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金属多针封接件的过渡环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利娜 张建勋 鞠鹤 《电子与封装》 2015年第6期9-12,共4页
"14针密排"玻璃-金属封接件在生产及应用过程中常会出现玻璃炸裂,继而引起元件封接强度、气密性、热稳定性及耐冲压性等综合性能降低甚至报废。结合其特殊的导电性能和气密性设计要求,分析认为玻璃产生微裂纹的原因是封接元... "14针密排"玻璃-金属封接件在生产及应用过程中常会出现玻璃炸裂,继而引起元件封接强度、气密性、热稳定性及耐冲压性等综合性能降低甚至报废。结合其特殊的导电性能和气密性设计要求,分析认为玻璃产生微裂纹的原因是封接元件膨胀系数不相匹配。利用"环封"工艺逐级过渡玻璃和金属之间的膨胀系数差异,同时结合玻璃抗压不抗拉的特性,达到"匹配封接",彻底解决普遍存在于该类元器件中的致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金属封接 匹配封接 非匹配封接 过渡环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封接对金属-玻璃封接绝缘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利娜 张建勋 +1 位作者 冯生 鞠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5-609,共5页
玻璃与金属封接件以其优良的气密性、密封性能、机械强度等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军品及民品行业中。针对应用于锂亚电池领域的玻璃金属封接绝缘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残次品,玻璃封接界面中出现的气泡、漏洞、炸裂等缺陷,分组设计返烧封接试... 玻璃与金属封接件以其优良的气密性、密封性能、机械强度等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军品及民品行业中。针对应用于锂亚电池领域的玻璃金属封接绝缘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残次品,玻璃封接界面中出现的气泡、漏洞、炸裂等缺陷,分组设计返烧封接试验,通过对多次返烧绝缘子的玻璃状态、封接气密性、抗拉强度、拉伸量、拉拔时间等综合因素的观察和测试,发现多次封接过程中,绝缘子气密性、抗拉强度表现出来的量变趋势与玻璃-金属封接界面表现出的质变状态高度一致:玻璃整体状态较好,绝缘子性能较好。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次封接后产品综合性能最高,随着封接次数的增多,玻璃状态、气密性、抗拉强度均有明显下降,产品一致性越来越差;且发现玻璃坯的质地密实、尺寸精准、返烧前对绝缘子进行酸洗表面处理等因素都能有效提高产品封接的综合性能,并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了保证产品性能的最多返烧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接 绝缘子 气密性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纳米颗粒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功能化碳纳米管上的自发沉积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崔颖 匡尹杰 +2 位作者 张小华 刘博 陈金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9-995,共7页
利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非共价修饰的碳纳米管(CNTs)与PtCl62-之间的自发氧化还原作用,制备了Pt纳米颗粒(PtNPs)/CNTs-PDDA复合催化剂.PDDA在该催化剂中具有三种作用:(1)作为金属前驱体PtCl62-还原为PtNPs的还原剂;(2)作为原... 利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非共价修饰的碳纳米管(CNTs)与PtCl62-之间的自发氧化还原作用,制备了Pt纳米颗粒(PtNPs)/CNTs-PDDA复合催化剂.PDDA在该催化剂中具有三种作用:(1)作为金属前驱体PtCl62-还原为PtNPs的还原剂;(2)作为原位产生的PtNPs的稳定剂;(3)在CNTs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CNTs在甲醇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的腐蚀.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和拉曼光谱对CNTs-PDDA进行了表征,表明PDDA通过π-π作用已成功覆盖在CNTs表面,并且修饰过程没有导致CNTs结构的破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tNPs/CNTs-PDDA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NPs均匀地分散在CNTs上,平均粒径约2nm,且粒径分布范围窄.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进一步考察了PtNPs/CNTs-PDDA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的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原始CNTs负载的PtNPs催化剂相比,PtNPs/CNTs-PDDA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电催化质量比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纳米颗粒 甲醇 电催化氧化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