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濒危动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文华 王海燕 +1 位作者 王伟峰 钟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97-202,共6页
综述了西北地区野生濒危动物的种类、分布、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从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人类的经济活动、保护区管理环节薄弱等方面分析了西北野生动物的濒危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濒危动物 资源现状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论文统计与现状分析——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宁 孙珊珊 王静 《林业科技情报》 201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SCI-E)数据库,对1978年至2018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指标统计与分析。以定量的角度统计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作者、基金来源、文献来源、研究内容与层次等分布,结合近年陕西地区...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SCI-E)数据库,对1978年至2018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指标统计与分析。以定量的角度统计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作者、基金来源、文献来源、研究内容与层次等分布,结合近年陕西地区在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发展和研究进行分析,为陕西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动物保护 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混播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分利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京 高志娟 +2 位作者 舒佳礼 吴爱姣 徐炳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81,共9页
为合理利用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并寻求利用其进行人工草地建设的最佳混播比例组合,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采用生态替代法,按照二者行比设置7种混播比例组合(即0∶10,2∶8,... 为合理利用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并寻求利用其进行人工草地建设的最佳混播比例组合,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采用生态替代法,按照二者行比设置7种混播比例组合(即0∶10,2∶8,4∶6,5∶5,6∶4,8∶2和10∶0),比较研究混播比例对草地植株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的株高均明显高于各自单播草地;混播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二者各自单播草地;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混播比例为6∶4的显著最高,单播达乌里胡枝子草地(即0∶10比例组合)显著最低。表明,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存在混播互补效应,其中比例组合为6∶4的草地在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达乌里胡枝子 混播比例 地上生物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混播下草地生物量及种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京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按照行比设置7种混播组合(即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比例为10∶0、8∶2、6∶4、5∶5、4∶6、2∶8和0∶10),研究混播比例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及二者种间竞... 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按照行比设置7种混播组合(即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比例为10∶0、8∶2、6∶4、5∶5、4∶6、2∶8和0∶10),研究混播比例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及二者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二者各自单播草地,RYT值均显著大于1.0,表明二者混播存在混播互补优势,其中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混播比例6∶4在草地生物量和稳定性方面具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达乌里胡枝子 混播比例 地上生物量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区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红 刘坪 +1 位作者 赵炎秋 康林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30-35,45,共7页
对新疆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内陆栖脊椎动物在不同生境的分布、数量特征和动物地理从属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自然保护区内陆栖脊椎动物总计 14 6种 ,分属 4纲 ,2 1目 ,5 2科 ,10 9属 .
关键词 巩留 保护区 陆栖脊椎动物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的陆栖脊椎动物区系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坪 赵炎秋 +3 位作者 康林江 候兰新 余玉群 肖红 《新疆林业》 1998年第5期14-15,共2页
