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石油地质条件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国政 王辉 丁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3-495,共3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充分展示了在塔里木盆地寻找特大型油气藏的广阔前景,通过对该区钻井、地质及化验分析和测试等资料综合研究后指出,三面逢源、油气供给充沛;孔、洞、缝是良好的储集网络空间;盖层叠合,层层封盖遮挡...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充分展示了在塔里木盆地寻找特大型油气藏的广阔前景,通过对该区钻井、地质及化验分析和测试等资料综合研究后指出,三面逢源、油气供给充沛;孔、洞、缝是良好的储集网络空间;盖层叠合,层层封盖遮挡条件好;良好圈闭;断裂与储集层是油气运移通道;后期改造破坏较小,保存条件良好等等是形成塔河油田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奥陶纪 碳酸盐岩 油气藏 地质特征 油气运移 圈闭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君奇 武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在简述塔里木盆地石炭纪时期沉积环境、岩相带的发育和构造运动影响的基础上,对已发现的油气田作了描述和评价,指出了石炭系勘探的有利靶区。
关键词 石炭系 沉积相 油气田 油气勘探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台断裂封堵性研究与“雅南Ⅰ号”构造油气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清林 王世星 +3 位作者 李成猛 沈林克 王士敏 韩革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03-210,共8页
根据轮台断裂的构造特征,提出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轮台断裂封堵性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在地震资料精细保幅处理的基础上,对地震资料进行速度反演,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计算出断层上、下盘附近地层的泥质含量、泥质涂抹量、孔隙度... 根据轮台断裂的构造特征,提出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轮台断裂封堵性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在地震资料精细保幅处理的基础上,对地震资料进行速度反演,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计算出断层上、下盘附近地层的泥质含量、泥质涂抹量、孔隙度、地层压力等。通过研究并置接触关系、孔隙连通性、压力差异等判别断裂封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轮台断裂 封堵性研究 油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洞充填物判识的频率差异分析技术 被引量:39
4
作者 唐文榜 刘来祥 +2 位作者 樊佳芳 韩革华 马学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寻找碳酸盐岩油藏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充满流体的大型溶洞。塔河油田的勘探实践表明 ,应用频率差异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的鉴别溶洞充填物的性质。当溶洞全为流体充填时 ,其地震波具有强振幅、低速度及调谐性的特征 ;当充填粘稠的半流体时 ,其... 寻找碳酸盐岩油藏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充满流体的大型溶洞。塔河油田的勘探实践表明 ,应用频率差异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的鉴别溶洞充填物的性质。当溶洞全为流体充填时 ,其地震波具有强振幅、低速度及调谐性的特征 ;当充填粘稠的半流体时 ,其调谐反射相当于绝对反射的 90 ;当充填物为疏松沉积物时 ,其调谐反射也相当于绝对反射的 77 。以上几种介质 ,都很有可能是油的储集体。对于主频集中在 2 0~ 30Hz的反射波而言 ,只要溶洞高度在 2~ 3m以上就能识别。该技术在塔河油田进行了应用 ,其连片三维区溶洞分布层及纵、横向连通情况清晰可见 ;在S4 8井中的风化面下 ,发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差异分析 振幅-频率 溶洞 充填物 油气藏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流体包裹体确定塔河油田油气成藏期次及主成藏期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红汉 李纯泉 +2 位作者 张希明 陈惠超 林忠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塔河油田 成矿流体 油气成藏期次 烃源岩 圈闭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成藏史与成藏机制 被引量:29
6
作者 丁勇 晏银华 +1 位作者 顾忆 李新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78-479,共2页
通过对塔河油田不同区块、层位油气藏的圈闭形成期、油气注入期进行分析,认为塔河油田不同性质的原油成藏期始于海西运动晚期,延续至喜马拉雅运动期,分为海西运动晚期、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早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三个阶段。归纳出塔河油... 通过对塔河油田不同区块、层位油气藏的圈闭形成期、油气注入期进行分析,认为塔河油田不同性质的原油成藏期始于海西运动晚期,延续至喜马拉雅运动期,分为海西运动晚期、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早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三个阶段。归纳出塔河油田的成藏机制具有长期持续供油、多层位有效储盖组合匹配、多期成藏、油气面貌复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奥陶纪 石碳纪 三叠纪 油气藏形成 成藏期 成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楚—麦盖提地区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新民 丁勇 +2 位作者 张旭 郭书元 马建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75-477,共3页
巴楚—麦盖提区块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而这些不整合面与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该区块发现的鸟山气藏与和田河气田均与不整合面有关。通过对巴楚—麦盖提区块主要不整合面发育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自震旦系... 巴楚—麦盖提区块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而这些不整合面与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该区块发现的鸟山气藏与和田河气田均与不整合面有关。通过对巴楚—麦盖提区块主要不整合面发育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共发育6个不整合面,其中主要的不整合面为奥陶系顶、三叠系顶和上新统底部的3个不整合面;按不整合面的性质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可划分为4种类型,它们均不同程度地控制着油气藏的类型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 麦盖提 不整合面 特征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波主参数预测岩性和油气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其 赵永勤 +1 位作者 窦慧媛 王凯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地震信号的频谱特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或随横向沿层的变化规律 ,是研究地层结构和岩相变化的重要信息。把时间域信息和频率域信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称为时频分析法。利用地震波主参数进行时频分析的方法称为时频域地震波主参数分... 地震信号的频谱特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或随横向沿层的变化规律 ,是研究地层结构和岩相变化的重要信息。把时间域信息和频率域信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称为时频分析法。利用地震波主参数进行时频分析的方法称为时频域地震波主参数分析法 (简称为地震波主参数分析法 ) ,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地震波主参数从宏观和微观上研究地质构造和地层结构的变化 ,从而达到岩性和油气预测的目的。结合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与地层综合研究结果 ,着重对研究区内三叠系中油组的岩性及油气分布进行了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岩性 地层结构 地震信号 地震资料 时间域 油气预测 油气分布 三叠系 综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期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康志宏 魏历灵 康艳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62-464,452,共3页
