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自良 赵彩红 +3 位作者 王美皓 王家敏 乔自林 李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08,共6页
细胞基质生物制品大规模生产工艺的选择首要考虑因素是该产品工艺所涉及的生物反应器系统。论文针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特点,就不同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和原理、优点与缺点、结构优化、传感器最新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其目的在于为生... 细胞基质生物制品大规模生产工艺的选择首要考虑因素是该产品工艺所涉及的生物反应器系统。论文针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特点,就不同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和原理、优点与缺点、结构优化、传感器最新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其目的在于为生物制品研发和生产实际应用中选择更加适合培养工艺的生物反应器,提高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生物制品的效率,也为促进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细胞 生物反应器 生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IBEVS)表达的动物病毒样颗粒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炎 高婉宁 +3 位作者 范益阳 玉妹 张德荣 柏家林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08,共6页
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IBEVS)是一种高效的外源蛋白表达平台,具有可以容纳较大的外源基因片段、蛋白质表达量较高、支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操作简便且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兽用疫苗生产。病毒样颗粒(VLP)是一种由病毒蛋白自... 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IBEVS)是一种高效的外源蛋白表达平台,具有可以容纳较大的外源基因片段、蛋白质表达量较高、支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操作简便且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兽用疫苗生产。病毒样颗粒(VLP)是一种由病毒蛋白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由于缺乏病毒遗传物质,其安全性较高。VLP表面抗原排列高度有序,可有效诱导免疫反应,是一种新型的亚单位疫苗。本文综述了IBEVS在动物VLP疫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IBEVS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为动物VLP疫苗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样颗粒 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IBEVS) 动物病毒样颗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部分地区密点麻蜥线粒体ND2和ND4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陈博昊 杨启元 +3 位作者 张俊哲 黄增妹 庞振琨 李铀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1期164-169,共6页
利用线粒体ND2、ND4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西北2个自治区(宁夏、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密点麻蜥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个线粒体基因的密点麻蜥样本均表现为高单倍型多样性(>0.5)和高核苷酸多样性(>0.005),说明该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利用线粒体ND2、ND4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西北2个自治区(宁夏、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密点麻蜥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个线粒体基因的密点麻蜥样本均表现为高单倍型多样性(>0.5)和高核苷酸多样性(>0.005),说明该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遗传结构较为稳定;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密点麻蜥种群间存在基因流,且与其他麻蜥间存在亲缘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西北地区密点麻蜥遗传资源数据,可以为西北地区密点麻蜥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点麻蜥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DNA ND2基因 ND4基因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迪 吴慧昊 +1 位作者 王家敏 乔自林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第7期5-7,共3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技术逐渐应用于普通高校实验教学中。本文以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传统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弊端,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探索动物生理学的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与动物...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技术逐渐应用于普通高校实验教学中。本文以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传统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弊端,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探索动物生理学的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与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动物生理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K贴壁细胞中ZO-1蛋白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冶金 王美皓 +4 位作者 敖慧娟 杨琨 阿依木古丽 乔自林 柏家林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第8期9-11,13,共4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ZO-1蛋白在MDCK细胞的表达情况,为研究MDCK贴壁细胞内源性蛋白表达及功能作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的方法对MDCK细胞进行染色,观察Z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ZO-1蛋白在胞核及胞质中均...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ZO-1蛋白在MDCK细胞的表达情况,为研究MDCK贴壁细胞内源性蛋白表达及功能作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的方法对MDCK细胞进行染色,观察Z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ZO-1蛋白在胞核及胞质中均有表达,胞核为强阳性,胞质为弱阳性。结论:ZO-1蛋白于MDCK细胞中强表达,可能与其至瘤性存在相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CK细胞 ZO-1蛋白 免疫组化 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疱疹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6
