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果园镇的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龙 尹伟先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41-148,共8页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工作的主要攻坚目标,此项工作的成效和整体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整体而言,民族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局部来看仍面临着精准识别不精准、扶贫措施不深入、产...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工作的主要攻坚目标,此项工作的成效和整体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整体而言,民族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局部来看仍面临着精准识别不精准、扶贫措施不深入、产业带动力不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致贫原因多而杂等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资源和政策优势,创新扶贫措施,提高扶贫内生动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建立返贫跟踪管理及预警机制,强化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及持续性,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东乡族自治县 精准扶贫 内生动力 返贫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传播中期规模增长规律的模型建构与解析--基于意大利疫情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雁 吴继煜 +2 位作者 刘红亮 徐晓燕 刘凡 《西北人口》 CSSCI 2020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传播以来,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重症患者死亡率高的特点让全球多国在应对疫情传播时处于被动状态。意大利自2020年2月底出现首例公开通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疫情传播已经历了初期指数上升、中期波动...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传播以来,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重症患者死亡率高的特点让全球多国在应对疫情传播时处于被动状态。意大利自2020年2月底出现首例公开通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疫情传播已经历了初期指数上升、中期波动下降两个主要阶段,通过对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情况分析,可以较为清晰地对其传播规律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进而为相关疫情防控政策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必要的借鉴,基于此目的,在借助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传播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公开通报数据,建立意大利疫情传播综合预测模型,并对4月28日后30天内可能的传播规模做出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意大利 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528号《多闻子献供仪轨密咒等》第一部分之译解——有关多闻子天王敦煌藏文密典研究之一 被引量:2
3
作者 才让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71,共12页
《多闻子献供仪轨密咒等》之内容是相关修习法的简要概括,可能是吐蕃人所作。其中的修法、密咒等,反映了吐蕃时代的多闻子信仰流行的情况。在后弘期文献中,尚未发现与此一致者。所讲述的修习仪轨等,可在与多闻子有关的密典(唐代汉藏译本... 《多闻子献供仪轨密咒等》之内容是相关修习法的简要概括,可能是吐蕃人所作。其中的修法、密咒等,反映了吐蕃时代的多闻子信仰流行的情况。在后弘期文献中,尚未发现与此一致者。所讲述的修习仪轨等,可在与多闻子有关的密典(唐代汉藏译本)中能找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多闻子 《多闻子献供仪轨密咒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神话传播内容的叙事传输研究——从藏族创世神话谈起
4
作者 坚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81-188,共8页
少数民族神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神话的本体、类型、演变等相关研究已经举不胜举,但对于民族神话传播的研究一直以来相对薄弱。以藏族创世神话为例,基于对藏族创世神话内容的生态特征分析,从叙事传输视角审视藏族创... 少数民族神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神话的本体、类型、演变等相关研究已经举不胜举,但对于民族神话传播的研究一直以来相对薄弱。以藏族创世神话为例,基于对藏族创世神话内容的生态特征分析,从叙事传输视角审视藏族创世神话内容,剖析藏族创世神话叙事传输的影响因子和神话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试图对民族神话传播研究有所突破,并且从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的研究中对学科体系完善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神话 传播 叙事传输 故事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舟曲多民族“婆婆信仰”民俗研究
