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轻型高机动战车斜坡连发射击稳定性研究
- 1
-
-
作者
范天峰
王在森
张太平
黄诚
焦明纲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7,共7页
-
文摘
轻型高机动战车在斜坡射击时,由于侧倾重力分量和射击冲击载荷的叠加对战车稳定性带来一定影响,如在接近侧向稳定极限角射击战车可能会发生滑移甚至倾翻等失稳现象,因此,研究战车斜坡连发射击稳定性对武器系统全域作战射击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获得极限使用条件下某轻型高机动战车连发射击稳定性,对斜坡射击条件下全炮受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斜坡射击稳定性评价方法;结合靶场实弹射击,对连发射击平坦路面条件下全炮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车体最大姿态角误差2.2%;基于验证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坡面角纵坡及横坡连发射击稳定性,获得了该武器系统斜坡连发射击稳定极限角,为武器系统极限使用条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对于开展同类问题分析也具有借鉴意义。
-
关键词
轻型高机动
斜坡
连发射击
稳定性
极限角
-
Keywords
light high mobility
slope
continuous firing
stability
limit angle
-
分类号
TJ302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某自动炮推弹凸轮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 2
-
-
作者
郭竞尧
罗亚军
任弘毅
王国博
蔡冠雄
王宏金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共7页
-
文摘
针对某外能源驱动自动炮在推弹动作到位时会偶发弹药轴向解体而造成故障的问题,通过对实现推弹动作的推弹凸轮曲线进行分析,确定了运用摆线运动代替简谐运动的曲线优化思路。建立了摆线过渡段曲线通用方程并由自动炮循环图作为结构参数边界条件,经结构参数寻优获得凸轮曲线方程。经仿真对比,优化后较优化前的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加速度值整体有明显下降;完成了实物试验对比验证,将优化前后的凸轮实物分别装机进行模拟射击试验测试,测试结果与优化结果相符;后再经初步的实弹射击试验,弹药轴向解体现象暂未再次出现。优化结果证明了采用摆线运动曲线作为凸轮曲线过渡段可以有效地降低被凸轮从动部件驱动的弹药的受力状态。
-
关键词
自动炮
凸轮
优化设计
简谐运动
摆线运动
-
Keywords
automatic gun
cam
optimized design
simple harmonic motion
cycloidal motion
-
分类号
TJ302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某埋头弹火炮复合型减后坐技术研究
- 3
-
-
作者
彭碧荣
薛晓春
曹永杰
黄磊
余永刚
王宏金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252,共10页
-
基金
国防项目。
-
文摘
为解决某40 mm埋头弹火炮炮口动能大导致系统后坐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炮口制退器、膨胀波技术两者有机结合的复合减后坐技术。基于此技术,建立了埋头弹膨胀波火炮的内弹道方程,分析了其内弹道时期膛内压力、速度和身管受力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三维非定常Navier-Stocks方程,结合动网格技术,对该埋头弹火炮后效期的膛口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揭示了火药燃气流动对制退器受力特性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含有该复合减后坐技术与不含该技术的两种埋头弹火炮在整个内弹道及后效期的后坐力和后坐冲量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弹丸初速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该复合减后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埋头弹火炮的后坐力,将后坐冲量从1720.36 N·s降低至306.04 N·s,减后坐效率达到82.2%。
-
关键词
埋头弹火炮
膨胀波技术
炮口制退器
减后坐
后坐冲量
-
Keywords
cased telescoped ammunition gun
expansion wave technology
muzzle brake
recoil reduction
recoil impulse
-
分类号
TJ012.2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
题名30 mm钛合金身管发射过程热传递研究
- 4
-
-
作者
常博然
张蛟
王亮宽
周加永
何永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
-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2,共6页
-
基金
军科委领域基金项目。
-
文摘
以小口径速射自动炮钛合金身管为对象,对单发和连发射击时身管传热问题进行研究。依据传热理论并结合内弹道参数计算得到身管温度载荷和边界条件,通过ABAQUS建立身管有限元模型,将计算结果施加在模型上进行热传递分析,得到了钛合金身管单发及连发状态下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内弹道结束前钛合金身管内膛温度迅速上升,射击完成后沿身管径向产生显著温度梯度;身管阳线导转侧温度工况最为恶劣,单发和10连发射击后最高温度分别达979℃和1174℃;身管沿径向不同位置温度随射弹数增加而增大,温度累积效应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钛合金身管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速射自动炮
钛合金身管
单发射击
热传递
连发射击
-
Keywords
rapid-fire automatic cannons
titanium alloy body tube
single shoot
heat transfer
burst shoot
-
分类号
TJ302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某大口径迫弹飞行稳定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 5
