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优化兰州百合多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及其活性
1
作者 廖文竹 康淑荷 +2 位作者 李丽 原梦瑶 安丽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640,共14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兰州百合粗多糖的工艺条件,评估粗多糖和纯化后多糖的美白、保湿和吸湿活性。通过静态实验,筛选出DM301为较佳树脂,在动态实验的基础上,以加权综合评分(包括脱色率、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响应值,...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兰州百合粗多糖的工艺条件,评估粗多糖和纯化后多糖的美白、保湿和吸湿活性。通过静态实验,筛选出DM301为较佳树脂,在动态实验的基础上,以加权综合评分(包括脱色率、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DM301纯化百合多糖的较佳工艺条件。以多糖对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评价美白活性;考察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11%、43%、81%和95%的环境下24 h内样品的保湿和吸湿活性。在上样质量浓度为4.30 mg·mL^(-1)、洗脱剂体积为0.70 BV、流速为1.36 BV·h^(-1)、上样量为1.0 BV条件下,综合评分达63.99%±0.02%(n=3),接近预测值,说明所建立数学模型合理。纯化后多糖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3.52 mg·mL^(-1)和2.79 mg·mL^(-1),具有良好的美白活性;在22℃,4种湿度条件下,粗多糖和纯化多糖均具有优异的吸湿性能(24 h吸湿率均大于100%);纯化多糖及其混合物均具有高保湿性(24 h保湿率均大于97.5%)。响应面法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百合粗多糖工艺稳定、可行,为百合多糖的有效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纯化后的百合多糖的美白、保湿和吸湿活性均有所增强,为兰州百合多糖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多糖 大孔吸附树脂 响应面法 美白活性 吸湿保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合作社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西北东乡族回族留守妇女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光伦 王康英 +3 位作者 代海鸥 伍燕墩 伍朝亚 伍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以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总结了西北地区东乡族、回族聚居县乡村庄空心化的特点,分析了"男工女耕"、"男耕女牧"状况下留守妇女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的困境,研究了留... 以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总结了西北地区东乡族、回族聚居县乡村庄空心化的特点,分析了"男工女耕"、"男耕女牧"状况下留守妇女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的困境,研究了留守妇女参与农牧业合作社的路径。本研究结果对提高东乡族、回族留守妇女的组织化程度,解决留守妇女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进而增加其家庭收入,维护西北民族地区的农村政治与社会稳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理论参考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妇女 合作路径 西北地区 东乡族 回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提取物中的花青素智能pH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娅敏 张敏 +5 位作者 张沛春 张斌 齐燕姣 鲜亮 王文芳 陈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380,共8页
食品包装是食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引起或抑制人们的食欲,在提高食物的外观和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变质腐烂的食品带来未知疾病的困扰,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花青素是... 食品包装是食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引起或抑制人们的食欲,在提高食物的外观和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变质腐烂的食品带来未知疾病的困扰,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花青素是重要的天然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属于多酚家族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该文综述了近几年研究人员从不同植物中提取出花青素,将其作为指示剂制备智能pH复合膜,通过复合膜颜色的变化以监测肉类、牛奶和果蔬等的新鲜程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还讨论了花青素的来源、结构和性质,为研究人员探索从不同植物中提取的花青素智能pH指示膜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提取方法 PH敏感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表面残余碱转换钠补偿包覆层
4