对新疆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陆栖脊椎动物区系调查,采集到了动物146种,分属21个目,52个科,109属,并对不同生境动物的分布、数量和动物地理从属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陆栖脊椎动物 区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唇鹿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郑生武 吴家炎 韩亦平 《野生动物》 1989年第1期11-16,共6页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 Przew-alski)系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它和其它鹿类动物一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为谋其利,枪猎该鹿,目前野生数量降低。研究白唇鹿生态,利于保护和发展这种珍贵动物,合理利用其资源,以及贯彻落实“护、...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 Przew-alski)系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它和其它鹿类动物一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为谋其利,枪猎该鹿,目前野生数量降低。研究白唇鹿生态,利于保护和发展这种珍贵动物,合理利用其资源,以及贯彻落实“护、养、利并举”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US 生态研究 公鹿 母鹿 仔鹿 养鹿场 交配期 鹿科 藏原羚 西藏锦鸡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濒危的哺乳类 被引量:2
8
作者 余玉群 《野生动物》 1994年第4期3-5,共3页
中国濒危的哺乳类余玉群(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随着国际交流、国际合作的发展,了解中国野生动物在国际上濒危等级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认识每个物种种群的状况,有利于科研人员选定更为迫切的主攻研究方向,便于针对一些濒危物种制... 中国濒危的哺乳类余玉群(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随着国际交流、国际合作的发展,了解中国野生动物在国际上濒危等级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认识每个物种种群的状况,有利于科研人员选定更为迫切的主攻研究方向,便于针对一些濒危物种制定和实施保护管理对策。为此,将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动物 哺乳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秦岭西部林麝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裴俊峰 吴家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2-955,共4页
2006年3~4月以秦岭地区林麝饲养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定养殖规模较大的秦岭西部凤县、太白、留坝3县进行调查,初步了解了中小规模养麝场当地的饲养技术特点,结合周边生态环境,分析并评估林麝在饲养过程中的优势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006年3~4月以秦岭地区林麝饲养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定养殖规模较大的秦岭西部凤县、太白、留坝3县进行调查,初步了解了中小规模养麝场当地的饲养技术特点,结合周边生态环境,分析并评估林麝在饲养过程中的优势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现行林麝养殖场经营方式作出综合性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林麝 养殖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马麝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吕向辉 乔继英 +8 位作者 吴晓民 王静 胡罕 裴俊峰 张洪峰 封托 王启军 孔飞 李涤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情况调查 肠道寄生虫 马麝 青海 反刍动物 高山草甸 偶蹄目 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西南鼠耳蝠 被引量:2
11
作者 裴俊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0-292,共3页
2010年4月16日,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一岩洞内(31°44.888'N,109°22.736'E,海拔1290m)采获1号雄性蝙蝠标本,经鉴定为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属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室。本文对西南... 2010年4月16日,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一岩洞内(31°44.888'N,109°22.736'E,海拔1290m)采获1号雄性蝙蝠标本,经鉴定为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属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室。本文对西南鼠耳蝠的形态特征和相关测量数据进行了报道,并对其分布和保护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鼠耳蝠 翼手类 新纪录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唇鹿的研究现状及保护策略
12
作者 吴家炎 裴俊峰 《野生动物》 2007年第5期36-39,共4页
通过报道白唇鹿在起源进化、生态生物学、组织解剖学、生理生化及社群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白唇鹿在进化、分布、繁殖、社群行为、组织解剖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并根据白唇鹿的当前实况,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白唇鹿 研究现状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兽类区系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红 侯兰新 +2 位作者 刘坪 赵炎秋 康林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4-20,共7页
对伊犁地区兽类进行了全面考察 ,共计 6目 18科 47属 62种 .近而讨论了兽类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 ,并对其动物地理分布和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 .
关键词 伊犁 兽类 生境 动物地理 区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可·波罗羊(Ovis ammon polii)在中国境内的分布与现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楚光 余玉群 +1 位作者 初红军 吐逊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55-160,共6页