-
-
作者
杨亮亮
李仕轩
樵军谋
王永河
刘宁
赵博一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5,共6页
-
文摘
为研究优化某大口径迫弹的飞行稳定性,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及弹丸摆动方程,对某大口径迫弹飞行稳定性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不同尾翼材料的弹丸在不同射角下的飞行稳定性参数,利用纸靶法对上述理论计算及优化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采用钢制尾翼的大口径迫弹,采用铝制尾翼的弹丸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稳定力矩更大,稳定储备量更高,摆动波长更小,有利于提高弹丸的飞行稳定特性;在45°射角下相较于钢尾翼迫弹,铝尾翼迫弹的稳定储备量增加了10%;摆动波长的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吻合,钢尾翼迫弹误差为7.8%,铝尾翼迫弹误差为5.6%。研究结果为大口径迫弹的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大口径迫弹
尾翼材料
纸靶法
稳定储备量
飞行稳定性
摆动波长
-
Keywords
large caliber mortar projectiles
tail material
paper target method
stabilization sto-rage
flight stability
oscillating wavelength
-
分类号
TJ412.1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可折叠式集成化行军固定器的设计研究
- 6
-
-
作者
李银河
田亚锋
王华亭
雷凯文
孙耀东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3,共7页
-
文摘
作为火炮锁定和解脱重要装置,行军固定器小型化、智能化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某中口径高炮使用具备方位和高低锁定功能独立液压行军固定器,占用空间大,自动化程度低,总体方案设计难度高。提出和设计了新型可折叠式集成化行军固定器,对其运动学及力学进行仿真,并且随战车联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行军固定器可实现150~600mm的高度尺寸变化,以及方位和高低同步锁紧和解脱,其执行时间短,性能可靠。
-
关键词
折叠
集成化
行军固定器
锁定解脱
性能可靠
-
Keywords
fold
integration
marching fixat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reliable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J41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基于自耦控制理论的火炮俯仰电液伺服系统技术研究
- 7
-
-
作者
沈凯
韩崇伟
曾喆昭
李长红
张子雒
耿晓虎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2,共9页
-
文摘
针对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外部扰动以及内部参数摄动等问题,以角度跟踪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PID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定义为总和扰动,在外环设计虚拟控制量,将三阶非线性不确定扰动系统映射为外环二阶线性扰动系统和内环一阶线性扰动系统。据此,分别对外环二阶、内环一阶线性扰动系统设计基于自适应速度因子的自耦PD、自耦PI控制器,在复频域分析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结果表明,相较于PID和ADRC,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鲁棒性好、抗扰动强、控制简单等特点,在火炮电液伺服系统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关键词
火炮电液伺服系统
自耦PID
鲁棒控制
虚拟控制器
速度因子
总和扰动
-
Keywords
artillery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auto-coupling PID control
robust control
virtual controller
speed factor
total disturbance
-
分类号
TJ301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两枚破片同时侵彻靶板间距效应及形状影响研究
- 8
-
-
作者
张孟杨
马佳佳
范天峰
吉庆
刘欢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0-297,共8页
-
文摘
目的探究破片着靶距离对侵彻行为及破片剩余速度的影响规律,为多破片冲击条件下的防护材料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以单破片侵彻靶板行为为基础,研究不同形状破片的侵彻性能规律,并以2枚破片在10 mm间距内同时撞击目标为例,分析间距对目标抗穿透能力及破片侵彻行为的影响。结果不同形状破片在10 mm间距内撞击目标时表现出显著的力学响应差异,其中圆柱体破片穿透能力最强。当2枚破片的间距<0.5~1倍弹径时,应力波叠加效应增强,导致靶板局部损伤加剧,形成集中破坏区域。结论2枚破片近距离同时穿靶时剩余速度的变化是靶板变形、应力波叠加、流体动力学效应耦合作用的结果,可为破片侵彻性能评估及防护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
关键词
破片侵彻
剩余速度
有限元仿真
动力学
-
Keywords
fragment penetration
residual velocity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dynamics
-
分类号
TB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地面无人装备火控系统多模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 9
-
-
作者
贺宝成
韩磊
赵凯
王越
王晶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
文摘
