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油田裸眼井完井测试优化技术
1
作者 张顺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前西北油田碳酸盐储层开发的主流技术包括分段改造、定点卡封酸压、衬管完井等工艺。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对西北油田目前所用完井测试技术的优化,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井眼条件、泥浆质量和完井管柱优化。中心经统计分析近几年完井失败案... 目前西北油田碳酸盐储层开发的主流技术包括分段改造、定点卡封酸压、衬管完井等工艺。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对西北油田目前所用完井测试技术的优化,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井眼条件、泥浆质量和完井管柱优化。中心经统计分析近几年完井失败案例,建立了五维度分析法,从井眼扩大率、井眼曲率、裸眼段长度、模拟通井情况等维度对井眼进行综合评价,中心编制并执行《完井作业期间钻、完井液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开展了前置泥浆性能摸底、一井一策制定优化方案、落实优质封闭性能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井 完井 测试 优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完井测试工艺优化设计方法
2
作者 付豪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前,传统测试工艺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油气开发工作的需要。基于此,分析了地层压力、温度、流体性质对完井测试参数的影响,列举了目前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目标测试井选择、测试管柱设计、生产管柱设计、射孔方案选择、测试... 目前,传统测试工艺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油气开发工作的需要。基于此,分析了地层压力、温度、流体性质对完井测试参数的影响,列举了目前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目标测试井选择、测试管柱设计、生产管柱设计、射孔方案选择、测试仪器选择以及油管扶正器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为现场油气完井测试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完井 测试工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三高油气井完井测试封隔器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生福 崔龙兵 +2 位作者 刘练 谢进 赵忠辉 《油气井测试》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超深超高温高压含腐蚀介质油气井,完井封隔器应用成功率不到90%。梳理历年各类封隔器应用情况认为,影响完井封隔器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是钻井泥浆固相沉淀、井眼轨迹、固井附件、桥塞钻屑,以及低压低产、气举掏空等极端工况下完井管柱的复... 超深超高温高压含腐蚀介质油气井,完井封隔器应用成功率不到90%。梳理历年各类封隔器应用情况认为,影响完井封隔器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是钻井泥浆固相沉淀、井眼轨迹、固井附件、桥塞钻屑,以及低压低产、气举掏空等极端工况下完井管柱的复杂受力。针对上述要素,建立了主要包括提高钻井液性能指标、优化完井管柱结构、保障井筒通畅性及清洁性、动态评价管柱安全性等手段的一套相对应的完井试油跟踪评价体系。经对2018-2019年20井次超深超高温高压含腐蚀介质油气井的应用评价,完井封隔器应用成功率提高5%。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有效降低完井封隔器失败率,提高完井作业一次成功率,确保油气井生产过程中井筒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气藏 高温高压油气井 试油 腐蚀介质 完井封隔器 成功率 井筒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油田修井井控设备检维修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万忠 李文杰 谭天斌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8期262-262,共1页
主要分析修井井控设备在使用及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考井控设备的检维修标准和石油行业相关标准,提出检维修质量控制措施及建议,规范检测及维修行为,提高检修效率,保证井控安全。
关键词 修井井控设备 检维修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公司模式的完井测试专业全要素特色管控
5
作者 李灏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241-243,共3页
随着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我国的油气开采环境逐渐恶劣,完井测试期间的作业风险成为目前油田开采最大的安全风险之一,为保证施工安全,建立基于“人、机、物”等多要素的完井测试专业全要素管控是非常必要的。它以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为重... 随着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我国的油气开采环境逐渐恶劣,完井测试期间的作业风险成为目前油田开采最大的安全风险之一,为保证施工安全,建立基于“人、机、物”等多要素的完井测试专业全要素管控是非常必要的。它以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为重点,以“四控两管一协调”为内容,通过管理模块化和流程化,控制关键决策点和检查清单,减小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确定性。经过实践,该管控能够极大的提高油田作业的安全性,大大稳定和提升了承包商队伍的施工能力,10年间累计提高经济效益上亿元。该管控具有典型性和普遍的推广性,为油气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开采 全要素管控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离散裂缝的渗透率应力敏感研究——以顺北油田为例
