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焦耳激光装置上多热力学路径高压加载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哲斌 段晓溪 +18 位作者 张琛 薛全喜 杨为明 章欢 彭晓世 理玉龙 刘永刚 关赞洋 刘浩 孙亮 叶青 李志超 郭亮 李三伟 杨冬 王峰 杨家敏 江少恩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115,共12页
针对极端高压条件物质特性研究需求,在我国万焦耳激光装置上利用其高能量、高功率、任意整形长脉冲输出的技术优势先后开展了冲击压缩、准等熵压缩以及“预冲击准等熵压缩”复合热力学路径压缩等多种热力学路径的高压加载技术研究,建立... 针对极端高压条件物质特性研究需求,在我国万焦耳激光装置上利用其高能量、高功率、任意整形长脉冲输出的技术优势先后开展了冲击压缩、准等熵压缩以及“预冲击准等熵压缩”复合热力学路径压缩等多种热力学路径的高压加载技术研究,建立了实用的高压加载设计方法,重点优化了高压加载源的平面性和干净性,发展了高压状态精密表征技术,实现了1011 Pa以上准等熵,1012 Pa以上冲击以及两种路径之间的宽区高压加载状态能力,为激光装置上的高压状态方程及相变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压缩 准等熵压缩 整形激光 极端高压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对聚醚醚酮激光吸收影响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田仁杰 朱光明 +4 位作者 吕玉伟 吴涛涛 任天宁 马志亮 张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50,共7页
以聚醚醚酮(PEEK)Victrex PEEK-450PF为原料,采取手工研磨的方法分别混入质量分数为0.01%、0.03%、0.05%、0.1%的炭黑(CB),而后通过模压成型制备厚度为0.5 mm的片材。分别运用激光功率计、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材料的反... 以聚醚醚酮(PEEK)Victrex PEEK-450PF为原料,采取手工研磨的方法分别混入质量分数为0.01%、0.03%、0.05%、0.1%的炭黑(CB),而后通过模压成型制备厚度为0.5 mm的片材。分别运用激光功率计、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材料的反射率、透射率等光学特性;并在激光功率密度为35 W/cm^2,移动速率为5 mm/s的工艺参数下,研究了CB填料的加入对PEEK激光能量沉积效率的影响,最后借助COMSOL软件构建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CB的PEEK对激光能量吸收的数值模型。结果表明,纯PEEK片材对1070 nm波段的激光吸收不强,CB材料的引入可明显降低PEEK对1070 nm激光的反射以及透射,增强材料的光-热转换效率,并且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炭黑 激光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的金刚石表面飞秒激光损伤阈值自动测量方法
3
作者 张大琪 钟云 +4 位作者 陈涛 张雨 师宇斌 司金海 侯洵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6,共13页
针对金刚石等材料表面激光损伤阈值测量的需求,提出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的飞秒激光损伤阈值自动测量方法。通过对损伤结构的显微图像灰度化、二值化、傅立叶滤波去噪结合损伤区域边界自动提取算法实现损伤结构的自动识别和其面积的自动测量... 针对金刚石等材料表面激光损伤阈值测量的需求,提出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的飞秒激光损伤阈值自动测量方法。通过对损伤结构的显微图像灰度化、二值化、傅立叶滤波去噪结合损伤区域边界自动提取算法实现损伤结构的自动识别和其面积的自动测量,进一步拟合损伤面积与激光功率对数曲线然后外推获得损伤阈值。利用该方法测量出单晶金刚石50 fs飞秒激光单脉冲表面损伤阈值为3.1 J/cm^(2),微晶金刚石薄膜单脉冲损伤阈值为0.55 J/cm^(2)。该方法显著提升了材料飞秒激光损伤阈值的测量效率和精度,降低了测量成本,在金刚石等硬脆材料的飞秒激光加工技术、抗激光损伤特性等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激光损伤阈值 硬脆材料 自动识别 外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空间分辨USEDCARS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振荣 李国华 +5 位作者 胡志云 王晟 叶景峰 陶波 邵珺 方波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燃烧诊断技术,该技术具有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非常高的测量精度。但空间分辨力不足会使CARS技术产生很强的空间平均效应,引起成CARS光谱畸变,进而造成CARS光谱分析困难,无法通过CARS...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燃烧诊断技术,该技术具有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非常高的测量精度。但空间分辨力不足会使CARS技术产生很强的空间平均效应,引起成CARS光谱畸变,进而造成CARS光谱分析困难,无法通过CARS光谱反演燃烧场参数。针对非稳腔空间增强探测CARS(USEDCARS)技术存在的空间分辨不足以及空间分辨力不易改变的特点,分析了影响USEDCARS技术测量空间分辨力的各种因素,采用一组轴棱锥对USEDCARS系统中的泵浦激光进行环状光束整形,并通过调节轴棱锥之间的距离获得了不同直径的环状光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分辨可调USEDCARS诊断系统。