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5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成功研制厚复层锆/纲复合板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选明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0年第10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厚复层锆/钢复合板 爆炸复合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淬火优化Nb-Ti-Al合金挤压棒室温塑性的研究
2
作者 王峰 白润 +5 位作者 白伟 孙锐 蔡小梅 夏明星 刘辉 张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挤压态和挤压+高温(1150、1200、1250、1300℃)淬火态低密度铌合金(Nb-35Ti-5Al-5V-1Zr-0.08C)棒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探讨了淬火态合金室温塑性大幅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挤压态合金相...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挤压态和挤压+高温(1150、1200、1250、1300℃)淬火态低密度铌合金(Nb-35Ti-5Al-5V-1Zr-0.08C)棒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探讨了淬火态合金室温塑性大幅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挤压态合金相比,4种高温淬火态合金的室温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明显提高,其中1300℃淬火态合金具有最高的室温断后伸长率(18.5%)和最高的断面收缩率(48%)。挤压态铌合金棒由于基体组织晶粒粗大以及TiC第二相粒子粗大且偏析等原因,室温拉伸过程发生脆性断裂。高温淬火促进了TiC第二相粒子向基体回溶,淬火温度的升高进一步提高了TiC第二相粒子的细化和球化程度;高温淬火还促使一些粗大晶粒转变为亚晶结构,形成细晶效应,最终极大改善了低密度铌合金挤压棒材的室温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铌合金 Nb-Ti-Al 挤压 高温淬火 室温塑性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与能源装备用钛合金研究进展
3
作者 贾蔚菊 李思兰 +5 位作者 毛成亮 李倩 张思远 王佳璐 郭荻子 赵永庆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0-539,共10页
钛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无磁等特点,特别是具有良好的耐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性能,是理想的海洋工程用材料,被誉为“海洋金属”。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发舰船用钛合金,形成了不同强度级别的钛合金牌号,在能源开采装备用钛... 钛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无磁等特点,特别是具有良好的耐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性能,是理想的海洋工程用材料,被誉为“海洋金属”。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发舰船用钛合金,形成了不同强度级别的钛合金牌号,在能源开采装备用钛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海洋发展从浅海走向深海、远海,钛及钛合金在海洋工程领域应用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从舰船用钛合金和能源装备用钛合金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用钛合金材料的研究现状,简述了海洋工程领域用大规格钛合金铸锭及构件制备技术、低成本制备技术及能源开采装备用钛合金无缝管材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舰船及能源装备用钛合金材料及其构件制备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用钛合金 能源装备用钛合金 大规格铸锭 低成本技术 无缝管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空心球复合结构的吸声性能
4
作者 敖庆波 王建忠 +1 位作者 樊永霞 马军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21-3125,共5页
以金属空心球为基体,利用胶粘法将空心球堆叠成简单立方和密排六方两种典型结构,通过真空烧结制成空心球复合吸声结构。对具有不同材料厚度、空腔厚度、堆叠方式、空心球的材质及大小等结构参数的复合结构进行吸声性能测试,分析结构参... 以金属空心球为基体,利用胶粘法将空心球堆叠成简单立方和密排六方两种典型结构,通过真空烧结制成空心球复合吸声结构。对具有不同材料厚度、空腔厚度、堆叠方式、空心球的材质及大小等结构参数的复合结构进行吸声性能测试,分析结构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从5 mm增加到20 mm的过程中,第一吸声峰出现在测试频率区域50~6400 Hz内,并从高频区向中低频方向移动;在样品后侧添加空腔,可以使其吸声-频率曲线向中低频移动,且空腔厚度越大,移动的距离越大;空心球的直径越小,复合结构吸声性能越优异;空心球的制备工艺、大小和堆叠方式一致时,材质对复合结构吸声性能的影响效果很小;以密排六方形式堆叠的空心球复合结构较简单立方结构在全频范围内吸声性能好且性价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空心球 吸声性能 复合结构 堆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212超导线材研究进展
5
作者 熊志坤 杨芳 +5 位作者 金利华 贺一轩 冯建情 王大友 闫果 张平祥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59,共7页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地简化了Bi-2212超导电缆和线圈的制备工艺。所以Bi-2212在强磁场领域,如核磁共振、磁悬浮列车和未来可控核聚变装置等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简述了Bi-2212多芯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粉末装管工艺以及相应的前驱体粉末的制备方法、线材加工技术和部分熔融热处理工艺等,总结了影响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材料 Bi-2212线材 线材制备 粉末装管法 临界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TC18钛合金组织定量分析及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6
