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体意识觉醒与民族文化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学红
王建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2,共5页
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诸多条件和因素的支撑,在文化互动和交流过程中,作为内在因素,文化承载主体的作用尤为重要,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影响深远。从主体性视角探讨民族文化,有助于...
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诸多条件和因素的支撑,在文化互动和交流过程中,作为内在因素,文化承载主体的作用尤为重要,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影响深远。从主体性视角探讨民族文化,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发展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定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特殊政策刍议
被引量:
1
2
作者
冯雪红
王建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9-93,共5页
女童教育是妇女解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和素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西部民族贫困地...
女童教育是妇女解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和素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国家重视和加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女童教育工作政策和措施的历史与现实回顾,指出制定实施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特殊政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民族贫困地区
女童教育
特殊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夏高校大学生民族观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惠兰
禹正权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46-50,共5页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观念正确与否对高等学校教育、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以及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宁夏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观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总结、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民族观念的因素,并针对存在...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观念正确与否对高等学校教育、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以及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宁夏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观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总结、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民族观念的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高校
大学生
民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意义及其途径
被引量:
3
4
作者
马惠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加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既是对现实当中各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欠缺的补充,又是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真正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加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既是对现实当中各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欠缺的补充,又是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真正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指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论述了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意义及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历史文化
作用
意义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民族理论对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继承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惠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7-70,共4页
邓小平民族理论在很多方面直接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本文从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个方面,总结和论述了邓小平民族理论对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邓小平民族理论
毛泽东民族思想
继承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族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参照作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马惠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1-44,共4页
中国共产党独立的民族理论和具体的、符合中国民族实际的民族政策是在 2 0世纪 3 0年代红军长征开始后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西北地区回族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及社会状况为党最初的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主要依据 ,为党的民族...
中国共产党独立的民族理论和具体的、符合中国民族实际的民族政策是在 2 0世纪 3 0年代红军长征开始后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西北地区回族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及社会状况为党最初的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主要依据 ,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积累了经验 ,并为党在民族问题上进一步探讨提供了空间 ,对回族的研究是我党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回族
党的民族理论
参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宁夏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
7
作者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前,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以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提升地区旅游业的吸引力,已成为各地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点。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宁夏具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旅游资源。但是,我...
目前,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以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提升地区旅游业的吸引力,已成为各地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点。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宁夏具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旅游资源。但是,我们对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试探性阶段,亟待进一步加强。本文试图从开发民族旅游资源的意义、宁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优势等方面对宁夏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民族旅游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琳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面对着全球化,民族精神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还要拓展网络新渠道,充分发挥学生...
面对着全球化,民族精神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还要拓展网络新渠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塑造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大学生
民族精神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教育中的文化模式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
3
9
作者
朱为鸿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86-88,共3页
文章援引西方教育管理中的文化模式 ,并探索此种模式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以期为当前高校管理改革提供借鉴 ,促进高校的管理科学化、国际化 ,最终提高高等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关键词
文化模式
高校管理
教育思想
学校定位
校园文化
西方国家
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宁夏旅游
被引量:
2
10
作者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6-89,共4页
旅游人类学是伴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兴旺和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旅游人类学不仅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与功能,而且注重研究旅游业对旅游者和当地文化的参与、互动和多元相关性,是一种综合的、新鲜的理论视角。以旅游人类学...
旅游人类学是伴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兴旺和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旅游人类学不仅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与功能,而且注重研究旅游业对旅游者和当地文化的参与、互动和多元相关性,是一种综合的、新鲜的理论视角。以旅游人类学来审视宁夏的旅游业及其发展,是具有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的探索,对全面发展和提升宁夏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深度开发,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人类学
文化
宁夏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哲学思考
被引量:
1
11
作者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2-64,共3页
本文从价值哲学的视角 ,阐明了人类生存的特点、内在的意蕴和理性选择之间的有机联系。并指出 ,在这一有机联系过程中人类生存实践的缺憾及其导致缺憾的原因 ,进一步提出完善生存实践的主要原则。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认识
可持续发展
价值哲学
价值观念
价值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被引量:
1
12
作者
高梅
王霞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67-72,共6页
教育从本质上讲具有教化塑造人的功能。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它是统治人们的外部力量的虚幻的反映。宗教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本文旨在阐明人类文明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及其运动轨迹 ,理清...