作者 安乐乐 杨宣叶 +4 位作者 周海云 宋晓琛 李彦彤 罗迅 赵永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为建立可快速、灵敏且特异性检测鸽疱疹病毒(Pi H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iHV DNA聚合酶基因(KJ995972.1)保守区域设计引物,经PCR扩增该基因后连接至pMD19-T载体,构建质粒标准品pMD19-T-PiHV... 为建立可快速、灵敏且特异性检测鸽疱疹病毒(Pi H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iHV DNA聚合酶基因(KJ995972.1)保守区域设计引物,经PCR扩增该基因后连接至pMD19-T载体,构建质粒标准品pMD19-T-PiHV。采用方阵试验对引物终浓度和退火温度优化后,建立检测PiHV的qPCR方法,并用10倍倍比稀释的质粒标准品进行qPCR扩增建立标准曲线。利用建立的该检测方法对鸽圆环病毒(PiCV)、鸽痘病毒(PPV)、鸽腺病毒(PiADV)、鸽轮状病毒(PiRV)、鸽细环病毒(PTTV)核酸和重组质粒pMD19-T-PiHV进行检测,评估该qPCR方法的特异性;利用建立的qPCR和常规PCR分别检测10~0拷贝/μL~10^(8)拷贝/μL的质粒标准品,比较二者的敏感性;以5个浓度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进行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评估该qPCR方法的重复性;使用该qPCR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112份疑似Pi HV感染鸽临床组织样品同时检测。标准曲线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标准品在9.47×10^(3)拷贝/μL~9.47×10^(9)拷贝/μL内与其各自的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8,扩增效率E=97.7%;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qPCR方法仅重组质粒pMD19-T-PiHV出现S型扩增曲线,与其他病原核酸均未出现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qPCR方法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9.47拷贝/μL,敏感性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qPCR方法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重复性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qPCR方法阳性检出率45.54%(51/112),高于常规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35.71%(40/112),二者阳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90.18%。本实验在国内首次建立的PiHV q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重复性好,可快速高效检测临床样品中的PiHV,为鸽疱疹病毒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疱疹病毒 DNA聚合酶基因 荧光定量PCR 临床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多糖的佐剂效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云富 令世鑫 +2 位作者 张邵博 摆倩文 刘翊中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第3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复合多糖佐剂对猪O型口蹄疫(FMDV)灭活抗原的佐剂效应。方法:以对猪O型FMDV灭活抗原具有佐剂效应的黄芪多糖(APS)、人参多糖(GPS)、木蟞子多糖(HPS)、茯苓多糖(LBPS)和云芝多糖(YPS)等五种多糖为佐剂成分,以各多糖的最佳佐剂... 目的:研究复合多糖佐剂对猪O型口蹄疫(FMDV)灭活抗原的佐剂效应。方法:以对猪O型FMDV灭活抗原具有佐剂效应的黄芪多糖(APS)、人参多糖(GPS)、木蟞子多糖(HPS)、茯苓多糖(LBPS)和云芝多糖(YPS)等五种多糖为佐剂成分,以各多糖的最佳佐剂剂量复合成多糖佐剂配方(CPS),以市售油佐剂为阳性对照,PBS为阴性对照,与FMDV灭活抗原配制成疫苗并免疫猪后,测定比较血清中FMDV灭活抗原诱导特异性抗体水平和不同佐剂诱导分泌IL-2、TNF-α、IFN-γ的变化。结果:CPS佐剂组在一免疫后抗体效价高于阴性对照组,与其他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二免疫后抗体效价高于ISA206油佐剂组,与其他阳性对照无显著差异,且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二免后血清中三种细胞因子含量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结论:CPS作为佐剂,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GMT值),同时促进Th1和Th2型免疫应答,CPS作为新型佐剂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多糖 口蹄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县及贵德黑裘皮羊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的研究与保护 被引量:1
8
作者 韦落落 段云波 +3 位作者 田思思 黄丽芬 陈天莹 李铀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46-54,共9页
为加强岷县黑裘皮羊及贵德黑裘皮羊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本研究对6个岷县黑裘皮羊样本以及5个贵德黑裘皮羊样本线粒体DNA的Cytb、COI、ND2、ND4四对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岷县黑裘皮羊与贵德黑裘皮羊之... 为加强岷县黑裘皮羊及贵德黑裘皮羊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本研究对6个岷县黑裘皮羊样本以及5个贵德黑裘皮羊样本线粒体DNA的Cytb、COI、ND2、ND4四对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岷县黑裘皮羊与贵德黑裘皮羊之间、岷县黑裘皮羊与国内外绵羊品种之间以及贵德黑裘皮羊与国内外绵羊品种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其中,岷县黑裘皮羊的样本M1与样本M4受到外来杂交品种基因的冲击较大。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对于岷县及贵德黑裘皮羊提出了保种建议:一是避免岷县及贵德黑裘皮羊与其他绵羊品种产生基因流;二是加强岷县及贵德黑裘皮羊的品种提纯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黑裘皮羊 贵德黑裘皮羊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la细胞裸鼠模型肝脏中IL-4的表达分析
9
作者 许瑾 覃安琪 +4 位作者 张兰 杜晓梦 贲祖丽 乔自林 杨琨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第11期37-39,43,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Hela细胞裸鼠模型,研究白细胞介素-4(IL-4)在裸鼠肝脏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异源移植瘤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裸鼠处死采集肝脏组织,固定后制备石蜡切片,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L-4在肝脏... 目的:通过构建Hela细胞裸鼠模型,研究白细胞介素-4(IL-4)在裸鼠肝脏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异源移植瘤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裸鼠处死采集肝脏组织,固定后制备石蜡切片,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L-4在肝脏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H&E染色发现肝小叶结构较完整,静脉有明显的充血并在肝窦中有出血现象,肝窦内分布较多线状枯否细胞,肝小叶内有大量嗜碱性细胞聚集;免疫组化染色发现IL-4蛋白主要在肝细胞胞质中显著表达,胞核、血窦内均无表达。