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311名不同民族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谢沛原 余占海 +2 位作者 朱玉娟 李志强 周建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60-862,866,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不同民族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探索龋病与牙周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并指导大学生口腔预防保健。方法:采取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西北民族大学4311名新生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检查项... 目的:通过调查不同民族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探索龋病与牙周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并指导大学生口腔预防保健。方法:采取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西北民族大学4311名新生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龋病、牙龈炎、牙结石等。结果:4311名大学新生龋病、牙龈炎、牙结石患病率分别为38.60%、32.87%、47.83%.统计分析表明,男生和女生龋病、牙龈炎、牙结石患病率分别为(30.96%、45.88%;37.56%、28.46%;54.78%、41.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患龋率分别为(58.19%、51.05%、50.42%)与汉族患龋率(36.68%)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龋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维吾尔族(39.08%)与汉族牙龈炎患病率(30.30%)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蒙古族(36.82%)与汉族牙结石检出率(45.86%)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需要加强大学新生的口腔宣传教育和预防保健,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调查 龋病 牙龈炎 牙结石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健康状况和民族因素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瑞 施文 +5 位作者 易根云 张小凤 黄慧敏 周建业 余占海 李志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5-749,共5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探寻牙周健康状况和民族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采集12名牙周炎患者(5名汉族和7名裕固族)和10名健康者(5名汉族和5名裕固族)的唾液,提取细菌总DNA,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16SrRNA基因序列进...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探寻牙周健康状况和民族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采集12名牙周炎患者(5名汉族和7名裕固族)和10名健康者(5名汉族和5名裕固族)的唾液,提取细菌总DNA,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UniFrac距离总变化中,牙周因素在未加权分析中有差异(P=0.02),民族因素在加权分析中有差异(P=0.03),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加权和未加权分析中均有差异(P<0.05)。结论:牙周健康状况及民族因素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均有影响作用,并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但牙周健康状况是引起细菌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牙周健康状况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知识行为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志强 周建业 +3 位作者 胡晓潘 余占海 马力扬 练维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调查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35-44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民族地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和方法,对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的445名35-44... 目的调查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35-44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民族地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和方法,对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的445名35-44岁人群进行龋病及牙周健康检查,并对其口腔卫生行为、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冠龋患龋率分别为48.28%、79.47%、67.11%,根龋患龋率分别为38.62%、69.54%、42.95%;2)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牙龈出血率分别为86.90%、90.07%、65.77%,牙石检出率分别为99.31%、100.00%、99.33%,牙周袋检出率分别为68.97%、67.55%、43.62%。3)69.84%的人每天刷牙,94.90%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牙线;20.19%的人牙痛时会找医生治,42.23%的人从来没有看过牙病。结论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中年人的患龋率高,牙周健康状况及口腔卫生差,口腔保健行为认知不足,应重视中年人龋病和牙周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族 保安族 裕固族 口腔健康状况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游祥磊 王少果 +5 位作者 曾飒 车春晓 周建业 王佳佳 李志强 何祥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1-994,999,共5页
