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2212超导线材研究进展
1
作者 熊志坤 杨芳 +5 位作者 金利华 贺一轩 冯建情 王大友 闫果 张平祥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59,共7页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地简化了Bi-2212超导电缆和线圈的制备工艺。所以Bi-2212在强磁场领域,如核磁共振、磁悬浮列车和未来可控核聚变装置等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简述了Bi-2212多芯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粉末装管工艺以及相应的前驱体粉末的制备方法、线材加工技术和部分熔融热处理工艺等,总结了影响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材料 Bi-2212线材 线材制备 粉末装管法 临界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Nb_3Al超导体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齐铭 潘熙锋 +1 位作者 张平祥 闫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的Nb3Al块材,研究了球磨时间及退火温度对Nb3Al超导体成相及超导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磁学测量系统等详细分析了不同制备条件下Nb3Al超导体的相成分、微观组织结构,以及...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的Nb3Al块材,研究了球磨时间及退火温度对Nb3Al超导体成相及超导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磁学测量系统等详细分析了不同制备条件下Nb3Al超导体的相成分、微观组织结构,以及超导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将Nb和Al粉末混合后,利用高能球磨设备,球磨1 h即可以生成Nb(Al)ss过饱和固溶体;当球磨时间增加到10 h时,样品粉末发生了非晶化.通过调节球磨时间、退火温度,成功制备出超导起始转变温度达到15.3 K的单相Nb3Al超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3Al 机械合金化 超导体 球磨时间 退火温度 超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超导线材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权 唐海平 +1 位作者 陈自力 吴晓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1-24,共4页
讨论了NbTi/Cu超导线材的应用范围及其特性,介绍了NbTi/Cu超导线材的传统制备工艺和人工钉扎中心制备工艺,以及这两种工艺生产的NbTi/Cu超导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和商业化生产NbTi/Cu超导线材对加工工艺的要求。NbTi/Cu超导线材是目前应... 讨论了NbTi/Cu超导线材的应用范围及其特性,介绍了NbTi/Cu超导线材的传统制备工艺和人工钉扎中心制备工艺,以及这两种工艺生产的NbTi/Cu超导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和商业化生产NbTi/Cu超导线材对加工工艺的要求。NbTi/Cu超导线材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超导材料,为了满足超导磁体工作的安全性要求,大铜比NbTi/Cu超导线材的制备工艺和6.5K下NbTi/Cu超导线材的性能将是NbTi/Cu超导线材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Cu 低温超导 人工钉扎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攀稀有金属超导材料科技高峰
4
作者 汪京荣 《世界有色金属》 2005年第7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稀有金属超导材料 超导电技术 高载流能力 低能耗特性 成材技术 超导性能 高温超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翠萍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5-343,共9页
对高温超导限流器(HTSFCL)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高温超导限流器作为一种理想的故障限流器,它的研制涉及物理、材料学、电力电子、低温工程等多领域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是一项多学科技术的综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18个国家... 对高温超导限流器(HTSFCL)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高温超导限流器作为一种理想的故障限流器,它的研制涉及物理、材料学、电力电子、低温工程等多领域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是一项多学科技术的综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18个国家参与了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制,已完成挂网试运行和正在运行的高温超导限流器有19台,分布在7个国家。在中国现有3台处于试运行中,其中1台运行于世界上第一个超导变电站——甘肃白银超导变电站内。世界各国的研究现状显示,高温超导限流器的技术趋于成熟,然而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还面临着几个制约因素:超导线材的高昂价格,维持低温运行的成本,技术标准的制定,市场对高品质电力的需求等。只有降低超导材料的成本和高温超导限流器的运营成本,才会出现超导限流器的大规模应用,使之成为保障电力网络稳定安全运行的一个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 Bi2212超导带材 YBCO涂层导体 短路电流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Ta超导体的特性与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权 周廉 +5 位作者 张平祥 刘向宏 杜社军 吴晓祖 陈自力 卢亚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15,共3页
介绍了NbTiTa超导体的加工工艺,与NbTi相比较讨论了NbTiTa超导体微观组织、临界电流密度、上临界场的特点。根据已获得的研究成果预测了NbTiTa超导体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NbTiTa 超导材料 低温超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系超导体原始粉末的化学吸附行为
7
作者 毛传斌 周廉 孙祥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693-697,共5页
用傅氏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Bi系超导体原始粉末研磨过程中;自环境气相中的化学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研磨,粉末化学吸附空气中的CO2和H2O在氩气中研磨则无化学吸附现象.用Bi系超导体晶体结构的特征分析... 用傅氏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Bi系超导体原始粉末研磨过程中;自环境气相中的化学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研磨,粉末化学吸附空气中的CO2和H2O在氩气中研磨则无化学吸附现象.用Bi系超导体晶体结构的特征分析了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粉末 吸附 铋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Ta扩散行为对NbTiTa超导线材制备的影响
