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碱催化亮斑扁角水虻幼虫虫脂制备生物柴油工艺 被引量:3
1
作者 彭乔烽 张栋 +4 位作者 马小梅 刘高强 丁功涛 周雪雁 皮尔·穆罕默德·阿卜杜勒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4,共6页
为实现亮斑扁角水虻幼虫(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BSFL)虫脂能源化利用,采用石油醚提取BSFL虫脂,通过碱催化BSFL虫脂甲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BSFL虫脂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使用气质联用... 为实现亮斑扁角水虻幼虫(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BSFL)虫脂能源化利用,采用石油醚提取BSFL虫脂,通过碱催化BSFL虫脂甲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BSFL虫脂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使用气质联用仪分析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组成,并评价生物柴油性能。结果表明:BSFL虫脂合成生物柴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醇油体积比7.2∶1、反应时间2.0 h、KOH添加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1.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93.7%;生物柴油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为C12∶0 12.8%、C14∶0 3.8%、C16∶0 16.2%、C16∶1 1.9%、C18∶0 4.4%、C18∶1 24.2%、C18∶2 26.8%、C18∶3 4.1%;生物柴油运动黏度(40℃) 3.842 5 mm^(2)/s、运动黏度(25℃) 5.311 mm^(2)/s、动力黏度(25℃) 4.640 mPa·s、密度(25℃) 874 kg/m^(3)、密度(15℃) 879 kg/m^(3)、酸值(KOH) 0.12 mg/g、硫含量26 mg/kg、开口闪点160℃、闭口闪点142℃、残炭小于0.10%。碱催化BSFL虫脂甲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C14~C18含量较高,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 虫脂 生物柴油 甲酯化 响应面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