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问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荣 张文政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77-80,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西北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文化教育事业较落后,民族和宗教相互影响等问题,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文章提出应从落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西北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文化教育事业较落后,民族和宗教相互影响等问题,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文章提出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策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积极构建和谐社区等方面着力推进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地区 和谐社会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巢青年”缘何“空巢”——一个时空社会学的解读 被引量:64
2
作者 常进锋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3,共5页
"空巢青年"现象时下成为社会热点,相关研究鲜见。时空社会学将时间和空间问题化,时间和空间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在变量。"空巢青年"是时空变迁的产物,城镇化的推进挤压着都市空间格局,成为"空巢青... "空巢青年"现象时下成为社会热点,相关研究鲜见。时空社会学将时间和空间问题化,时间和空间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在变量。"空巢青年"是时空变迁的产物,城镇化的推进挤压着都市空间格局,成为"空巢青年"出现的宏观社会原因;家庭结构变迁与婚恋观多元,改变着青年一代的心理和行为,成为"空巢青年"出现的中观家庭原因;"空巢"只是"巢空"而非"心空",个体的继续社会化诉求,成为"空巢青年"出现的微观个体原因。总之,"空巢青年"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家庭、个体三者共同促成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青年” 现代社会 家庭结构变迁 社会化 时空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域下网络直播的空间生产与空间规训 被引量:25
3
作者 常进锋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3,共7页
网络直播是一种全民的狂欢,青年群体成为网络直播的主力军,改写了网络直播的空间生产模式和空间规训模式。文章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思想和福柯的空间规训思想,对网络直播空间的权力生产、经济生产、文化生产和空间再生产的生产机制进... 网络直播是一种全民的狂欢,青年群体成为网络直播的主力军,改写了网络直播的空间生产模式和空间规训模式。文章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思想和福柯的空间规训思想,对网络直播空间的权力生产、经济生产、文化生产和空间再生产的生产机制进行了分析,阐释了网络直播空间的现有规训模式,并基于网络直播空间的反规训模式,从加强法律治理、增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与网络直播平台法人的监管、提高青年群体自律自控能力和重视社会舆论监督四个方面构建了网络直播空间的再规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网络直播 空间生产 空间规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问题的社会根源——社会分化对西部地区民族发展及民族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忠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59-62,共4页
民族问题嵌入在社会之中,社会问题是民族问题的源头和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的社会阶层结构从"两阶一层"分化为多个阶层,各民族内部及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开始凸显,不同阶层、民族... 民族问题嵌入在社会之中,社会问题是民族问题的源头和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的社会阶层结构从"两阶一层"分化为多个阶层,各民族内部及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开始凸显,不同阶层、民族、群体或个体的利益诉求表现出了异质性。凡此,都会影响西部地区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化 民族发展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下的裕固族祭鄂博仪式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贺卫光 张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75-180,共6页
从仪式与社会变迁的视角,将祭鄂博仪式置于裕固族社会变迁的背景中来考察仪式的功能与变迁,进而分析仪式对于当地社会生活的意义。首先,阐述祭鄂博仪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嬗变;其次,探究仪式的社会功能,并从仪式的变迁中考察其... 从仪式与社会变迁的视角,将祭鄂博仪式置于裕固族社会变迁的背景中来考察仪式的功能与变迁,进而分析仪式对于当地社会生活的意义。首先,阐述祭鄂博仪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嬗变;其次,探究仪式的社会功能,并从仪式的变迁中考察其功能的变化,从祭鄂博仪式的变迁中分析其功能的转换;最后,对祭鄂博仪式发生变迁的动因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固族 鄂博仪式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交融、地域认同与民族关系——基于西北地区H县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满珂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89,共6页
文化交融、地域认同与民族关系之间蕴含着复杂的互动逻辑关系。H县的多次田野作业表明,当地的文化交融现象是跨族际良性交往、交流的结果和表现,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民族交往的机会,缩短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时空地域认... 文化交融、地域认同与民族关系之间蕴含着复杂的互动逻辑关系。H县的多次田野作业表明,当地的文化交融现象是跨族际良性交往、交流的结果和表现,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民族交往的机会,缩短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时空地域认同对民族关系的正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由于民族话语背景和族群所具有的虚拟血缘关系特征,这一影响还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融 地域认同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民族地区牧民定居意愿调查研究——以甘肃省肃南县康乐乡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贺卫光 侯晓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60-70,共11页
