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2212超导线材研究进展
1
作者 熊志坤 杨芳 +5 位作者 金利华 贺一轩 冯建情 王大友 闫果 张平祥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59,共7页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地简化了Bi-2212超导电缆和线圈的制备工艺。所以Bi-2212在强磁场领域,如核磁共振、磁悬浮列车和未来可控核聚变装置等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简述了Bi-2212多芯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粉末装管工艺以及相应的前驱体粉末的制备方法、线材加工技术和部分熔融热处理工艺等,总结了影响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材料 Bi-2212线材 线材制备 粉末装管法 临界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Nb_3Al超导体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齐铭 潘熙锋 +1 位作者 张平祥 闫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的Nb3Al块材,研究了球磨时间及退火温度对Nb3Al超导体成相及超导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磁学测量系统等详细分析了不同制备条件下Nb3Al超导体的相成分、微观组织结构,以及...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的Nb3Al块材,研究了球磨时间及退火温度对Nb3Al超导体成相及超导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磁学测量系统等详细分析了不同制备条件下Nb3Al超导体的相成分、微观组织结构,以及超导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将Nb和Al粉末混合后,利用高能球磨设备,球磨1 h即可以生成Nb(Al)ss过饱和固溶体;当球磨时间增加到10 h时,样品粉末发生了非晶化.通过调节球磨时间、退火温度,成功制备出超导起始转变温度达到15.3 K的单相Nb3Al超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3Al 机械合金化 超导体 球磨时间 退火温度 超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超导线材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权 唐海平 +1 位作者 陈自力 吴晓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1-24,共4页
讨论了NbTi/Cu超导线材的应用范围及其特性,介绍了NbTi/Cu超导线材的传统制备工艺和人工钉扎中心制备工艺,以及这两种工艺生产的NbTi/Cu超导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和商业化生产NbTi/Cu超导线材对加工工艺的要求。NbTi/Cu超导线材是目前应... 讨论了NbTi/Cu超导线材的应用范围及其特性,介绍了NbTi/Cu超导线材的传统制备工艺和人工钉扎中心制备工艺,以及这两种工艺生产的NbTi/Cu超导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和商业化生产NbTi/Cu超导线材对加工工艺的要求。NbTi/Cu超导线材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超导材料,为了满足超导磁体工作的安全性要求,大铜比NbTi/Cu超导线材的制备工艺和6.5K下NbTi/Cu超导线材的性能将是NbTi/Cu超导线材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Cu 低温超导 人工钉扎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籽晶粉末熔化法制备的超导YBCO单晶畴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翠萍 X CHAUD +2 位作者 E BEAUGNON 徐晓燕 周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9-1631,共3页
采用顶部籽晶粉末熔化法(TSPMP)制备了Φ30mm×15mm的YBCO单畴样品。在77K、零场冷却条件下获得最大磁悬浮力值43N(NdFeB,0.5T)。在2T的静态磁场中场冷充磁后,77K下获得最大的捕获磁通为380mT。金相分析显示211粒子的粒度分布在1~3... 采用顶部籽晶粉末熔化法(TSPMP)制备了Φ30mm×15mm的YBCO单畴样品。在77K、零场冷却条件下获得最大磁悬浮力值43N(NdFeB,0.5T)。在2T的静态磁场中场冷充磁后,77K下获得最大的捕获磁通为380mT。金相分析显示211粒子的粒度分布在1~3μm,ac面上的211粒子的分布密度>ab面上的分布密度。从磁通钉扎角度分析了211的粒度对磁悬浮力和捕获磁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CO 超导体 单晶畴 顶部籽晶粉末熔化法 捕获磁通 磁悬浮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b、Ti、Ta片制备NbTiTa超导线材工艺的研究
5
作者 赵迎祥 马权 陈自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4-96,共3页
