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北民族山歌的音乐形态探究 |
马希刚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
|
论普通高校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何英琴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3
|
民族化音乐剧的探究——从音乐剧《花儿与少年》想到的 |
范芸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4
|
浅谈高雅音乐进大学校园 |
桑吉顿珠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0 |
0 |
|
5
|
本土记忆与文化魅力:西北“花儿”艺术文化意蕴的多维阐释 |
马希刚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出行图声音景观研究 |
钟力
|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
红霞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8
|
西北民歌“花儿”艺术魅力探究及其文化阐释 |
马希刚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9
|
兰州鼓子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征研究 |
黄锦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0
|
音乐对电影主题诠释的推动作用解析——以《海上钢琴师》为例 |
李玮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以学堂乐歌透视传统音乐之嬗变 |
黄炜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大学声乐教育质量浅析 |
邢延青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13
|
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中的风格把握 |
吴灵萍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彰显个性 追新求异——浅析多元化的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创作 |
赵炜民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易经》中蕴含的音乐资源概述 |
滕丽民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意义 |
郑颖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0 |
0 |
|
17
|
从花儿流行区域的民俗看花儿的民族属性 |
薛松梅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09 |
0 |
|
18
|
论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兼析二胡曲《二泉映月》 |
沈洋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09 |
0 |
|
19
|
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听德彪西音乐 |
郭瑾
李玮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0
|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的美学探究 |
阿尔宾.达来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