6
作者 李冬梅 李会会 朱苏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3,共7页
为解决大尺度离散裂缝渗透率应力敏感模型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文中基于裂缝介质内秉渗透率和离散裂缝充填长方体支撑物模型,建立了大尺度离散裂缝的内秉渗透率-应力解析模型,分析了裂缝渗透率与孔隙压力、裂缝渗流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 为解决大尺度离散裂缝渗透率应力敏感模型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文中基于裂缝介质内秉渗透率和离散裂缝充填长方体支撑物模型,建立了大尺度离散裂缝的内秉渗透率-应力解析模型,分析了裂缝渗透率与孔隙压力、裂缝渗流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研究表明:当裂缝面孔隙度大于0.8时,渗透率损失程度随着孔隙度的增加快速增加,导致大尺度离散裂缝和小尺度连续裂缝渗透率应力敏感的差异;同时,弹性模量平均每下降1000 MPa,渗透率应力敏感指数增加19.26%,而泊松比对应力敏感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文中建立的内秉渗透率应力敏感模型在顺北油田生产动态数值模拟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裂缝 内秉渗透率 应力敏感 力学参数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稠油井生产测井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柳志翔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7-49,共3页
通过对比塔河油田不同稠油井测量产液剖面时的稀稠比、测量时机、仪器组合,分析成败原因,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稠油井的生产测井施工优化方案,并在两口井的施工中实施,均取得合格生产测井数据。
关键词 稠油 高黏度 产液剖面 稀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T1-5H井泵送桥塞分段加砂压裂工艺
8
作者 谢进 刘述忍 +3 位作者 刘凯 王龙海 权吉忠 王明意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针对塔河油田泵送桥塞分段加砂压裂施工中存在泵送桥塞工具串易遇阻遇卡,缺乏相配的井下工具,含硫化氢、井控风险较高等问题,以T1-5H井为例,提出了井下工具泵送模拟技术,提高工具串在复合套管中的通过性;形成了人工井底地质深度回归结... 针对塔河油田泵送桥塞分段加砂压裂施工中存在泵送桥塞工具串易遇阻遇卡,缺乏相配的井下工具,含硫化氢、井控风险较高等问题,以T1-5H井为例,提出了井下工具泵送模拟技术,提高工具串在复合套管中的通过性;形成了人工井底地质深度回归结合连续油管探底的高精度校深方法,保证首段射孔位置精确;采用大通径全封堵桥塞,解决高压气井组下生产管柱的难题。应用表明,T1-5H井泵送桥塞分段加砂压裂完井工艺4段5簇,注入地层总液量3210.7 m^(3),累计产能提高2401.6 t,有效提高了储层动用程度。该工艺为西北工区砂泥岩薄互储层改造提供经验借鉴,为实现超深石炭系储层大规模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泵送桥塞 分段加砂压裂 砂泥薄互储层 连续油管 封隔器 可溶桥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理异体监督”管理模式在塔河油田的建立
9
作者 何航 杨云龙 +3 位作者 王超 王琛 陈光 李瑞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265-265,共1页
以塔河油田完井测试作业为例,探讨了新型HSE管理模式,并进行有益实践。通过推广应用,作业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明显加强,三标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三违现象、未遂事件大幅度降低,施工开工验收一次通过率、资料质量显著提升,实现了HSE管理水... 以塔河油田完井测试作业为例,探讨了新型HSE管理模式,并进行有益实践。通过推广应用,作业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明显加强,三标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三违现象、未遂事件大幅度降低,施工开工验收一次通过率、资料质量显著提升,实现了HSE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完井测试作业安全、科学、优质、高效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HSE管理 垂直管理 异体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CO_(2)吞吐孔喉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10
作者 赵金省 宋语桐 +5 位作者 张庆祝 徐洋 胡海文 李斌 许明勇 居迎军 《非常规油气》 2025年第2期54-63,共10页
为明确CO_(2)吞吐对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的影响,结合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定量评价了不同注入压力、不同焖井时间以及不同注入方式下CO_(2)吞吐实验对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孔喉结构的影响,揭示了CO_(2)吞吐过程中致密砂岩微观物性的变化... 为明确CO_(2)吞吐对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的影响,结合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定量评价了不同注入压力、不同焖井时间以及不同注入方式下CO_(2)吞吐实验对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孔喉结构的影响,揭示了CO_(2)吞吐过程中致密砂岩微观物性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目标区块CO_(2)吞吐过程中溶蚀作用明显,孔隙度变化率和渗透率变化率与注入压力呈正相关,当压力达到CO_(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时,增幅最大,分别达到78.90%和8.75%;孔隙度变化率和渗透率变化率与焖井时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焖井时间到6 h时,溶蚀作用最强烈,两者的变化率分别达到34.79%和8.22%;从注入方式分析,岩心初始渗透率与渗透率变化率相关性最大。