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汉维宗教文化观对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贺群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8,36,共3页
本文从汉维宗教观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地位、影响的比较 ,简要探讨这种特点对语言的影响。宗教对汉语的影响要小于宗教对维语的影响 ,在作两种语言对比研究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主次分明 ,有的放矢。
关键词 宗教文化 语言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韵学与古汉语学习
2
作者 敏春芳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23-125,共3页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音韵系统的科学。一向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甚至称为“绝学”。它在古汉语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沿着声音这条线索,我们能因声求义,辨通假,识平仄。
关键词 汉语 音韵 通假 古代 汉语 音韵学 平仄 语义 语言 汉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州民族教育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昂巴 伦珠旺姆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02-109,共8页
建国 50年来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回顾、面对历史现状的基础上 ,对发展民族教育的主要措施及经验进行了总结 ,并就甘南民族教育在 2
关键词 民族教育 甘南州 发展 双语教学 办学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难点
4
作者 艾克巴尔.艾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9-71,共3页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从维吾尔族学生的谈话和作业上,常常可以遇到一些维语式的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律的汉语句子,如“我饭吃了”、“我们跟前钱给”、“今天我学校去...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从维吾尔族学生的谈话和作业上,常常可以遇到一些维语式的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律的汉语句子,如“我饭吃了”、“我们跟前钱给”、“今天我学校去”等;还可以听到一些不明其意的词语,如“旁子”(房子)、“旁心”(放心)、“东旁红”(东方红)、“几西盆子”(知识分子)等。研究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对维吾尔族学生突破学习汉语的难点是大有帮助的。下面谈一谈我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学生 维汉语 学习汉语 维语 难点 双元音 汉语句子 汉语语法规律 两种语言 阿尔泰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爱情传奇与文人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唐代爱情传奇中生命的流动、才情的迸发和欲望的激荡,载寓着唐代文人对爱情、生命、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独特感悟与思考,展现了他们在女性独立、爱情追求、婚姻自主及世俗享乐方面思想意识的觉醒和精神风貌的转变。
关键词 唐代爱情传奇 唐代文人 女性独立 爱情追求 婚姻自主 世俗享乐 思想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港文人的归属意识及文学的归属主题 被引量:5
6
作者 第环宁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20,共5页
根植于悠久的中国文学传统 ,并由中华民族文化孕育、滋润产生、成长的 ,反映炎黄子孙人生的台港文学表现出集中、鲜明并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归属主题 ,显现出台港文人强烈、坚韧的归属意识。本文试对其从乡土、民族、文化三个方面以及情感... 根植于悠久的中国文学传统 ,并由中华民族文化孕育、滋润产生、成长的 ,反映炎黄子孙人生的台港文学表现出集中、鲜明并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归属主题 ,显现出台港文人强烈、坚韧的归属意识。本文试对其从乡土、民族、文化三个方面以及情感、灵魂、神志三个层次上作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属 情归 魂归 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宫怨诗与闺怨诗的幽怨美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共5页
唐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以描写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状态为主,深情幽怨、含蓄蕴藉是其“幽怨美”的主要特征,也是这两类诗歌独具审美魅力且历久不衰的根本所在。抒情主人公——怨女思妇的低贱地位、无奈处境、美好愿望、不幸命运则是形... 唐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以描写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状态为主,深情幽怨、含蓄蕴藉是其“幽怨美”的主要特征,也是这两类诗歌独具审美魅力且历久不衰的根本所在。抒情主人公——怨女思妇的低贱地位、无奈处境、美好愿望、不幸命运则是形成唐代宫怨诗和闺怨诗“幽怨美”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怨诗 闺怨诗 幽怨美 抒情主人公 唐代 诗歌 审美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维动词时态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敬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78-83,共6页
