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宗教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
尕藏才旦
刘萍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2
|
甘青川藏区生态文化及其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
傅千吉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3
|
在纪录片中体会民族文化的价值 |
王竟成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4
|
浅谈藏族人名的文化含义及其翻译原则 |
尕藏卓玛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5
|
浅析汉、藏、英语言中的定语位置关系 |
李微微
华侃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6
|
论电视剧《茶马古道》阐释的文化价值 |
王春丽
切吉卓玛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7
|
论藏语和汉语在历史音变中的一些相似现象 |
华侃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8
|
从“金刚舞”到“羌姆”看文化的传播与变异 |
万代吉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9
|
初谈藏传佛教“四摄法”教育之借鉴意义 |
才让加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1
|
|
10
|
临潭县新城端午节“跑佛爷”文化习俗探究 |
李胜
傅育红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罗摩衍那》不同版本的文化解析 |
多布旦
仁欠卓玛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3
|
|
12
|
华锐藏族民歌保护开发之影视人类学思考 |
马仁增草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3
|
藏族诗人伊丹才让和他的汉文诗 |
伊西拉姆措
马兰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4
|
当代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藏族传统比喻修辞研究——以檀丁《诗镜》为例 |
旦增尼玛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
|
15
|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孔繁龙
道加华旦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8
|
|
16
|
《格萨尔》在学科建设中的世界意义 |
尕藏才旦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17
|
面向大规模语料库的全文检索系统研究 |
贺胜
卢亚军
|
《图书与情报》
CSSCI
|
2008 |
0 |
|
18
|
现代都市中的旧家具、家电回收业调查研究——以兰州市七里河区旧货市场为例 |
马中良
马景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9
|
《喜玛拉雅》:向传统致敬 |
才贝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0
|
试论领导方法及其职能 |
孔庆祝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