通过核磁共振T_(2)谱分布,对比分析实验前后的孔喉半径变化,发现不同注入压力、不同焖井时间和不同注入方式下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小孔及微孔孔隙体积变大,变化程度可达46.42%,孔喉连通性得到改善,中孔孔隙体积变小,大孔孔隙体积减小甚至直接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吞吐 孔喉结构 核磁共振 注入压力 焖井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三高”油气井试井工艺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崔龙兵 刘练 +3 位作者 周生福 邹伟 李旭华 王红兵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3期57-63,共7页
顺北油田超深超高温高压含腐蚀介质油气井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不到90%。历年试井资料表明,影响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是压力、温度,流体性质,地层出砂或岩屑,管柱弯曲变形及投捞工艺等。针对上述要素,建立了一套包括优选井口装置... 顺北油田超深超高温高压含腐蚀介质油气井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不到90%。历年试井资料表明,影响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是压力、温度,流体性质,地层出砂或岩屑,管柱弯曲变形及投捞工艺等。针对上述要素,建立了一套包括优选井口装置、仪器串、压力计,制定井口及管串遇阻技术措施,优化通井工艺,改进投捞工具工艺,设计防落井装置等手段在内的试井作业工艺技术。经对30井次的应用评价,压力恢复试井、产能试井、干扰试井等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100%。该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障资料的成功录取,为类似井况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高温高压油气井 试井 腐蚀介质 压力恢复试井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渗流角模型的顺北油田线性流地层渗透率确定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冬梅 邹伟 +2 位作者 谢进 李会会 朱苏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55,共5页
断溶体油藏中的流动存在明显的地层线性流特征,传统的试井解释采取复合径向流模型得到的渗透率难以反映线性流的渗透率特征。针对此问题,文中从渗流角的角度,建立了可以等效反映断溶体油藏形状对渗透率影响的方法,通过数值模型,反演得... 断溶体油藏中的流动存在明显的地层线性流特征,传统的试井解释采取复合径向流模型得到的渗透率难以反映线性流的渗透率特征。针对此问题,文中从渗流角的角度,建立了可以等效反映断溶体油藏形状对渗透率影响的方法,通过数值模型,反演得到了不同形状条件下的油藏渗流角。研究发现,线性流的等效渗流角与油井对应的泄流区域长宽比的反余切值相关。当油藏的长宽比小于10∶8.5时,地层流动以径向流为主,而当长宽比大于10∶3.0时,油藏的主控流态转变为线性流。当地层处于线性流阶段时,采用常规试井得到的等效径向流渗透率会明显低于储层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油藏 线性流 等效渗流角 试井分析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试井作业遇阻卡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会会 周生福 +1 位作者 刘练 樊凌云 《油气井测试》 2018年第5期66-72,共7页
塔河油田试井作业采用钢丝下入压力计的方式录取地层参数时,频繁出现仪器串遇阻卡现象。对现场施工井例分析认为,试井作业遇阻卡的原因主要为胶质沥青质、水合物及高含蜡,其中水合物造成的阻卡所占比例最高。根据阻卡点位置,初步判断造... 塔河油田试井作业采用钢丝下入压力计的方式录取地层参数时,频繁出现仪器串遇阻卡现象。对现场施工井例分析认为,试井作业遇阻卡的原因主要为胶质沥青质、水合物及高含蜡,其中水合物造成的阻卡所占比例最高。根据阻卡点位置,初步判断造成阻卡的原因;依据原油全分析数据,建立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体系,包括机械清蜡、注热油、注入化学溶剂、注入乙二醇等手段,形成一套试井作业遇阻卡原因预判法则。自2017年防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新井试井作业204井次未发生试井阻卡情况,防治效果显著。结果表明,试井作业遇阻卡原因预判法则及对应的防治措施体系可有效解决试井作业遇阻卡问题,提高资料录取的一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试井 胶质沥青质 水合物 遇阻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断溶体油藏孔隙压缩系数理论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冬梅 李会会 +1 位作者 朱苏阳 李传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孔隙压缩系数是计算油藏动态储量和弹性能量的重要参数,但断溶体油藏的储集空间复杂,孔隙压缩系数难以通过岩心实验获得,为此,以顺北油田为例,从连续介质和离散介质充填2个角度推导了裂缝的孔隙压缩系数模型,基于孔隙度加权方法,建立了... 孔隙压缩系数是计算油藏动态储量和弹性能量的重要参数,但断溶体油藏的储集空间复杂,孔隙压缩系数难以通过岩心实验获得,为此,以顺北油田为例,从连续介质和离散介质充填2个角度推导了裂缝的孔隙压缩系数模型,基于孔隙度加权方法,建立了断溶体油藏孔隙压缩系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裂缝介质的孔隙压缩系数与裂缝的面孔隙度、裂缝充填物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有关,裂缝面孔隙度和充填物泊松比越大,裂缝的孔隙压缩系数越大;断溶体储集层的孔隙压缩系数介于溶洞孔隙压缩系数和裂缝孔隙压缩系数之间,更接近于溶洞孔隙压缩系数;采用常规方法计算断溶体油藏孔隙压缩系数,会低估油藏的动态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断溶体 裂缝-溶洞介质 离散裂缝 裂缝面孔率 孔隙压缩系数 动态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寿命测井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泽举 王勇 +3 位作者 姚美兰 魏刚 张勇 谢喜龙 《石油仪器》 2013年第4期54-55,57,共3页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油层严重水淹,剩余油分布零散,给油田增油上产带来一定困难,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产层水淹状况势在必行。