作者 乌兰 杨杰 +2 位作者 耿磊 胡润 彭尚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钠离子电池(SIBs)在大规模电能存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高温固相法合成层状正极材料的过程中,钠盐和金属氧化物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形成层状结构,部分钠盐未能进入材料的体相结构,而是残留在材料表面形成碱性物质,如NaOH、Na... 钠离子电池(SIBs)在大规模电能存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高温固相法合成层状正极材料的过程中,钠盐和金属氧化物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形成层状结构,部分钠盐未能进入材料的体相结构,而是残留在材料表面形成碱性物质,如NaOH、NaHCO_(3)和Na_(2)CO_(3),统称为残碱。这些残碱加速了液体电解质中过渡金属层的溶解,导致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不可逆的退化。此外,碳酸钠在高电压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电池胀包的原因之一,带来安全隐患,并导致钠离子全电池中出现严重的钠离子损失,限制了其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了一种创新性实验方案,将材料表面的有害残碱成分成功转化为NaMgPO4包覆层结构。近年来兴起的差示电化学质谱(DEMS)技术被用来验证该残碱处理工艺的效果。制备的NaMgPO4包覆层均匀覆盖在正极材料表面,厚度约为5 nm,且具有良好的结晶性。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包覆材料的衍射峰与原始材料的衍射峰完全对应,证明少量包覆不会影响材料的晶体结构。此外,包覆层的存在轻微扩大了钠层间距,提升了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NNM-2材料展示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1 C电流密度下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69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4%。在充放电过程中基本不再产生CO_(2),表明残碱含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残碱 NaMgPO4包覆 电化学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芪多糖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美白和吸湿保湿活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原梦瑶 康淑荷 +3 位作者 崔璐娟 朱青青 李胜硕 郭金旺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586,共10页
基于单因素〔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g∶mL,下同)、提取次数、粒度〕超声辅助水提取法提取红芪多糖的实验结果,选取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了红芪多糖对2,2'-联氮-双(3-乙基苯... 基于单因素〔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g∶mL,下同)、提取次数、粒度〕超声辅助水提取法提取红芪多糖的实验结果,选取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了红芪多糖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OH的清除能力、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作用及吸湿保湿性能。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水对粒度45目的红芪粉末提取红芪多糖,在超声功率99 W、超声时间43 min、超声温度70℃、料液比1∶21、提取3次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3.90%;质量浓度1.00 g/L红芪多糖对ABTS^(+)•清除率89.67%,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0 g/L;质量浓度10.00 g/L红芪多糖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率为54.14%,IC50为8.06 g/L;12 h内,在相对湿度43%的环境中,红芪多糖的吸湿率(红芪多糖吸水后的总质量占吸水前红芪多糖质量的百分数)为101.01%,质量浓度10 g/L红芪多糖溶液保湿率达9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多糖 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 美白 吸湿保湿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莓花青素的CS/SA智能指示复合凝胶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敏 赵娅敏 +4 位作者 张沛春 张斌 齐燕姣 张宏 陈丽华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50-3560,共11页
利用蓝莓花青素制备成食品新鲜度智能指示复合凝胶膜,本文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材料,通过溶液浇铸法完成。通过分析花青素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下的颜色变化,不同花青素添加量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凝胶膜在厚度、力学性能、含水量、溶胀度... 利用蓝莓花青素制备成食品新鲜度智能指示复合凝胶膜,本文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材料,通过溶液浇铸法完成。通过分析花青素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下的颜色变化,不同花青素添加量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凝胶膜在厚度、力学性能、含水量、溶胀度、水溶性、红外光谱、表面微观结构、透光率、接触角以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的影响,证实当花青素的含量为10mg时,复合凝胶膜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性能,同时其含水量最低;当花青素的添加量为50mg时,复合凝胶膜具有最佳的食品新鲜度指示的灵敏度。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的数据显示,蓝莓花青素与两种膜基质之间有很好的相容性,并且能够相互提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亲和力。在环境条件下,分析智能指示复合凝胶膜的性能和可行性,猪肉经过24h的储存,膜的颜色会从红色变成深绿色。研究结果旨在为花青素智能指示复合凝胶膜在甘肃地区特色猪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复合凝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 NPs/NO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4-NP催化加氢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张沛春 张敏 +5 位作者 赵娅敏 杨小军 齐燕姣 张平 陈丽华 张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198,共8页