通过对地面无人装备火控系统自主化工作流程进行讨论分析,研究了目标指示、跟随和稳定3种模式下的工作原理。针对传统火控系统以一套控制参数适应多种工况的控制方式灵活性差、跟踪和稳定性能很难做到兼容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多工作模式智能切换策略及多控制参数最优匹配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多种模式的位置环控制器和速度环控制器设计和参数调试,提高了火控系统目标指示快速响应能力、火力线快速跟随性能和隔离载体扰动的稳定性能,适应了无人装备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
-
关键词
地面无人装备
多模智能控制
最优匹配
模式智能切换
-
Keywords
unmanned ground equipment
multi-mode intelligent control
optimal match
mode intelligent switching
-
分类号
TJ81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大口径火炮对面积目标射击效率优化方法研究
- 10
-
-
作者
杨健为
王晶
魏继卿
粟小龙
徐凯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4,111,共6页
-
文摘
对面积目标的射击效率是反映大口径火炮火力打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方法在评定面积射击效率时,通常会将对目标模型、评定方法以及射击方式进行简化处理,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复杂面积目标的几何等效模型、基于坐标毁伤的射击效率评定模型、射击效率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射击瞄准点进行寻优,结合实例与传统集火射击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以上模型和算法得到的瞄准点分布合理,大幅提高了大口径火炮对复杂面积目标的射击效率。所形成的射击效率优化方法有助于提高大口径火炮对面积目标的毁伤效能。
-
关键词
大口径火炮
复杂面积目标
射击效率
坐标毁伤
遗传算法
-
Keywords
large caliber artillery
complex area targets
shooting efficiency
coordinate damage
genetic algorithm
-
分类号
TJ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电磁轨道发射弹丸膛内过载测试方法研究
- 11
-
-
作者
刘勇
闫杰
王婉莹
张涛
黄凯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166202)。
-
文摘
为解决常规测试方法难以准确测试弹丸膛内整个运动区间过载,以及电磁发射中强电磁环境对弹载测试器件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磁轨道发射方式弹丸膛内过载的测试方法。首先,基于电磁发射技术膛内过载可调可控的技术优势,提出了通过控制电流波形为平顶波建立“恒过载”加载区间测试弹丸过载的测试原理。其次,建立了电磁轨道发射弹丸过载测试方法,通过控制电流加载波形和改变电流幅值的方法建立过载和电流对应关系,由电磁发射试验测试得到的加载电流和对应关系间接得到弹丸膛内过载。最后,开展电磁发射试验,对常规测试方法和新原理测试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完成弹丸膛内整个运动过程过载加载历程测试,能更真实地反映弹丸克服静摩擦力后启动开始运动的过程,既满足电磁发射弹丸膛内过载测试需求,也避免了强瞬态电磁干扰对测试造成的影响。
-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电磁发射
内弹道
过载
测试方法
-
Keywords
railgun
electromagnetic launching
interior ballistics
overload
test method
-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直流供电伺服驱动器母线电压纹波研究
- 12
-
-
作者
梁炳炎
马捷
张高生
肖文山
齐志强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71-2378,共8页
-
文摘
伺服驱动器功率器件开关切换会导致母线电压产生纹波,可能造成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系统性能下降、电磁干扰以及谐波问题。为应对上述问题,针对直流供电伺服驱动系统,分析研究了功率器件开关过程对母线电压纹波的影响。首先根据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工作原理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算法,分析了母线电容的纹波电流;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理论分析了七段式和五段式SVPWM调制方式下母线电容容量与母线电压以及电流幅值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其简化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
-
关键词
直流供电
伺服驱动器
母线电压纹波
母线电容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
-
Keywords
DC power supply
servo driver
bus voltage ripple
busbar capacitance
svpwm algorithm
-
分类号
TM135
[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
题名火药燃气流作用下TA15钛合金烧蚀特性研究
- 13
-
-
作者
朱卫
王猛
韩璇璇
宋文锦
罗苇杰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
-
文摘
为研究TA15钛合金在火药燃气流作用下的烧蚀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离散相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建立其动态烧蚀模型,实现了TA15钛合金试片结构型面衰退和内流场变化的双向耦合分析。利用动态烧蚀模型对TA15钛合金试片的二维非定常流烧蚀过程开展了仿真计算,以模拟火药燃气流对试片的冲刷过程,探究其烧蚀特性。不失一般性,利用半密闭爆发器搭建试验验证平台,对典型工况的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烧蚀量计算值达到试验值的92.3%,说明动态烧蚀模型可以准确预测TA15钛合金试片壁面烧蚀情况。该研究为TA15钛合金炮口制退器的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烧蚀
