅不大。(HR-SA1)-水泥浆液试件在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均显著高于普通水泥浆液试件,而其他4种早强剂对水泥浆液抗压强度提高效果均不明显。(HR-SA1)-水泥浆液试件终凝后平均收缩量及收缩率较低,远低于其他早强剂-水泥浆液试件的平均收缩量及收缩率。经青岛市某地铁车站预应力锚索施工现场验证,(HR-SA1)-水泥浆液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值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为HR-SA1早强剂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强剂 水泥浆液 流动度 抗压强度 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虚拟装配培训情境下的情感交互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晓慧 王佳雨 +1 位作者 赵凯 覃京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6,共7页
目的将虚拟现实和情感交互设计应用于航空航天装配培训场景,提高培训效率,改善培训体验。方法通过调研多模态情感交互研究现状,构建航空航天虚拟装配培训情境下的情感交互模型,使用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语音提示、高亮提示、视频指... 目的将虚拟现实和情感交互设计应用于航空航天装配培训场景,提高培训效率,改善培训体验。方法通过调研多模态情感交互研究现状,构建航空航天虚拟装配培训情境下的情感交互模型,使用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语音提示、高亮提示、视频指导等进行情感交互。以航空航天球阀的虚拟装配培训为例,构建具有情感交互的培训系统。通过用户手指上佩戴皮肤电导传感器收集的生理数据进行情感实时监测,根据情感不同提供语音提示、高亮提示、视频指导3种交互方案。结果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完成装配任务的效率,验证情感交互在虚拟装配培训系统中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航空航天虚拟装配培训场景下的情感化交互设计能够有效缩短培训时间,有助于培训用户体验目标和可用性目标的达成。结论研究成果促进了生理信号、语音交互、视觉交互等多模态情感交互范式的构建,并验证了在航空航天虚拟装配培训应用中的有效性,具有广泛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航空航天 装配培训 交互设计 情感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密切值法的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军虎 朱端端 +2 位作者 刘业伟 陶汪海 王锦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3-888,共6页
为了科学评判灌区的综合应用,实现灌区的利润最大化,农民纯收入大幅提高,需要对灌区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研究.首先将德尔菲法和模糊分析法相结合,引入信息熵进而计算获得的结构熵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综合赋权,赋权值后再引入... 为了科学评判灌区的综合应用,实现灌区的利润最大化,农民纯收入大幅提高,需要对灌区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研究.首先将德尔菲法和模糊分析法相结合,引入信息熵进而计算获得的结构熵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综合赋权,赋权值后再引入密切值决策法对大型灌区洛惠渠灌区2007—2012年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洛惠渠灌区在2007—2012年的密切值分别为2.719 2,2.205 1,1.311 7,0.485 5,0.188 8,0,运行状况越来越好;相隔年数密切差值为0.514 2,0.893 3,0.826 3,0.296 7,0.188 8,运行状况趋向稳定.基于结构熵权-密切值法的评价研究结果与拉开档次-集对分析法、灰色关联理论-TOPSOS法的评价结果都大体相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灌区运行的状况越来越好,且更加精确,这也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实际发展状况.该方法计算简明,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结构熵权 密切值法 运行状况 指标权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黄土土性相关距离的统计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勇 张海峰 +2 位作者 范文 赵治海 姜桂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土性指标概率模型参数的确定是进行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行岩土工程可靠度设计,应该首先建立地区土性参数的概率模型。作为反映土性指标自相关特性的相关距离,研究其区域分布特性,建立其概率分布模型是必要的... 土性指标概率模型参数的确定是进行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行岩土工程可靠度设计,应该首先建立地区土性参数的概率模型。作为反映土性指标自相关特性的相关距离,研究其区域分布特性,建立其概率分布模型是必要的。本文收集了西安黄土的176个钻孔CPT数据,利用其端阻值q c作为样本,采用递推空间法计算了各层西安黄土的相关距离。研究了计算结果的统计特性,并对其均值进行了单侧置信区间估计,提出了各层西安黄土相关距离的代表值。建立了西安各层黄土相关距离的概率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法对模型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认为其符合Beta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黄土 相关距离 统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基坑卸荷影响深度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广芹 马晨光 徐亚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4-828,共5页
通过不同固结压力的常规固结回弹试验模拟了黄土基坑大面积卸荷回弹,分析了不同深度土体的卸荷回弹特征,分别得到了卸荷比与回弹率、卸荷比与回弹模量的关系曲线,并由此得出了西安黄土的临界卸荷比和极限卸荷比,间接确定了回弹变形的最... 通过不同固结压力的常规固结回弹试验模拟了黄土基坑大面积卸荷回弹,分析了不同深度土体的卸荷回弹特征,分别得到了卸荷比与回弹率、卸荷比与回弹模量的关系曲线,并由此得出了西安黄土的临界卸荷比和极限卸荷比,间接确定了回弹变形的最大影响深度和强回弹区范围,为计算黄土基坑底回弹变形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综合西安某黄土基坑的现场实测数据及理论计算结果,证明了本文研究结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基坑 回弹变形 卸荷比 固结-回弹试验 影响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重塑黄土的变形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坪 吴民晖 许德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6-1071,共6页