全球水污染严重,亟需开发有效技术净化水。4-硝基苯酚(4-NP)是常见的水污染物,可将其还原为制药原料4-氨基苯酚,在净化水的同时可以创造价值。过渡金属纳米粒子常用于催化还原反应,但其易聚集影响催化活性,将其负载到杂原子掺杂的多孔... 全球水污染严重,亟需开发有效技术净化水。4-硝基苯酚(4-NP)是常见的水污染物,可将其还原为制药原料4-氨基苯酚,在净化水的同时可以创造价值。过渡金属纳米粒子常用于催化还原反应,但其易聚集影响催化活性,将其负载到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可稳定金属纳米颗粒,从而提高催化效率。采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通过熔盐辅助法在空气中不需要使用精密的管式炉直接热解制备出氮氧掺杂的碳纳米片,将所获得的碳纳米片作为载体用于生长尺寸小且负载均匀的Co纳米粒子制备Co NPs/NOC催化剂,根据催化NaBH4还原4-NP反应的效果,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为:草酸铵作为氮源,碳源与氮源的比例为1∶1,热解温度为700℃,钴盐的添加量为3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表观速率常数达到了0.00632s^(-1),且在第五次循环后仍能达到90%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原子掺杂多孔碳 熔盐辅助法 催化剂 对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修饰及其药理活性
8
作者 原梦瑶 康淑荷 +2 位作者 陆丽娜 李佳 罗兴平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3,77,共8页
红芪(Radix Hedysari)为名贵中药材,具有补气利血、固表止汗、敛疮排毒等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红芪多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肿瘤、延缓衰老、降低血糖以及缓解肝损伤等药理活性。文中综述了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结构修饰... 红芪(Radix Hedysari)为名贵中药材,具有补气利血、固表止汗、敛疮排毒等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红芪多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肿瘤、延缓衰老、降低血糖以及缓解肝损伤等药理活性。文中综述了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结构修饰及其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红芪植物资源和红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结构修饰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素基泡沫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卢新宇 阿丽旦·如扎洪 +4 位作者 孙科 王玉璞 谷硕 苏琼 王彦斌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74-5085,共12页
在全球石化资源和能源紧缺的环境下,传统材料所开发的泡沫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等,但是此类材料具有来自石化资源、污染严重以及不可再生等缺点,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加重对环境的负担。纤维素基泡沫材料具有绿色、可再生、无污染等... 在全球石化资源和能源紧缺的环境下,传统材料所开发的泡沫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等,但是此类材料具有来自石化资源、污染严重以及不可再生等缺点,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加重对环境的负担。纤维素基泡沫材料具有绿色、可再生、无污染等环境友好性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纤维基泡沫的研究进展,着重从纤维的预处理、发泡工艺、发泡配方和潜在应用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未来纤维素基泡沫材料的优化设计、大规模生产及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预处理 工艺 配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包合物的缓释抗菌性能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进琴 王彦斌 +4 位作者 孙科 阿丽旦·如扎洪 谷硕 王玉璞 苏琼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0-2057,共8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的抗菌物质越来越多,但多数抗菌剂的抗菌成份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就会表现出毒性大、抗菌时效短、挥发性强等缺点,因而导致其在应用中受到了限制。降低毒性、延长抗菌时效、降低挥发性等成为拓宽抗菌剂应用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的抗菌物质越来越多,但多数抗菌剂的抗菌成份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就会表现出毒性大、抗菌时效短、挥发性强等缺点,因而导致其在应用中受到了限制。降低毒性、延长抗菌时效、降低挥发性等成为拓宽抗菌剂应用的关键所在。环糊精和抗菌剂进行包合形成缓释系统能改善这一理化性质。缓释是将特定活性物质缓慢释放到目标介质中,在一定时间内减缓特定活性物质释放的一类技术。基于此,本文首先综述了环糊精包合物的常用制备方法及改性环糊精的作用,其次阐述了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缓释抗菌性能及缓释性能,最后系统的总结了缓释性能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发展及应用,以期为设计和制备具有高效缓释抗菌性能的抗菌剂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改性 包合物 缓释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污染绿洲土壤中镉、锌在芹菜中的积累与迁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一鸣 南忠仁 +3 位作者 赵转军 王兆炜 赵翠翠 晋王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4,共6页