中子寿命测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开发测井技术,随着测井工艺的不断完善,相应岩心实验研究的展开,...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油层严重水淹,剩余油分布零散,给油田增油上产带来一定困难,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产层水淹状况势在必行。中子寿命测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开发测井技术,随着测井工艺的不断完善,相应岩心实验研究的展开,以及配套处理解释软件的开发,中子寿命测井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以其快速直观的特点在找水、找串、堵漏、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判定水淹层方面都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寿命 俘获截面 水淹层 剩余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高压物性及最小混相驱压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会会 李文杰 周生福 《复杂油气藏》 2018年第1期57-61,共5页
选择塔河油田典型油藏区块(稠油S48单元和稀油S86单元)碳酸盐岩缝洞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层流体高压物性测试实验及细管实验论证注气混相驱在塔河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O_2改善地层油物性参数的效果比干气好;稠油S48单... 选择塔河油田典型油藏区块(稠油S48单元和稀油S86单元)碳酸盐岩缝洞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层流体高压物性测试实验及细管实验论证注气混相驱在塔河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O_2改善地层油物性参数的效果比干气好;稠油S48单元注气驱替无法达到混相条件,只能实施注CO_2非混相驱;稀油S86注CO_2可以实现混相驱,其最小混相压力为26.30 MPa,该压力值远小于本单元的原始地层压力,并取得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高压物性 非混相驱 混相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九区三叠系下油组水平井试油诱喷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梦华 刘练 胡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5X期209-210,共2页
对塔河油田九区三叠系下油组6口水平井的完井试油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影响该区水平井试油投产效果主要因素是井所处的构造位置、钻开储层使用的泥浆密度、射开储层使用的完井液密度以及储层在完井液中的浸泡时间,得出了钻开九... 对塔河油田九区三叠系下油组6口水平井的完井试油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影响该区水平井试油投产效果主要因素是井所处的构造位置、钻开储层使用的泥浆密度、射开储层使用的完井液密度以及储层在完井液中的浸泡时间,得出了钻开九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合理的泥浆密度,合理的完井液密度,射孔优化方式,降低完井液对储层的浸泡时间.降低入井液对储层的污染,最终达到又好、又快地启动地层,缩短完井试油周期,保证油井顺利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钻井液 完井液 试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级结构井分段酸压配套完井工具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佳 张岳华 +2 位作者 俞杰 胡勇 程婷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61-61,74,共2页
随着塔河油田推行新型三级结构井身,其相配套的完井工具也将广而应用,新型大尺寸完井工具能够满足裸眼分段酸压完井的需要。本文对此工具在塔河油田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分段酸压 完井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深井DPT投捞工艺在塔河油田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勇 周生福 +1 位作者 王博伟 刘练 《油气井测试》 2016年第3期71-72,78,共2页
目前塔河油田试井主要采用DPT投捞工艺,但由于井深、原油性质复杂等因素影响,电子脱挂器中途丢手造成井下事故,为此,分析电子脱挂器在塔河油田井况条件下所存在的缺陷。通过7项技术革新,研究一种新型的电子脱挂器并成功应用,解决了长期... 目前塔河油田试井主要采用DPT投捞工艺,但由于井深、原油性质复杂等因素影响,电子脱挂器中途丢手造成井下事故,为此,分析电子脱挂器在塔河油田井况条件下所存在的缺陷。通过7项技术革新,研究一种新型的电子脱挂器并成功应用,解决了长期压恢压降试井井口井控安全的问题,确保了准确录取到各项地层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DPT投捞工艺 电子脱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地面打油泵泵排优化可行性分析
20
作者 俞杰 张佳 +2 位作者 张岳华 程婷 林红伟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166-166,共1页
塔河油田在试油阶段往往会遇到地面打油泵组中的电机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造成机械故障、打油泵组装配不规范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试油生产。
关键词 地面打油泵 试油 流体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