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炼锌铁矾渣工艺矿物学研究
1
作者 巩燕飞 杨斌 +5 位作者 闵小波 李俞良 李彦龙 程亮 陶成 鲁兴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8,共8页
以西北某铅锌冶炼厂湿法炼锌浸出过程黄钾铁矾工艺除铁产出的铁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MLA、SEM、TG-DSC等测试分析方法,对铁矾渣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铁、锌等有价矿物的赋存状态以及铁矾渣碳热还原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 以西北某铅锌冶炼厂湿法炼锌浸出过程黄钾铁矾工艺除铁产出的铁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MLA、SEM、TG-DSC等测试分析方法,对铁矾渣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铁、锌等有价矿物的赋存状态以及铁矾渣碳热还原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铁矾渣中的主要有价元素有铁、锌、铅等,铁主要赋存于铁矾中,锌主要以硫酸锌和铁酸锌存在,铅主要以白铅矿、铅铁矾、硫化铅、硫酸铅分散分布于铁矾渣中;通过TG-DSC测试分析,1400℃内,铁矾渣中的铁、锌、铅等物相可发生分解,通过碳热还原可实现各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铁矾渣 工艺矿物学 无害化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矾渣高温烟化过程元素迁移规律研究
2
作者 李俞良 殷勤生 +4 位作者 鲁兴武 王宏伟 刘瑛鑫 何乃勇 牛振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9-216,共8页
针对铁矾渣中金属元素的复杂赋存状态,采用高温还原对铁矾渣进行了熔炼,设定铁硅比、钙硅比、配碳量、氧气浓度等反应条件,通过对反应得到的合金相和熔渣中铁、铜、银、砷等量和物相与质量的分析,得出碳和氧气浓度是元素迁移的主要控制... 针对铁矾渣中金属元素的复杂赋存状态,采用高温还原对铁矾渣进行了熔炼,设定铁硅比、钙硅比、配碳量、氧气浓度等反应条件,通过对反应得到的合金相和熔渣中铁、铜、银、砷等量和物相与质量的分析,得出碳和氧气浓度是元素迁移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SEM-EDS分析,得出合金相中主要成分为金属铁,其次是FeS,金属Ag以单质的形式分布在金属铁晶体界面,铜以Cu_(2)S的形式赋存,夹杂在FeS相中,形成铜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铁矾渣 氧气 元素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铟渣浸出—净化工艺研究
3
作者 孙腾笠 廖天鹏 +3 位作者 巩燕飞 李彦龙 李俞良 杨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7,共8页
采用“一段低酸脱杂→二段高酸浸铟→铁粉还原净化→硫化沉淀净化”工艺回收富铟渣中有价金属铟。一段低酸脱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氧化剂40 mL/L、终点pH=2.0、液固比5∶1、温度70℃,富铟渣中铜、锌脱除率可达95%以上,铁的脱除率也可达55... 采用“一段低酸脱杂→二段高酸浸铟→铁粉还原净化→硫化沉淀净化”工艺回收富铟渣中有价金属铟。一段低酸脱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氧化剂40 mL/L、终点pH=2.0、液固比5∶1、温度70℃,富铟渣中铜、锌脱除率可达95%以上,铁的脱除率也可达55%以上,铟的损失率小于1%;二段高酸浸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氧化剂100 mL/L、始酸浓度350 g/L、温度75℃、反应时间2.5 h,铟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铁粉置换→硫化沉淀梯级净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铁粉4.5 g/L、硫化钠用量1.0倍理论值、反应温度60℃、时间80 min,铜、砷、锡等杂质脱除率可达95%以上,铋脱除率可达85%以上。净化过程铟回收率可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铟渣 低酸脱杂 高酸浸铟 还原净化 硫化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电解液在湿法炼锌渣中回收金、银、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艳华 杨俊龙 +3 位作者 马立成 叶树峰 柏亚林 钱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4-530,共7页
锌电解过程产出大量的废电解液,废电解液酸性较强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如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废电解液和浓硫酸作为浸出介质,研究了采用酸浸—浮选工艺综合回收湿法炼锌渣中金、银、锌。以常规浸出工艺产生的浸出渣(老渣)... 锌电解过程产出大量的废电解液,废电解液酸性较强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如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废电解液和浓硫酸作为浸出介质,研究了采用酸浸—浮选工艺综合回收湿法炼锌渣中金、银、锌。