利用盆栽试验,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干旱区污染绿洲土壤中重金属镉、锌在芹菜中的积累与迁移.结果表明:(1)原状绿洲土中Cd、Zn形态以残渣态为主,随着外源性Cd、Zn添加量的增加,芹菜土壤中Cd、Zn全量和各化学形态含量随之增加... 利用盆栽试验,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干旱区污染绿洲土壤中重金属镉、锌在芹菜中的积累与迁移.结果表明:(1)原状绿洲土中Cd、Zn形态以残渣态为主,随着外源性Cd、Zn添加量的增加,芹菜土壤中Cd、Zn全量和各化学形态含量随之增加;且交换态Cd、Zn和碳酸盐结合态Cd、Zn含量增幅较大,有机结合态Cd、Zn含量增幅较小,残渣态Cd、Zn含量几乎不变;随着Cd、Zn添加量的增加,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Zn逐渐占绝对优势.(2)随着外源性Cd、Zn添加浓度的增加,芹菜叶和根部累积的Cd、Zn含量随之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结合态Cd与芹菜叶和根部累积的Cd含量呈极显著相关,表明土壤中的有机物结合态Cd对芹菜叶和根部累积Cd有最大贡献;有机物结合态Zn与芹菜根部累积的Zn含量,碳酸盐结合态Zn与芹菜叶部累积的Zn含量呈极显著相关,表明有机物结合态Zn和碳酸盐结合态Zn分别对芹菜根和叶部累积Zn有最大贡献.(3)芹菜叶和根部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且Cd的富集系数大于Zn,表明芹菜吸收Cd的能力大于Zn,其毒害作用也相应大于Zn;两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根部均大于叶部,且其迁移系数均小于1,表明Cd、Zn在芹菜中的迁移能力较弱,两种金属在芹菜可食用的叶部累积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土壤 污染 化学形态 积累与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塑料在农业土壤中的趋势和影响
12
作者 杨帆 候梦宗 +4 位作者 宋丽莎 胡润 马瑜浩 刘强 张宏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塑料产品破碎、风化、老化等途径产生的微塑料(MPs,<5 mm)和纳米塑料(NPs,<1μm)逐渐在土壤中积累并且由于其难降解的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已有报道MP/NPs与植物在植物-土壤关系中的相互作用,缺乏对这一新兴领域知识状况的... 塑料产品破碎、风化、老化等途径产生的微塑料(MPs,<5 mm)和纳米塑料(NPs,<1μm)逐渐在土壤中积累并且由于其难降解的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已有报道MP/NPs与植物在植物-土壤关系中的相互作用,缺乏对这一新兴领域知识状况的全面综述,阻碍了这一领域的持续发展。本综述旨在通过广泛总结农业中MPs/NPs的来源、研究技术、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及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来填补这一空白。本综述还介绍了MPs/NPs植物毒性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技术 农业 微塑料 纳米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预处理高色度有机化工废水的研究
13
作者 张文博 刘娟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839-1841,1847,共4页
以Fenton试剂处理兰州某化工厂有机废水。结果表明,Fenton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0.15 mol/L,FeSO4投加量为4 mmol/L,初始pH为3,反应时间9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有机废水色度去除率达98%以上,出水呈无色,COD Cr去除率达80... 以Fenton试剂处理兰州某化工厂有机废水。结果表明,Fenton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0.15 mol/L,FeSO4投加量为4 mmol/L,初始pH为3,反应时间9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有机废水色度去除率达98%以上,出水呈无色,COD Cr去除率达80%以上,同时出水B/C值大幅提高,达到0.49,预处理效果良好,有利于进一步生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工废水 FENTON试剂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催化剂磷酸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琼 张博文 +3 位作者 张平 王曌 赵乐 王相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1544,共14页
磷酸银(Ag_(3)PO_(4))光催化剂的量子产率高达90%,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极强的光催化活性,但是Ag_(3)PO_(4)存在光腐蚀严重、光生电子和空穴寿命短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生活实际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Ag_(3)PO_(4)光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制备... 磷酸银(Ag_(3)PO_(4))光催化剂的量子产率高达90%,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极强的光催化活性,但是Ag_(3)PO_(4)存在光腐蚀严重、光生电子和空穴寿命短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生活实际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Ag_(3)PO_(4)光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与反应机理,然后着重评述了通过形貌调控、贵金属沉积、负载、构建半导体异质结等方法改善Ag_(3)PO_(4)的光催化性能以及在降解污染物、光催化制氢、光催化还原CO_(2)中的应用,最后指出目前关于Ag_(3)PO_(4)光催化剂研究中仍存在的不足,对Ag_(3)PO_(4)光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磷酸银 改性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铂纳米催化剂的光化学合成及其催化还原硝基苯酚的应用