汉语和维语既不是同语系,也不是同语族,它们的动词比较起来是困难的。从语法学的观点来看,汉语的动词没有象维语动词那样时态的变化,但这并不等于说,汉语就无法表示动作的“时”和“态”。那么,汉语是怎样表示的呢?与维语动词的时态有... 汉语和维语既不是同语系,也不是同语族,它们的动词比较起来是困难的。从语法学的观点来看,汉语的动词没有象维语动词那样时态的变化,但这并不等于说,汉语就无法表示动作的“时”和“态”。那么,汉语是怎样表示的呢?与维语动词的时态有什么相应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内容。我们试图用时态助词“了”、“着”、“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语 动词时态 汉语 形动词 动词过去时 动作完成 一般过去时 时态助词 现在时 持续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格萨尔》看藏族社会美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郁烈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关键词 《格萨尔》 藏族社会 藏族人 社会理想 创造观念 劳动者 审美文化 社会美 霍岭大战 公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maat:都市中的亚社会与族群文化——以兰州市回族穆斯林族群调查为个案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文炯 张嵘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7-54,共8页
Jamaat作为一种独特的族群社区 ,是回族穆斯林族群的社会存在形式。在历史上 ,它不仅是伊斯兰文化移植中国的标志 ,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范式 (Matrix) ,又是回族形成的母体。在多元异质文化的都市社会 ,Jamaat作为一种亚社会与族群文化 ,... Jamaat作为一种独特的族群社区 ,是回族穆斯林族群的社会存在形式。在历史上 ,它不仅是伊斯兰文化移植中国的标志 ,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范式 (Matrix) ,又是回族形成的母体。在多元异质文化的都市社会 ,Jamaat作为一种亚社会与族群文化 ,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标识 ,硬化族群边界 ,强化族群意识 ,增进族群认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maat 回族穆斯林族群社区 兰州市 族群文化 个案分析 亚社会 族群认同 族群意识 都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儿”研究与“花儿学” 被引量:8
11
作者 郗慧民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13,65,共4页
“花儿学”著作出现之后 ,“花儿”研究走进了低谷。对“花儿学”的新理解———从“花儿”研究的其他领域 ,可能会使“花儿”研究范围得以开拓 ,但实践此研究方法的条件难以轻易完备。因此 ,对“花儿”研究的预测是 :过去的热闹局面不... “花儿学”著作出现之后 ,“花儿”研究走进了低谷。对“花儿学”的新理解———从“花儿”研究的其他领域 ,可能会使“花儿”研究范围得以开拓 ,但实践此研究方法的条件难以轻易完备。因此 ,对“花儿”研究的预测是 :过去的热闹局面不可能重现 ,但随着上述理论、方法的宣传和实践 ,有较高学术质量成果的出现是可以期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花儿"研究 "花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维吾尔族饮食民俗中的文化质点——馕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冬梅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1-67,共7页
馕作为维吾尔族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食物 ,其功用已远远超出了口腹之需 ,而跃升为维吾尔族饮食民俗中最重要的文化质点 ,其文化内涵不仅在民俗领域 ,甚至渗透在维吾尔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该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 馕作为维吾尔族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食物 ,其功用已远远超出了口腹之需 ,而跃升为维吾尔族饮食民俗中最重要的文化质点 ,其文化内涵不仅在民俗领域 ,甚至渗透在维吾尔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该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大支柱 ,具有了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 ,并且在沧桑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饮食风俗 文化质点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塔塔尔”一词的多种解释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敬仪 阿克赞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3-68,共6页