目的:从口腔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并验证其代谢产物对主要致龋菌的抑制作用。方法:搔刮法提取牙菌斑,平板稀释法筛选出细菌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及16SrDNA基因序列的比对。琼脂平板打孔法检测其代谢产物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及嗜酸乳杆... 目的:从口腔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并验证其代谢产物对主要致龋菌的抑制作用。方法:搔刮法提取牙菌斑,平板稀释法筛选出细菌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及16SrDNA基因序列的比对。琼脂平板打孔法检测其代谢产物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及嗜酸乳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牙菌斑中分离出3株细菌,通过形态学及16SrDNA基因序列检测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其代谢产物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嗜酸乳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粘性放线菌抑制作用最强。结论:牙菌斑中可以分离出枯草芽孢杆菌,并且其代谢产物对主要致龋菌具有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有望作为益生菌在龋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致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DNA相关技术在口腔细菌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雷燕 周建业 +1 位作者 李志强 余占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205-1207,1210,共4页
龋病、牙周病和粘膜病等多种口腔疾病都与口腔微生物相关,但致病菌种类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仍存在未知的致病菌种[1]。在人类口腔中己检测出700多种细菌,其中有50%以上不能培养[2],可见用培养法研究多态性的局限性。因此,为口腔致病菌的... 龋病、牙周病和粘膜病等多种口腔疾病都与口腔微生物相关,但致病菌种类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仍存在未知的致病菌种[1]。在人类口腔中己检测出700多种细菌,其中有50%以上不能培养[2],可见用培养法研究多态性的局限性。因此,为口腔致病菌的研究寻找有效、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有利于口腔疾病的研究。在细菌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菌 多态性 RDNA 16S 应用 口腔疾病 口腔致病菌 细菌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DNA序列测定在口腔疾病的应用特点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沛原 余占海 +1 位作者 李志强 周建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10-1012,共3页
口腔是微生物在人体重要的栖息环境,当口腔正常微生物种群出现数量或种类比例上的异常时,会导致口腔疾病,因此,通过实验手段研究龋病、牙髓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口腔疾病研究的重要部分。目前众多学者通过应用... 口腔是微生物在人体重要的栖息环境,当口腔正常微生物种群出现数量或种类比例上的异常时,会导致口腔疾病,因此,通过实验手段研究龋病、牙髓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口腔疾病研究的重要部分。目前众多学者通过应用不同实验手段对口腔疾病的菌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陈舟等(2003)采用经典生化和血清学的鉴定方法,针对敏感人群对不同龋牙菌斑中的变形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DNA序列 应用 16S 微生物种群 综述 测定 实验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唾液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杰 王少果 +3 位作者 周建业 吾斯曼江艾尔肯 何祥一 李志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人群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含量,比较其在各组人群分布的差异。方法:应用SYBR Green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针对Pg特异基因Arg-gingipain设计引物,检测20例慢性牙周炎和20例牙周健康者唾液...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人群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含量,比较其在各组人群分布的差异。方法:应用SYBR Green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针对Pg特异基因Arg-gingipain设计引物,检测20例慢性牙周炎和20例牙周健康者唾液内Pg的含量,t检验分析比较在各组人群中Pg定植的差异。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Pg的检出数目为(1.78×103~1.99×105),检出率为85%;牙周健康者唾液中,Pg的检出数目为(2.19×103~2.30×103),检出率为10%。Pg在慢性牙周炎和牙周健康者唾液中检出数目和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在今后的研究及防治中,不仅要观察龈沟液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也应注意其在唾液中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慢性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有龋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少果 游祥磊 +4 位作者 车春晓 曾飒 周建业 李志强 何祥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有龋和无龋者唾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差异。方法:在甘肃省康乐县景古镇居民口腔检查中随机选取14位汉族居民,其中,7例有龋(caries-active,CA组,DMFT≥4)、7例无龋(caries-free,CF组)。采取唾液样本,提D... 目的: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有龋和无龋者唾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差异。方法:在甘肃省康乐县景古镇居民口腔检查中随机选取14位汉族居民,其中,7例有龋(caries-active,CA组,DMFT≥4)、7例无龋(caries-free,CF组)。采取唾液样本,提DNA,PCR扩增,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16SrRNA V4区进行双端测序;利用Mothur、MEGAN4、Cluster 3.0和Java Treeview等软件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差异分析。结果:共得到118151条优质序列,发现5738个OTUs,2795个物种,归属27个门,218个属。CA组和CF组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其中,门水平上,Firmicutes和SR1在CA组显著低于CF组(P<0.05)。