通过对新疆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的幕士塔格山、公格尔山和明铁盖.阿克陶县的木吉乡、乌子孜别里山口等地区的调查,初步明确了马可·波罗羊(Maco Polo sheep,Ovis ammon polii)在中国境内的分布及现状.中国马可·波罗羊分布... 通过对新疆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的幕士塔格山、公格尔山和明铁盖.阿克陶县的木吉乡、乌子孜别里山口等地区的调查,初步明确了马可·波罗羊(Maco Polo sheep,Ovis ammon polii)在中国境内的分布及现状.中国马可·波罗羊分布于帕米尔高原地区东部,萨雷阔勒、卡拉昆仑山、西昆仑山和南天山,主要集中在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的区域,包括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的明铁盖、红旗拉甫、苏巴什达坂、柯克亚和塔合曼等地;克孜勒苏洲阿克陶县的布伦口、木吉、沙尔哈朗、乌恰县的吉根,阿图什市的哈拉峻、哈拉布拉克和阿合其县的哈拉奇等地.有的地方呈现出季节性分布特点;通过半正态截尾法计算了三处马可·波罗羊的密度,并对其迁移情况作了介绍,同时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作了调查,对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可·波罗羊 帕米尔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和年龄结构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玉群 郭松涛 +3 位作者 刘楚光 姬明周 吐逊江 李维东 《野生动物》 2009年第6期293-296,共4页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绘制帕米尔高原马可波罗盘羊的分布图。我国马可波罗盘羊主要分布在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和萨雷阔勒岭。采用截线取样法对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进行研究,截至2001年,盘羊种群数量为1 650~2 150只;近年我国马可波罗盘...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绘制帕米尔高原马可波罗盘羊的分布图。我国马可波罗盘羊主要分布在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和萨雷阔勒岭。采用截线取样法对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进行研究,截至2001年,盘羊种群数量为1 650~2 150只;近年我国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超过3 000只。对37群949只盘羊的数据进行分析,盘羊的性比为♂:♀=1:3,群体大小平均为26.4只,最大雌性群为156只。由于山体庞大、地势开阔、冬季无人,在帕米尔高原,盘羊经常结成大群。40~50只以上的大群占所有观察个体数的50.3%,大群除了混合群外,还有雄性群和雌性群。在确定年龄的基础上,对177只雄性盘羊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成体雄性盘羊占所有识别年龄雄性盘羊的61.0%,8龄及以上年龄级的动物,占雄性个体的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可波罗盘羊 种群数量 性比 群体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坪自然保护区雉类分布和密度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玉群 张陕宁 巩会生 《野生动物》 1990年第5期16-18,共3页
佛坪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县西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坡,地理位置为东经107°41′—107°56′,北纬33°32′—33°44′。保护区面积约为三万五千多公顷。自然植被包括中山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040—2250米)... 佛坪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县西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坡,地理位置为东经107°41′—107°56′,北纬33°32′—33°44′。保护区面积约为三万五千多公顷。自然植被包括中山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040—2250米),亚高山针叶林带(2200—2800米)和裸岩砾石带(超过2800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类 分布 密度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羊新亚种——和田盘羊
17
作者 史军 王开锋 +3 位作者 柳万正 范书财 蔡新斌 邵长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986,共6页
记述了盘羊一新亚种,和田盘羊(Ovis ammon hetianensis Shi subsp.Nov.)。鉴别特征,体型小,体长107—109 cm,尾长10—11 cm,头骨颅全长25.5—26.0 cm,角长54—69 cm;具黑色胸带。分布于和田、策勒和于田等县昆仑山北坡中低山带。
关键词 盘羊 和田盘羊 新亚种 新疆 昆仑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白唇鹿的分布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玉群 何玉邦 左青云 《野生动物》 1990年第4期16-17,共2页
白唇鹿(Cerous albirostris)为我国特产珍贵动物,栖于高寒高原地区,系青藏高原的特有种。自1876年6月,Cossack Kalmynin在甘肃省西部祁连山采集第一只白唇鹿以来,有关祁连山白唇鹿分布散见于各区系研究(中国科学院青海甘肃综合考察队,19... 白唇鹿(Cerous albirostris)为我国特产珍贵动物,栖于高寒高原地区,系青藏高原的特有种。自1876年6月,Cossack Kalmynin在甘肃省西部祁连山采集第一只白唇鹿以来,有关祁连山白唇鹿分布散见于各区系研究(中国科学院青海甘肃综合考察队,1964;王香亭等,1982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唇鹿 祁连山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生殖器官的形态观察
19
作者 朱洵美 余玉群 刘家因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65-70,共6页
白唇鹿为我国的特产动物,仅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西藏的高寒高原地区,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关于白唇鹿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已有一些报道。由于高原寒冷的原因。它的繁殖时间较其他鹿类晚,对其生殖器官的解剖特征,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根... 白唇鹿为我国的特产动物,仅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西藏的高寒高原地区,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关于白唇鹿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已有一些报道。由于高原寒冷的原因。它的繁殖时间较其他鹿类晚,对其生殖器官的解剖特征,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根据得自青海祁连县两个白唇鹿成体的生殖器官进行解剖观察,以提供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唇鹿 生殖器官 解剖特征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