15
作者 鲜亮 田小霞 +1 位作者 马婧 李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以乙二醇(EG)为还原剂,通过波长为395 nm近紫外光和450、650 nm的可见光照射C_(60)及K_(2)[PtCl_(4)]混合液,制备了超细铂纳米颗粒(Pt/C_(60)-E)。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高分辨率透... 以乙二醇(EG)为还原剂,通过波长为395 nm近紫外光和450、650 nm的可见光照射C_(60)及K_(2)[PtCl_(4)]混合液,制备了超细铂纳米颗粒(Pt/C_(60)-E)。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手段对Pt/C_(60)催化剂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铂纳米颗粒在C_(60)表面分散良好,平均粒径约为2.6 nm。在催化p-NP还原实验中,在近紫外光(395 nm)照射下所制备催化剂(Pt/C_(60)-E3)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其速率常数k=0.12 min^(-1)。在催化剂循环实验中,多次循环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实验证明光化学法对前驱体铂催化剂制备起到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铂纳米颗粒 富勒烯 光化学法 降解p-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泥生物炭在废水吸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贺丹丹 张泽宇 +3 位作者 刘娟丽 孙文潇 张文博 张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7-1457,共11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中排放的污泥量日益增加,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政污泥年产量将>9.0×10^(7) t。市政污泥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有机物及重金属,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污泥衍生的生物炭材料因其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中排放的污泥量日益增加,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政污泥年产量将>9.0×10^(7) t。市政污泥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有机物及重金属,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污泥衍生的生物炭材料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孔结构以及丰富的含氧基团,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吸附处理领域,实现了固体废物再利用和去除污染的双重目的,做到以废治废,达到生态与发展的双赢。该文总结了市政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改性方法,介绍了吸附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市政污泥生物炭在吸附重金属、染料、无机盐、抗生素、酚类中的应用及其吸附机理;最后,指出了未来污泥生物炭的发展方向和需攻克的难题,应努力形成绿色低碳的资源化处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 制备 改性 废水处理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含量对大气等离子喷涂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文强 赵晓琴 +4 位作者 安宇龙 卜珍宇 孙初锋 周惠娣 陈建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216,共9页
目的探究掺杂不同质量分数Y_(2)O_(3)对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Al_(2)O_(3)涂层,以及Y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的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 目的探究掺杂不同质量分数Y_(2)O_(3)对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Al_(2)O_(3)涂层,以及Y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的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利用SEM、EDS对粉末以及不同涂层的形貌、组织结构、元素分布进行分析。使用XRD表征粉末和涂层的物相。使用显微硬度仪、纳米压痕测试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涂层的显微硬度、弹性模量以及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Al_(2)O_(3)喷涂粉末的物相由α-Al_(2)O_(3)组成,而喷涂得到的Al_(2)O_(3)涂层则由α-Al_(2)O_(3)、γ-Al_(2)O_(3)组成。加入Y_(2)O_(3)后,对复合涂层中γ-Al_(2)O_(3)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喷涂粉末中Y_(2)O_(3)含量的增多,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表面未充分熔融的颗粒逐渐增加,复合涂层的孔隙率也越来越大,掺杂了10%Y_(2)O_(3)的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的孔隙率最低,涂层最致密。Al_(2)O_(3)涂层具有最高的显微硬度值(1209HV0.3)和弹性模量(227 GPa)。随着Y_(2)O_(3)含量的增加,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与弹性模量逐渐降低。Al_(2)O_(3)-10%Y_(2)O_(3)复合涂层的弹性恢复率高达48.3%,并且其断裂韧性及抗塑性变形的能力也最好。