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纯金、银制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卜升 吴永谦 +2 位作者 张科 陈昆昆 操齐高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共5页
综述了高纯Au、Ag的制备方法、原理、实际生产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制备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纯Au 高纯Ag 化学还原法 溶剂萃取法 电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旧高温合金中提取Re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昆昆 孟晗琪 +1 位作者 吴永谦 吴贤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0,34,共6页
针对高温合金高致密性、难溶解的特点,采用真空气雾化法将废旧高温合金制成活性很高的细微颗粒,再经氧化酸浸后,废旧高温合金粉中的Re以ReO-4形态进入溶液,Re浸出率达99.02%;酸浸液用NaOH饱和溶液调pH值至1.5后,用D296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针对高温合金高致密性、难溶解的特点,采用真空气雾化法将废旧高温合金制成活性很高的细微颗粒,再经氧化酸浸后,废旧高温合金粉中的Re以ReO-4形态进入溶液,Re浸出率达99.02%;酸浸液用NaOH饱和溶液调pH值至1.5后,用D296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Re,Re吸附率达98.76%;解吸过程中先用NH3·H2O+NH4Cl混合溶液解吸D296负载树脂上的Mo,Re损失率为4.97%,再用NH4SCN溶液解吸Re,Re解吸率达94.98%;含Re解吸后液可通过添加KCl或NH4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工序制备含Re产品,控制浓缩液中Re浓度大于22.38g/L,Re结晶率可达90%以上。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KReO4和NH4ReO4产品纯度分别达到了99.21%和9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 高温合金 真空气雾化法 氧化酸浸 D296树脂 铼酸铵 铼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96树脂从含铼酸性溶液中吸附铼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昆昆 吴贤 王治钧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3-46,共4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从含铼酸性溶液中提取铼,通过静态试验确定选用D296树脂,通过动态试验考察了料液pH、流速和料液与树脂体积比对铼吸附率的影响,并测定了铼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料液pH=1.5、吸附流速每小时7.2倍树脂床体... 采用离子交换法从含铼酸性溶液中提取铼,通过静态试验确定选用D296树脂,通过动态试验考察了料液pH、流速和料液与树脂体积比对铼吸附率的影响,并测定了铼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料液pH=1.5、吸附流速每小时7.2倍树脂床体积的条件下,铼吸附率达到97.91%,每克D296树脂对铼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14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96树脂 吸附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AgNi体系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晶 马光 +1 位作者 王虹 姜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2,共3页
研究了添加微量稀土的银合金触点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弯曲次数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分布。结果发现,添加0.2%稀土能细化晶粒,并以固溶或球状第二相形式存在,可以强化合金,有效延缓材料的回复与再结晶,使... 研究了添加微量稀土的银合金触点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弯曲次数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分布。结果发现,添加0.2%稀土能细化晶粒,并以固溶或球状第二相形式存在,可以强化合金,有效延缓材料的回复与再结晶,使材料的抗拉强度上升,断后伸长率提高,材料延性改善,显微硬度趋于均匀,弯曲次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银基合金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NiMnSi合金的热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轶 郑晶 +1 位作者 贾志华 马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69-71,共3页
研究了CuNiMnSi合金的微观组织、相结构及合金的热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晶界及晶内都有第二相析出,呈弥散分布状态,在晶界周围聚集,而晶内比较稀散。第二相主要为Ni3Si相,还有少量Ni31Sil2相。合金存在600~700℃中温脆性区,轧... 研究了CuNiMnSi合金的微观组织、相结构及合金的热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晶界及晶内都有第二相析出,呈弥散分布状态,在晶界周围聚集,而晶内比较稀散。第二相主要为Ni3Si相,还有少量Ni31Sil2相。合金存在600~700℃中温脆性区,轧制成形受轧制温度、道次加工量等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MnSi 析出相 热加工 性能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W50触头与紫铜的电阻钎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志华 郑晶 +1 位作者 王轶 马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8-99,共2页
研究了AgW50和紫铜的电阻钎焊工艺,主要探讨了钎接压力、钎接时间对触头钎接性能的影响。试验得到了电阻钎焊紫铜-AgW50触头的最佳工艺参数:钎接压力1.3~1.5MPa,钎接时间3.5~4.5s。解决了火焰钎焊存在的效率低、焊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关键词 AgW50触头 电阻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渣中钛铪的离子交换分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卜升 许万祥 +2 位作者 吴贤 马光 李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58,79,共5页
在酸性体系下,采用阳离子交换法对铪钛的分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有效实现铪的吸附,通过控制淋洗液pH可有效实现铪钛的分离,所得解吸液中Ti/Hf小于0.003 5。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离子交换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寸焊条的真空吸铸工艺研究
8
作者 贾志华 马光 +1 位作者 郑晶 王轶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3-45,共3页
以小尺寸焊条为对象,探讨了影响焊条吸铸成型工艺的各种因素及缺陷防止方法。并展望了小尺寸焊条真空吸铸工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焊条 真空吸铸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多功能柔性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汪小钰 胡平 +7 位作者 操齐高 李世磊 胡卜亮 葛松伟 杨帆 陈波 朱昕宇 王快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474-5493,共20页
柔性传感器能够实现压力、应变、温度、湿度及气体等与人体健康相关信号多功能识别及监测,在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的开发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具有多种模式监测功能的柔性电化学式传感器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双模式传感器... 柔性传感器能够实现压力、应变、温度、湿度及气体等与人体健康相关信号多功能识别及监测,在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的开发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具有多种模式监测功能的柔性电化学式传感器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双模式传感器、三模式传感器和多模式传感器;重点介绍了传感器实现多功能监测的途径和传感机理。研究表明,多模式传感性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和多功能材料制备两种。而基于先进功能材料(包括纳米金属、纳米碳及导电聚合物)和柔性基体材料(如水凝胶、气凝胶及弹性聚合物)所制造的柔性多功能复合材料可有效降低多模式传感器的复杂性。最后,对比并指出了不同类型的功能材料在制造多功能柔性传感器中的特点与优势,为多功能柔性传感器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 多功能监测 电子材料 加工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铬-钨合金焊丝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志华 马光 +2 位作者 郑晶 王轶 李银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25,29,共3页
采用真空吸铸方法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钴-铬-钨合金焊丝,并对其进行了堆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焊丝的堆焊性能良好,焊层与基材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堆焊层的平均硬度达到了40.2 HRC,并且堆焊三层后硬度达到41 HRC;各层的化学成分较为均匀。
关键词 钴-铬-钨合金 合金焊丝 堆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钽合金渣中钽的回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卜升 许万祥 +1 位作者 陈姝晖 马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7-50,58,共5页
以高温合金返回料含钽渣为原料,采用酸浸—萃取—除杂—反萃—沉淀等工艺回收其中的钽。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回收合金渣中的钽,所得氢氧化钽沉淀物纯度达99%以上,钽回收率超过90%。
关键词 高温合金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