以常规浸出工艺产生的浸出渣(老渣)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了矿浆搅拌速度、废电解液用量、硫酸补加量、酸浸温度对金、银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浸—浮选老渣闭路试验最终获得的精矿中金品位为10.16 g/t,金回收率为78.63%,银品位为1039.64 g/t,银回收率为74.72%,锌品位为40.64%,锌回收率为21.86%,酸浸液中锌回收率为60.15%;采用热酸浸出工艺产生的浸出渣(新渣)和现浸出过程产出的新鲜渣浆进行验证试验可获得较好的闭路试验指标。该方法可实现废电解液的循环利用,使渣中有价金属得到高效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电解液 湿法炼锌渣 酸浸 浮选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某重工业区降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明 李名阅 +3 位作者 周锦阳 付融冰 王兴峰 申哲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为探究西北地区某重工业区典型气象下大气降尘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作者采集研究区域内18个点位共54份有效降尘样品,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内重金属污染特征进... 为探究西北地区某重工业区典型气象下大气降尘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作者采集研究区域内18个点位共54份有效降尘样品,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内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评估,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解析了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研究区域内大气降尘中重金属Cd、Cr、Co、As、Mn、Ni、Cu、Pb、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8.05、931.69、20.53、905.29、1478.96、784.27、1012.10、3162.23和5751.61 mg/kg,均高于甘肃省土壤背景值;此外,空间污染特征上表现为工业区>城郊区>居民区的趋势,污染程度特征上表现为各功能区中从Cd、As、Pb、Ni、Cu和Zn的污染富集程度高,As、Cd和Co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大;重金属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大气降尘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扬尘源(37.7%)、冶金工业源(31.2%)、工业加工混合源(13.5%)、交通源(10.1%)和燃煤源(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尘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PEI/IL复合膜的构建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6
作者 骆文佳 李飞 +1 位作者 张析 李健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膜分离技术具有绿色、高效、环保等优点成为气体分离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先将MXene纳米片与PEI相结合,之后在MXene@PEI膜的上表面旋涂不同负载量的IL,形成高性能的MXene@PEI/IL复合膜.通过SEM、TEM、AFM、FTIR、XRD和TGA测试研究了MX... 膜分离技术具有绿色、高效、环保等优点成为气体分离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先将MXene纳米片与PEI相结合,之后在MXene@PEI膜的上表面旋涂不同负载量的IL,形成高性能的MXene@PEI/IL复合膜.通过SEM、TEM、AFM、FTIR、XRD和TGA测试研究了MXene纳米片和MXene@PEI/IL复合膜的形貌、内部结构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EI的正电荷和MXene的负电荷通过静电作用增强了膜的相容性.此外,通过系统研究IL的负载量、温度和操作时间对MXene@PEI/IL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25℃、0.1 MPa条件下MXene@PEI/IL复合膜分离CO_(2)/N_(2)时的最大CO_(2)渗透量为481.78 GPU,分离CO_(2)/CH_(4)时的最大CO_(2)渗透量为333.21 GPU.同时,MXene@PEI/IL复合膜对CO_(2)/N_(2)(35.30)和CO_(2)/CH4(32.13)均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本研究中制备的膜还显示出卓越的持久性和优异的CO_(2)分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纳米片 CO_(2)捕获 亲CO_(2) 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某复杂铜铅锌硫化矿石浮选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国栋 柏亚林 +1 位作者 包玺琳 袁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5-69,72,共6页
