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敬告读者
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2-2,共1页
本刊是以反映我院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民族理论、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学艺术,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同时兼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中外文学等学科的内容。欢迎校内... 本刊是以反映我院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民族理论、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学艺术,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同时兼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中外文学等学科的内容。欢迎校内外教师、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文学艺术 民族宗教 民族学院学报 编辑部 民族教育 民族理论 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经济 学术理论刊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民族院校学报的编辑工作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河燕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4-138,共5页
立足笔者多年从事民族院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实践,从民族院校学报的现状出发,阐明民族院校学报的特色和功能,提出当前民族院校学报编辑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不足,最后对民族院校学报立足未来长远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提出几点尝试性的建... 立足笔者多年从事民族院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实践,从民族院校学报的现状出发,阐明民族院校学报的特色和功能,提出当前民族院校学报编辑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不足,最后对民族院校学报立足未来长远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提出几点尝试性的建议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学报 编辑工作 功能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民族地区牧民定居意愿调查研究——以甘肃省肃南县康乐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贺卫光 侯晓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60-70,共11页
为了调查牧民自身定居意愿的状况,研究困扰牧民定居的各种因素,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总结出牧民定居的总体意愿,并从经济、生活、文化、政策4个方面对影响牧民定居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牧民的总体定居意愿不是很... 为了调查牧民自身定居意愿的状况,研究困扰牧民定居的各种因素,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总结出牧民定居的总体意愿,并从经济、生活、文化、政策4个方面对影响牧民定居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牧民的总体定居意愿不是很强烈,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来源、家庭年收入、语言的传承这些因素与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相关性,对牧民定居意愿的选择有较大影响,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生活便利状况、宗教与民俗文化的传承这些因素与定居意愿无显著相关性。牧民定居意愿是牧民在宏观经济、社会、生态、制度的变迁中,从自身和家庭的微观利益出发,综合考虑了多方因素做出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定居 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学类期刊的特色及其对编辑职业素质的特殊要求 被引量:3
4
作者 闵文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19-121,123,共4页
民族学类期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其特色内涵是:对客观存在的现实特色的反映;是以主编为核心的编辑主体所追求的目标;是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的统一。体现特色的途径有:尽可能发挥本单位学科优势或专家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区域或地方... 民族学类期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其特色内涵是:对客观存在的现实特色的反映;是以主编为核心的编辑主体所追求的目标;是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的统一。体现特色的途径有:尽可能发挥本单位学科优势或专家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区域或地方文化优势;尽可能地以民族特色取胜、然而,编辑的职业素质是能否办好刊物,能否保持特色的保障。因而、对民族学类期刊编辑除了通常要求的一般素质外,还应当提出一些特殊要求:即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水平,了解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掌握宗教学基本理论,了解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博学多闻,具备丰富的民族学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类期刊 特色 编辑素质 特殊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科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学报特色 被引量:3
5
作者 贡保草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编辑的主体意识是指学报编辑人员在从事学报的编辑出版过程中 ,所起的主导和核心作用的意识。在当今要求学报要有鲜明风格和特色的情况下 ,编辑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意识 ,即发挥编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学报特色更鲜明。
关键词 编辑 主体意识 学报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瑞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高校学报所刊研究成果要体现出其专业性、学术性以及意识形态属性,应当反映高校科研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前沿动态。编辑是高校学术期刊的灵魂,在整个出版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政治思想素养、业务素养、把关责任素养、职业道... 高校学报所刊研究成果要体现出其专业性、学术性以及意识形态属性,应当反映高校科研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前沿动态。编辑是高校学术期刊的灵魂,在整个出版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政治思想素养、业务素养、把关责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及学习素养等方面对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进行了论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编辑应与时俱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推动期刊质量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报 编辑 素养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学报质量提升的途径分析
7
作者 高慧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98-201,共4页
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民族院校学报是发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文章从强化编辑素质、突出特色、加强学术性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族院校学报不... 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民族院校学报是发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文章从强化编辑素质、突出特色、加强学术性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族院校学报不断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途径,提出民族院校学报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要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性,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以新时代、新思路、新发展,开创中国学术期刊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学报 质量提升 编辑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牧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牧区城镇化建设 被引量:15
8