为了调查牧民自身定居意愿的状况,研究困扰牧民定居的各种因素,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总结出牧民定居的总体意愿,并从经济、生活、文化、政策4个方面对影响牧民定居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牧民的总体定居意愿不是很... 为了调查牧民自身定居意愿的状况,研究困扰牧民定居的各种因素,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总结出牧民定居的总体意愿,并从经济、生活、文化、政策4个方面对影响牧民定居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牧民的总体定居意愿不是很强烈,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来源、家庭年收入、语言的传承这些因素与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相关性,对牧民定居意愿的选择有较大影响,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生活便利状况、宗教与民俗文化的传承这些因素与定居意愿无显著相关性。牧民定居意愿是牧民在宏观经济、社会、生态、制度的变迁中,从自身和家庭的微观利益出发,综合考虑了多方因素做出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定居 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社会变迁中养老问题调查研究——以肃南县大河乡定居牧民老年群体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贺卫光 韩朔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22-128,共7页
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近几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该民族同样开始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如何解决老龄社会的各种问题,是实现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裕固族 定居牧民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涵义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孔繁龙 尹伟先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79-182,共4页
我国实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数量和质量与内地相比仍然存在较大... 我国实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数量和质量与内地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从整体上促进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 意义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学视角下的乡镇集市“牙人”考察——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集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智雄 虎有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29-34,共6页
"牙人",买卖双方交易的撮合者,市场流通的促进者。本文主要通过对张家川县龙山镇集市牙子职能的描述,总结并得出了在张家川县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牙子又多了一项特殊职能,民族关系的"调和者"。
关键词 “牙人” 民族学视角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式扶贫的局限:对民族地区扶贫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忠才 郝苏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55-59,共5页
基于实地调查,以内源发展观审视民族地区传统上的外源扶贫模式:传统扶贫实践中,官员主导,群众被看作受支配群体,致使社区发展的主体缺席;政府输入资源,偏重物质扶贫,缺乏技术支持,忽视群众发展能力的培育;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存在认知偏误... 基于实地调查,以内源发展观审视民族地区传统上的外源扶贫模式:传统扶贫实践中,官员主导,群众被看作受支配群体,致使社区发展的主体缺席;政府输入资源,偏重物质扶贫,缺乏技术支持,忽视群众发展能力的培育;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存在认知偏误。其后果是,真正的主体在社区发展中处于边缘,群众的创造性以及社区的内在能量得不到激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信心无法获得提升,形成依赖心理,缺乏可持续动力,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发展 内源发展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交融的原因、途径探析——基于甘肃省临潭县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满珂 刘春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47,共7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民族研究领域盛行“分族撰史”“分族写志”等研究范式,致使各民族之间历时久远且密切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现象在一定程度遭到忽略。甘肃省临潭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区,通过对该区域内多个民族社会生产、生活具体...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民族研究领域盛行“分族撰史”“分族写志”等研究范式,致使各民族之间历时久远且密切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现象在一定程度遭到忽略。甘肃省临潭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区,通过对该区域内多个民族社会生产、生活具体情形的调查分析,不难发现,生存于这一地区的多个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并保持文化特性的同时,在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密切交往交流,文化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立了和谐共生的族际关系网络,是多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交往交流 文化交融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重构与保护——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生鹏 钟晓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171-177,共7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文化间的差异性也逐渐缩小,出现同质化现象,这就使得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问题被众多专家学者先后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静态保护,但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文化间的差异性也逐渐缩小,出现同质化现象,这就使得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问题被众多专家学者先后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静态保护,但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重构中得以动态发展。一直以来,民族文化旅游都是受大众喜爱的,特别是在"全域旅游"这一概念提出之后,显得异常火热。当下,我们可以用文化重构的方式,借助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动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文化 全域旅游 文化重构 文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元文化中的民族变迁——以裕固族变迁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贺卫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7,共7页
