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橡胶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调控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星 邵亮 +3 位作者 李晓强 张梦辉 马忠雷 马建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3-99,共7页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2为生胶,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为交联剂,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闭孔型硅胶发泡材料,探究了泡孔结构、发泡剂及交联剂含量的配比对硅橡胶发泡材料的性能及泡孔形貌的影响.结...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2为生胶,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为交联剂,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闭孔型硅胶发泡材料,探究了泡孔结构、发泡剂及交联剂含量的配比对硅橡胶发泡材料的性能及泡孔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剂含量对泡孔密度影响较大,发泡剂含量增多,泡孔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材料表观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而交联剂含量对泡孔直径影响较大,交联剂含量增多,泡孔直径减小,材料表观密度增大,力学性能增强.当发泡剂含量达8 phr,交联剂含量达3 phr时制得硫化速率及发泡速率匹配较好且孔径较小的橡胶发泡材料.该材料密度为0.773 g/cm^(3),拉伸强度为2.84 MPa、断裂伸长率为357.2%,泡孔平均直径达15.1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孔结构 发泡剂 交联剂 匹配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聚二甲基硅氧烷/铜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涛 邵亮 +3 位作者 张梦辉 马忠雷 李晓强 马建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1-231,共11页
通过环境友好的葡萄糖模板法和改进的湿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铜纳米线(PDMS/CuNWs)复合薄膜,其采用的“类夹心结构”有效解决了铜在空气中易氧化进而导致电导率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同时获得了具有优异电磁屏蔽和光热转化性能... 通过环境友好的葡萄糖模板法和改进的湿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铜纳米线(PDMS/CuNWs)复合薄膜,其采用的“类夹心结构”有效解决了铜在空气中易氧化进而导致电导率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同时获得了具有优异电磁屏蔽和光热转化性能的双功能轻质柔性复合薄膜.CuNWs面密度为1.6 g/cm^(2)的复合薄膜在重复弯折1000次后性能保持率最高可达99.07%;CuNWs面密度为2.4 g/cm^(2)的复合薄膜在X波段下总电磁屏蔽效能达到30.1 d B,屏蔽效率达到99.9%;同时,在2 W/cm^(2)的近红外光照射下,复合薄膜在仅加热15 s后其表面温度高达211.2℃,具有十分快速的光热响应和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铜纳米线 电磁屏蔽 光热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S/CN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尚子豪 罗恒煜 +1 位作者 贾婷婷 胡海青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3期5-9,共5页
以聚苯乙烯(PS)和聚异戊二烯(PI)物质的量之比(嵌段比)分别为29/71和45/55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分别记为SI-29,SI-45)为原料,以碳纳米管(CNT)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2种SIS/CNT复合材料(分别记为SI-29-1,SI-... 以聚苯乙烯(PS)和聚异戊二烯(PI)物质的量之比(嵌段比)分别为29/71和45/55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分别记为SI-29,SI-45)为原料,以碳纳米管(CNT)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2种SIS/CNT复合材料(分别记为SI-29-1,SI-45-1),研究了不同嵌段比对其动态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的加入使SI-29中PS嵌段和PI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均升高,SI-45中PI嵌段的T_(g)提升程度较低,而PS嵌段的T_(g)基本不变。CNT的加入使SIS的损耗模量、复数黏度以及黏流活化能均上升,其中,SI-29上升程度更明显。CNT的加入使SI-29的松弛时间明显延长,而对SI-45影响不大。此外,与SI-45-1相比,CNT的加入使SI-29-1拉伸强度的提升程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碳纳米管 嵌段比 动态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滴定法测定五氯硫酚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侯翠梅 《陕西化工》 CSCD 1990年第3期41-43,共3页
一、前言橡胶用塑解剂五氯硫酚的元素测定值、熔点测定值及红外谱图等均有文献报道,而未见有五氯硫酚的纯度及其测定方法的报道。为了满足研制、生产的需要,有人建立过硝酸银沉淀法。此法是可行的,但需用二种标准溶液,滴定手续多,尤其... 一、前言橡胶用塑解剂五氯硫酚的元素测定值、熔点测定值及红外谱图等均有文献报道,而未见有五氯硫酚的纯度及其测定方法的报道。为了满足研制、生产的需要,有人建立过硝酸银沉淀法。此法是可行的,但需用二种标准溶液,滴定手续多,尤其要使用毒性大的硝基苯作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滴定法 五氯硫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