用Nb片、Ti片和Ta片制备NbTiTa/Cu超导线材,在加工初始阶段将3种片材在复合体中按…TiNbTaNbTi…的周期排列,然后进行三次挤压。分析了经挤压后该复合体的组织及其断口形貌,测量了经扩散热处理后的临界电流密度。研究表明,在挤压过程中... 用Nb片、Ti片和Ta片制备NbTiTa/Cu超导线材,在加工初始阶段将3种片材在复合体中按…TiNbTaNbTi…的周期排列,然后进行三次挤压。分析了经挤压后该复合体的组织及其断口形貌,测量了经扩散热处理后的临界电流密度。研究表明,在挤压过程中,Nb片、Ti片和Ta片之间发生了成分扩散,但是这种成分扩散不能形成钉扎相和超导相,经合适的扩散热处理后,NbTiTa线料可获得高的临界电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Ta/Cu 低温超导 钉扎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掺杂ZrO_(2)粉体的水热合成及光催化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关睿东 高玲 +1 位作者 金利华 赵纪元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6-462,共7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HF为矿化剂制备了具有较高光催化性的F-掺杂ZrO_(2)纳米材料,系统研究F-对ZrO_(2)纳米粉体相组成、形貌、晶体生长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的引入促进四方相ZrO_(2)向单斜相的相转化。矿化剂HF掺杂浓度的增...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HF为矿化剂制备了具有较高光催化性的F-掺杂ZrO_(2)纳米材料,系统研究F-对ZrO_(2)纳米粉体相组成、形貌、晶体生长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的引入促进四方相ZrO_(2)向单斜相的相转化。矿化剂HF掺杂浓度的增加,促进单斜相ZrO_(2)初始生长基元晶粒的生长以及二次颗粒的长大。F^(-)在ZrO_(2){001}晶面上的吸附使ZrO_(2)的初始棒状晶粒趋向于沿[001]方向生长,同时也促进棒状晶粒在{001}晶面定向附生形成纺锤状三维颗粒。在60 min的光照条件下,所有F^(-)掺杂的ZrO_(2)粉末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均可达到80%以上。0.04 F/ZrO_(2)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最高,在60 min内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掺杂ZrO_(2) 相变 定向附生 光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盐PAD法快速制备YBCO超导薄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严武卫 张成孝 +3 位作者 王鹏飞 金利华 李成山 卢亚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4-987,共4页
用硝酸盐高分子辅助沉积法(简称PAD)来制备YB2C3O7-x(YBCO)超导薄膜,有着制备速度快、工艺简单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采用硝酸盐水相前驱液,并加入高分子螯合剂和薄膜改性剂,然后将前驱液涂覆在LaAlO3(LAO)单基晶片上,采用快速低温分解,... 用硝酸盐高分子辅助沉积法(简称PAD)来制备YB2C3O7-x(YBCO)超导薄膜,有着制备速度快、工艺简单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采用硝酸盐水相前驱液,并加入高分子螯合剂和薄膜改性剂,然后将前驱液涂覆在LaAlO3(LAO)单基晶片上,采用快速低温分解,再经过高温烧结制备出完整的YBCO超导薄膜。在1.0×10-4 O2/N2气氛下制备的YBCO超导薄膜致密,YBCO(00l)峰取向明显,没有其它杂相峰,同时,转变起始温度TC=91K,转变宽度ΔTC=2K;在77K、自场下临界电流密度JC为约1MA/cm2。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硝酸盐PAD法的低温分解时间比传统的TFA-MOD法缩短9h左右,而且制备出的YBCO超导薄膜性能优良,该方法为以后的长带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CO PAD 硝酸盐 快速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翠萍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5-343,共9页
对高温超导限流器(HTSFCL)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高温超导限流器作为一种理想的故障限流器,它的研制涉及物理、材料学、电力电子、低温工程等多领域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是一项多学科技术的综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18个国家... 对高温超导限流器(HTSFCL)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高温超导限流器作为一种理想的故障限流器,它的研制涉及物理、材料学、电力电子、低温工程等多领域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是一项多学科技术的综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18个国家参与了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制,已完成挂网试运行和正在运行的高温超导限流器有19台,分布在7个国家。在中国现有3台处于试运行中,其中1台运行于世界上第一个超导变电站——甘肃白银超导变电站内。世界各国的研究现状显示,高温超导限流器的技术趋于成熟,然而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还面临着几个制约因素:超导线材的高昂价格,维持低温运行的成本,技术标准的制定,市场对高品质电力的需求等。只有降低超导材料的成本和高温超导限流器的运营成本,才会出现超导限流器的大规模应用,使之成为保障电力网络稳定安全运行的一个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 Bi2212超导带材 YBCO涂层导体 短路电流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Te基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高文博 刘吉星 +4 位作者 张胜楠 邵柏淘 李成山 闫果 杨卿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9-1091,共13页