结论掺杂了10%Y_(2)O_(3)的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具有最致密的微观组织结构,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 孔隙率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复合材料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青 庞少峰 +5 位作者 王彦斌 卢新宇 陈奇 聂宏杰 朱星臣 苏琼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9-2040,共12页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水污染已成为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离子毒性强、难降解,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水生动物和植物有害,破坏生态系统。吸附法低成本、去除效率高、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使其成为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生物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水污染已成为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离子毒性强、难降解,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水生动物和植物有害,破坏生态系统。吸附法低成本、去除效率高、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使其成为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生物质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绿色环保,以其为新型吸附剂原料被广泛研究。基于此,该文以金属有机骨架、沸石、生物炭类为例,首先综述了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方法,总结了吸附剂的性能对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其次阐述其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吸附机理,最后对生物质复合材料在水污染治理发展方面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吸附剂 活性位点 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水凝胶软硬复合表界面各向异性摩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健 王彦斌 +4 位作者 吕阳 姬忠莹 张晓慧 王晓龙 李志强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4,共10页
由取向微结构引起的各向异性摩擦学是生物系统中最常见的引起摩擦形式之一.而研究表明,软硬复合的生物表界面在获取各向异性摩擦力时更具有优势.因此,本研究中以最典型的钩状倒刺微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通过在仿生取... 由取向微结构引起的各向异性摩擦学是生物系统中最常见的引起摩擦形式之一.而研究表明,软硬复合的生物表界面在获取各向异性摩擦力时更具有优势.因此,本研究中以最典型的钩状倒刺微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通过在仿生取向微结构表界面原位复合低模量的水凝胶材料,获得环氧树脂-水凝胶软硬复合表界面.研究结果表明,水凝胶在Fe^(3+)溶液中的配位交联6 h时,其模量为3.6 MPa,相对于环氧树脂(模量为13.6 MPa)为软材料.在5 N载荷下,仿生表界面正方向摩擦力为1.64 N,反方向摩擦力为3.44 N,其各向异性摩擦力最大差值可达1.80 N.本研究中对软硬复合的生物表界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有望在智能摩擦调控和软体机器人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表界面 水凝胶 取向微结构 各向异性摩擦力 软硬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聚合物在水体污染物吸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丽 王彦斌 +3 位作者 于浩 赵进琴 苏琼 于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4,共12页
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水体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且威胁人类健康。因此,针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治理迫在眉睫。高性能吸附剂的成功制备使吸附技术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β-环糊精聚合物既保留了β-环糊精结构中具有吸附位点的羟基基团和空... 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水体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且威胁人类健康。因此,针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治理迫在眉睫。高性能吸附剂的成功制备使吸附技术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β-环糊精聚合物既保留了β-环糊精结构中具有吸附位点的羟基基团和空腔结构,又解决了β-环糊精单体在水体中易溶解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去除水体污染物方面备受关注。然而,β-环糊精聚合物会因不同的制备方法而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该文详细阐述了交联型、星型、线型、固载型4种β-环糊精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制备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对水体污染物中重金属、染料、内分泌干扰物等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和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吸附剂 吸附机理 废水处理 Β-环糊精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