塔里木盆地具有多期生排烃、成藏、调整和破坏的特点。综合利用圈闭形成与生排烃分析法、储集层有机岩石分析法、储集层成岩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同位素地质年代法、油气藏饱和压力或露点压力推算法,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期进行了系... 塔里木盆地具有多期生排烃、成藏、调整和破坏的特点。综合利用圈闭形成与生排烃分析法、储集层有机岩石分析法、储集层成岩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同位素地质年代法、油气藏饱和压力或露点压力推算法,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认为,油气藏主要形成时期为印支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晚期,而且多为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并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不同的含油系统的归纳和分析,指出塔里木盆地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油气藏 成藏期 印支构造运动 喜马拉雅构造运动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分布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杉林 张春冬 王琪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3-57,共5页
塔河油田石炭系的油藏主要含油气层段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互层段 ,该段油气层具有埋藏深 ,单层厚度小 ,横向变化大和连通性差的特点。通过对比 ,将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自上而下划分为 5个油组 ,笔者从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及... 塔河油田石炭系的油藏主要含油气层段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互层段 ,该段油气层具有埋藏深 ,单层厚度小 ,横向变化大和连通性差的特点。通过对比 ,将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自上而下划分为 5个油组 ,笔者从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及物性特征入手 ,揭示了油藏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塔河油田 石炭系 卡拉沙依组 储层特征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蒲仁海 何发岐 +1 位作者 袁丽珍 宋杉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4-227,共4页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可通过下述方法预测:(1) 将上三叠统标志层对齐,制作不同方向的钻井剖面对比图,发现中油组存在着两处相变尖灭;(2) 将中油组顶底界标定在半个反射周期内,顶界标在正极性波峰附近...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可通过下述方法预测:(1) 将上三叠统标志层对齐,制作不同方向的钻井剖面对比图,发现中油组存在着两处相变尖灭;(2) 将中油组顶底界标定在半个反射周期内,顶界标在正极性波峰附近,底界标在波谷附近,因尖灭与波峰、波谷的振幅有关,中油组对应的弱 空白反射即为尖灭;(3)根据上、中、下油组砂岩及间互泥岩的厚度、速度及密度,结合今构造北倾的单斜背景,分别制作中油组砂体陡倾短距离尖灭,缓倾长距离尖灭时含油、气、水的地质模型及选用30 Hz 主频子波制作褶积地震模型验证,中油组和下油组上段砂体均向南尖灭。据此预测在中下油组有两个面积为56 km2 和160 km2 的砂岩尖灭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三角洲砂体 尖灭圈闭 三叠系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形成机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良俊 李桂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0-482,共3页
从板块运动、水动力条件入手,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区孔洞缝发育最有利的地带是溶蚀沟陡岸、凹岸及地势较高的缓坡带,其次是地势较高的残丘群,再其次是洼地周边地带、溶蚀洼地及斜坡带。指出本区古岩... 从板块运动、水动力条件入手,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区孔洞缝发育最有利的地带是溶蚀沟陡岸、凹岸及地势较高的缓坡带,其次是地势较高的残丘群,再其次是洼地周边地带、溶蚀洼地及斜坡带。指出本区古岩溶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以板块运动为动力,以隆起为背景,以断裂和水为条件,时间是关键,脚洞是大的孔洞发育带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奥陶纪 古岩溶 岩溶地貌 形成因素 板块运动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压力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宗宇 杨磊 龙喜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1-512,共2页
油藏地层压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油藏工程参数,而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所测得的地层压力中常出现前小后大的现象,给油藏工程分析带来许多困难。笔者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与油藏具体特点结... 油藏地层压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油藏工程参数,而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所测得的地层压力中常出现前小后大的现象,给油藏工程分析带来许多困难。笔者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与油藏具体特点结合,通过原油在纵向上的重力分异现象推出油藏地层压力梯度也应随深度变化的思路,很好地解释了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压力前小后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油藏 油藏工程参数 地层压力 油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类型与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存革 李国蓉 吴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96,共6页