两相流
数值模拟
炮口制退器
-
Keywords
TA15 titanium alloy
ablation
two-phase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muzzle brake
-
分类号
TJ04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
题名火炮随动系统能量回馈控制技术研究
- 14
-
-
作者
肖文山
马捷
张高生
梁炳炎
庞明喜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
文摘
火炮随动系统通常具有较大转动惯量和频繁加减速的运动特性,这使得炮塔在制动和减速的过程中会将大量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母线吸收能力有限。为防止母线升压过高损坏系统,常见的采用泄放电阻消耗泵升电压的方式会造成能量损耗和较大的发热问题。针对此问题,从能量角度出发对火炮随动系统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给出系统所需的平均能耗和储能电容容量值,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能量回馈火炮随动系统设计方法。通过等效原理,提出了一种前、反馈的复合双向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维持母线电压的稳定,同时超级电容的加入避免了能量损耗和发热问题,为火炮随动系统驱动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关键词
火炮随动系统
超级电容
复合控制
母线电压
能量回馈
-
Keywords
artillery servo system
super capacitors
composite control
bus voltage
energy feedback
-
分类号
TJ301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欠驱动无人船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 15
-
-
作者
张子雒
韩崇伟
梁昊姣
沈凯
蒋佳悦
张子奕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湘潭大学
海南大学
-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2,73,共10页
-
文摘
针对欠驱动水面无人船承载火炮时轨迹跟踪问题的强耦合、非线性、欠驱动、强扰动等特点,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视线法制导律和自抗扰控制方法,解决了系统各状态之间相互耦合的问题,形成了解耦的双通道自抗扰控制方法。模拟火炮发射时对船体产生的强扰动,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能够使系统在参数摄动和受外部强扰动的情况下跟踪与时间参数相关的圆形轨迹,有着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相较于传统自抗扰控制,改进后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扰动的估计更加精确,观测误差更小,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抗扰动能力,为作为火炮发射平台的欠驱动水面无人船轨迹跟踪控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
关键词
水面无人艇
自抗扰控制
视线法制导律
轨迹跟踪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
Keywords
unmanned surface vessel
self-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line-of-sight guidance law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
分类号
TJ301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基于参考磁源的隧道磁阻传感器温度补偿研究
- 16
-
-
作者
蒯涛
黄宏胜
王东颖
雷强
曹志元
巩昊杨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7,共8页
-
文摘
TMR磁传感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温度漂移会严重影响其测量准确性,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温漂抑制手段。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基准磁源的TMR温漂抑制方法,通过产生基准交流磁场作用于TMR磁传感器,根据基准磁场频率处TMR输出幅值变化,实时补偿TMR的灵敏度温度漂移;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交流基准磁源幅值与零偏电压的温度漂移关系模型,补偿TMR的零点漂移。采用无磁温箱开展温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交流基准磁源的温度补偿将灵敏度漂移系数从0.098 536%/℃降低至0.005 87%/℃;补偿后的零偏电压误差被限制在0.143 mV之内,比未补偿时降低了19.5倍。补偿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温度传感器,提高了TMR磁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为其面向复杂场景下的高精度测量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撑。
-
关键词
TMR磁传感器
温度补偿
基准磁源
灵敏度校正
-
Keywords
TMR magnetic sens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
reference magnetic source
sensitivity correction
-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P20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基于舵面识别的战机轨迹预测研究
- 17
-
-
作者
巩昊杨
林智伟
张根源
王志航
蒯涛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6,共8页
-
文摘