作者 朱永成 杜赵新 +3 位作者 巩天浩 马琰 曾强 程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探究固溶+时效工艺对TC18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α+β)两相区固溶温度来控制合金中初生相(αp)的体积分数,通过控制时效温度调控次生相(αs)的占比及尺寸,在定性分析工艺-组织-性能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MIPAR的深度... 为探究固溶+时效工艺对TC18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α+β)两相区固溶温度来控制合金中初生相(αp)的体积分数,通过控制时效温度调控次生相(αs)的占比及尺寸,在定性分析工艺-组织-性能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MIPAR的深度学习模块对其进行高精度定量表征。结果表明:500℃时效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710~860℃),初生相(αp)体积分数降低约为45.03%,合金强度提高273.66 MPa,塑性降低了9.39%;550℃时效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710~860℃),初生相(αp)体积分数降低约为58.78%,合金强度提高367.72 MPa,塑性降低9.89%。结论:固溶处理可以控制初生相(αp)含量,从而影响合金塑性,而时效处理可以控制合金的次生相(αs)尺寸和含量,影响合金强度,通过制定高固溶温度和低时效温度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定量分析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i枝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珊 马利锋 +5 位作者 吴思晓 王世华 陈家豪 杨美盼 王悦齐 党蕊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提高单位Pt原子的催化活性,减少催化剂中Pt的用量,是推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有效策略之一。本研究利用初级PtNi纳米晶发生自组装,制备出三维多孔PtNi枝状纳米粒子(PtNi DNPs),并采用TEM对其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分析生长机理... 提高单位Pt原子的催化活性,减少催化剂中Pt的用量,是推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有效策略之一。本研究利用初级PtNi纳米晶发生自组装,制备出三维多孔PtNi枝状纳米粒子(PtNi DNPs),并采用TEM对其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分析生长机理。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tNi DNPs的电催化甲醇氧化反应(MOR)的质量比活性是商用Pt黑催化剂的3.5倍(488.5m A/mgPt),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催化耐久性。这是由于Ni的加入能够调节Pt的电子结构;同时,三维开放性多孔结构能够提高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与反应物分子的接触几率,进而显著提高Pt的催化性能。本文为设计开发高活性、低成本的Pt基MOR催化剂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PtNi合金 枝状纳米粒子 自组装 甲醇氧化反应(M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齿修复用Ti-13Nb-13Zr合金的热处理及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石晓艳 侯峰起 +6 位作者 罗锦华 周文昊 王大友 贾庆功 袁思波 唐蔚 胡明扬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12,共8页
义齿用金属材料被国家药监局列为管理类别Ⅱ类的医疗器械,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旨在将外科植入用Ti-13Nb-13Zr合金的应用延伸至口腔修复学,对锻造加工的Ti-13Nb-13Zr合金,通过金相显微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重点研究... 义齿用金属材料被国家药监局列为管理类别Ⅱ类的医疗器械,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旨在将外科植入用Ti-13Nb-13Zr合金的应用延伸至口腔修复学,对锻造加工的Ti-13Nb-13Zr合金,通过金相显微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重点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该合金作为义齿修复用金属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合金经固溶处理(750℃/0.5 h,水冷)具有最低的弹性模量(49 GPa),同时兼具良好的拉伸性能,抗拉强度为710 MPa,屈服强度为471 MPa,同时延伸率为25%,适于制作活动支架;经固溶时效处理(680℃/1 h,水冷+460℃/7 h,空冷)的合金具有最高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为982 MPa,屈服强度为815 MPa,延伸率为12%,综合性能满足牙冠的要求。综上,热处理后的Ti-13Nb-13Zr合金具有细化的晶粒结构以及低弹性模量与高强度的良好匹配,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齿科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13Nb-13Zr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热处理用真空退火炉校准技术研究
9
作者 余泽利 王晨曦 +3 位作者 房永强 杨军红 李荣 余森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3-680,共8页
真空退火炉被用于真空或保护气氛下材料的热处理,需要进行在线校准,目前缺少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指导,针对此,设计了一种真空退火炉温度在线校准装置。通过采用多支多点铠装热电偶、立体测温架、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在线校准装置等相结合... 真空退火炉被用于真空或保护气氛下材料的热处理,需要进行在线校准,目前缺少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指导,针对此,设计了一种真空退火炉温度在线校准装置。通过采用多支多点铠装热电偶、立体测温架、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在线校准装置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真空退火炉温度均匀性、稳定度、偏差、有效加热区等计量特性的在线校准。采用该方法与测温环法、黑匣子测温法对同一台真空退火炉温度均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测温环法和黑匣子测温法测量结果偏差较大;该方法测量结果为△θ+=(4.2±1.5)℃,k=2;△θ-=(-5.6±1.6)℃,k=2;有效加热区尺寸为:长900 mm,宽800 mm,高800 mm。测量结果满足使用要求,通过3家实验室比对,对本校准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均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量 真空退火炉 温度均匀性 校准装置 比对法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装备和工艺研究进展
10