塔河油田油气主要产自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中 ,储渗空间和储层类型研究对油田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岩芯及铸体薄片的详细观察 ,结合钻井资料和测井曲线 ,对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储渗空间特征进行了成因类型划分 ,并在储渗空间... 塔河油田油气主要产自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中 ,储渗空间和储层类型研究对油田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岩芯及铸体薄片的详细观察 ,结合钻井资料和测井曲线 ,对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储渗空间特征进行了成因类型划分 ,并在储渗空间发育分布状况、物性和油气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对各成因类型储层的储集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 ,大型洞穴发育比较普遍 ,相应的洞穴型储层是区内下奥陶统最主要的储层类型 ,是储集性能好、油气高产的首要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下奥陶统 碳酸盐岩 储层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上白垩统生物丘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阳 郭宪璞 +1 位作者 王易农 丁孝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7,共5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昆仑山前缘地区上白垩统依格孜牙组中发育一套固着蛤生物丘,横向上由西向东沿阿克彻依、乌依塔克、依格孜牙、吐依洛克、阿尔塔什至莫莫卡一线呈串珠状展布。丘基下部为潜在的生油岩———藻泥晶灰岩,上部为生物碎屑滩...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昆仑山前缘地区上白垩统依格孜牙组中发育一套固着蛤生物丘,横向上由西向东沿阿克彻依、乌依塔克、依格孜牙、吐依洛克、阿尔塔什至莫莫卡一线呈串珠状展布。丘基下部为潜在的生油岩———藻泥晶灰岩,上部为生物碎屑滩,主体丘核为簇状固着蛤灰岩,丘顶藻席可见清楚的上超。生物丘下伏地层及盖层均为膏泥岩,形成了一个顶底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上白垩统 固着蛤生物丘 生物灰岩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根长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6,83,共6页
本文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志留 -第三系主要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特征、储集空间的成因类型及储集性能 ,在此基础上指出塔北地区的苏维依组、上白垩统、下第三系、中 -上三叠统及东河砂岩、塔中... 本文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志留 -第三系主要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特征、储集空间的成因类型及储集性能 ,在此基础上指出塔北地区的苏维依组、上白垩统、下第三系、中 -上三叠统及东河砂岩、塔中地区的东河砂岩以及塔西南地区的中新统、下白垩统为本区最好的储层 ,具备了大中型油气藏形成的储集条件 ;同时还指出本区三叠系、东河砂岩等储层埋藏深、储集物性好 ,是国内外极为少见的深埋优质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碎屑岩 储层特征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信息检测碳酸盐岩溶洞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旭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油气的远景地质储量极大,如何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准确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是我们要面临的世界性研究课题。简要描述了利用多种地震数据体和先进处理解释软件须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工作方法及实际... 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油气的远景地质储量极大,如何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准确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是我们要面临的世界性研究课题。简要描述了利用多种地震数据体和先进处理解释软件须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工作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这些初步尝试为碳酸盐岩储层描述、油田开发、降低勘探风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地震信息 预测 碳酸盐岩储层 古构造 古岩溶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塔河油田地层破裂压力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文梅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 ,介绍了地层破裂压力预测和地层裂缝高度预测的基本原理 ,选择了塔河油田 4口井的资料进行了破裂压力和裂缝高度预测的成果处理。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地层破裂压力 裂缝高度 碳酸盐岩油藏 奥陶系 地层裂缝 测井资料 碳酸盐岩储层 施工参数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6
19
作者 徐丽萍 杨勤勇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47-52,共6页
随着海上转换波勘探的兴起 ,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 (包括激发、接收、数据处理和解释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以转换波勘探技术为主的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已进入生产阶段 ,大大改善了某些纵波资料不好地区的成像质量 ,提高了储层和油气预... 随着海上转换波勘探的兴起 ,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 (包括激发、接收、数据处理和解释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以转换波勘探技术为主的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已进入生产阶段 ,大大改善了某些纵波资料不好地区的成像质量 ,提高了储层和油气预测的精度。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正在寻求新的突破 ,以便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 发展 展望 海上转换波勘探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油气预测 裂缝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39
20
作者 杨勤勇 徐丽萍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1期5-10,共6页
近几年来 ,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超万道地震仪的投入使用 ,以及优化采集设计技术的发展 ,有效地提高了采集效率和资料质量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使复杂构造的成像更为清晰 ;3D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大大提高了地震解释的能力... 近几年来 ,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超万道地震仪的投入使用 ,以及优化采集设计技术的发展 ,有效地提高了采集效率和资料质量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使复杂构造的成像更为清晰 ;3D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大大提高了地震解释的能力、精度和速度 ;地震属性技术的发展把地震解释向定量化解释推进了一步 ;井中地震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以及时延地震技术的发展 ,有力地增强了油气静态描述和动态监测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虚拟现实 地震属性 成像 井中地震 VSP 多分量 时延地震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