教育从本质上讲具有教化塑造人的功能。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它是统治人们的外部力量的虚幻的反映。宗教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本文旨在阐明人类文明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及其运动轨迹 ,理清这一思路 ,对我们认识党和国家规定的宗教政策 ,坚守教育主阵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宗教
宗教政策
政治
人类文明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育研究素质与教师专业成长
被引量:
1
13
作者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7-71,共5页
教育研究素质是现代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 ,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基础 ;教师的研究素质由理论素质、研究能力和研究道德素质三部分组成 ;教育研究素质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素质结构
教师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研究
14
作者
东.华尔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不同程度地得到觉醒 ,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张扬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但是 ,由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消极的现象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不同程度地得到觉醒 ,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张扬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但是 ,由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消极的现象 ,过分强调竞争和利益 ,社会的正义、公平原则和人们崇高的精神价值追求不同程度地被麻木和冷漠侵蚀 ,功利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加深了人的物化程度 ,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 ,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主体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物化
市场经济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关怀思想的评析
15
作者
东.华尔丹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94-97,共4页
现代资本主义以“物”为手段 ,通过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的心理形成新的控制 ,促进技术理性向价值领域渗透 ,不但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而且使异化向日常生活领域蔓延形成“总体异化” ,造成了现代困境。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种资本主义...
现代资本主义以“物”为手段 ,通过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的心理形成新的控制 ,促进技术理性向价值领域渗透 ,不但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而且使异化向日常生活领域蔓延形成“总体异化” ,造成了现代困境。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种资本主义异化的新特征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分析 ,表达了他们对人的主体关怀。本文通过比较 ,主要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在主体性批判上存在的缺陷等进行了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异化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萨特重建主体性的人道主义呐喊与积极尝试
16
作者
东.华尔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0-63,共4页
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毁灭性的后果 ,彻底击碎了人们对科学和理性的信任及对社会进步的美好幻想 ,人被社会全面控制从而丧失了自由、尊严和安全感 ,人们普遍感到存在的无意义、绝望和孤独 ,处于走投无路及无家可归的...
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毁灭性的后果 ,彻底击碎了人们对科学和理性的信任及对社会进步的美好幻想 ,人被社会全面控制从而丧失了自由、尊严和安全感 ,人们普遍感到存在的无意义、绝望和孤独 ,处于走投无路及无家可归的荒诞境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萨特通过哲学和文学相互结合的二重方式介入现实 ,提出“存在先于本质” ,对人的自由和自由选择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等进行了深刻论证 ,并把这种哲学精神引入文学 ,从不同的视角阐发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异化现象 ,发出了“他人就是地狱”的呐喊 ,无情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 ,为人类重建主体性和找到自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主体性
人道主义
自由
异化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析系统科学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
17
作者
东.华尔丹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唯物辩证法提出了挑战,使其面临着压力,同时也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开放和不断调整、改变自己形态的唯物辩证法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系统科学的整体性特点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唯物辩证法之间存在...
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唯物辩证法提出了挑战,使其面临着压力,同时也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开放和不断调整、改变自己形态的唯物辩证法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系统科学的整体性特点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唯物辩证法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系统科学对普遍联系思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图景的认识,从整体上促进和推动了当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联系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变
量变
系统科学
唯物辩证
系统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
18
作者
高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9-81,共3页
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小康社会,而且还要协调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动社会有序进步,需要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底蕴
内涵
不和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化进程中的回族社区——以银川市兴庆区红花乡北塔村为例
19
作者
马惠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红花乡北塔村这样一个回族村为例,通过其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市过渡的特殊阶段即城乡结合部基本生产状况和人们生存状态的描述,分析社区生产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巨大转变,并对民族地区城市...
