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问题与对策思考 |
刘荣
张文政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2
|
|
2
|
“空巢青年”缘何“空巢”——一个时空社会学的解读 |
常进锋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4
|
|
3
|
空间社会学视域下网络直播的空间生产与空间规训 |
常进锋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5
|
|
4
|
民族问题的社会根源——社会分化对西部地区民族发展及民族关系的影响 |
马忠才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2
|
|
5
|
社会学视野下的裕固族祭鄂博仪式及其功能研究 |
贺卫光
张鹏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6
|
文化交融、地域认同与民族关系——基于西北地区H县的调查研究 |
满珂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7
|
西北民族地区牧民定居意愿调查研究——以甘肃省肃南县康乐乡为例 |
贺卫光
侯晓林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
|
|
8
|
民族地区社会变迁中养老问题调查研究——以肃南县大河乡定居牧民老年群体为例 |
贺卫光
韩朔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9
|
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涵义及其意义 |
孔繁龙
尹伟先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2
|
|
10
|
民族学视角下的乡镇集市“牙人”考察——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集市为例 |
马智雄
虎有泽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
|
|
11
|
外源式扶贫的局限:对民族地区扶贫实践的反思 |
马忠才
郝苏民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5
|
|
12
|
民族文化交融的原因、途径探析——基于甘肃省临潭县的调查研究 |
满珂
刘春艳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3
|
全域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重构与保护——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
王生鹏
钟晓焘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1
|
|
14
|
论多元文化中的民族变迁——以裕固族变迁为例 |
贺卫光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5
|
民族地区农牧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调查 |
刘荣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0 |
|
16
|
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政府主导与“非遗”关系——以西北“花儿”的洮岷流派(南路)流行区KPT村为个案 |
郝苏民
戚晓萍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0
|
|
17
|
人类学的族群研究:概念与实质探讨 |
满珂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18
|
小规模社会的文化自救——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
阿布都哈德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2
|
|
19
|
能动性理论与女性人类学的发展研究 |
满珂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2
|
|
20
|
社会工作领域定性研究论文写作指南与规范建议 |
张霖
吴世友
Mark W.Fraser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