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表土的花粉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先贵 肖玲 +1 位作者 陈存根 毛富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44,共6页
对秦岭9个不同海拔高度、7种不同类型植被下表土的花粉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各种类型植被下表土的花粉组合基本反映了相应的植被组成;松属花粉在秦岭散布的距离较远,表土中很高的花粉含量与植被组成中松的数量间缺乏相关性;在总的花... 对秦岭9个不同海拔高度、7种不同类型植被下表土的花粉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各种类型植被下表土的花粉组合基本反映了相应的植被组成;松属花粉在秦岭散布的距离较远,表土中很高的花粉含量与植被组成中松的数量间缺乏相关性;在总的花粉产量中,相当数量的花粉是原地降落,如板栗、落叶松和冷杉等;冷杉花粉的代表性较低,传播距离很近,冷杉林下冷杉花粉仅占草本和木本花粉总量的19.5%,占木本的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表土 植被 花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根际微生物及其土壤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田呈明 刘建军 +1 位作者 梁英梅 刘永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22,共4页
对秦岭林区几种主要林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测定分析表明:根际微生物数量表现为油松—华山松混交林>落叶松林>锐齿栎—油松混交林,且以细菌数量为主。同一林型微生物状况为根际>非根际,干基根区>干基非根区,且不同林分差异显著。... 对秦岭林区几种主要林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测定分析表明:根际微生物数量表现为油松—华山松混交林>落叶松林>锐齿栎—油松混交林,且以细菌数量为主。同一林型微生物状况为根际>非根际,干基根区>干基非根区,且不同林分差异显著。微生物的数量分布与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状况等强弱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根际微生物 生化特性 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杨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田呈明 李振岐 康振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1-88,共8页
对青杨叶锈病( 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病原菌的超微形态、致病性分化,寄主抗病性及其分子标记,病害流行预测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致病性 抗病性 分子标记 杨树 青杨 叶锈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景侠 张文辉 杨赵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12,共7页
全面考证了59 种陕西重点保护植物的学名,论述了各种的分类、分布、生境及保护类别。针对陕西生态环境条件及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陕西 重点保护植物 保护对策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申卫军 张硕新 张存旭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3-41,共9页
木质部栓塞化是木本植物对水分等环境因子的胁迫反应之一,从发现至今已有近80年的研究历史。本文对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几个热点作以综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木质部栓塞的诱因及形成机理;(2)木质部栓塞的季节变化和日变... 木质部栓塞化是木本植物对水分等环境因子的胁迫反应之一,从发现至今已有近80年的研究历史。本文对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几个热点作以综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木质部栓塞的诱因及形成机理;(2)木质部栓塞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3)木质部栓塞脆弱性及其与植物耐旱性间的关系;(4)木质部栓塞恢复机理。并结合笔者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部栓塞 栓塞脆弱性 栓塞恢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天然锐齿栎林群落区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康永祥 张景群 +1 位作者 陈铁山 陈亚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2-36,共5页
锐齿栎林是秦岭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通过对秦岭天然锐齿栎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报道了组成该群落的植物种类183种,隶属于60科,131属,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群落区系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1.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 锐齿栎林是秦岭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通过对秦岭天然锐齿栎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报道了组成该群落的植物种类183种,隶属于60科,131属,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群落区系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1.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2.该群落区系是奠基在秦岭古老植物区系的基础上,通过种间竞争、群落演替形成的。3.锐齿栎本身不是一个古老的类群,其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上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天然锐齿栎树群落 区系研究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化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硕新 申卫军 张远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88-794,共7页