本文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红花乡北塔村这样一个回族村为例,通过其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市过渡的特殊阶段即城乡结合部基本生产状况和人们生存状态的描述,分析社区生产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巨大转变,并对民族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发展阶段及城市化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城市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家庭文化的德育价值
被引量:
2
20
作者
黄桂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3-55,共3页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积淀之地。在功能健全的家庭环境中,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品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效果。应重视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发挥家庭微观环境对德育的积极功能。
关键词
家庭
文化环境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体意识觉醒与民族文化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学红
王建伟
机构
兰州大学
西北
少数
民族
研究中心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2,共5页
文摘
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诸多条件和因素的支撑,在文化互动和交流过程中,作为内在因素,文化承载主体的作用尤为重要,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影响深远。从主体性视角探讨民族文化,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发展
主体性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定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特殊政策刍议
被引量:
1
2
作者
冯雪红
王建伟
机构
西北
第二
民族
学院
学报编辑部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9-93,共5页
基金
宁夏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特殊政策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资助
文摘
女童教育是妇女解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和素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国家重视和加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女童教育工作政策和措施的历史与现实回顾,指出制定实施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特殊政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
民族贫困地区
女童教育
特殊政策
Keywords
the West
ethnical poor area
girl education
favourable policy
分类号
G77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夏高校大学生民族观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惠兰
禹正权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46-50,共5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宁夏高校学生民族观念和宗教信仰状况研究"(06NXBMZ02)
文摘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观念正确与否对高等学校教育、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以及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宁夏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观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总结、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民族观念的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宁夏高校
大学生
民族观
Keywords
Ningxia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nlepts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意义及其途径
被引量:
3
4
作者
马惠兰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文摘
加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既是对现实当中各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欠缺的补充,又是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真正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指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论述了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意义及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民族历史文化
作用
意义
途径
Keywords
ethnic historical culture
function
significance
ways
分类号
C95-0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民族理论对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继承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惠兰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7-70,共4页
文摘
邓小平民族理论在很多方面直接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本文从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个方面,总结和论述了邓小平民族理论对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邓小平民族理论
毛泽东民族思想
继承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族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参照作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马惠兰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1-44,共4页
文摘
中国共产党独立的民族理论和具体的、符合中国民族实际的民族政策是在 2 0世纪 3 0年代红军长征开始后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西北地区回族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及社会状况为党最初的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主要依据 ,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积累了经验 ,并为党在民族问题上进一步探讨提供了空间 ,对回族的研究是我党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西北回族
党的民族理论
参照作用
Keywords
Hui People in the Northwest
Nationality The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ole
分类号
K28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宁夏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
7
作者
成媛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5-77,共3页
文摘
目前,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以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提升地区旅游业的吸引力,已成为各地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点。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宁夏具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旅游资源。但是,我们对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试探性阶段,亟待进一步加强。本文试图从开发民族旅游资源的意义、宁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优势等方面对宁夏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分析。
关键词
宁夏
民族旅游
开发
Keywords
Ningxia
national tourism
exploitation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琳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文摘
面对着全球化,民族精神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还要拓展网络新渠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塑造民族精神。
关键词
全球化
大学生
民族精神
培育
Keywords
globaliz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patriotism
cultivation
分类号
G41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教育中的文化模式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
3
9
作者
朱为鸿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86-88,共3页
文摘
文章援引西方教育管理中的文化模式 ,并探索此种模式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以期为当前高校管理改革提供借鉴 ,促进高校的管理科学化、国际化 ,最终提高高等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关键词
文化模式
高校管理
教育思想
学校定位
校园文化
西方国家
教育管理
Keywords
cultural model
college management
revelation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宁夏旅游
被引量:
2
10
作者
成媛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6-89,共4页
文摘
旅游人类学是伴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兴旺和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旅游人类学不仅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与功能,而且注重研究旅游业对旅游者和当地文化的参与、互动和多元相关性,是一种综合的、新鲜的理论视角。以旅游人类学来审视宁夏的旅游业及其发展,是具有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的探索,对全面发展和提升宁夏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深度开发,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旅游人类学
文化
宁夏旅游
Keywords
tourism anthropology
cultures
Ningxia Tourism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哲学思考
被引量:
1
11
作者
成媛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2-64,共3页
文摘
本文从价值哲学的视角 ,阐明了人类生存的特点、内在的意蕴和理性选择之间的有机联系。并指出 ,在这一有机联系过程中人类生存实践的缺憾及其导致缺憾的原因 ,进一步提出完善生存实践的主要原则。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认识