为解决甘肃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矿石性质变化后原选矿工艺流程不能适应的问题,进行了铜与部分铅锌优先混合浮选再分离浮选—其余铅锌与硫混合浮选—铅锌与硫分离浮选新工艺的试验研究,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为20.99%、铜回收率为7... 为解决甘肃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矿石性质变化后原选矿工艺流程不能适应的问题,进行了铜与部分铅锌优先混合浮选再分离浮选—其余铅锌与硫混合浮选—铅锌与硫分离浮选新工艺的试验研究,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为20.99%、铜回收率为74.23%,铅锌混合精矿铅和锌品位分别为16.65%和27.32%、铅和锌回收率分别为91.11%和93.32%,硫精矿硫品位为41.62%、硫回收率为37.58%,伴生金和银在铜精矿和铅锌混合精矿中的总回收率分别为83.84%和88.27%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 铜与部分铅锌优先混合浮选 其余铅锌与硫混合浮选 铅锌与硫分离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浸出-浮选综合回收铅银渣中金银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艳华 孙运礼 +3 位作者 郭海宁 杨俊龙 廖雪珍 彭建城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对铅银渣进行了实验研究。铅银渣中银品位为245 g/t,金品位为1.52 g/t,金、银含量均较高。银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银主要以再造矿物铜蓝、硫化银混合相存在。结合银的赋存状态进行流程探索,...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对铅银渣进行了实验研究。铅银渣中银品位为245 g/t,金品位为1.52 g/t,金、银含量均较高。银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银主要以再造矿物铜蓝、硫化银混合相存在。结合银的赋存状态进行流程探索,确定采用水热浸出-浮选工艺流程。条件实验研究表明,液固比为2:1,浸出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2 h进行水热浸出,金、银在渣中富集率较高。当磨矿细度-0.044 mm占85%,粗选T19用量为4000 g/t,硫酸铜用量为600 g/t,酯-30用量为500 g/t时,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的闭路实验流程,可获得银品位为3805 g/t,银回收率为86.82%的银精矿,银精矿中金的品位为25.8 g/t,金回收率为94.96%的较好指标,实现了铅银渣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铅银渣 水浸 浮选 T19 硫酸铜 酯-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阳极泥碱性浸出锑、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彦龙 易超 +3 位作者 鲁兴武 程亮 崔海瑞 李贵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2,共3页
以Na OH-甘油为浸出剂对铅阳极泥中Sb、Bi进行浸出实验研究。分别考查了甘油和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等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用Na OH和甘油浸出铅阳极泥中Sb、Bi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250 g/L、... 以Na OH-甘油为浸出剂对铅阳极泥中Sb、Bi进行浸出实验研究。分别考查了甘油和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等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用Na OH和甘油浸出铅阳极泥中Sb、Bi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250 g/L、甘油浓度250 g/L、浸出温度80℃、液固比5∶1、浸出时间2 h。此条件下Sb和Bi浸出率分别达82.5%和84.15%;贵金属Au、Ag的富集率分别高达139.8%和122.7%,损失率低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阳极泥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冶炼污酸中铼富集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鲁兴武 李守荣 +3 位作者 张恩玉 程亮 李俞良 牛永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0,共4页
采用硫代硫酸钠为含铼污酸的沉淀剂,考察了硫代硫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铼和铜沉淀率的影响。在硫代硫酸钠用量1.15%、140 min、70℃的最优条件下,可有效实现污酸中铼和铜的深度沉淀,其沉淀率均为99%以上。表明本工艺实现污酸中铜... 采用硫代硫酸钠为含铼污酸的沉淀剂,考察了硫代硫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铼和铜沉淀率的影响。在硫代硫酸钠用量1.15%、140 min、70℃的最优条件下,可有效实现污酸中铼和铜的深度沉淀,其沉淀率均为99%以上。表明本工艺实现污酸中铜、铼等有价成分提取分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污酸 硫化沉淀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硫酸钠沉淀法富集铜冶炼废酸中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永斌 黄建芬 +1 位作者 栗威 梁富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白银有色集团铜业公司冶炼废酸量每年约为1×10^5 m^3,其中铼含量为5~70 mg/L,为综合利用废酸中的铼,采用硫代硫酸钠作为特效沉淀剂,对该沉淀剂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废酸中铼含量对铼沉淀率的影响做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 白银有色集团铜业公司冶炼废酸量每年约为1×10^5 m^3,其中铼含量为5~70 mg/L,为综合利用废酸中的铼,采用硫代硫酸钠作为特效沉淀剂,对该沉淀剂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废酸中铼含量对铼沉淀率的影响做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得到较优化的沉淀条件.