采用侧限压缩实验,对相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的重塑黄土进行压缩固结实验。借鉴原状黄土湿陷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含水率对于重塑黄土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低含水率时,孔隙比随应力的变化近似为线性、割线模量随应力的变化表现明显的非... 采用侧限压缩实验,对相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的重塑黄土进行压缩固结实验。借鉴原状黄土湿陷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含水率对于重塑黄土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低含水率时,孔隙比随应力的变化近似为线性、割线模量随应力的变化表现明显的非线性、应变速率衰减得快;高含水率时,孔隙比随应力的变化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割线模量随应力的变化近似为线性、应变速率衰减得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含水率 割线模量 孔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文 曹琳 王锦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7-633,共7页
为了了解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影响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了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与含沙率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 为了了解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影响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了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与含沙率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模型、自由面和交汇面湿润锋运移模型;揭示出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与同一条件下清水的减渗特性及其影响规律.由所得结果发现,浑水含沙率与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入渗系数与含沙率也存在同样的关系,入渗指数与含沙率的相关性为正相关;交汇时间随含沙率逐渐增大而逐渐增加;在同一入渗时间内,随浑水含沙率增大,自由面和交汇面的垂直和水平湿润锋运移距离都不断减小;各种含沙率条件下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与相同条件下的清水对比,减渗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含沙率增大的过程中,减渗率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膜孔灌 单向交汇 交汇时间 减渗特性 入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建桥 王锦辉 +1 位作者 张建香 成自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6,共7页
通过室内相同条件下清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和4种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和灌水结束后湿润体内水分分布情况的影响,建立了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和灌水结束后湿润... 通过室内相同条件下清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和4种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和灌水结束后湿润体内水分分布情况的影响,建立了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和灌水结束后湿润体内水分分布曲线参数与不同含沙率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模型、湿润锋运移模型和灌水结束后湿润体内水分分布曲线模型,以及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相对相同条件下清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的减渗特性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浑水含沙率的增大,累积入渗量逐渐减小,且均小于相同条件下的清水累积入渗量,入渗系数K随着含沙率的增大而减小,入渗指数α随着含沙率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入渗时间内,随着浑水含沙率的增大,垂直和水平湿润锋运移距离都逐渐减小;灌水结束后湿润体内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质量含水率均随着距膜孔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与相同条件下清水对比具有减渗作用,随着含沙率的增大,减渗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含沙率 浑水膜孔灌 自由入渗 湿润体 减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吸力对巴东组软岩碎屑土夹层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祝艳波 杨艳霞 余宏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104,共7页
宜昌—巴东高速路部分路堑边坡因发育碎屑土夹层而稳定性变差,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水对巴东组软岩碎屑土夹层的强度与变形特性影响显著,而目前针对其非饱和强度特性开展的研究并不多。为探索基质吸力对碎屑土夹层强度的影响,利用... 宜昌—巴东高速路部分路堑边坡因发育碎屑土夹层而稳定性变差,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水对巴东组软岩碎屑土夹层的强度与变形特性影响显著,而目前针对其非饱和强度特性开展的研究并不多。为探索基质吸力对碎屑土夹层强度的影响,利用GDS非饱和三轴仪开展其强度试验研究,得到碎屑土夹层的非饱和强度指标。结果表明基质吸力对巴东组软岩碎屑土夹层强度影响显著,碎屑土夹层的总黏聚力与峰值强度都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而呈非线性增长,内摩擦角φb则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先减小而后趋于稳定,且都小于有效内摩擦角φ'。研究表明基质吸力碎屑土夹层的强度特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 碎屑土夹层 基质吸力 非饱和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夯填黄土场地工后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勇 范文 +2 位作者 徐张建 张海峰 赵治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5,共9页
以陕北某黄土沟壑区高填方黄土场地为例,利用多重监测手段对填方体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变形监测,利用监测成果分别研究了夯填黄土场地地表和深部的沉降变形及水平位移变形特性。对影响沉降变形的压缩层厚度因素及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建立... 以陕北某黄土沟壑区高填方黄土场地为例,利用多重监测手段对填方体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变形监测,利用监测成果分别研究了夯填黄土场地地表和深部的沉降变形及水平位移变形特性。对影响沉降变形的压缩层厚度因素及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多因素沉降变形回归模型,讨论了以沉降变形速率作为稳定标准,不同填方厚度条件下的填方体沉降变形稳定时间。