GeTe基材料在热电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近年来中温区热电材料的研究重点。首先简要介绍了GeTe的晶体结构和相变过程;其次,从提升其热电性能方法的角度对该体系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以调控功率因子为目的,对GeTe体系的... GeTe基材料在热电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近年来中温区热电材料的研究重点。首先简要介绍了GeTe的晶体结构和相变过程;其次,从提升其热电性能方法的角度对该体系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以调控功率因子为目的,对GeTe体系的空穴载流子浓度进行优化,提升Ge的空位能;(2)通过能带工程实现能带结构的调控;(3)以降低热导率为目的,引入纳米缺陷(点缺陷、堆垛缺陷、纳米沉淀),增强声子散射效果等。最后对GeTe基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Te基热电材料 功率因子 电输运性能 热导率 能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扁平现象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焜 高玲 +1 位作者 福本昌宏 李雪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67-70,共4页
热喷涂过程中熔滴在与基材撞击后的扁平及固化行为是形成涂层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因此,关于单个粒子扁平化行为的研究不可或缺。从等离子喷涂过程中基材预热温度、喷涂压强环境、材料润湿能力、基材的表面粗糙度、固化能力、脱附吸附... 热喷涂过程中熔滴在与基材撞击后的扁平及固化行为是形成涂层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因此,关于单个粒子扁平化行为的研究不可或缺。从等离子喷涂过程中基材预热温度、喷涂压强环境、材料润湿能力、基材的表面粗糙度、固化能力、脱附吸附能力等因素对粒子扁平化转变的影响,以及研究过程中自由下落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概述了关于粒子扁平现象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未来关于粒子扁平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于结合数值模拟和喷涂试验,以期找出粒子扁平化的控制因素。并解释了基材在较高的预热温度和低压条件下,盘状沉积为何更容易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扁平行为 溅射 盘状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Ta超导体的特性与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权 周廉 +5 位作者 张平祥 刘向宏 杜社军 吴晓祖 陈自力 卢亚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15,共3页
介绍了NbTiTa超导体的加工工艺,与NbTi相比较讨论了NbTiTa超导体微观组织、临界电流密度、上临界场的特点。根据已获得的研究成果预测了NbTiTa超导体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NbTiTa 超导材料 低温超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系超导体原始粉末的化学吸附行为
12
作者 毛传斌 周廉 孙祥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693-697,共5页
用傅氏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Bi系超导体原始粉末研磨过程中;自环境气相中的化学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研磨,粉末化学吸附空气中的CO2和H2O在氩气中研磨则无化学吸附现象.用Bi系超导体晶体结构的特征分析... 用傅氏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Bi系超导体原始粉末研磨过程中;自环境气相中的化学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研磨,粉末化学吸附空气中的CO2和H2O在氩气中研磨则无化学吸附现象.用Bi系超导体晶体结构的特征分析了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粉末 吸附 铋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Ta扩散行为对NbTiTa超导线材制备的影响
13
作者 马权 周廉 +6 位作者 陈自力 张平祥 刘向宏 卢亚锋 吴晓祖 杜社军 焦高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研究了经过1000℃/10h热处理的Nb/Ti、Nb/Ta、Ti/Ta扩散偶样品所形成合金层的成分分布,以及Ti/Ta扩散偶经过850℃、700℃、550℃、400℃5h热处理后淬火与随炉冷却形成的TiTa合金微观组织的区别,并研究了复合体中Nb片、Ti片、Ta的排列方... 研究了经过1000℃/10h热处理的Nb/Ti、Nb/Ta、Ti/Ta扩散偶样品所形成合金层的成分分布,以及Ti/Ta扩散偶经过850℃、700℃、550℃、400℃5h热处理后淬火与随炉冷却形成的TiTa合金微观组织的区别,并研究了复合体中Nb片、Ti片、Ta的排列方式对NbTiTa超导线材微观结构和扩散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Ta超导材料 扩散Nb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丝中Ta分布对NbTiTa超导线材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马权 陈自力 卢亚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12,共4页
