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中非关系述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景兆玺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7-22,44,共7页
在中非关系发展史上 ,唐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唐代中非交流成果的不断涌现 ,必然大大加强双方之间的吸引力 ,促使双方进一步消除障碍 ,发展中非关系。正是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加速了唐及唐以后中非关系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唐代... 在中非关系发展史上 ,唐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唐代中非交流成果的不断涌现 ,必然大大加强双方之间的吸引力 ,促使双方进一步消除障碍 ,发展中非关系。正是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加速了唐及唐以后中非关系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唐代中非关系发展的背景、中非交通、非洲黑人来华等问题的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中非关系 交通 非洲黑人 非洲 对外交流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蹻巫术探源——兼论巫术与神话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晁天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1-65,共5页
乘(?)是流行于魏晋道教徒之中的一种飞行巫术。本文认为,该巫术并非史前巫术的遗留,相反,它乃是秦汉间好事者以战国黄帝乘龙飞升神话作为原型,并综合历史上众多神话要素而成的文化现象。神话演变为巫术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条通例,这... 乘(?)是流行于魏晋道教徒之中的一种飞行巫术。本文认为,该巫术并非史前巫术的遗留,相反,它乃是秦汉间好事者以战国黄帝乘龙飞升神话作为原型,并综合历史上众多神话要素而成的文化现象。神话演变为巫术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条通例,这一规则对于正确解释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众多巫术现象的本质及其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跃巫术 战国神话 历史人物神话化 文化 濮阳龙虎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困惑与出路——迭部县旺藏乡社会经济调查研究
3
作者 李德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90-96,共7页
旺藏乡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中部。北与卓尼相界、南与四川阿坝洲相邻。清澈婉延的白龙江水流贯西东,两岸起伏的山岭上,布满苍松翠柏。资源十分丰富。该乡平均海拔1.950米,平均气温7.5C°,无霜期148天,年降雨量754毫米。全乡总... 旺藏乡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中部。北与卓尼相界、南与四川阿坝洲相邻。清澈婉延的白龙江水流贯西东,两岸起伏的山岭上,布满苍松翠柏。资源十分丰富。该乡平均海拔1.950米,平均气温7.5C°,无霜期148天,年降雨量754毫米。全乡总面积3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22.894公顷。草山11.610公顷,总耕地面积8.701亩。 全乡有5个村委会,1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576户,3225人。除乡上少数干部和部分教师外,全部是藏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部县 社会经济调查 草山 四川阿坝 森林覆盖面积 村民小组 民族地区 人均纯收入 相界 农牧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为史学著作说质疑——兼论杜预的“经承旧史”说及其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晁天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2-117,共6页
孔子所修《春秋》是作者借以“道义”的政治学著作 ,而非历史学著作 ,汉魏以前史无异辞。在今文经学衰微的背景下 ,晋初杜预率先提出《春秋》“经承旧史”之说。受该观点影响 ,后世学者多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 ,不仅造成许多观念上的... 孔子所修《春秋》是作者借以“道义”的政治学著作 ,而非历史学著作 ,汉魏以前史无异辞。在今文经学衰微的背景下 ,晋初杜预率先提出《春秋》“经承旧史”之说。受该观点影响 ,后世学者多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 ,不仅造成许多观念上的混乱 ,同时也对历史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认为 ,无论就作者的主观动机或论著的客观效果而言 ,《春秋》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预 "经承旧史" 孔子 《春秋》 经今古文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时期皇帝赏赐考略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仁玺 晁天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两汉时期 ,皇帝对贵族、官僚、孝悌、贞节、高年和灾民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赏赐。由于赏赐对象的不同 ,赏赐的物品和数量也各有差异。赏赐对维护封建统治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主要是贵族官僚瓜分财富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 西汉 东汉 皇帝 赏赐 考证 财政负担 赏赐对象 赏赐物品 赏赐数量 经济影响 政治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林翼筹饷论 被引量:5
6
作者 纪振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9-43,69,共6页
关键词 胡林翼 湘军 太平天国 筹饷 牙帖 曾国藩 地方士绅 咸丰 盐课 《清史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术时代论”影响下的中国古史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晁天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将史前中国解释为巫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对历史上各种来源多样、性质复杂的传说不加辨析和区分 ,而是一无例外地视为著名巫师及其巫术的证据 ,这是近年来中国古史研究中一种显著的错误倾向。作为西方古典人类学单线进化理论的产物 ,这... 将史前中国解释为巫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对历史上各种来源多样、性质复杂的传说不加辨析和区分 ,而是一无例外地视为著名巫师及其巫术的证据 ,这是近年来中国古史研究中一种显著的错误倾向。作为西方古典人类学单线进化理论的产物 ,这些解释不仅错误地判断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现实主义特质 ,与历史的实际大相径庭 ,同时也造成对大量古史材料的误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时代论 现实主义文化 古典进化论人类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史辨”派与20世纪的《春秋》性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晁天义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5-158,130,共5页
