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民族语言形成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文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9-53,共5页
蒙古民族语言是在原蒙古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但不是其简单的延续或古代形式,而是经历了语言接触、语言融合的发展历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早期曾与通古斯语族语言有过相互影响的过程,后又经历了匈奴化、突厥化过程,于13世纪初随着蒙古... 蒙古民族语言是在原蒙古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但不是其简单的延续或古代形式,而是经历了语言接触、语言融合的发展历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早期曾与通古斯语族语言有过相互影响的过程,后又经历了匈奴化、突厥化过程,于13世纪初随着蒙古民族的形成而发展成为民族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民族语言 原蒙古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窟第6窟蒙古族供养人坐具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晓荣 齐玉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7,共6页
文章分析了元代文献资料,并结合蒙元时期曾游历过蒙古地区的外国旅行家留下的游记,以及蒙元时期所绘的图像资料,探讨了榆林窟第6窟蒙古族供养人坐具,认为这种坐具是蒙元时期设在诸王斡耳朵(宫帐)中“宝座”的一种;此外,文章还说明了此... 文章分析了元代文献资料,并结合蒙元时期曾游历过蒙古地区的外国旅行家留下的游记,以及蒙元时期所绘的图像资料,探讨了榆林窟第6窟蒙古族供养人坐具,认为这种坐具是蒙元时期设在诸王斡耳朵(宫帐)中“宝座”的一种;此外,文章还说明了此坐具的源流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第6窟 蒙古族供养人坐具 蒙元时期 宝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蒙古文卖身契约残片 被引量:1
3
作者 敖特根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编号B127:11文书出自莫高窟北区第127窟。文书残宽12.1厘米,残高14.0厘米,残存墨书草体文字8行,内容为一件卖身契约末尾处的证明部分。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件蒙古文买卖人口文书。其书写年代有可能为14世纪中后期,至于其性质,应为&qu... 编号B127:11文书出自莫高窟北区第127窟。文书残宽12.1厘米,残高14.0厘米,残存墨书草体文字8行,内容为一件卖身契约末尾处的证明部分。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件蒙古文买卖人口文书。其书写年代有可能为14世纪中后期,至于其性质,应为"私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北区 蒙古文 卖身契 写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蒙古族寺院教育
4
作者 唐吉思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130,共5页
在蒙古族地区,自从藏传佛教传入之后,佛教寺院教育就逐渐形成和壮大起来,成为蒙古族地区的主要教育形式。寺院教育在蒙古族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蒙古族地区寺院教育的形成、寺院教育结构及教育内容、教学过程等具有... 在蒙古族地区,自从藏传佛教传入之后,佛教寺院教育就逐渐形成和壮大起来,成为蒙古族地区的主要教育形式。寺院教育在蒙古族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蒙古族地区寺院教育的形成、寺院教育结构及教育内容、教学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寺院教育 佛教文化 寺院教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元时期蒙古文应用文翻译述要
5
作者 金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83-188,共6页
蒙古文翻译实践活动中应用文书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并为促进不同历史时期蒙古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译史的研究多从文学翻译的角度入手,鲜少涉及应用文体。本文分大蒙古国和元朝两个章节,总结概述了蒙... 蒙古文翻译实践活动中应用文书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并为促进不同历史时期蒙古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译史的研究多从文学翻译的角度入手,鲜少涉及应用文体。本文分大蒙古国和元朝两个章节,总结概述了蒙古文应用文翻译在这两个时期的历史沿革及硬译体形成的具体原因等,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致使专家学者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 应用文翻译 述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包宝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120,共4页
翻译不仅是翻译语言,更是翻译文化。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而异化翻译则能忠实反映原语文化,有效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现从蒙汉翻译的角度来探讨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翻译 异化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尔扈特等部的东归与卫拉特蒙古史学的发展——几篇土尔扈特汗、诺颜的“世系谱” 被引量:1
7
作者 M.乌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42,共6页
1771年,土尔扈特等部从伏尔加河东归故土,给故乡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清朝统治也从此影响着他们的史学传统。通过对几篇18-19世纪“土尔扈特系谱”的研究,可以取得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初步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卫拉特史学从对清朝... 1771年,土尔扈特等部从伏尔加河东归故土,给故乡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清朝统治也从此影响着他们的史学传统。通过对几篇18-19世纪“土尔扈特系谱”的研究,可以取得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初步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卫拉特史学从对清朝“输出”历史知识开始向“接受”清朝官方史学知识转变:使用了土尔扈特东归后清朝分封后的冠名;系谱更多表现的是贵族阶层受清朝皇帝册封的历史;编纂体例受到清朝表传体例的影响。这些转变说明,土尔扈特蒙古人被纳入清朝藩部体系后,其史学意识无形中已被打上清朝官方史学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尔扈特 卫拉特蒙古史学 世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语长句的结构特征及汉译转换型式
8