5
作者 尹伟先 王高昆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6-25,共10页
舟曲自古便是氐、羌、藏等多民族栖居之地,自唐以后渐次有汉族民众迁入。伴随着明代的卫所移民,汉族人口大量增长,成今日舟曲人口最多的民族。历史时期,迁入舟曲的汉族群众在凝合道教龙门派、汉传佛教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信仰习... 舟曲自古便是氐、羌、藏等多民族栖居之地,自唐以后渐次有汉族民众迁入。伴随着明代的卫所移民,汉族人口大量增长,成今日舟曲人口最多的民族。历史时期,迁入舟曲的汉族群众在凝合道教龙门派、汉传佛教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信仰习俗--"婆婆信仰",其信仰核心更可追溯到对"周室三母"的崇拜。作为西北地区民间女性崇拜体系之一,舟曲多民族共存的格局使"婆婆信仰"有着非常明显的多民族性特征。如今,随着舟曲地区多民族互动与交融进程的加速,"婆婆信仰"已经被汉、藏、羌等各民族共同接受,一年一度的"婆婆会庆"成为了舟曲各族民众共同参与的重要民俗节庆,甚至代表着该地区信仰民俗的独特发展模式。在其丰富多彩的仪式背后,蕴藏着诸多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曲 “婆婆信仰” 卫所移民 民族文化交融 周室三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斯陶勒盖碑文与回鹘的崛起 被引量:1
6
作者 敖特根 马静 黄恬恬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的北方草原上,突厥和回鹘先后建立政权。得益于丰富的汉文史料,有关突厥、回鹘崛起之后的历史研究成果颇丰,相对而言回鹘早期崛起的历史探讨略显不足。惠斯陶勒盖石碑的发现,为回鹘势力崛起于漠北蒙古高原的历史研究... 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的北方草原上,突厥和回鹘先后建立政权。得益于丰富的汉文史料,有关突厥、回鹘崛起之后的历史研究成果颇丰,相对而言回鹘早期崛起的历史探讨略显不足。惠斯陶勒盖石碑的发现,为回鹘势力崛起于漠北蒙古高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具体的细节材料,具有重要的补史价值。残存的碑文内容对研究早期回鹘的崛起历史、西突厥史、甚至蒙古语言文字的历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故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惠斯陶勒盖碑中所反映的回鹘早期崛起的历史,即西突厥泥利可汗被回鹘酋长菩萨可汗所杀的史实,从而将回鹘早期发展的历史向前推进20年,填补我们对回鹘在铁勒部落中兴起历史的认识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斯陶勒盖 西突厥 铁勒 回鹘 泥利可汗 菩萨可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藏文“赤”(■)与“日”(■)的语音演变规律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以吐蕃赞普与宫殿之名为例
7
作者 南拉才让 完么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98-104,共7页
文章利用现代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依据藏语语音的演变规律和古藏文读法的发展变化,以及藏汉重要历史文献中对于吐蕃赞普与宫殿之名的不同写法等材料,系统梳理了吐蕃时期的赞普囊日松赞(■)等名字中"日"的语音演变... 文章利用现代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依据藏语语音的演变规律和古藏文读法的发展变化,以及藏汉重要历史文献中对于吐蕃赞普与宫殿之名的不同写法等材料,系统梳理了吐蕃时期的赞普囊日松赞(■)等名字中"日"的语音演变和由来。通过分析认为,吐蕃时期的赞普和宫殿之名中的"日"字并非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的"山",而是通过古藏文"赤"的语音演变发展而来的,且其含义也跟"赤"字完全相同。在论证过程中,笔者同时探讨了吐蕃时期古藏文的语音演变历史及其规律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与“日”(■) 囊日松赞 语音 宫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尸语故事》类型研究
8
作者 昂却本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24,共9页
《尸语故事》是一部古印度民间故事集,传入藏族地区之后,形成了诸多版本,具有代表性的是西藏版21章本《尸语故事》和青海版25章本《说不完的故事》,对两部作品中的46篇故事进行类型分类研究发现,藏族《尸语故事》并不是有别于其他藏族... 《尸语故事》是一部古印度民间故事集,传入藏族地区之后,形成了诸多版本,具有代表性的是西藏版21章本《尸语故事》和青海版25章本《说不完的故事》,对两部作品中的46篇故事进行类型分类研究发现,藏族《尸语故事》并不是有别于其他藏族民间故事的一种独特类型,而是借用了印度《僵尸鬼故事》的故事结构,并在各种类型的藏族民间故事基础上汇编成册的藏族民间故事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尸语故事 结构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藏语短语及其分类方法研究
9
作者 才藏太 索南才让 才让加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1-46,共6页
