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气管道涡流排液工具有效作用长度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荣鸽 冯鑫 +2 位作者 戴政 魏王颖 刘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90,共10页
涡流排液技术大多数用于湿气气田井下积液处理,现有文献在地形起伏湿气管道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地形起伏湿气管道内涡流排液工具的有效作用长度,对管道排液能力的判断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得出涡流排液工具有效作用长度的敏感性因素,就能... 涡流排液技术大多数用于湿气气田井下积液处理,现有文献在地形起伏湿气管道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地形起伏湿气管道内涡流排液工具的有效作用长度,对管道排液能力的判断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得出涡流排液工具有效作用长度的敏感性因素,就能很大程度地提高管道输送效率。鉴于此,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将其导入Fluent中进行模拟,通过改变管道入口湿气流速、涡流排液工具的截面形状、中心体直径以及管道倾角等,研究了湿气管道内环状流液膜厚度与有效作用长度衰减规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体积分数近似为0.3%、涡流排液工具中心体直径取51 mm以及管道倾角较小时,湿气入口流速越大,液膜厚度越厚,且湿气气流中液体所占比重越大,旋转强度越大,衰减程度越弱,有效作用长度相应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湿气管道涡流排液工具的现场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气管道 涡流排液工具 有效作用长度 液膜厚度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肖荣鸽 刘博 +2 位作者 刘国庆 戴政 张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3,共6页
准确地预测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能够有效确定清管周期,以保证原油管道安全运行。针对BP神经网络(BPNN)模型学习效率低、对初始权重敏感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状态等缺点,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来优化BPNN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ISSA-B... 准确地预测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能够有效确定清管周期,以保证原油管道安全运行。针对BP神经网络(BPNN)模型学习效率低、对初始权重敏感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状态等缺点,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来优化BPNN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ISSA-BPNN蜡沉积速率预测模型。以华池作业区38组蜡沉积实验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MATLAB软件搭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同时与BPNN模型、遗传算法优化的BPNN模型(GA-BPNN)、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的BPNN模型(PSO-BPNN)以及SSA-BPNN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SSA-BPNN模型预测蜡沉积速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531%,决定系数R^(2)为0.9948,均优于BPNN、GA-BPNN、PSO-BPNN和SSA-BPNN模型的预测结果,证明了ISSA-BPNN模型作为预测管道蜡沉积速率工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沉积速率 含蜡原油 麻雀搜索算法 BP神经网络 Tent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肖荣鸽 戴政 +2 位作者 靳文博 李施放 张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1-64,73,共5页
为确保油气管道在服役期间的安全运行,使用合适的方法评价管道的剩余强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分析对比了ASME B31G、DNV-RP-F101、PCORRC、SY/T 6151-2009、API-579以及众多学者提出的有限元分析法,总结出以上方法的异同点和局限性;探究了... 为确保油气管道在服役期间的安全运行,使用合适的方法评价管道的剩余强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分析对比了ASME B31G、DNV-RP-F101、PCORRC、SY/T 6151-2009、API-579以及众多学者提出的有限元分析法,总结出以上方法的异同点和局限性;探究了流变应力随管道钢级变化的规律,采用实验数据得到各方法中膨胀系数M与缺陷长度L的关系,并且进行了各评价方法关于缺陷长度L的保守性对比。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着钢级增加而增大;当缺陷长度L小于某一数值时,膨胀系数会随着缺陷长度增加而增加,超出后,API-579和SY/T 6151-2009中膨胀系数会保持一定;当缺陷长度L小于某一数值时,上述五种方法的评价保守性从低到高依次为DNV RP-F101、PCORRC、ASME B31G-2012、SY/T 6151-2009、API-579,大于该值时,总体来说评价方法的保守性从低到高依次为B31G、DNV RP-F101、PCORRC、SY/T 6151-2009、API-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强度 评价方法 膨胀系数 缺陷长度 保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BO法的混合制冷剂级联式LNG与NGL联产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肖荣鸽 靳帅帅 +2 位作者 王娟娟 张宴玮 王梦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95-1303,共9页
联产液化天然气与天然气凝析液(NGL)的工艺流程可共享一套制冷系统,能节约前期投资与运行成本。将混合制冷剂级联式(MFC)液化工艺作为液化天然气(LNG)与NGL联产工艺的制冷系统,结合KBO法和Hysys优化器两种手段,以系统最小功耗为目标函... 联产液化天然气与天然气凝析液(NGL)的工艺流程可共享一套制冷系统,能节约前期投资与运行成本。将混合制冷剂级联式(MFC)液化工艺作为液化天然气(LNG)与NGL联产工艺的制冷系统,结合KBO法和Hysys优化器两种手段,以系统最小功耗为目标函数、板翅式换热器最小换热温差3℃为约束条件,对MFC液化工艺制冷剂的配比与联产工艺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模拟,旨在降低系统单位能耗、提高液化效率。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单位能耗为0.358(kW·h)/kg(基于LNG)、液化㶲效率为58.30%,明显优于其他联产工艺流程,为现行联产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BO法 Hysys优化器 混合制冷剂级联式液化工艺 天然气凝析液 联产 工艺优化 制冷剂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