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石墨烯电极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减反层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国龙 钟景明 +2 位作者 王立惠 李进 何力军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石墨烯薄膜具有低阻且在可见光谱区具有高透过率,可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分析方法(FDTD),研究了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耗及光吸收特性,并通过在玻璃基板与石墨烯间添加氧化镍层(Ni O)进行光学减反... 石墨烯薄膜具有低阻且在可见光谱区具有高透过率,可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分析方法(FDTD),研究了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耗及光吸收特性,并通过在玻璃基板与石墨烯间添加氧化镍层(Ni O)进行光学减反射。理论分析表明:优化的Ni O/石墨烯透明电极结构,能够成为氧化铟锡(ITO)的良好替代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石墨烯 时域有限差分 光学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多晶态铍室温断裂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慧灵 何力军 +4 位作者 许德美 钟景明 王战宏 孙本双 刘霄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4-97,共4页
介绍了粉末冶金法生产的多晶态铍的性能、生产工艺。综述了多晶态铍室温断裂行为的研究状况,包括铍的室温断裂特征,以及诸如铍粉粒度和形态、粉末压制过程、表面残余应力,机械加工损伤、多种杂质(BeO,Fe,Al,Cr,Ag,Si,C等)对铍室温断裂... 介绍了粉末冶金法生产的多晶态铍的性能、生产工艺。综述了多晶态铍室温断裂行为的研究状况,包括铍的室温断裂特征,以及诸如铍粉粒度和形态、粉末压制过程、表面残余应力,机械加工损伤、多种杂质(BeO,Fe,Al,Cr,Ag,Si,C等)对铍室温断裂性能的影响。预测了未来关于铍在工程领域可能开展的基础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态 断裂 室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铍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钟景明 许德美 +4 位作者 李春光 王战宏 李峰 王莉 李志年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9期568-575,594,共9页
综述了近20年来金属Be在核能、惯性导航系统、红外光学系统、热学、结构件、高能物理学和商业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及金属Be优异的性能在促进其应用领域技术进步和改进产品性能和质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金属Be的应用范围和效果,说... 综述了近20年来金属Be在核能、惯性导航系统、红外光学系统、热学、结构件、高能物理学和商业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及金属Be优异的性能在促进其应用领域技术进步和改进产品性能和质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金属Be的应用范围和效果,说明金属Be作为"战略性、关键性"工程材料,对一个国家国防、航空航天和战略核能发展所起的关键支撑作用。并简要介绍了我国金属Be的应用现状,指出我国必须大幅度提高Be在惯性导航系统和红外光学系统的应用水平,以增强我国空间争夺和对抗能力。最后,总结了世界范围内金属Be的应用市场格局,预计未来金属Be市场仍以国防、航空航天和战略核能为主,且在民用工业中也将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Be 惯性导航系统 红外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化银浆固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玲 王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8期173-173,175,共2页
从银浆的组分及使用工艺两方面对低温固化银浆固化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测试各条件下银浆的电阻、硬度、附着力,探索各因素对银浆固化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低温固化银浆 固化效果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工艺对银微粉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军 刘玲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9期138-138,140,共2页
以比表面积0.4-0.6㎡/g的银微粉作为分散原粉,以醇类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进行分散,且固定其加入量,对不同的分散时间以及分散频率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银微粉的分散状态,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银粉的粒度分布情况,探... 以比表面积0.4-0.6㎡/g的银微粉作为分散原粉,以醇类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进行分散,且固定其加入量,对不同的分散时间以及分散频率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银微粉的分散状态,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银粉的粒度分布情况,探索银微粉在不同的分散工艺下的分散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微粉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锈钢堆焊层晶间腐蚀原因浅析
6
作者 余艳妮 张健康 李美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4期151-151,共1页
晶间腐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腐蚀,其存在对不锈钢使用寿命带来严重威胁。目前较为常用的晶间腐蚀检测方法包括热酸浸泡法和电化学法。较为公认的导致晶间腐蚀的机理包括贫铬、第二相析出和晶界吸附。从这三方面出发,加强不锈钢生产过程中... 晶间腐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腐蚀,其存在对不锈钢使用寿命带来严重威胁。目前较为常用的晶间腐蚀检测方法包括热酸浸泡法和电化学法。较为公认的导致晶间腐蚀的机理包括贫铬、第二相析出和晶界吸附。从这三方面出发,加强不锈钢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防范晶间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实验方法 腐蚀机理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