短语作为语言分析的一个层次,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效的短语分析对降低其后句法分析的难度,缩小句法分析器的搜索空间,提高机器翻译的翻译正确率是很有帮助的。而目前面向信息处理的藏语短语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该文在... 短语作为语言分析的一个层次,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效的短语分析对降低其后句法分析的难度,缩小句法分析器的搜索空间,提高机器翻译的翻译正确率是很有帮助的。而目前面向信息处理的藏语短语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该文在藏语短语与藏语句子的界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藏语信息处理的特点和要求,按照语法功能和便于计算机自动分析和处理的原则对短语进行分类,并规定了信息处理中藏语短语类别单位的标记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 短语 分类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格萨尔》史诗中的“霍尔国”——四重证据法的多重视野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艳 张诺增尕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27-134,共8页
"霍尔"(■)是古史中常见的族群称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所指涉的族群呈现出流动性特征。"霍尔"是古部落的族称,它像一个符号涵盖了血缘上的延续和地缘上的联系,历史上很多族群都与之息息相关。霍尔国是部落联盟,从... "霍尔"(■)是古史中常见的族群称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所指涉的族群呈现出流动性特征。"霍尔"是古部落的族称,它像一个符号涵盖了血缘上的延续和地缘上的联系,历史上很多族群都与之息息相关。霍尔国是部落联盟,从西藏、青海、甘肃到四川都有以"雅孜红城"命名的霍尔国遗址,雅孜红城(■)意为雅孜红色城堡,现在海西州的蒙古族属于《霍岭大战》中白帐王部落,而天峻县的雅孜红城实则为霍尔国白帐王哨所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史诗 霍岭大战 霍尔 雅孜红城 四重证据 证据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影故事的叙述者 被引量:1
11
作者 阿卜杜外力.艾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2,共2页
电影是隐藏在联想和画面之中的故事。虽然在叙事模式和叙事角度方面不同于小说,可是电影也是一种故事的叙述方式。电影中每一个剧组人员都可能参加到叙述的过程,不过在小说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作者单独参加叙述。从这一点来看,电影故事... 电影是隐藏在联想和画面之中的故事。虽然在叙事模式和叙事角度方面不同于小说,可是电影也是一种故事的叙述方式。电影中每一个剧组人员都可能参加到叙述的过程,不过在小说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作者单独参加叙述。从这一点来看,电影故事的叙述具有一定的魅力。为了进一步理解电影艺术的叙述,可以洞察电影故事中的叙述者。本文从四个方面简单探究电影故事的叙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故事 叙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女性文学中食物意象的审美文化阐释——评《华夏饮食文化》
12
作者 胡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9-299,共1页
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既有男性的豪情壮志、高风亮节,也有女性的细腻心思、洒脱之情,两者共同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虽说我国文学史中从不缺乏女性文学作品,但古代传统男子主义还是深深影响着女性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女性自我意识薄弱,... 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既有男性的豪情壮志、高风亮节,也有女性的细腻心思、洒脱之情,两者共同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虽说我国文学史中从不缺乏女性文学作品,但古代传统男子主义还是深深影响着女性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女性自我意识薄弱,这也是当时女性文学作品较少的原因。宋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打破了当时传统女性形象,更多女性敢于用文字表达内心想法,加上宋代饮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所以宋代女性诗人通过食物意象阐述了其所思所想,如借用酒、茶以及时令蔬菜等食物来表达其思想情感,体现了宋代女性文学与饮食文化的融合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历代文学 食物意象 饮食文化 文化阐释 宋代女性 时令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梳理乾嘉诗坛风貌
13
作者 坚斌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1,共1页
乾嘉时期是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流派的繁盛时期,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等诗歌理论并起,诗歌创作也是各随性情,整个诗坛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局面。但是对于这一时期诗歌理论的研究却稍有欠缺,甚至一些诗... 乾嘉时期是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流派的繁盛时期,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等诗歌理论并起,诗歌创作也是各随性情,整个诗坛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局面。但是对于这一时期诗歌理论的研究却稍有欠缺,甚至一些诗人的名字现在都鲜为人知,如乾嘉时期著名的性灵派诗人吴文博等。《乾嘉诗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的问世,填补了这一时期诗歌理论研究的空白。宏观视野和系统研究。《研究》以宏观视野集中展示了古今乾嘉诗坛格局的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诗坛 诗学观念 诗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成语与茶文化