历史上的多民族文化环境是新的民族共同体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今天的多民族环境也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一些民族文化如游牧文化面临危机,需要做出文化的选择。合理的文化选择可以带来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多元文化 裕固族 民族变迁 文化危机与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牧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调查
15
作者 刘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40-45,共6页
通过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状况的研究,认为民族地区农牧民参合的意愿强烈,但是农牧民自身因素,新农合制度设计的健全性,政府的宣传方式、宣传力度会影响他们的参合意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牧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政府主导与“非遗”关系——以西北“花儿”的洮岷流派(南路)流行区KPT村为个案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郝苏民 戚晓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5-13,共9页
文章从微观层面剖析文化生态,对洮岷花儿中"阿欧怜儿"曲令及其文化内涵所生存的文化空间、政府主导的基层实践现状予以了细描。洮岷地区唱花儿、听花儿、聊花儿的文化现象,实为当地的一种口头传统与生活方式,其源出于本土文... 文章从微观层面剖析文化生态,对洮岷花儿中"阿欧怜儿"曲令及其文化内涵所生存的文化空间、政府主导的基层实践现状予以了细描。洮岷地区唱花儿、听花儿、聊花儿的文化现象,实为当地的一种口头传统与生活方式,其源出于本土文化生态。断此,传承的文化活水便会成为无源之死水一潭。故"非遗"保护必赖其文化生态组成的文化空间之保护;"主导"作用需到位,不缺位,更不可越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花儿 阿欧怜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的族群研究:概念与实质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满珂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86-92,共7页
族群的实质是人们对他人认识、分类的结果。人类学的族群研究主要有三个范式,即原生主义、工具主义和建构主义。导致种族或族群关系产生的原因往往在族群之外,正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人们以族群为边界展开各种竞争;在一个存在社会... 族群的实质是人们对他人认识、分类的结果。人类学的族群研究主要有三个范式,即原生主义、工具主义和建构主义。导致种族或族群关系产生的原因往往在族群之外,正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人们以族群为边界展开各种竞争;在一个存在社会差异的多族群社会中,即便资源、权力和机会并未有意依照族群界限进行分配,任何不公事件如果发生在两个民族成员之间都可能引起有关族群的联想,引发族群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族群 概念 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规模社会的文化自救——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阿布都哈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52-56,共5页
维吾尔族传统社会中的很多"社会设置"如习俗、仪式、社群,发挥着社会整合功能,通过文化自救(纠正偏差行为)、经济自救(互助)等方式,使维吾尔族民间社会运行有序。在社会转型期,政府可借用民间社会之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减少少... 维吾尔族传统社会中的很多"社会设置"如习俗、仪式、社群,发挥着社会整合功能,通过文化自救(纠正偏差行为)、经济自救(互助)等方式,使维吾尔族民间社会运行有序。在社会转型期,政府可借用民间社会之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减少少数民族的社会问题与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规模社会 维吾尔族 仪式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动性理论与女性人类学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满珂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63-67,共5页
个体"能动性"是人类学、社会学中的重要研究传统,其与女性、性别研究的结合,大大丰富了女性主义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与理论资源,从而能够帮助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深刻揭示人类社会中性别相处、对抗与磋商的复杂、动态过程,并且在实... 个体"能动性"是人类学、社会学中的重要研究传统,其与女性、性别研究的结合,大大丰富了女性主义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与理论资源,从而能够帮助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深刻揭示人类社会中性别相处、对抗与磋商的复杂、动态过程,并且在实践中思考、厘清"能动性"的不同类型与内涵,实现对此概念的进一步精确化、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动性理论 女性人类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领域定性研究论文写作指南与规范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霖 吴世友 Mark W.Fraser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0-97,116,共9页
本文介绍了社会工作领域定性研究论文的写作指南(以下简称"定性指南")的发展过程,总结出作为一篇严谨的定性研究论文一般来讲需要呈现的内容框架,以及各部分内容所应交代的具体要求。此定性指南不是一套既定内容的集合,而是... 本文介绍了社会工作领域定性研究论文的写作指南(以下简称"定性指南")的发展过程,总结出作为一篇严谨的定性研究论文一般来讲需要呈现的内容框架,以及各部分内容所应交代的具体要求。此定性指南不是一套既定内容的集合,而是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帮助读者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了解研究是如何开展的。此指南还旨在为广大定性研究者们提供一套成文参考,以加强定性研究文章的严谨度和准确度。定性研究被应用于很多个学科领域,应该指出,无论多么专业、精确的指南都会面临本学科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问题。本文所介绍的定性指南,主要是针对社会工作学科领域,其他领域在参考时需要适当做一些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研究 社会工作 写作指南 期刊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