属水平上,Rothia、Alistipes和Catonella在CA组显著低于CF组(P<0.05),Scardovia在CA组显著高于CF组(P<0.05);CA组和CF组OTUs分别为(550.2±26.48),(597.4±66.07),CA组和CF组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3±0.03),(0.49±0.01),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人类口腔唾液有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有龋者的微生物种类较无龋者稍有减少;Firmicutes和SR1菌门,Rothia、Alistipes和Catonella菌属的存在与龋病呈负相关;相反地,Scardovia等菌属的存在与龋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微生物群落结构 16SrRNA高通量测序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联系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爽 易根云 +1 位作者 李志强 周建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牙周炎已成为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调查显示全球约有44%~57%和10%的成人患有中度和重度牙周炎。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其主要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和在斑块破裂基础... 牙周炎已成为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调查显示全球约有44%~57%和10%的成人患有中度和重度牙周炎。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其主要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和在斑块破裂基础上形成的血栓。牙周炎和冠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牙周致病菌通过直接作用定植在冠状动脉;通过间接作用产生各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引起全身炎症状态、脂质异常和凝血状态;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分别形成生物性炎症、化学性炎症、免疫性炎症,最终形成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形成冠心病。本文旨在对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联系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晓潘 余占海 +1 位作者 李志强 周建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龋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发生的口腔常见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 龋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发生的口腔常见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90%的学龄儿童和大部分的成年人的身体和生活质量,国内学者亦有相关报道,因此,防龋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人类双生子、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遗传因素在龋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为龋病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感基因 龋病 世界卫生组织 常见疾病 世界范围 人类健康 口腔医学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TGF-β各亚型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爽 孟晓雪 +5 位作者 周建业 易根云 黄慧敏 张小凤 李志强 余占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TGF-β各亚型(TGF-β1、TGF-β2、TGF-β3)的表达差异,探讨三者在慢性牙周炎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中度牙周炎组(n=9)、重度牙周炎组(n=18)和健康对照组(n=19),基于Lumninex 200多重分析仪对其血清...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TGF-β各亚型(TGF-β1、TGF-β2、TGF-β3)的表达差异,探讨三者在慢性牙周炎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中度牙周炎组(n=9)、重度牙周炎组(n=18)和健康对照组(n=19),基于Lumninex 200多重分析仪对其血清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中TGF-β1浓度(41053.26±8318.65)ng/L及TGF-β3浓度(2454.58±552.73)ng/L含量水平均高于中度牙周炎组分别为(32112.22±7153.87)ng/L,P<0.01;(1991.11±532.22)ng/L,P<0.05)和重度牙周炎组分别为(30652.89±8245.31)ng/L,P<0.01;(1829.17±483.68)ng/L,P<0.01);TGF-β1和TGF-β3分别与CAL、PD、BOP、PLI呈明显负相关;TGF-β1与TGF-β3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中浓度较高的TGF-β1可能对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TGF-β3不仅对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可能与TGF-β1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血清 Luminex多重分析 TGF-β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B-1基因多态性与甘肃裕固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岳海泉 周建业 +4 位作者 苏琳涵 胡晓潘 许晋赢 李志强 余占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研究β防御素1基因(beta defensin 1,DEFB-1)中rs11362、rs2978862和rs5743407三个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甘肃裕固族及汉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甘肃裕固族自治县选取两民族样本355例,病例组164例(汉族85例,裕固族79例);... 目的:研究β防御素1基因(beta defensin 1,DEFB-1)中rs11362、rs2978862和rs5743407三个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甘肃裕固族及汉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甘肃裕固族自治县选取两民族样本355例,病例组164例(汉族85例,裕固族79例);对照组(汉族86例,裕固族105例),采外周血提取DNA,利用核酸质谱技术检测3个位点的基因型,统计分析。结果:rs11362和rs297886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裕固族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有差异(P<0.05);rs11362位点的GA基因型频率病例组(29.1%)低于对照组(48.8%)[OR=0.438,95%CI=0.224-0.857](P<0.05);rs2978862位点的GA基因型频率病例组(25.3%)显著低于对照组(47.7%)[OR=0.396,95%CI=0.201-0.783](P﹤0.01);rs11362、rs2978862和rs5743407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裕固族与汉族间以及汉族人群中均无差异。结论:DEFB-1基因rs11362位点和rs2978862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裕固族人群龋病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1 单核苷酸多态性 龋病 汉族 裕固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TiO_(2-x)N_x薄膜托槽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颖杰 曹宝成 +3 位作者 王育华 王璞 张旭 李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30-1635,共6页