“塔塔尔”族是我国西部新疆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然而,对“塔塔尔”一词由来的解释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对“塔塔尔”一词列举了七种说法和解释,这七种说法都是从国内外著名史学界、语言学界、突厥民族研究界中精选出来的... “塔塔尔”族是我国西部新疆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然而,对“塔塔尔”一词由来的解释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对“塔塔尔”一词列举了七种说法和解释,这七种说法都是从国内外著名史学界、语言学界、突厥民族研究界中精选出来的名家研究成果。针对这七种解释,我们分别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引起学术界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塔尔族 突厥民族 突厥文献 "塔塔尔" 词语 词源 少数民族 族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过早凋谢的玫瑰论《李尔王》中考狄利娅的悲剧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索绍武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考狄利娅在《李尔王》一剧中出场次数虽然不多 ,但她的悲剧最为牵动人心。正是由于她的悲剧 ,才使《李尔王》这部作品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具有了崇高的悲剧美感和深刻的意义。造成她悲剧的原因在于 :父王李尔的昏愦专横、大姐高纳里... 考狄利娅在《李尔王》一剧中出场次数虽然不多 ,但她的悲剧最为牵动人心。正是由于她的悲剧 ,才使《李尔王》这部作品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具有了崇高的悲剧美感和深刻的意义。造成她悲剧的原因在于 :父王李尔的昏愦专横、大姐高纳里尔和二姐里根的虚伪凶残 ,考狄利娅本人的幼稚、轻率、卤莽和孤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尔王》 考狄秋娅 悲剧 成因 莎士比亚 戏剧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阿克塞分支社会变迁与和平跨居的特点及启迪 被引量:3
15
作者 艾买提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8-32,共5页
阿克塞县哈萨克族不仅不因内迁而封闭 ,反而成为具有开放型特色的“塞上侨乡” ,并能在内地各民族的支持和帮助下更快地走自己民族的发展道路 ,使阿克塞哈萨克民族社会发生了跃进式发展变迁 ,其游牧经济战略转型剧变与民族型现代文化自... 阿克塞县哈萨克族不仅不因内迁而封闭 ,反而成为具有开放型特色的“塞上侨乡” ,并能在内地各民族的支持和帮助下更快地走自己民族的发展道路 ,使阿克塞哈萨克民族社会发生了跃进式发展变迁 ,其游牧经济战略转型剧变与民族型现代文化自觉构建特点 ,不失为和平跨居的模式之一 ,据此获得阿克塞哈萨克族社会变迁模式的重要启迪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塞哈萨克族 社会经济文化变迁 和平跨居 地缘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诸多怪现象 作者身世其中藏──我读《水浒传》之二
16
作者 索绍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3-51,共9页
《水浒传》存在着下列怪现象:一、赞山贼草寇,颂揭竿造反;二、反官不反交;三、无科举制描写;四、监狱法庭描写极多;五、尊父而不敬母;六、难觅和谐完整的家庭;七、排斥爱情,竟把爱情当奸情;八、恣意贬辱女性。这些怪现象中,... 《水浒传》存在着下列怪现象:一、赞山贼草寇,颂揭竿造反;二、反官不反交;三、无科举制描写;四、监狱法庭描写极多;五、尊父而不敬母;六、难觅和谐完整的家庭;七、排斥爱情,竟把爱情当奸情;八、恣意贬辱女性。这些怪现象中,隐藏着作者的身世经历,它们极有可能是打开作者身世之谜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 怪现象 作者身世 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夸父逐日”到“白日依山尽”——生命意识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嬗变
17
作者 第环宁 《甘肃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24-27,共4页
文学在表现人类生命意识的过程中 ,创造了众多富有深刻意蕴的审美意象 ,“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本文通过对“夸父逐日”和“白日依山尽”的比较剖析 ,试从纵向上探识生命意识和生命情感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嬗变及其间的不同。
关键词 生命意识 非理性 理性 动态涉逐 静态观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的“真情”与李商隐的“伤情”──唐代诗人个性心态及对其诗歌的影响探析之三
18
作者 刘洁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4-99,111,共7页
个性心态在形成杜甫诗歌“真情”与李商隐诗歌“伤情”中产生过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而对个性心态的探讨是对他们诗歌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风格做更深层次探讨的基奠。
关键词 杜甫 李商隐 个性心态 "真情" "伤情" 艺术风格 诗歌 文学研究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生举主之关系与汉室覆亡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52-58,共7页
关于汉室覆亡,历代史家皆以为源于外成专权、宦官子政、羌胡之乱诸因素。笔者以为,汉室覆亡,还主要与后汉风俗之一种──门生与举主之关系密切相关。这种关系,恰恰沉潜着后汉社会大动乱之离心力。因而,笔者以袁氏家族为研究对象,... 关于汉室覆亡,历代史家皆以为源于外成专权、宦官子政、羌胡之乱诸因素。笔者以为,汉室覆亡,还主要与后汉风俗之一种──门生与举主之关系密切相关。这种关系,恰恰沉潜着后汉社会大动乱之离心力。因而,笔者以袁氏家族为研究对象,举一反三,分析探讨这一问题,并进一步论证以袁氏为代表的汉末豪强之具不臣之心,蓄谋已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生 举主 汉室 覆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弃医习文新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伏虎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2-90,共9页
受梁启超新小说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鲁迅才做出弃医习文这一重大决定的 ,看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幻灯片 ,只是这一决定的导火线罢了。
关键词 《斯巴达之魂》 弃医习文 新小说理论 文学影响 鲁迅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