对 6个树种 1年生枝木质部栓塞及水势进行了 1 4个月的连续观测。测定结果表明 ,木质部栓塞化直接引起木质部导水率下降 ,从而对树木生长发育节律造成影响。对导水率的影响可通过脆弱曲线看出 ,6种落叶阔叶树的 2类脆弱曲线模型建立 :y=... 对 6个树种 1年生枝木质部栓塞及水势进行了 1 4个月的连续观测。测定结果表明 ,木质部栓塞化直接引起木质部导水率下降 ,从而对树木生长发育节律造成影响。对导水率的影响可通过脆弱曲线看出 ,6种落叶阔叶树的 2类脆弱曲线模型建立 :y=aebx和 y=x2( a+bx2 ) 。通过模型求解 ,探讨和确定了参数 a、b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并据此比较不同树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大小 ,结果为沙棘 >刺槐≥白榆 >加杨 >榛木 >元宝枫。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冬季木质部栓塞越严重的树种 ,春季开始展叶时间越晚 ;2在 3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大的树种上观察到因栓塞而引起的早春时 1年生枝枝梢的枯死 ,这一发现为 Zimmermann的“植物分节假说”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佐证。木质部栓塞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 ,内因主要是树种自身的输水结构特征 ,6个树种 1 4个月月均木质部栓塞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白榆 >刺槐 >沙棘 >加杨 >榛木 >元宝枫 ,即环孔材树种 >半环孔材树种 >散孔材树种。外因主要是大气及土壤温湿度状况 ,在生长季节 ,水分因子在决定栓塞程度的大小上占主导地位 ,而冬季则是水分和温度因子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部栓塞化 生理生态效应 脆弱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初报 被引量:17
8
作者 高绍棠 刘朝斌 +3 位作者 刘杜玲 李莉 叶乃玲 陈耀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7,共3页
通过去雄花和雌花套袋隔离,研究了我国11个核桃品种(系)的无融合生殖现象。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1个核桃品种(系)中,其中有4个品种(系)具有一定的无融合生殖能力,无融合生殖品种占供试品种(系)的36.4%。4个无融合... 通过去雄花和雌花套袋隔离,研究了我国11个核桃品种(系)的无融合生殖现象。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1个核桃品种(系)中,其中有4个品种(系)具有一定的无融合生殖能力,无融合生殖品种占供试品种(系)的36.4%。4个无融合生殖品种(系)的无融合生殖率在1.5%~13.0%之间,并表现出不同年份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无融合生殖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的日变化 被引量:23
9
作者 申卫军 张硕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7,共6页
对我国北方地区10种树种一年生枝木质部栓塞程度及水势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化存在着日变化规律。3种针叶树木部栓塞的日变化不明显,变化幅度较小,7种阔叶树种冬季清晨和傍晚时木质部... 对我国北方地区10种树种一年生枝木质部栓塞程度及水势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化存在着日变化规律。3种针叶树木部栓塞的日变化不明显,变化幅度较小,7种阔叶树种冬季清晨和傍晚时木质部栓塞程度大于上、下午,生长季节则为上、下午大于清晨和傍晚,生长季节水势的日变化与木质部栓塞程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反,清晨和傍晚高于上、下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部栓塞 水势 日变化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文辉 康永祥 李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秦巴山地二个自然地理区域的交接地带,生长着相当丰富的木本植物种类,计有木本植物1260种(含种下等级),分别隶属于101科,324属。其中中国木本植物特有属27个(不含栽培属),陕西土著特有种25个。本文在主要... 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秦巴山地二个自然地理区域的交接地带,生长着相当丰富的木本植物种类,计有木本植物1260种(含种下等级),分别隶属于101科,324属。其中中国木本植物特有属27个(不含栽培属),陕西土著特有种25个。本文在主要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陕西木本植物区系的5个基本特征:1.种类丰富;2.历史起源古老;3.南北区系差异明显;4.陕西土著特有成分繁多;5.珍稀濒危植物聚集。最后通过分析认为:陕西木本植物区地理成份复杂,联系广泛,但以温带成份为主,也体现出与热带区系的亲缘;且有明显的东西交汇南北过渡的区系特色;陕南的秦巴山地孕育了较丰富的古老残遣植物,中国特有植物和陕西土著特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木本植物 区系研究 区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缘和失活花粉蒙导核桃无融合生殖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杜玲 高绍棠 陈耀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37,共3页
通过去雄和雌花套袋隔离,用油松花粉和失活核桃花粉对核桃3 个优良品种13个单株的雌花进行蒙导,结果表明:失活花粉蒙导,可明显提高核桃的无融合生殖率,油松花粉蒙导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的影响与对照相近。
关键词 核桃 无融合生殖 花粉蒙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蚂蚁区系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铭汤 魏建荣 +1 位作者 魏琮 贺虹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4,共6页
对陕西蚂蚁的种群及区系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陕西的蚂蚁目前共计有79种,分属于4 亚科,并列出了陕西蚂蚁名录;陕西蚂蚁区系成分可分为古北种、广布种、全北种、东洋种,其中以古北种和东洋种比例较大;根据气候带及秦岭的特... 对陕西蚂蚁的种群及区系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陕西的蚂蚁目前共计有79种,分属于4 亚科,并列出了陕西蚂蚁名录;陕西蚂蚁区系成分可分为古北种、广布种、全北种、东洋种,其中以古北种和东洋种比例较大;根据气候带及秦岭的特殊环境,陕西蚂蚁区系被分为4 个亚区。并对陕西蚂蚁的属(种)数量及经济价值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科 区系 陕西 蚂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景侠 蔡靖 +5 位作者 康永祥 杨平厚 李登武 周建云 毕永周 吴逊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8,共7页