8
作者 马权 周廉 +6 位作者 陈自力 张平祥 刘向宏 卢亚锋 吴晓祖 杜社军 焦高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研究了经过1000℃/10h热处理的Nb/Ti、Nb/Ta、Ti/Ta扩散偶样品所形成合金层的成分分布,以及Ti/Ta扩散偶经过850℃、700℃、550℃、400℃5h热处理后淬火与随炉冷却形成的TiTa合金微观组织的区别,并研究了复合体中Nb片、Ti片、Ta的排列方... 研究了经过1000℃/10h热处理的Nb/Ti、Nb/Ta、Ti/Ta扩散偶样品所形成合金层的成分分布,以及Ti/Ta扩散偶经过850℃、700℃、550℃、400℃5h热处理后淬火与随炉冷却形成的TiTa合金微观组织的区别,并研究了复合体中Nb片、Ti片、Ta的排列方式对NbTiTa超导线材微观结构和扩散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Ta超导材料 扩散Nb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Bi-2212超导机理及H_2S零电阻现象的成因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天倪 孙昱艳 +1 位作者 齐铭 周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4-351,共8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别对掺杂的Bi-2212高温超导材料以及高压下的H_2S分子中各元素的分波态密度谱(PDOS)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Bi-2212的超导转变温度Tc随掺杂含量的改变而变化,以及H_2S在高压下的零电阻现象进行了分析。在Bi-2212超... 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别对掺杂的Bi-2212高温超导材料以及高压下的H_2S分子中各元素的分波态密度谱(PDOS)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Bi-2212的超导转变温度Tc随掺杂含量的改变而变化,以及H_2S在高压下的零电阻现象进行了分析。在Bi-2212超导材料处于最佳掺杂含量时,电子能量接近于费米面附近的超导赝能隙,从而降低了形成超导电子对所需的凝聚能,因此这些电子转变为超导电子对。另外,靠近费米面处的电子态密度在最佳掺杂量时达到最大值,即能够被诱导为库伯对的电子数量增多,在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电子在较高的温度下能够更容易转变为超导电子对,因此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同时对高压下的H_2S晶体的PDOS谱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分析得到,高压下的H_2S由于晶格的收缩破坏了原子之间的成键,使得电子的分布已经不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而是以一种类似于"团聚"的形式存在。当对高压下的H_2S加载电压后,这些"团聚"的电子能够作为载流子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在此过程中,电子之间很难发生碰撞,其总动量的改变量可以认为是零,这是造成高压下的H_2S能够在室温范围内表现出"零电阻"现象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Bi-2212掺杂 分波态密度谱 电子团聚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ch-Dollase函数在计算铜带择优取向上的应用
10
作者 李英楠 李凤华 +2 位作者 樊占国 李成山 卢亚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共4页
根据XRD衍射图谱分析了Cu加工的择优取向行为,采用极密度相除的方法对March-Dollase函数求解过程进行了简化,使之可以直接根据XRD衍射图谱的若干峰值算出r值,间接计算择优取向的体积分数。把实测样品的XRD衍射花样与由Rietveld程序根据M... 根据XRD衍射图谱分析了Cu加工的择优取向行为,采用极密度相除的方法对March-Dollase函数求解过程进行了简化,使之可以直接根据XRD衍射图谱的若干峰值算出r值,间接计算择优取向的体积分数。把实测样品的XRD衍射花样与由Rietveld程序根据March-Dollase函数反推的XRD衍射花样进行对比,发现当r值小于0.45时两者符合良好,说明在此条件下(r<0.45)本数值计算方法对r值的计算准确可靠,能够估算择优取向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再结晶 March-Dollase函数 择优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化学镀铜及增强铜基复合块材的制备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涛 金利华 +7 位作者 梁明 肖鹏 王鹏飞 吴艺凡 景珂超 张胜楠 冯建情 李成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00-303,共4页
为了改善石墨烯与铜界面的浸润性和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本工作采用化学镀结合球磨的方式,制备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硬度仪和电导测试等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 为了改善石墨烯与铜界面的浸润性和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本工作采用化学镀结合球磨的方式,制备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硬度仪和电导测试等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镀法,成功在石墨烯表面均匀生长出纳米铜粒子。纳米铜粒子沉积在石墨烯表面,并插入到石墨烯片层中间,改善了石墨烯与铜界面的浸润性。将石墨烯镀铜粉末与铜粉混合后,经球磨处理制备出石墨烯铜复合块体。石墨烯均匀分散在铜基体中,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复合块体硬度达到104HV,较纯铜硬度提高约1.6倍;电导率达90%IACS,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化学镀 球磨 硬度 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气氛对锰稳定氧化锆立方相稳定性的影响
12
作者 高玲 周廉 +1 位作者 卢亚锋 李成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13-1016,共4页
研究了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具有单一立方相结构的锰稳定氧化锆陶瓷,并对影响锰稳定立方氧化锆稳定性的温度和气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锰的掺杂量(原子分数)为20%时,氧化锆为单一立方相结构.对于具有立方相结构的氧化锆固溶体的... 研究了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具有单一立方相结构的锰稳定氧化锆陶瓷,并对影响锰稳定立方氧化锆稳定性的温度和气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锰的掺杂量(原子分数)为20%时,氧化锆为单一立方相结构.对于具有立方相结构的氧化锆固溶体的相稳定研究发现,在1 000℃以上的高氧分压条件下,立方相易发生向单斜相相变;在1 000℃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立方相结构相对稳定;在温度低于800℃条件下,无论氧分压的高低,立方相均能稳定存在,只是在高分压氧下伴随立方相晶格常数的减小及Mn元素价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氧化锆 锰氧化物 温度 固溶体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