作者 杨才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70,共7页
长句是蒙古语应用中常见的一种句式,依其结构特征分为限定型、联合型、引语型和混合型等类型。深入研究蒙语长句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翻译转换中的一般规律,无疑对蒙汉双语教学和研究以及翻译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蒙古语长句 结构 汉译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支那战神关帝爷前供神饮法·招随愿之钩》之内容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董晓荣 齐玉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83-88,共6页
本文对察哈尔格西·罗桑楚臣藏文文集中的《东方支那战神关帝爷前供神饮法.招随愿之钩》一文译成汉文,再从文献作者与写作背景,文献中的祭祀对象关公与藏传佛教其他护法神之关系,供奉仪式与供奉物品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说明关公被... 本文对察哈尔格西·罗桑楚臣藏文文集中的《东方支那战神关帝爷前供神饮法.招随愿之钩》一文译成汉文,再从文献作者与写作背景,文献中的祭祀对象关公与藏传佛教其他护法神之关系,供奉仪式与供奉物品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说明关公被纳入藏传佛教护法神体系之原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哈尔格西 藏文文集 关公 供神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蒙汉翻译及其特点简论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吉思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50-156,共7页
元代是我国各民族间翻译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又是蒙汉翻译活动的开创时期。元代蒙汉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元代翻译的使用是为了治理国家、调节民族关系以及确保国家政令的畅通。因此,元朝的翻译机构、翻译吏员的设置和培养... 元代是我国各民族间翻译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又是蒙汉翻译活动的开创时期。元代蒙汉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元代翻译的使用是为了治理国家、调节民族关系以及确保国家政令的畅通。因此,元朝的翻译机构、翻译吏员的设置和培养、翻译内容、翻译方法等都具有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元代的蒙汉翻译活动,为后世的蒙汉民族的文化交流树立了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蒙汉翻译 翻译吏员 翻译内容 译职人员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安语语音体系比较研究
11
作者 金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26-131,151,共7页
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有积石山方言和同仁方言之分,其间的语音差别较大。本文在大量一手保安语语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对保安语各个方言土语的语音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研究。从音质特点、音位数量以... 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有积石山方言和同仁方言之分,其间的语音差别较大。本文在大量一手保安语语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对保安语各个方言土语的语音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研究。从音质特点、音位数量以及具体音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保安语方言土语语音体系之间的差异,以期对保安语语音声学的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安语 语音体系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1240年汉蒙碑铭中的aldaγ-situ
12
作者 松川节 敖特根 乌云其木格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关于1240年汉蒙碑铭中的aldaγ-situ一词,柯立夫等学者解释为名词aldaγsi加后缀-tu构成的名词,意为"具有(某种东西)"。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同一时期汉文文献中出现的"按答奚"为蒙古文aldaγsi一词的音写或为-γ脱... 关于1240年汉蒙碑铭中的aldaγ-situ一词,柯立夫等学者解释为名词aldaγsi加后缀-tu构成的名词,意为"具有(某种东西)"。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同一时期汉文文献中出现的"按答奚"为蒙古文aldaγsi一词的音写或为-γ脱落后的aldasi。此文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进行考释,认为该词应读作aldangqi,而非aldaγ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40年 汉蒙碑 aldaγ-sit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巴堪布对《如意宝树史》的补撰 被引量:4
13
作者 M.乌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39-40,共2页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的《如意宝树史》是蒙藏历史上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这一文献虽然完成于1748年,但是作者此后对这一著述进行过补撰,其年代在1755年之后。
关键词 松巴堪布 《如意宝树史》 补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名随感
14
作者 玛.乌尼乌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5-15,共1页
今年 4月 1 6日经教育部批准 ,西北民族学院成功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5月 2 8日 ,在全国人民奋勇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 ,西北民族大学的挂牌仪式如期举行。值此欢庆之际 ,本刊特约请部分专家撰文 ,或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 ,或畅谈自己... 今年 4月 1 6日经教育部批准 ,西北民族学院成功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5月 2 8日 ,在全国人民奋勇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 ,西北民族大学的挂牌仪式如期举行。值此欢庆之际 ,本刊特约请部分专家撰文 ,或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 ,或畅谈自己的深切感受 ,或为西北民族大学的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大学 民族高等院校 教学 管理 发展 西北民族学院 蒙古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