目的制备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并评价薄膜托槽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直丝弓金属托槽原材料试样表面制备锐钛矿相掺氮TiO2-xNx薄膜:①将薄膜材料(薄膜托槽组)和普通托槽材料(普通托槽组)分别缝合于大鼠颊黏膜2侧,2周后... 目的制备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并评价薄膜托槽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直丝弓金属托槽原材料试样表面制备锐钛矿相掺氮TiO2-xNx薄膜:①将薄膜材料(薄膜托槽组)和普通托槽材料(普通托槽组)分别缝合于大鼠颊黏膜2侧,2周后肉眼观察和组织学评价薄膜的口腔黏膜刺激性;②分别用薄膜材料(薄膜托槽组)、普通托槽材料(普通托槽组)浸提液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给小鼠灌胃1周,观察小鼠的临床毒性体征、体质量增长率和重要脏器组织学变化以评价薄膜材料的短期全身毒性作用;③薄膜材料对兔血的溶血实验评价材料的溶血性;④分组同②,各组小鼠在24 h内给予对应液灌胃2次,制备小鼠骨髓涂片评价薄膜材料可能的致畸致突变作用。结果大鼠饮食、活动如常,薄膜托槽组的口腔黏膜与普通托槽组组织学表现一致,表明薄膜托槽无明显口腔黏膜刺激作用;短期全身毒性实验中,3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动物未观察到明显的临床毒性体征,病理解剖也未观察到明显异常,表明薄膜托槽无明显短期全身毒性作用;溶血实验中,薄膜托槽组溶血率<5%,未发现红细胞破象,表明薄膜试样不引起急性溶血;微核实验中生理盐水组、薄膜托槽组和普通托槽组的微核率分别为1.48‰、2.08‰和2.16‰,均低于5‰,且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无口腔黏膜刺激性、无短期全身毒性、无溶血性以及无遗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TiO2-xNx薄膜 MBT直丝弓金属托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idaecin型抗菌肽在毕赤酵母菌中的基因工程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施文 马瑞 +6 位作者 周建业 陈莉娅 马媛媛 黄慧敏 张小凤 易根云 李志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毕赤酵母菌(Pichia patoris,P.pastoris)中成功表达Apidaecin型抗菌肽。方法:利用PCR技术在Apidaecin基因N端插入EcoR I酶切位点、GST标签(并连接DDDDK肠激酶位点),且在C端插入终止密码子和Not I酶切位点,后...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毕赤酵母菌(Pichia patoris,P.pastoris)中成功表达Apidaecin型抗菌肽。方法:利用PCR技术在Apidaecin基因N端插入EcoR I酶切位点、GST标签(并连接DDDDK肠激酶位点),且在C端插入终止密码子和Not I酶切位点,后将上述片段扩增后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GST-Apidaecin,并测序鉴定;将pPICZαA-GST-Apidaecin重组质粒电转至P.pastoris X33中并进行发酵表达;表达产物经GST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EK肠激酶切除GST标签后进行抑菌实验。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GST-Apidaecin融合蛋白表达的产物条带位于分子量约为28KD处,与理论分子量一致;抑菌实验表明,用EK肠激酶切除GST融合标签后,Apidaecin型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Apidaecin型抗菌肽在P.pastoris菌中得到成功表达并具有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Apidaecin 毕赤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克隆文库法分析成人龋病唾液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俊平 吴芳 +4 位作者 汪珍珍 王译彬 周建业 李志强 余占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讨论汉族人群中高龋和无龋人群口腔唾液微生物结构的差异。方法:采集符合WHO采样标准的唾液样本6例,其中高龋组(CA组)3例,无龋组(CF组)3例,提取细菌总DNA,构建16SrRNA克隆文库,挑取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并用MOTHUR等软件对结果进行... 目的:讨论汉族人群中高龋和无龋人群口腔唾液微生物结构的差异。方法:采集符合WHO采样标准的唾液样本6例,其中高龋组(CA组)3例,无龋组(CF组)3例,提取细菌总DNA,构建16SrRNA克隆文库,挑取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并用MOTHUR等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MEGA4.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获得80个OTUs,归属于5个门,9个纲,10个目,14个科,19个属,其中有13个优势属;CA组优势属为:链球菌属(53.16%)、普氏菌属(28.77%)、颗粒链球菌属(9.34%);CF组优势菌为:链球菌属(46.12%)、普氏菌属(23.41%)、奈瑟菌属(14.35%)。结论:16SrRNA克隆文库法已成熟,可用于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当地汉族人群中高龋和无龋人群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高龋组中优势菌(链球菌属、普氏菌属、颗粒链球菌属)对龋病发生发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龋病 优势菌 16S RRNA 克隆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胺丁醇过敏误诊为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过敏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红兵 周海静 李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5-175,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因右下后牙疼痛1周,加重2d,于2013年5月22日来我院就诊。半年前在甘肃省某综合医院查出有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目前正在服用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等,共服用i0d。