进一步的中试放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富铼渣泥中含铼达1.66%,铼的回收率达到99.8%.在此基础上,对沉淀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方法工艺简单,铼沉淀率高,环境友好,较适用于废酸中铼的高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废酸 硫代硫酸钠 富铼渣 化学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从含铊烟尘中综合回收稀散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邵传兵 鲁兴武 +3 位作者 马爱军 马琳亭 李守荣 程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58,63,共3页
以铅冶炼含铊烟尘为原料,采用氧化浸出—溶剂萃取—还原转化—置换—铸锭的工艺流程综合回收稀散金属.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氯化钠浓度50~80 g/L、高锰酸钾用量6.0%~7.5%、硫酸浓度1.0~1.4 mol/L、液固比2.5~3.5、温度(90&... 以铅冶炼含铊烟尘为原料,采用氧化浸出—溶剂萃取—还原转化—置换—铸锭的工艺流程综合回收稀散金属.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氯化钠浓度50~80 g/L、高锰酸钾用量6.0%~7.5%、硫酸浓度1.0~1.4 mol/L、液固比2.5~3.5、温度(90&#177;5)℃;用30% N503-二乙苯在相比O/A=2、40℃萃取4 min,铊萃取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尘 萃取 稀散金属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洛县某氧化铅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余江鸿 周涛 刘守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7-79,98,共4页
针对四川省甘洛县某铅锌矿矿石氧化程度高、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易泥化的矿石性质,采用先硫化浮铅,然后脱泥浮锌的工艺流程,并选用浮铅的高效辅助捕收剂S-8和氧化锌矿物的胺类组合捕收剂A-9,使铅、锌得到了较好的分选,获得的试验指标... 针对四川省甘洛县某铅锌矿矿石氧化程度高、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易泥化的矿石性质,采用先硫化浮铅,然后脱泥浮锌的工艺流程,并选用浮铅的高效辅助捕收剂S-8和氧化锌矿物的胺类组合捕收剂A-9,使铅、锌得到了较好的分选,获得的试验指标为:铅精矿铅品位63.40%,铅回收率76.96%,含锌2.53%,锌精矿锌品位38.31%,锌回收率81.83%,含铅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铅锌矿石 脱泥 捕收剂S-8 捕收剂A-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某氧化铅锌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厚明 魏德洲 +1 位作者 高邦牢 张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32,共4页
甘肃省陇南某铅锌矿矿石因氧化程度高、矿物嵌布粒度细、易泥化而非常难选,尤其是锌的回收十分困难。试验针对矿石性质,按照先浮铅后浮锌的原则流程,在传统的硫化浮选工艺基础上,采用氧化锌矿物的复合捕收剂5N,最终获得了铅品位和回收... 甘肃省陇南某铅锌矿矿石因氧化程度高、矿物嵌布粒度细、易泥化而非常难选,尤其是锌的回收十分困难。试验针对矿石性质,按照先浮铅后浮锌的原则流程,在传统的硫化浮选工艺基础上,采用氧化锌矿物的复合捕收剂5N,最终获得了铅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1.58%和72.64%、含锌6.88%的铅精矿及锌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39.71%和72.47%、含铅0.40%的锌精矿,成功实现了氧化铅锌矿石的有效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铅辞矿石 硫化浮选 氧化锌矿物复合捕收剂5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多金属铜渣的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文波 韩晓龙 +2 位作者 赵宏 鲁兴武 李守荣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5,共4页
研究了湿法炼锌多金属铜渣的综合利用工艺条件,按液固比3∶1,采用三段逆流浸出,在80℃浸出4h后,锌、镉、铟、锗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以上,98%以上的铜富集到高铜渣中,采用萃取—反萃—电积工艺回收其中的铜,锌粉置换回收镉,其它稀散金属... 研究了湿法炼锌多金属铜渣的综合利用工艺条件,按液固比3∶1,采用三段逆流浸出,在80℃浸出4h后,锌、镉、铟、锗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以上,98%以上的铜富集到高铜渣中,采用萃取—反萃—电积工艺回收其中的铜,锌粉置换回收镉,其它稀散金属富集后统一进行回收,主金属总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稀散金属回收率达到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多金属铜渣 稀散金属 综合利用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铷矿中含铷黑云母的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杜娟 郭海宁 王志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64,共4页