分析表明:分层强夯回填黄土场地的最终工后沉降量约为压缩层厚度的1.29‰,填方体的地表水平位移量较沉降变形量小,地表水平位移变形在方向上指向填方体临空面方向或填土厚度较大部位方向;在深层变形特性上,填方体表现出表层回弹、深部压缩的变形特性,填方体的深层水平位移表现出呈随深度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夯填黄土场地 工后沉降 水平位移变形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高速公路岩质边坡岩体结构面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郝明 王家鼎 +1 位作者 徐张建 张雨晴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清远—连州公路岩质边坡结构面特征及其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普遍测网法实测该公路沿线边坡结构面,分析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赤平投影结构数据分析软件包”对结构面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研究清远—连州公路岩质边坡结构面特征及其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普遍测网法实测该公路沿线边坡结构面,分析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赤平投影结构数据分析软件包”对结构面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结构面二维网络模拟程序进行模拟。结果得到结构面产状和边坡坡面产状关系的统计图和二维网络模拟图。结论清连公路结构面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结构面参数研究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边坡 结构面组合关系 网络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白刺沙堆剖面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19
作者 吴彤 王湘 +4 位作者 焦菊英 曹雪 张子琦 李建军 白雷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24-1737,共14页
【目的】植物沙堆广泛分布于荒漠生态系统中,具有减缓风蚀、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是沙堆系统养分循环动态和生态系统恢复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干旱区优势... 【目的】植物沙堆广泛分布于荒漠生态系统中,具有减缓风蚀、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是沙堆系统养分循环动态和生态系统恢复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干旱区优势灌丛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方法】以柴达木盆地东缘5个相对独立的白刺沙堆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白刺沙堆及其堆间、堆下剖面的土样,研究白刺沙堆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在剖面的垂直变化,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化学计量比的关键土壤因子,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养分比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化学计量比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1)研究区白刺沙堆土壤全氮(TN)、全磷(TP)和有机碳(S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0~0.13、0.38~0.43和1.48~1.76 g/kg,TN和SOC含量均低于除乌兰布和沙漠白刺沙堆外的其他荒漠土壤,沙堆剖面土壤TP含量显著小于堆间地下剖面(P<0.05);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8~4.31、2.67~3.93、68.68~87.03 mg/kg,分别处于极贫乏、贫乏和适量水平,沙堆剖面AP含量显著高于堆间地下剖面(P<0.05),AK含量显著高于沙堆地下剖面(P<0.05)和堆间地下剖面(P<0.001)。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14.64~15.45、3.86~4.48、0.25~0.32,土壤C、N、P元素的缺乏程度为N>C>P;C/N略高于自然荒漠土壤但低于荒漠绿洲人工林土壤,C/P和N/P均低于其他荒漠土壤,沙堆剖面N/P显著高于堆间地下剖面(P<0.05)。2)白刺沙堆剖面土壤TN、SOC、AN、AP、AK含量和C/P、N/P均随土层深度增加整体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趋势,TP含量整体呈减少趋势,C/N整体呈增加趋势;白刺沙堆土壤养分在0—5 cm表层和较深土层(110—130 cm)均存在积聚现象;土壤含水量、白刺根系体积、平均直径、重量和枯落物重量在不同土层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100—135 cm土层具有大量根系和较高的土壤含水量。3)白刺沙堆土壤化学计量比不仅受AN、TP和SOC含量的影响,还受阳离子交换量(CEC)、容重、土壤含水量、根系体积和枯落物重量的影响。【结论】白刺沙堆土壤全量及速效氮、磷和有机碳含量均较贫乏,其中氮素成为限制白刺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在土壤剖面垂直方向上,养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征:随土层深度增加,全磷含量逐渐降低;而全氮、速效氮磷钾及有机碳含量则均表现出“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白刺根系和枯落物在剖面不均匀分布导致的不同土层间土壤含水量的差异,是影响沙堆土壤剖面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强调了沙堆生态系统在面对养分胁迫时的脆弱性,以及制定优先恢复土壤肥力、保护地下生物多样性策略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化学计量 土壤理化性质 垂直分布 白刺沙堆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与电镜图像处理的重塑黄土饱和渗透性影响因素
20
作者 杨争 杨勇 +2 位作者 张凡 孟桓羽 白文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12384-12392,共9页
黄土渗透性的研究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系统性探究压实黄土饱和渗透性的影响因素,通过饱和渗流试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图像处理技术,系统分析了渗流时间、干密度... 黄土渗透性的研究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系统性探究压实黄土饱和渗透性的影响因素,通过饱和渗流试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图像处理技术,系统分析了渗流时间、干密度、温度及孔隙结构对饱和渗透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质黄土的孔隙和孔喉尺寸较大,其连通性显著优于黏质黄土;黏质黄土的平均孔隙分形维数(1.71)显著高于粉质黄土(1.65),表明其孔隙形状更为不规则(P<0.01)。在短期渗透过程中,饱和渗透系数随时间分别减小了3.03%(黏质黄土)和19.93%(粉质黄土);而在长期渗透过程中,渗透系数则分别增加了57.10%和64.39%,这与渗流过程中的淋滤作用密切相关。此外,平均饱和渗透系数与干密度呈指数关系,随着干密度的增加,分别降低了97.30%(黏质黄土)和94.89%(粉质黄土)。温度升高会导致渗透系数随渗流时间延长而分别增加39.32%和30.01%,主要归因于流体黏度的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孔隙结构是控制渗透性变化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对渗透性的影响本质上都与孔隙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黄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饱和渗透性 孔隙结构 颗粒迁移 水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