孔子所作《春秋》是一部蕴涵作者“微言大义”的政治学著作。 2 0世纪初期 ,“古史辨”派在学术界发起并主导了一场关于《春秋》性质问题的讨论。在当时社会反封建思潮的鼓动下 ,“古史辨”派继承并发挥了传统今文经学家的怀疑精神和古... 孔子所作《春秋》是一部蕴涵作者“微言大义”的政治学著作。 2 0世纪初期 ,“古史辨”派在学术界发起并主导了一场关于《春秋》性质问题的讨论。在当时社会反封建思潮的鼓动下 ,“古史辨”派继承并发挥了传统今文经学家的怀疑精神和古文经学家的“六经皆史”说 ,得出“孔子不作《春秋》”、“《春秋》为史学著作”等错误结论。“古史辨”派的《春秋》性质研究对整个 2 0世纪的《春秋》研究产生了消极影响 ,也制约了此间经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史辨”派 《春秋》 微言大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雍古马氏家族的华化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兆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8-27,共10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民族流动、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雍古马氏家族的华化,就是这种流动、融合的典型范例。本文讨论了该家族华化的基本过程,华化的必然原因,以及华化的时代意义等。指出,这种以华化为基本特征的融合形式...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民族流动、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雍古马氏家族的华化,就是这种流动、融合的典型范例。本文讨论了该家族华化的基本过程,华化的必然原因,以及华化的时代意义等。指出,这种以华化为基本特征的融合形式是中华民族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构成要素,是民族融合良性发展的模式之一,符合历史发展和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古 马氏家族 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林翼的吏治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纪振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胡林翼 整饬吏治 吏治思想 吏治腐败 曾国藩 农民起义 书牍 爱民思想 整顿吏治 道光咸丰年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锡瑞的“《春秋》非史”说与近代学术史上的《春秋》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晁天义 张仁玺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6-50,共5页
清代学者皮锡瑞认为,孔子的《春秋》不是历史学著作,而是一部蕴涵作者丰富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此说虽发自一位今文经学家,却正确阐明了《春秋》一书的性质,破除了千余年来众多学者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在受非学术因素严重影响,《春... 清代学者皮锡瑞认为,孔子的《春秋》不是历史学著作,而是一部蕴涵作者丰富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此说虽发自一位今文经学家,却正确阐明了《春秋》一书的性质,破除了千余年来众多学者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在受非学术因素严重影响,《春秋》性质研究长期处于误区的近代学术史上,皮锡瑞的这一观点尤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锡瑞 “《春秋》非史”说 疑古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的“礼”与西夏《天盛律令》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旭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儒家“礼治”思想是西夏制定王朝法典的主导思想,“礼”和“律”的紧密结合是《天盛律令》的显著特征,说明中原文化对西夏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尊君、孝亲、崇官是西夏《天盛律令》礼教法律观的核心,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在政治... 儒家“礼治”思想是西夏制定王朝法典的主导思想,“礼”和“律”的紧密结合是《天盛律令》的显著特征,说明中原文化对西夏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尊君、孝亲、崇官是西夏《天盛律令》礼教法律观的核心,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同时《律令》又极力保护统治阶级的物质利益。《天盛律令》是西夏王朝封建化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本文主要从法学原理与立法技术的角度探讨《天盛律令》的上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西夏 《天盛律令》 司法官吏 责任制度 罪行法定主义 预防主义 礼教法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的回纥与中外文化交流 被引量:4
13
作者 景兆玺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从唐政府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来看 ,回纥与唐王朝的关系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正是这种全方位互助、互补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使得回纥不仅在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到重要的媒介作... 从唐政府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来看 ,回纥与唐王朝的关系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正是这种全方位互助、互补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使得回纥不仅在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本文力求通过探讨双方间的特殊关系及回纥对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初步揭示出回纥在唐代中外关系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回纥 摩尼教 绢马贸易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海路香料贸易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景兆玺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4-59,共6页