作者 戴正 闵文义 +1 位作者 才让加 邓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103,共5页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道路不同于其他地区,不能简单地从经济效益来评价其成本收益。由于西部民族牧区生态地位的特殊性、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人稀地广等特点,它的城镇化问题解决起来,投入大、困难多、时间紧,更具复...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道路不同于其他地区,不能简单地从经济效益来评价其成本收益。由于西部民族牧区生态地位的特殊性、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人稀地广等特点,它的城镇化问题解决起来,投入大、困难多、时间紧,更具复杂性,仅从经济效益来看,城镇化效益也许不如其他地区。但如果从牧区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多角度评价其城镇化投入所取得的效益,其城镇化有益于提高整个牧区的社会发展指数和牧民的国民幸福指数。因此,从民族牧区的长远发展和现实情况来看,民族牧区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以及牧区和谐社会的构建都需要以牧区城镇化建设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被牧区 现代化 可持续 牧区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巍文 戴正 邓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109,共9页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具有较强互动性。本文在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测算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纬度和强度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同上级区域相比,牧区的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均较低,区域间...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具有较强互动性。本文在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测算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纬度和强度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同上级区域相比,牧区的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均较低,区域间的差距不止单单表现在经济绝对量和相对量上,也广泛存在于其他领域;2.牧区信息设施的完备,是加快信息化步伐的基础性保障,对城镇化进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财政科技三项费支出和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在财政收入和农牧民收入均较低情况下,牧区这两项支出的增加,却不利于发挥信息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反而会抑制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牧区 城镇化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研究——对民族地区传统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的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闵文义 戴正 才让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6-42,共7页
从民族地区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来看,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多元性不仅根源于宗教伦理观的不同,还在于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经济文化适应性特征。据此,在构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模式的基础上,得出正是由于少数... 从民族地区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来看,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多元性不仅根源于宗教伦理观的不同,还在于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经济文化适应性特征。据此,在构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模式的基础上,得出正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样性,从而产生了多元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结论,并从两者互动关系分析出传统生态文化有效发挥功能的条件是:少数民族传统经济以农业为特征,以可更新生态资源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模式,生产力水平低,人口规模小,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缓慢,处于一个封闭的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内。在开放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下,传统生态文化的约束力远不如在传统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那么有效、广泛。因此,在当前民族地区开放的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下,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经济系统自身的可持续运作,另一方面有必要改造传统生态文化,使其更具适应性、约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宗教生态文化 传统生态文化 社会生态经济系统 民族地区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牧区草地畜牧业产业化途径——以牧区城镇为中心的畜牧业同心圆圈扩展布局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正 闵文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40,共7页
当前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以草地畜牧业为主导特色产业进行城镇化建设,而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当前存在的问题又正好需要以牧区城镇化建设为依托来进行解决。面对西部民族牧区草地畜牧业分散、低效、组织化程度低以及民... 当前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以草地畜牧业为主导特色产业进行城镇化建设,而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当前存在的问题又正好需要以牧区城镇化建设为依托来进行解决。面对西部民族牧区草地畜牧业分散、低效、组织化程度低以及民族牧区城镇化建设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民族牧区的城镇化建设和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布局可以结合起来考虑,进行以牧区城镇"生产-市场-社会化服务"为中心的畜牧业同心圆圈扩展布局,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牧区的特殊性解决牧区产业化存在的具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牧区 城镇化 草地畜牧业 产业化 同心圆圈扩展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期刊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肇英杰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19,共3页
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刊物的内容及质量均有重要影响。在当前文化领域的建设中,出版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编辑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编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出版行业急需复合型编辑人才。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使期刊编辑工... 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刊物的内容及质量均有重要影响。在当前文化领域的建设中,出版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编辑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编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出版行业急需复合型编辑人才。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使期刊编辑工作的开展紧跟时代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复合型编辑需求的迫切性入手,对复合型编辑人才的素质需要及具体培养方法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编辑 素质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强高校文科学报的审稿工作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正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6-152,共7页