采取线路、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分布有11种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并发现了羽叶丁香(Syringapinnatifolia)、星叶草(Circae... 采取线路、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分布有11种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并发现了羽叶丁香(Syringapinnatifolia)、星叶草(Circaeasteragrestis)等在我省的新分布点;分析了其保护价值、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现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背梁保护区 珍稀植物 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申卫军 张硕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我国北方地区10种造林树种研究对象,连续测定其一年生枝木质部栓塞及水势在12个月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针叶树木质部栓塞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变化幅度很小,即使在冬季其枝条木质部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输水能力。阔叶树冬、春... 以我国北方地区10种造林树种研究对象,连续测定其一年生枝木质部栓塞及水势在12个月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针叶树木质部栓塞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变化幅度很小,即使在冬季其枝条木质部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输水能力。阔叶树冬、春季木质部栓塞程度大于夏、秋季,多数树种最大栓塞程度和最低水势出现在冬季气温最低的1月,最小栓塞程度和最高的水势出现在秋季降水最多的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木质部栓塞 水势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林区主要乔、灌木种类能量背景值测定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得祥 雷瑞德 +1 位作者 尚廉斌 刘雪琴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8,共5页
对秦岭林区11种乔木树种各器官、21种灌木的地上、地下部分及4种林分类型地被物的总干重热值测定表明:针叶树各器官的热值普遍高于阔叶树,尤以树干最为明显。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的热值差异较大,硬阔叶树各器官中树干热值最高,而... 对秦岭林区11种乔木树种各器官、21种灌木的地上、地下部分及4种林分类型地被物的总干重热值测定表明:针叶树各器官的热值普遍高于阔叶树,尤以树干最为明显。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的热值差异较大,硬阔叶树各器官中树干热值最高,而软阔叶树则以皮和枝条热值最高。灌木地上部分热值高于地下部分,不同种间地下部分差异小于地上部分,同属种间热值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乔木 灌木 地被物 秦岭林区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中段北坡主要植被类型潜在火行为划分 被引量:8
16
作者 康永祥 张景群 李登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0-24,共5页
利用秦岭中段北坡20块样地100块样方的实际调查资料,采用树冠最大密度D、地表可燃物载量W及地表可燃物持水量M作为数量化分类依据,运用相异分析法对20块样地作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秦岭中段北坡的森林潜在火行为可划分为... 利用秦岭中段北坡20块样地100块样方的实际调查资料,采用树冠最大密度D、地表可燃物载量W及地表可燃物持水量M作为数量化分类依据,运用相异分析法对20块样地作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秦岭中段北坡的森林潜在火行为可划分为12个类型。而实际调查植被的潜在火行为仅可分为5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植被类型 潜在林火行为 相异分析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得祥 刘建军 陈海滨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53,共6页
运用标准地及样方法对秦岭林区天然华山松种群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以单层结构为主;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发育阶段由集群→随机→集群分布过渡,在水平方向不同龄级个体呈镶嵌分布;种群年龄结构及存活... 运用标准地及样方法对秦岭林区天然华山松种群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以单层结构为主;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发育阶段由集群→随机→集群分布过渡,在水平方向不同龄级个体呈镶嵌分布;种群年龄结构及存活曲线复杂,增长型和衰退型并存,并以缺失某些年龄阶段的间断衰退型为主;种群个体的径阶结构多呈右偏正态分布,表现出种群幼苗、幼树储备不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年龄结构 存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保鲜药剂组合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余仲东 于海丽 吕全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9-94,共6页
在浓度0.01% 葡萄糖下,6种杀菌剂与3种生长调节剂的相互配合使用,对月季切花进行了瓶插处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比较各种组合下综合分与瓶插寿命的大小,设计出两种优良的保鲜剂型,并对切花保鲜的各指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切花 杀菌剂 生长调节剂 瓶插寿命 月季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多倍体的诱导 被引量:28
19
作者 毕春侠 张存旭 +1 位作者 郭军战 耿增超 《河北林果研究》 199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用20Gy、40Gy、50Gy、60Gy、70Gy60Co射线辐照处理萌动的杜仲种子,通过幼苗成株率及外部形态变异状况分析,60Gy辅射处理变异率高;用005%、01%、02%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生长点,结果表明... 用20Gy、40Gy、50Gy、60Gy、70Gy60Co射线辐照处理萌动的杜仲种子,通过幼苗成株率及外部形态变异状况分析,60Gy辅射处理变异率高;用005%、01%、02%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生长点,结果表明01%秋水仙素诱导变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多倍体 ^60CO 辐射 秋水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油松、落叶松林地内生菌根真菌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余仲东 刘建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40,共3页
对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7种林分进行设点、采土、湿筛倾斜分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17种内生菌根(VAM),逮属Glom us、Gigaspora、Acaulospora 属,以Glomus为主。不同林分及不同立地条件,内生菌根真菌种类和数量有差别。
关键词 林分类型 内生菌根真菌 球囊霉 无轴球囊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