唐代是中阿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从唐代中后期开始,海上丝路逐渐取代陆上丝路成为中阿贸易的主通道,加速了唐以后中阿海路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中阿海路贸易物品种类明显增多,贸易航线更为明确,贸易互补性进一步加强。... 唐代是中阿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从唐代中后期开始,海上丝路逐渐取代陆上丝路成为中阿贸易的主通道,加速了唐以后中阿海路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中阿海路贸易物品种类明显增多,贸易航线更为明确,贸易互补性进一步加强。对唐代中阿海路贸易交通线、中阿海路贸易香料种类及香料贸易互补性等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唐代中外贸易史和中阿关系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阿拉伯帝国 海路 香料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对唐代中阿海路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景兆玺 高红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中阿贸易发展史上,唐代是一个关键时期。在唐代之前,中阿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路进行,从唐代中后期开始,海上丝路逐渐取代陆上丝路,成为中阿贸易的主要通道。唐代中阿海路贸易的快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技术是其中的一个... 在中阿贸易发展史上,唐代是一个关键时期。在唐代之前,中阿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路进行,从唐代中后期开始,海上丝路逐渐取代陆上丝路,成为中阿贸易的主要通道。唐代中阿海路贸易的快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本文从天文定位、地文导航、利用信风、造船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科技因素对唐代中阿海路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唐代 中国 阿拉伯 海路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谢脁诗歌艺术对唐代李杜的影响
16
作者 何兆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47-54,共8页
谢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齐著名诗人。他一生以翰墨为勋绩,用诗篇为自己铸就了不朽丰碑,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唐代诗坛的影响尤为显著。从初唐四杰到晚唐二杜,其间诗人大都研读过谢眺诗文。王维、盂郊、盂浩然... 谢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齐著名诗人。他一生以翰墨为勋绩,用诗篇为自己铸就了不朽丰碑,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唐代诗坛的影响尤为显著。从初唐四杰到晚唐二杜,其间诗人大都研读过谢眺诗文。王维、盂郊、盂浩然较为突出。试看王维的《新晴野望》名句“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显然是从谢眺《还涂临渚》诗“白水田外明,孤岭松上出”句点化而来。这毋庸细论。就是对六朝文学深怀偏见,喊过“文章道弊五百年矣”的陈于昂;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白居易;要求“文以载道”的韩昌黎;他们的诗文也同样表明着对谢眺诗文由衷的敬佩。白居易《酬令孤楚》诗“谢眺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韩昌黎《荐士》句“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等即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杜 诗歌艺术 谢眺 文章合为时而著 新晴野望 唐代诗坛 初唐四杰 韩昌黎 玄晖 歌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非洲黑人来华述论
17
作者 景兆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非洲黑人 海上丝绸之路 中非关系 交通线 新唐书·西域传 《新唐书》 陆上丝绸之路 室利佛逝 《唐会要》 印度尼西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代的中非交通
18
作者 景兆玺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唐朝 中国 非洲 交通史 交通线路 天文定位技术 造船业 中非关系 对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海运千户杨君墓志铭》札记
19
作者 何兆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7-81,共5页
《海运千户杨君墓志铭》是元代中外关系史、航海史上的重要文献。首先发现这方墓志的是清代乾嘉学者钱大昕。他以此碑考订《元史·成宗纪》行年纪事,认为当时中国与西亚关系密切,“使命往还,来往不绝”。而杨枢送使西还,事在大... 《海运千户杨君墓志铭》是元代中外关系史、航海史上的重要文献。首先发现这方墓志的是清代乾嘉学者钱大昕。他以此碑考订《元史·成宗纪》行年纪事,认为当时中国与西亚关系密切,“使命往还,来往不绝”。而杨枢送使西还,事在大德八年,《元史》确有记载,如“诸王合赞遣使来贡珍物,即其事也”,可见此碑的文献价值。由于年代久远,碑志中的典章政事大都淹没,今作诠释以备读此碑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本船 澉浦 杨氏家世 《海运千户杨君墓志铭》 杨枢 墓志铭 文献价值 西亚 忽鲁模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0世纪古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20
作者 晁天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5-69,共5页
受传统史学观和方法论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古史研究多以具体史实的叙述为主要目的,忽视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在方法论上,研究者多过分依赖文字考据和文献考证,而缺乏科学的比较研究。传统史学观和方法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当前史学研究深入... 受传统史学观和方法论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古史研究多以具体史实的叙述为主要目的,忽视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在方法论上,研究者多过分依赖文字考据和文献考证,而缺乏科学的比较研究。传统史学观和方法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当前史学研究深入展开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借鉴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建立科学的文化史学观,探索有效的比较研究方法是解决该问题的一条有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史 历史考据 文化史学 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