甘肃某铷矿资源中铷主要赋存于黑云母矿物中,针对该矿石中黑云母粒径范围宽、粗细悬殊、分布分散的特点,采用粗磨、高梯度磁选、磁选尾矿再磨脱泥后浮选的工艺流程回收矿石中含铷黑云母矿物,闭路试验获得了Rb2O品位0.84%、Rb2O回收率49.... 甘肃某铷矿资源中铷主要赋存于黑云母矿物中,针对该矿石中黑云母粒径范围宽、粗细悬殊、分布分散的特点,采用粗磨、高梯度磁选、磁选尾矿再磨脱泥后浮选的工艺流程回收矿石中含铷黑云母矿物,闭路试验获得了Rb2O品位0.84%、Rb2O回收率49.77%的黑云母精矿,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矿 黑云母 浮选 高梯度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矿后含铜尾渣选择性浸出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鲁兴武 桑利 +4 位作者 何国才 李俞良 易超 马爱军 程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7,共3页
以氨水为浸出剂从铜冶炼渣选矿含铜尾渣中浸出铜,考察了尾渣粒度、浸出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液固比等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渣粒度0.074~0.105mm、氨水浓度1.1 mol/L、搅拌速度600 r/min、浸出温度(55±2)℃、反应... 以氨水为浸出剂从铜冶炼渣选矿含铜尾渣中浸出铜,考察了尾渣粒度、浸出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液固比等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渣粒度0.074~0.105mm、氨水浓度1.1 mol/L、搅拌速度600 r/min、浸出温度(55±2)℃、反应时间120 min、液固比15∶1的最佳条件下,铜浸出率达到75%以上,其它杂质几乎不被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 尾渣 NH3-H2O体系 选择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碳酸铵溶液处理铜烟灰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恩玉 鲁兴武 +2 位作者 贡大雷 马爱军 曹桂银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0,共3页
利用碳酸铵溶液处理含铜烟灰,研究了碳酸铵浓度、温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等因素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浸出条件为:碳酸铵浓度2 mol/L、液固比4∶1、温度60℃、时间8 h,在此条件下铜浸出率可以达到85%左右;铅、铋、金、银等有... 利用碳酸铵溶液处理含铜烟灰,研究了碳酸铵浓度、温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等因素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浸出条件为:碳酸铵浓度2 mol/L、液固比4∶1、温度60℃、时间8 h,在此条件下铜浸出率可以达到85%左右;铅、铋、金、银等有价金属进一步富集,可以在炼铅系统进一步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烟灰 碳酸铵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中钙镁硼的络合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爱军 鲁兴武 +2 位作者 张恩玉 程亮 何国才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采用Bys-201型络合剂在氢氧化锂完成液的碳化过程中分离钙镁硼,考察了碳化温度和时间、CO2气体流速、络合剂用量对钙镁硼络合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本工艺钙镁硼提取率均可达98%以上,产出的碳酸锂产品质量达到了电池级碳酸锂... 采用Bys-201型络合剂在氢氧化锂完成液的碳化过程中分离钙镁硼,考察了碳化温度和时间、CO2气体流速、络合剂用量对钙镁硼络合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本工艺钙镁硼提取率均可达98%以上,产出的碳酸锂产品质量达到了电池级碳酸锂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钙镁硼 络合分离 碳化反应 新型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钼精矿制取钼酸铵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卢国俭 赵宏 李守荣 《湿法冶金》 CAS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介绍了利用钼精矿生产钼酸铵的原理及工艺流程,提出了焙烧—浸出—净化—沉淀—氨溶的工艺路线,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确定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产出的钼酸铵质量符合GB3460—92要求。
关键词 钼酸铵 制取 工艺路线 最佳工艺条件 净化 钼精矿 焙烧 浸出 试验研究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