14
作者 阿卜杜外力·艾萨 《广东茶业》 2019年第3期24-26,共3页
英语是当今世界最为普遍的国际语言之一,英语成语是是理解英语文化的最好切入点。本文以英语中最为常用的、与茶有关的成语为观察对象,讨论表现在英语成语中的“茶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更深层次地理解与茶有关的英语成语的文... 英语是当今世界最为普遍的国际语言之一,英语成语是是理解英语文化的最好切入点。本文以英语中最为常用的、与茶有关的成语为观察对象,讨论表现在英语成语中的“茶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更深层次地理解与茶有关的英语成语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成语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印度茶文化
15
作者 吾布力咯斯木·买买提 阿卜杜外力·艾萨 《福建茶叶》 2019年第5期250-251,共2页
茶是当今世界最普遍的日常饮料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茶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除了中国,世界上茶事业最为兴旺的国家无疑是印度。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消费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个茶生产国家。通过英国人从中国进口的茶品种,英国人在印度... 茶是当今世界最普遍的日常饮料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茶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除了中国,世界上茶事业最为兴旺的国家无疑是印度。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消费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个茶生产国家。通过英国人从中国进口的茶品种,英国人在印度的茶事业得以发展,得到不同品种和类型。因此,有关印度茶,英国人有过不少的历史记载。因此可以说,除了中国,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个大茶国,印度茶包括著名的阿萨姆茶和大吉岭茶。文章围绕印度茶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现状,初步分析印度茶及其相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茶 历史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与融合:布里亚特蒙古《阿拜格斯尔》中所体现的宗教文化
16
作者 董晓荣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俄罗斯布里亚特蒙古民间艺人P·D·德密特日耶夫说唱的史诗《阿拜格斯尔》中出现了东方四十四天神和西方五十五天神及不属于任何一方的策根策布德克天神。布里亚特蒙古《阿拜格斯尔》中描述的天神,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原始宗教的... 俄罗斯布里亚特蒙古民间艺人P·D·德密特日耶夫说唱的史诗《阿拜格斯尔》中出现了东方四十四天神和西方五十五天神及不属于任何一方的策根策布德克天神。布里亚特蒙古《阿拜格斯尔》中描述的天神,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原始宗教的天神观念。布里亚特西部地区埃黑里特部和布拉嘎特部口头流传的史诗《阿拜格斯尔》能保留蒙古族传统宗教信仰——萨满教文化的主要原因与当地人的信仰和艺人有关,还可以从布里亚特蒙古史诗《阿拜格斯尔》中看到萨满教天神观念与藏传佛教天神观念的融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亚特史诗 《阿拜格斯尔》 萨满教 藏传佛教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民间故事《尸语》的词汇及内容计量解析
17
作者 多杰卓玛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60,共9页
《尸语》故事在藏区广泛流传,被视为一种“藏文化的遗存”,是前人生活、习俗、心理、信仰的遗留,是一部最富盛名的民间故事经典。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尸语》故事的内容、情节、词汇等不仅反映了当时藏族民众的社... 《尸语》故事在藏区广泛流传,被视为一种“藏文化的遗存”,是前人生活、习俗、心理、信仰的遗留,是一部最富盛名的民间故事经典。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尸语》故事的内容、情节、词汇等不仅反映了当时藏族民众的社会生活状态,而且也反映了人们思想信仰的某一个侧面。其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主要是由词汇组织叙述,且词汇的准确应用更能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及故事的内容。因此,故事中词汇的计量统计则能更真实反映这一时代词汇的基本概貌,研究《尸语》故事的词汇是研究这个时期语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词汇 藏族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