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甘肃民族社会分层现状分析 |
马东平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2
|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语言问题的讨论——从甘青“小民族”语言说起 |
郝苏民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3
|
从民俗生活取向解读回族宴席曲 |
余粮才
芦兰花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4
|
从职业变迁到社会分化:一个回族村落的社会转型 |
马忠才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5
|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村家族文化及其功能——基于陇东农村的调查 |
刘荣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古代北方民族的蹛林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
尹伟先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7
|
回族家庭角色的规范与结构——关于民俗控制论的实证研究 |
马忠才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8
|
民族地区国家政权建设与经纪模型——以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草滩村为例 |
曹义杰
那贞婷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论藏传佛教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辨证关系 |
王淑婕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0
|
改革开放以来官亭地区社会发展与土族婚姻的变迁 |
汪秀萍
裴丽丽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1
|
应用研究:民俗文化研究的沃土 |
李国平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2
|
安多藏区文昌神信仰的人类学研究——以赤噶尤拉颇章为例 |
看本加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
|
13
|
“花儿”牡丹程式探析 |
那贞婷
曹义杰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4
|
对三江源区藏族生态移民适应困境的思考——以果洛州扎陵湖乡生态移民为例 |
张娟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7
|
|
15
|
“阿欧怜儿”的程式和主题 |
戚晓萍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6
|
马克思与人的自由解放 |
吴彩梅
马俊峰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7
|
回汉农民的政治认知与政治参与研究——以宁夏华一村为例 |
刘荣
马宝龙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8
|
甘肃穆斯林家庭结构解析 |
文化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9
|
论图书馆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
任庆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0
|
傩文化土族形态探微 |
邢海燕
马自祥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