目前对战机的轨迹预测主要采用卡尔曼滤波及其改进方法,而对于复杂机动的目标来说,其存在有较大的线性近似误差和模型失配的问题。为解决战机突然机动而产生的非线性轨迹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战机舵面识别的轨迹预测方法。使用YOLOv8n网络对传感器采集的战机红外图像进行舵面偏转状态的识别,将舵面偏转信息作为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改进LSTM网络并进行预测。设计了战机仿真轨迹预测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与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和LSTM轨迹预测网络进行对比。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复杂机动轨迹预测误差远小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优于改进前的LSTM轨迹预测网络,且符合实时性需求,提高了对复杂机动目标的轨迹预测能力,可为对空中机动目标的火控解算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轨迹预测
舵面识别
YOLOv8n
LSTM网络
-
Keywords
trajectory prediction
rudder recognition
YOLOv8n
LSTM network
-
分类号
TJ35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聚乳酸射流对爆炸反应装甲的冲击起爆阈值研究
- 18
-
-
作者
关思曼
王志军
伊建亚
吉庆
-
机构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4024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4M760012)
中北大学研究生科技立项资助课题(20242001)。
-
文摘
聚合物射流的穿而不爆技术可以有效地毁伤爆炸反应装甲。为了研究聚合物射流对爆炸反应装甲的起爆阈值,选取聚乳酸(PLA)作为药型罩材料,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PLA射流在不同炸高下对不同装药层厚度的穿而不爆作用过程。采用p^(n)τ判据计算爆炸反应装甲装药层的起爆阈值,结果表明,PLA射流冲击反应装甲是否起爆主要取决于射流冲击的压力峰值与炸药层厚度,并且在该文研究工况下,当冲击过程中的临界能量小于195.782 GPa^(2)·μs时,PLA射流会实现对爆炸反应装甲的穿而不爆。
-
关键词
聚乳酸射流
爆炸反应装甲
起爆判据
穿而不爆
-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jet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initiation criterion
penetration-without-detonation
-
分类号
TJ413.2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基于音频的多特征融合低慢小目标探测研究
- 19
-
-
作者
王拓
张成
祁万龙
苏照兵
齐志强
隋振雨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1-68,共8页
-
文摘
无人机逐渐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侦察与打击手段,对于低慢小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音频作为一种重要的感知模态,在目标探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无线电频谱资源受限或图像信息不可用的情况下。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音频的多特征融合方法用于对低慢小目标进行探测。模型采用两分支结构:第一个分支通过在音频数据的梅尔语谱图上提取特征,设计一种全新的LLSIncepNeXt模块,通过并行的卷积核提取时间与频率两个维度的信息;另一个分支将音频的MFCC特征直接输入到双向GRU提取时序特征,随后将两个分支提取到的特征进行融合,并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强化重点特征,区别不同特征的贡献程度。通过在Drone Detection以及UrbanSound8K数据集上的结果显示,提出的多特征融合网络相较于使用单一特征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对无人机音频的分类上相较其他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
关键词
低慢小目标
音频感知
多特征融合
目标探测
深度学习
GRU
InceptionNeXt
MFCC
-
Keywords
LSS target
audio perception
multi⁃feature fusion
target detection
deep learning
GRU
InceptionNeXt
MFCC
-
分类号
TN912-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火炮研发企业知识工程构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张春
黄宏胜
王华天
-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2,89,共5页
-
文摘
在知识爆炸和火炮创新发展的大形势下,火炮研发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数量急剧增加,这对企业知识管理的能力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火炮研发企业知识工程的构建对企业未来发展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基本概念和企业面临问题出发,分析了火炮研发企业的知识工程构建需求,提出了火炮研发企业知识工程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构建方案,并对火炮研发企业知识工程构建过程中的一些实施细节进行了着重强调,可对火炮研发企业的知识传承、知识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助力火炮研发企业创建现代化企业新型发展模式。
-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工程
知识创新
知识应用
-
Key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engineering
knowledge innovation
knowledge application
-
分类号
TP18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