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及阿尔金地区深部地质构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鲁新便 石彦 +1 位作者 田春来 吴燕冈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4-317,共4页
依据1/50万重力资料,计算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及阿尔金地区莫霍界面的起伏深度,得出该区地壳厚度展布特征。根据横穿阿尔金山脉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所提供的岩石圈深部电性结构及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与阿尔金隆... 依据1/50万重力资料,计算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及阿尔金地区莫霍界面的起伏深度,得出该区地壳厚度展布特征。根据横穿阿尔金山脉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所提供的岩石圈深部电性结构及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与阿尔金隆起之间的深部构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山 深部地质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特殊地震相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沈林克 韩革华 +1 位作者 阎相宾 周永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0-200,266,共12页
特殊地震相是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一般发育在特定的区域构造位置和沉积体系中,具有反映沉积环境和指示沉积相的作用。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目前已初步查明有9种主要的特殊地震相类型,本文讨论了它们的地质影响因素、地震特征及油气勘探... 特殊地震相是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一般发育在特定的区域构造位置和沉积体系中,具有反映沉积环境和指示沉积相的作用。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目前已初步查明有9种主要的特殊地震相类型,本文讨论了它们的地质影响因素、地震特征及油气勘探效果、它们的分布规律。可见,研究特殊地震相对寻找隐蔽圈闭油气藏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地震相 沉积相 隐蔽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变速介质中叠加速度误差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顾汉明 赵树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6,166,共10页
横向变速会使常规叠加速度分析产生误差。本文采用变速介质正演模拟算法,对具有不同类型的横向速度梯度地层的模型,模拟野外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计算出道集内时距曲线及常规叠加速度值,并与实际介质的均方根速度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 横向变速会使常规叠加速度分析产生误差。本文采用变速介质正演模拟算法,对具有不同类型的横向速度梯度地层的模型,模拟野外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计算出道集内时距曲线及常规叠加速度值,并与实际介质的均方根速度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揭示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横向变速介质中,常规叠加速度不仅与共中心点处的速度及旅行时有关,而且还与速度沿横向的二阶导数有关。叠加速度计算误差的符号取决于排列长度内速度横向梯度的变化方向,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排列长度内速度横向梯度的变化率。所得出的叠加速度误差变化规律有助于人们充分认识常规叠加速度分析的结果,进而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算法进行必要的误差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变速梯度 速度分析 均方根速度 叠加速度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变速起伏介质走时反演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汉明 赵树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56-566,共11页
本文实现了横向变速起伏介质情形下同时估计速度和深度的走时反演。备层介质由不等宽度的网格组成,在网格节点间的速度由线性函数表示,反射界面由光滑三次样条函数构成,理论走时由快速射线追踪方法获取.更演算法采用迭代阻尼最小二乘法... 本文实现了横向变速起伏介质情形下同时估计速度和深度的走时反演。备层介质由不等宽度的网格组成,在网格节点间的速度由线性函数表示,反射界面由光滑三次样条函数构成,理论走时由快速射线追踪方法获取.更演算法采用迭代阻尼最小二乘法,并采用自适应修改阻尼因子来提高迭代效果,采用区间约束和点约束提高解的唯一性。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表明,本反演算法具有迭代效果好、精度高、稳定性强的特点,适用于任意起伏构造及横向速度梯度变化的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横向变速 介质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西昆仑地区构造电性特征与A型俯冲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鲁新便 石彦 田春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9-248,共10页
本文依据联接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和西昆仑褶皱带的两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解释结果,研究和分析了测线所经地区的岩石圈地电结构特征。指出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发育规模较大的逆掩推覆构造带,推覆体宽度约40km,由南向北的推覆距离达20km以上。... 本文依据联接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和西昆仑褶皱带的两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解释结果,研究和分析了测线所经地区的岩石圈地电结构特征。指出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发育规模较大的逆掩推覆构造带,推覆体宽度约40km,由南向北的推覆距离达20km以上。并依据电性资料划分了构造单元,探讨了各单元的构造接触关系。最后通过对该区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地震活动和岩石圈内部低阻层比面地表陆内变形的综合分析,研究和建立了塔里木西南部和西昆仑之间的陆内俯冲模式,提出该区广泛存在的推覆构造与地壳深部存在陆内俯冲作用有关的观点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电性特征 俯冲模式 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地震低速异常研究
6
作者 胡鹏飞 黄绪宝 +2 位作者 李家蓉 赵志超 罗运先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70,共12页
本文以本区最早期地震工作所发现的地震低速异常为靶标.利用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及岩性特殊处理的成果,结合钻井、地质、测井等资料对该地震低速异常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综合研究。从平均速度和层速度两方面入手,掌握了本区低速异常的特... 本文以本区最早期地震工作所发现的地震低速异常为靶标.利用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及岩性特殊处理的成果,结合钻井、地质、测井等资料对该地震低速异常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综合研究。从平均速度和层速度两方面入手,掌握了本区低速异常的特征及展布规律。运用层序地层学等方法对低速异常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运用岩性地震理论对本区地震低速异常的含油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地震多参量模糊判别技术的应用,预测出本区的两块油气富集带.此项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低速异常 岩性处理 AVO分析 油气富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鲁新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88-796,共9页
大地电磁测深(MT)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的普查勘探中。利用该方法在塔里木油气探区先后完成数条区域大剖面和一片面积普查工作。通过上述MT工作,在盆地内构造单元的区划、了解盆地与周缘褶皱带的构造接触关系、查找和圈走火... 大地电磁测深(MT)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的普查勘探中。利用该方法在塔里木油气探区先后完成数条区域大剖面和一片面积普查工作。通过上述MT工作,在盆地内构造单元的区划、了解盆地与周缘褶皱带的构造接触关系、查找和圈走火成岩体、研究盆地深部地质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并提出了许多新认识。尤其是对塔北和塔西南地区可能存在进掩推覆构造的推断以及盆地地壳上地幔高导层的发现,为该区油气勘探有利远景区的预测评价和盆地及周缘褶皱带的深部构造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塔里木盆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