可持续发展
价值哲学
价值观念
价值主体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被引量:
1
12
作者
高梅
王霞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宁夏区党校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67-72,共6页
文摘
教育从本质上讲具有教化塑造人的功能。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它是统治人们的外部力量的虚幻的反映。宗教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本文旨在阐明人类文明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及其运动轨迹 ,理清这一思路 ,对我们认识党和国家规定的宗教政策 ,坚守教育主阵地 。
关键词
教育
宗教
宗教政策
政治
人类文明
社会发展
分类号
G40-0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B9-0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育研究素质与教师专业成长
被引量:
1
13
作者
成媛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7-71,共5页
文摘
教育研究素质是现代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 ,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基础 ;教师的研究素质由理论素质、研究能力和研究道德素质三部分组成 ;教育研究素质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素质结构
教师专业成长
Keywords
educational research
structure of qualification
developing of teacher major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研究
14
作者
东.华尔丹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不同程度地得到觉醒 ,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张扬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但是 ,由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消极的现象 ,过分强调竞争和利益 ,社会的正义、公平原则和人们崇高的精神价值追求不同程度地被麻木和冷漠侵蚀 ,功利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加深了人的物化程度 ,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 ,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主体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主体性
物化
市场经济
人的全面发展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关怀思想的评析
15
作者
东.华尔丹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94-97,共4页
文摘
现代资本主义以“物”为手段 ,通过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的心理形成新的控制 ,促进技术理性向价值领域渗透 ,不但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而且使异化向日常生活领域蔓延形成“总体异化” ,造成了现代困境。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种资本主义异化的新特征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分析 ,表达了他们对人的主体关怀。本文通过比较 ,主要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在主体性批判上存在的缺陷等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异化
主体性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萨特重建主体性的人道主义呐喊与积极尝试
16
作者
东.华尔丹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0-63,共4页
文摘
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毁灭性的后果 ,彻底击碎了人们对科学和理性的信任及对社会进步的美好幻想 ,人被社会全面控制从而丧失了自由、尊严和安全感 ,人们普遍感到存在的无意义、绝望和孤独 ,处于走投无路及无家可归的荒诞境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萨特通过哲学和文学相互结合的二重方式介入现实 ,提出“存在先于本质” ,对人的自由和自由选择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等进行了深刻论证 ,并把这种哲学精神引入文学 ,从不同的视角阐发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异化现象 ,发出了“他人就是地狱”的呐喊 ,无情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 ,为人类重建主体性和找到自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萨特
主体性
人道主义
自由
异化
存在主义
Keywords
mainstay
humanism
freedom
choice
alienation
分类号
B565.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析系统科学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
17
作者
东.华尔丹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文摘
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唯物辩证法提出了挑战,使其面临着压力,同时也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开放和不断调整、改变自己形态的唯物辩证法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系统科学的整体性特点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唯物辩证法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系统科学对普遍联系思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图景的认识,从整体上促进和推动了当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关键词
普遍联系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变
量变
系统科学
唯物辩证
系统
整体性
分类号
B025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N94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
18
作者
高梅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9-81,共3页
文摘
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小康社会,而且还要协调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动社会有序进步,需要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底蕴
内涵
不和谐因素
Keywords
forming harmonious society
cultural details
intension
unharmonious factors
分类号
C913.1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化进程中的回族社区——以银川市兴庆区红花乡北塔村为例
19
作者
马惠兰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3-57,共5页
文摘
本文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红花乡北塔村这样一个回族村为例,通过其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市过渡的特殊阶段即城乡结合部基本生产状况和人们生存状态的描述,分析社区生产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巨大转变,并对民族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发展阶段及城市化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回族
城市化进程
Keywords
Hui peopl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分类号
F127.8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家庭文化的德育价值
被引量:
2
20
作者
黄桂华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3-55,共3页
文摘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积淀之地。在功能健全的家庭环境中,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品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效果。应重视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发挥家庭微观环境对德育的积极功能。
关键词
家庭
文化环境
德育
Keywords
family
culture environment
moral education
分类号
G40-052.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体意识觉醒与民族文化发展
冯学红
王建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制定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特殊政策刍议
冯雪红
王建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宁夏高校大学生民族观念调查与分析
马惠兰
禹正权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意义及其途径
马惠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邓小平民族理论对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继承
马惠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回族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参照作用
马惠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析宁夏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张琳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西方教育中的文化模式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朱为鸿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宁夏旅游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哲学思考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高梅
王霞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教育研究素质与教师专业成长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研究
东.华尔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关怀思想的评析
东.华尔丹
《宁夏社会科学》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萨特重建主体性的人道主义呐喊与积极尝试
东.华尔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略析系统科学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
东.华尔丹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
高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城市化进程中的回族社区——以银川市兴庆区红花乡北塔村为例
马惠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试论家庭文化的德育价值
黄桂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