用Nb47Ti片和Ta片制备NbTiTa/Cu超导线材,在三次热挤压和热处理后NbTiTa超导线材的芯丝中Ta成豆状和条带状,Ta和Nb47Ti间的互扩散很小。在NbTiTa超导芯丝中α-Ti钉扎中心成条带状,厚度为5~10nm,间距为20~50nm,讨论了α-Ti钉扎中心的... 用Nb47Ti片和Ta片制备NbTiTa/Cu超导线材,在三次热挤压和热处理后NbTiTa超导线材的芯丝中Ta成豆状和条带状,Ta和Nb47Ti间的互扩散很小。在NbTiTa超导芯丝中α-Ti钉扎中心成条带状,厚度为5~10nm,间距为20~50nm,讨论了α-Ti钉扎中心的尺寸和间距对磁通钉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降到3.0K时NbTiTa/Cu超导线材在高场中的临界电流密度反映出Ta在芯丝中作为非超导相依然能够起到提高线材的上临界场和高场中临界电流密度的作用。不同直径的NbTiTa/Cu超导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表明,较大的最终附加应变对临界电流密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进一步减小线材的直径,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可以继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NBTI NbTiTa 低温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Bi-2212超导机理及H_2S零电阻现象的成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天倪 孙昱艳 +1 位作者 齐铭 周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4-351,共8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别对掺杂的Bi-2212高温超导材料以及高压下的H_2S分子中各元素的分波态密度谱(PDOS)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Bi-2212的超导转变温度Tc随掺杂含量的改变而变化,以及H_2S在高压下的零电阻现象进行了分析。在Bi-2212超... 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别对掺杂的Bi-2212高温超导材料以及高压下的H_2S分子中各元素的分波态密度谱(PDOS)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Bi-2212的超导转变温度Tc随掺杂含量的改变而变化,以及H_2S在高压下的零电阻现象进行了分析。在Bi-2212超导材料处于最佳掺杂含量时,电子能量接近于费米面附近的超导赝能隙,从而降低了形成超导电子对所需的凝聚能,因此这些电子转变为超导电子对。另外,靠近费米面处的电子态密度在最佳掺杂量时达到最大值,即能够被诱导为库伯对的电子数量增多,在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电子在较高的温度下能够更容易转变为超导电子对,因此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同时对高压下的H_2S晶体的PDOS谱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分析得到,高压下的H_2S由于晶格的收缩破坏了原子之间的成键,使得电子的分布已经不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而是以一种类似于"团聚"的形式存在。当对高压下的H_2S加载电压后,这些"团聚"的电子能够作为载流子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在此过程中,电子之间很难发生碰撞,其总动量的改变量可以认为是零,这是造成高压下的H_2S能够在室温范围内表现出"零电阻"现象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Bi-2212掺杂 分波态密度谱 电子团聚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液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对YBa_2Cu_3O_(7-δ)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英楠 李凤华 +2 位作者 李成山 卢亚峰 樊占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63-1665,共3页
用三氟乙酸金属有机物沉积(TFA-MOD)方法在LaAlO3(100)基底上生长YBa2Cu3O7-δ(YB-CO)超导薄膜,研究了向前驱液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YBCO薄膜微结构和超导性能的影响。涂膜在氧气环境中进行200~250℃热解,再经775℃氩气环境下... 用三氟乙酸金属有机物沉积(TFA-MOD)方法在LaAlO3(100)基底上生长YBa2Cu3O7-δ(YB-CO)超导薄膜,研究了向前驱液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YBCO薄膜微结构和超导性能的影响。涂膜在氧气环境中进行200~250℃热解,再经775℃氩气环境下结晶后获得YBCO超导薄膜。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未添加PVP的前驱液制得的YBCO薄膜临界电流密度为4050A/cm2,添加PVP的前驱液制得的YBCO薄膜临界电流密度为5800A/cm2。后者表现出较少的孔洞,较强的c轴取向,较纯的双轴织构和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因此,向前驱液中添加PVP的化学方法可以改进YBCO涂层导体的MOD制备过程。总压,氧分压和热处理温度等工艺条件将进一步优化,以提高临界电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A-MOD PVP YBCO膜 取向 超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立方织构Ni-5%(体积分数)W基带上Ag薄膜择优取向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凤华 王威 +5 位作者 李英楠 罗清威 单玉桥 樊占国 卢亚峰 李成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57-1859,1863,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立方织构Ni-5%(原子分数,下同)W基底上沉积了Ag薄膜作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aCuO涂层导体的导电缓冲层,并通过后期在Ar气氛下热处理使Ag膜具有(200)择优取向。