结论:在Hela细胞异源移植瘤的形成过程中,可能通过诱导胞质内IL-4蛋白高表达,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促进肿瘤形成;肝窦中的枯否细胞极化也有可能与肿瘤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IL-4 裸鼠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2α在藏羊肺脏的表达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斯玉 谭晓凝 +2 位作者 田佳缘 霍庆秀 杨琨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藏羊肺脏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的表达分布。方法:取藏羊肺脏组织作为试验样本,制成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法观察藏羊肺脏组织的形态结构,之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藏羊肺脏组织的形态,... 目的:研究藏羊肺脏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的表达分布。方法:取藏羊肺脏组织作为试验样本,制成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法观察藏羊肺脏组织的形态结构,之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藏羊肺脏组织的形态,并分析HIF-2α在藏羊肺脏器官中的表达分布结果。结果:HIF-2α表达为强阳性的是藏羊肺脏中的肺泡导管、末端细支气管和肺泡Ⅱ细胞部位。结论:此次试验通过研究HIF-2α在藏羊肺脏中的表达结果的分布,表明藏羊肺脏在肌细胞等结构的表达程度远低于肺泡导管、终末支气管上皮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的表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2α 藏羊 肺脏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绵羊卵巢中的表达分布研究
11
作者 柴雅静 余晓雪 +1 位作者 杨琨 乔自林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绵羊卵巢组织中的免疫定位。方法:选取绵羊的卵巢组织作为研究样本,制成切片,通过HE染色来观察其卵巢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绵羊卵巢中VEGF的表达...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绵羊卵巢组织中的免疫定位。方法:选取绵羊的卵巢组织作为研究样本,制成切片,通过HE染色来观察其卵巢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绵羊卵巢中VEGF的表达分布。结果:VEGF在绵羊卵巢各级卵泡中均有表达,在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中可检测到VEGF强阳性表达信号。结论:VEGF广泛表达于各级卵泡中,主要集中定位于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的胞质中,进而推测出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分泌的VEGF可能促进了膜细胞层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绵羊 卵巢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探讨大尾羊与国内外绵羊品种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天莹 胡峻 +2 位作者 李孟纯 乔自林 李铀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第2期45-49,53,共6页
绵羊是世界上最早被驯化的畜种之一,且在我国品种种类繁多,但如今由于长期进行杂交,导致畜种趋于减少、濒于消失甚至泯灭,其中我国特有的绵羊地方品种——兰州大尾羊便是其中一个濒临灭绝的畜种。本研究通过对甘肃地区的大尾羊绵羊品种... 绵羊是世界上最早被驯化的畜种之一,且在我国品种种类繁多,但如今由于长期进行杂交,导致畜种趋于减少、濒于消失甚至泯灭,其中我国特有的绵羊地方品种——兰州大尾羊便是其中一个濒临灭绝的畜种。本研究通过对甘肃地区的大尾羊绵羊品种的线粒体Cytb基因(Cytochrome b gene)进行扩增,并与国内外其他绵羊品种进行进化树分析,对其种群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存兰州大尾羊这一品种可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杂交情况,对探讨种群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及兰州大尾羊品种起源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对研究甘肃地区的绵羊品种起源以及对绵羊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有着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尾羊 细胞色素B基因 绵羊 系统发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DNA探究部分地区密点麻蜥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晨 张玉华 +3 位作者 陈润润 李铀 杨具田 陈伟基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165-170,共6页
本文利用2对引物分别对宁夏与内蒙古地区的密点麻蜥进行线粒体ND2与ND4基因序列扩增并对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探究密点麻蜥种群遗传现状与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的3个采集点之间存在基因流,且所采集的全部密点麻蜥样本与荒漠麻... 本文利用2对引物分别对宁夏与内蒙古地区的密点麻蜥进行线粒体ND2与ND4基因序列扩增并对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探究密点麻蜥种群遗传现状与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的3个采集点之间存在基因流,且所采集的全部密点麻蜥样本与荒漠麻蜥品种也存在着基因交流。在保护密点麻蜥种质资源及维持其遗传多样性过程中,应避免密点麻蜥种群间的过度基因交流以及适当控制与近缘物种的渗透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密点麻蜥 系统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基因和微卫星的叶城沙蜥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慧 蒋罗雪 +5 位作者 赵伟 祁玥 段嘉宝 李孟纯 刘筱烨 李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81-87,共7页
为了研究我国特有物种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微卫星和核基因分子标记方法,对新疆7个地区所采集的96只叶城沙蜥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对6个微卫星位点和核基因BDNF的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利... 为了研究我国特有物种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微卫星和核基因分子标记方法,对新疆7个地区所采集的96只叶城沙蜥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对6个微卫星位点和核基因BDNF的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利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707和平均核酸多样性为0.003 14,观察到的杂合度平均值和预期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52和0.65,总Fst值为0.175,发现试验研究所采集的叶城沙蜥群体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及种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综合分析说明采集的叶城沙蜥群群体间遗传交流水平低,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但由于样本较少仍需对叶城沙蜥种群遗传特征进一步研究。补充和丰富了新疆部分地区叶城沙蜥的基础遗传数据,为后续合理利用及保护该地区内其他物种的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城沙蜥 微卫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遗传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