关键词 乙胺丁醇 盐酸阿替卡因 肾上腺素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过敏 误诊 临床资料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TiO_(2-x)N_x薄膜托槽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颖杰 曹宝成 +2 位作者 王育华 李娜 张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4,96,共6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普通MBT直丝弓金属托槽表面制备了锐钛矿相掺氮TiO2-xNx薄膜,通过MTT比色法、细胞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及荧光染色法评价薄膜托槽的细胞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的细胞毒性为0级,与对照组相比,薄膜...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普通MBT直丝弓金属托槽表面制备了锐钛矿相掺氮TiO2-xNx薄膜,通过MTT比色法、细胞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及荧光染色法评价薄膜托槽的细胞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的细胞毒性为0级,与对照组相比,薄膜托槽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细胞在薄膜托槽表面贴壁生长良好;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粘附在材料表面的细胞其细胞核呈亮黄绿色荧光,细胞质呈绿色荧光,细胞生长良好。由此证明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TiO2-xNx薄膜 MBT直丝弓金属托槽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托槽表面TiO_(2-x)N_x薄膜的生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旭 曹宝成 +2 位作者 李娜 张颖杰 王育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235-2238,共4页
考察金属托槽表面掺氮TiO2-xNx薄膜的生物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不锈钢金属托槽原材料表面制备掺氮TiO2-xNx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薄膜微观结构,利用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薄膜的体... 考察金属托槽表面掺氮TiO2-xNx薄膜的生物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不锈钢金属托槽原材料表面制备掺氮TiO2-xNx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薄膜微观结构,利用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薄膜的体外生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掺氮TiO2-xNx薄膜为锐钛矿结构,纳米量级,薄膜均匀致密;在干摩擦及人工唾液和Hank’s溶液的润滑条件下,掺氮TiO2-xNx薄膜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损低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磁控溅射法 掺氮TiO2-xNx薄膜 生物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东乡族及保安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19
作者 李志强 周建业 +3 位作者 胡晓潘 余占海 谢小冬 李培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Taq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东乡族及保安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甘肃东乡族及保安族龋病患者264人和健康对照219人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Taq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东乡族及保安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甘肃东乡族及保安族龋病患者264人和健康对照219人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测定VDR TaqI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TT为参照,Tt基因型频率病例组(14.0%)显著高于对照组(4.3%)(P=0.000 2);个体携带基因型Tt较TT患龋风险提高了3.8倍,等位基因t在病例组占7.0%,在对照组占2.1%(P=0.000 3);按不同性别及族群进行多态性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位基因t可能与该人群龋病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多态性 龋病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TLO3的全基因组测序及与枯草芽孢杆菌168和XF-1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20
作者 张小凤 黄慧敏 +4 位作者 易根云 吴生荣 周建业 李志强 包广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TLO3的全基因组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三代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TLO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并与B.subtilis168及XF-1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目的: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TLO3的全基因组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三代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TLO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并与B.subtilis168及XF-1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枯草芽孢杆菌TLO3全基因组由1条环状染色体和质粒组成;比较基因组研究发现TLO3在细胞复制、重组和修复等过程的基因数量明显高于XF-1和168,抗菌基因簇与XF-1相似。结论:枯草芽孢杆菌TLO3在具有抗菌性的同时,还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可能更好地适应口腔复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家族 比较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