开展了空间分辨力分析实验,获得了CARS信号强度随空间位置的分布数据,以CARS信号总强度95%包含的空间区域代表CARS的纵向空间分辨力,以此计算得到了CARS系统空间分辨力为1.7~6.5 mm连续可调。其中,高分辨力情况,达到了现有BOXCARS技术的空间分辨力。利用所建立的空间分辨可调USEDCARS诊断系统测量了酒精/空气预混火焰温度参数,获得了不同空间分辨条件下的CARS光谱。空间分辨力为1.7 mm时,获得了高质量CARS光谱,通过光谱拟合给出了所测火焰的温度信息。分辨力分别为4.9和6.5 mm时获得了较强的CA RS信号,但存在光谱畸变。结果显示,空间分辨力对CARS信号的强度和空间平均效应有很大地影响,提高测量的空间分辨力可以有效消除空间平均效应,获得准确的CARS光谱,增强光谱拟合精度,同时空间分辨可调的特性使该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 空间分辨力 轴棱锥 环状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爆炸光辐射作用下材料的能量耦合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银军 高丽红 +4 位作者 张相华 马壮 刘峰 彭国良 田宙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7-1275,共9页
为了获取强爆炸光辐射作用下材料的能量耦合特性,发展了强爆炸辐射源参数以及光辐射传输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目标位置处的光辐射谱特征。利用材料光谱反射率测量方法,结合光辐射耦合系数计算方法获取了几类材料... 为了获取强爆炸光辐射作用下材料的能量耦合特性,发展了强爆炸辐射源参数以及光辐射传输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目标位置处的光辐射谱特征。利用材料光谱反射率测量方法,结合光辐射耦合系数计算方法获取了几类材料的能量耦合系数。结果显示:金属、陶瓷材料的光辐射耦合系数相对较小,而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耦合系数可达0.92;采用实际光辐射能谱计算的耦合系数比近似6000 K黑体谱的结果要高,最大约14%。以铝材料为例,光辐射耦合系数随当量及爆心距离增加均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爆炸 光辐射 谱分布 能量耦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标记显示的羟基标记速度矢量测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景峰 李国华 +4 位作者 邵珺 胡志云 陶波 方波浪 宋文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17-1425,共9页
针对流场二维速度矢量分布测量的需求,提出了利用交叉标记显示的光路设置实现羟基分子标记示踪速度矢量的方法。该技术中通过将标记激光束和显示激光片交叉布置,在激光片平面内形成交叉标记点用于流场示踪。与传统的交叉网格实现速度矢... 针对流场二维速度矢量分布测量的需求,提出了利用交叉标记显示的光路设置实现羟基分子标记示踪速度矢量的方法。该技术中通过将标记激光束和显示激光片交叉布置,在激光片平面内形成交叉标记点用于流场示踪。与传统的交叉网格实现速度矢量测量的方式相比,该方法简化了实验光路,有利于在恶劣环境中的应用,并且得到的标记为近似圆点,标记位置的识别更加方便。通过对交叉标记显示产生的标记点图像的位置进行模拟识别运算,获得了影响标记点位置识别精度的因素和规律。利用单标记点实验设置,获得了射流火焰流场速度矢量及其浮动值,结果显示在存在火焰OH背景干扰的情况下,速度测量不确定度小于2.2m/s;利用柱面透镜阵列,实现了3×20个标记点的速度矢量分布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了交叉标记显示方法进行分子标记速度测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诊断 速度矢量测量 羟基分子标记示踪 交叉标记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膜开关的10 kV亚纳秒前沿方波发生器 被引量:3
7
作者 马连英 黄超 张信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3-728,共6页
在脉冲率技术和高电压技术领域内,快前沿方波发生器是用于对高压测试探头进行标定的重要仪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紧凑低电感固体绝缘薄膜开关;根据Blumlein双传输线原理,使用该开关研制了一台高压方波脉冲发生器,经过测试,... 在脉冲率技术和高电压技术领域内,快前沿方波发生器是用于对高压测试探头进行标定的重要仪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紧凑低电感固体绝缘薄膜开关;根据Blumlein双传输线原理,使用该开关研制了一台高压方波脉冲发生器,经过测试,获得了亚纳秒前沿的高压方波脉冲,方波波形规则稳定,脉冲前沿小于850ps,幅值在0.5~10kV范围内连续可调。为配合方波发生器的实际应用,研制了高阻同轴型电阻分压器和Y型高压电缆转接头,经过与标准衰减器对比测量,高阻值分压器具有与后者相同的性能参数,可实现对0.5~10k V方波脉冲的实时在线监测;设计了自动换膜机构,使用PLC实现了发生器的系统集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方波发生器的仪器化程度,也使得该方波发生器的使用更加简单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波脉冲发生器 10 KV 薄膜开关 亚纳秒前沿 电阻分压器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