审稿是最重要的编辑活动之一。加强审稿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健全的审稿制度、规范化的审稿要求、高素质的审稿主体。只有三要素有效结合,才能保证审稿质量。从制度看,高校文科学报应当根据编辑实务,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三审一定&qu... 审稿是最重要的编辑活动之一。加强审稿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健全的审稿制度、规范化的审稿要求、高素质的审稿主体。只有三要素有效结合,才能保证审稿质量。从制度看,高校文科学报应当根据编辑实务,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三审一定"审稿制度、落实审稿意见的责任制度、防范非正常审稿的双匿名送审制度;从审稿主体看,不仅要强化编辑的专业素质和信息能力,还应当组织与期刊相适应的审稿专家群;从审稿的规范化来看,要设计适合刊物学科特点的量化和非量化审稿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科学报 审稿制度 审稿单 审稿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1,共5页
经济新闻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阵前冲锋号的作用。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能揭示出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遵循的原则和规律,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新闻深度报道 经济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新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2
15
作者 闵文义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西部大开发为我国民族关系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民族关系方面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而需要做扎实有力的工作加以预防。解决和处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遵循“未雨绸缪,理论先导”、“把握时机,及... 西部大开发为我国民族关系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民族关系方面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而需要做扎实有力的工作加以预防。解决和处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遵循“未雨绸缪,理论先导”、“把握时机,及时处理”、“健全法规,依法办事”、“多方配合,综合治理”等原则。为了杜绝民族关系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还应当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更加具体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西部开发 民族意识 地区经济差距 民族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闵文义 戴正 才让加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6-62,共7页
从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民族利益、民族权利、民族发展来看,由于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在逐步加大,我国民族"事实上不平等"的趋势还在加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要从民族关系问题的核心入手,缩小西部少... 从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民族利益、民族权利、民族发展来看,由于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在逐步加大,我国民族"事实上不平等"的趋势还在加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要从民族关系问题的核心入手,缩小西部少数民族与东部地区存在着的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知识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民族之间必然会逐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切实改变民族关系,消除民族间因为文化差异不同所造成的偏见和歧视。而民族关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一种互动关系,民族关系从地位、本质、功能以及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发挥其文化功能的角度来看,又将会起到反作用,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文化创新中推动高校学报科学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肇英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先进文化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先进文化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要具有先进的品格和功能,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高校学报作为现...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先进文化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先进文化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要具有先进的品格和功能,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高校学报作为现代科技、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一直是国家先进文化发展研究的重要力量,引领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文化创新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知识传播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定居点牧民社会经济文化适应力分析——以甘南牧区定居点牧民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正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38-145,共8页
定居点牧民的社会经济文化适应力就是指牧民进入定居点后,对新的生态环境、经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政府政策、法律意识、民族传统等各方面的调适能力,其决定了牧民在定居点的持续生存能力。以往并未考虑定居点牧民社会经济... 定居点牧民的社会经济文化适应力就是指牧民进入定居点后,对新的生态环境、经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政府政策、法律意识、民族传统等各方面的调适能力,其决定了牧民在定居点的持续生存能力。以往并未考虑定居点牧民社会经济文化适应力差异的划一定居方案往往致使部分牧民复归游牧生活。此外,民族地区定居点牧民受"贫困文化"影响,其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也深刻影响着其在定居点环境下的社会经济文化适应能力。为此,搭建定居点牧民社会经济文化适应力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差异化定居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定居点 牧民 适应力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应重视论文摘要的写作与规范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02-105,共4页
阐述学术论文的摘要这一关键信息要素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编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应当重视摘要的编辑修改加工整理规范工作。在具体编辑过程中:编辑应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情感;认真修改文章,重视主题的分析,为进一步修改编... 阐述学术论文的摘要这一关键信息要素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编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应当重视摘要的编辑修改加工整理规范工作。在具体编辑过程中:编辑应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情感;认真修改文章,重视主题的分析,为进一步修改编辑规范好摘要做准备;逐字推敲,做到摘要内容完整、清晰、一目了然;着重强调了摘要中"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摘要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互联网+学术期刊”编辑生产过程中的创新
20
作者 戴正 蔡秀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84-188,共5页
"互联网+学术期刊"编辑生产不仅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具有丰富文化性、学术性、规范性以及导向性的复杂系统工程,还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学术供给系统的特点。"互联网+学术期刊"是一种新的数字出版业经济形态,是把互联网... "互联网+学术期刊"编辑生产不仅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具有丰富文化性、学术性、规范性以及导向性的复杂系统工程,还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学术供给系统的特点。"互联网+学术期刊"是一种新的数字出版业经济形态,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到期刊社会编辑生产总过程之中,提高编辑出版创新力的价值重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良好的学术创新生态、提升学术期刊的运营效率和编辑出版的组织效率。"互联网+学术期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要有工具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内容服务创新的支撑,才能把变革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学术期刊 创新 编辑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