磁控溅射后Ag膜的择优取向为(111),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立方织构Ni-5%(原子分数,下同)W基底上沉积了Ag薄膜作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aCuO涂层导体的导电缓冲层,并通过后期在Ar气氛下热处理使Ag膜具有(200)择优取向。磁控溅射后Ag膜的择优取向为(111),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200)择优取向强度增加。采用慢降温工艺即在900℃下恒温30min,然后以较慢的速率10℃/h降至800℃后样品随炉冷却,有利于Ag薄膜由(111)向(200)的择优生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CuO涂层导体 AG 择优取向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ch-Dollase函数在计算铜带择优取向上的应用
18
作者 李英楠 李凤华 +2 位作者 樊占国 李成山 卢亚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共4页
根据XRD衍射图谱分析了Cu加工的择优取向行为,采用极密度相除的方法对March-Dollase函数求解过程进行了简化,使之可以直接根据XRD衍射图谱的若干峰值算出r值,间接计算择优取向的体积分数。把实测样品的XRD衍射花样与由Rietveld程序根据M... 根据XRD衍射图谱分析了Cu加工的择优取向行为,采用极密度相除的方法对March-Dollase函数求解过程进行了简化,使之可以直接根据XRD衍射图谱的若干峰值算出r值,间接计算择优取向的体积分数。把实测样品的XRD衍射花样与由Rietveld程序根据March-Dollase函数反推的XRD衍射花样进行对比,发现当r值小于0.45时两者符合良好,说明在此条件下(r<0.45)本数值计算方法对r值的计算准确可靠,能够估算择优取向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再结晶 March-Dollase函数 择优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化学镀铜及增强铜基复合块材的制备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涛 金利华 +7 位作者 梁明 肖鹏 王鹏飞 吴艺凡 景珂超 张胜楠 冯建情 李成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00-303,共4页
为了改善石墨烯与铜界面的浸润性和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本工作采用化学镀结合球磨的方式,制备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硬度仪和电导测试等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 为了改善石墨烯与铜界面的浸润性和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本工作采用化学镀结合球磨的方式,制备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硬度仪和电导测试等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镀法,成功在石墨烯表面均匀生长出纳米铜粒子。纳米铜粒子沉积在石墨烯表面,并插入到石墨烯片层中间,改善了石墨烯与铜界面的浸润性。将石墨烯镀铜粉末与铜粉混合后,经球磨处理制备出石墨烯铜复合块体。石墨烯均匀分散在铜基体中,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复合块体硬度达到104HV,较纯铜硬度提高约1.6倍;电导率达90%IACS,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化学镀 球磨 硬度 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掺杂Mn0.2Zr0.8O2-δ纳米粉体的水热合成及光催化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饶金伟 王婕 +2 位作者 金利华 赵玉厚 高玲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7-464,共8页
以NH 4F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光催化性的F-掺杂Mn0.2Zr0.8O2-δ纳米材料,系统研究F-掺杂对Mn0.2Zr0.8O2-δ纳米粉体相组成、形貌、化学组成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的引入对立方相Mn0.2Zr0.8O2-δ粉体的相结构影... 以NH 4F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光催化性的F-掺杂Mn0.2Zr0.8O2-δ纳米材料,系统研究F-掺杂对Mn0.2Zr0.8O2-δ纳米粉体相组成、形貌、化学组成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的引入对立方相Mn0.2Zr0.8O2-δ粉体的相结构影响较大,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Mn0.2Zr0.8O2-δ发生立方相向单斜相相变程度提高;F﹣掺杂可调控Mn0.2Zr0.8O2-δ粉体的晶粒尺寸及形貌,使粉体取向生长,最终呈片状结构;F-掺杂有利于提高Mn0.2Zr0.8O2-δ降解有机染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当F-掺杂浓度为0.1 mol/L时,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最优,经60 min光照后,甲基橙降解度可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0.2Zr0.8O2-δ F-掺杂 相变 甲基橙 光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