作者 尹敏 王建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2,共9页
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功率大、能量利用率高、扫描速度快、成形应力低、真空环境成形等突出特点,是国内外竞相发展和应用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装备和工艺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 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功率大、能量利用率高、扫描速度快、成形应力低、真空环境成形等突出特点,是国内外竞相发展和应用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装备和工艺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长期困扰该技术创新发展应用的成形尺寸小和电子枪阴极寿命短等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并且涌现出多种新成形工艺和成形质量在线监控技术,在高熔点、高反射率、脆性难加工金属材料复杂构件增材制造方面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装备发展、在线监控和成形工艺三个方面,对国内外近年来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技术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电子束粉末床熔融 装备技术 成形工艺 在线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熔高熵合金的辐照效应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晨 杨金学 +10 位作者 张怡卓 弓站朋 李靖 付登江 张中阳 张平 苏钲雄 高瑞 施坦 万浩 卢晨阳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5-1584,共20页
第4代先进核反应堆提高了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然而其高温、高剂量辐照和复杂的腐蚀环境对传统核材料提出了严峻挑战。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难熔高熵合金(RHEAs)具有高熔点、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以及极具潜力的抗辐照性能,有望成为先... 第4代先进核反应堆提高了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然而其高温、高剂量辐照和复杂的腐蚀环境对传统核材料提出了严峻挑战。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难熔高熵合金(RHEAs)具有高熔点、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以及极具潜力的抗辐照性能,有望成为先进反应堆系统的新型结构材料。本文全面总结并讨论了难熔高熵合金在核结构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成分设计与制备、相稳定性、辐照损伤行为、抗辐照性能调控,最后对难熔高熵合金辐照效应的若干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期望为深入理解其辐照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成分设计 相稳定性 辐照损伤 辐照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研究进展
12
作者 脱锦鹏 陈安琦 +4 位作者 姚富升 徐俊杰 李响 董龙龙 杨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5-204,共10页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及高推比发动机等装备的开发应用,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耐热、高强、加工变形性能优异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向钛合金基体中添加多元、多尺度的颗粒增强相,以控制其形...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及高推比发动机等装备的开发应用,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耐热、高强、加工变形性能优异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向钛合金基体中添加多元、多尺度的颗粒增强相,以控制其形成特定构型的微观组织结构是提高该类材料耐热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钛合金基体选择、增强相调控方式、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先进制造技术提出该类复合材料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服役性能 构型设计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4
13
作者 李金山 张铁邦 +2 位作者 常辉 寇宏超 周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系统地总结了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对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控制与性能研究、冶金熔炼、成形加工等进行了归纳,结合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与应用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预... 系统地总结了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对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控制与性能研究、冶金熔炼、成形加工等进行了归纳,结合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与应用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预测了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轻质结构材料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 金属间化合物 冶金 超塑性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35
14
作者 田广民 李选明 +3 位作者 赵永庆 刘彩利 贺林娜 刘啸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696-701,共6页
概述了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爆炸焊接复合法、轧制复合法和爆炸-轧制复合法3种加工技术。介绍了爆炸焊接复合的机理研究及布药、起爆方式、炸药配制、参数选择等工艺技术研究;论述了轧制复合法的热轧复合、等辊径等辊速冷轧复合、等辊径... 概述了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爆炸焊接复合法、轧制复合法和爆炸-轧制复合法3种加工技术。介绍了爆炸焊接复合的机理研究及布药、起爆方式、炸药配制、参数选择等工艺技术研究;论述了轧制复合法的热轧复合、等辊径等辊速冷轧复合、等辊径等辊速冷轧复合的技术现状;探讨了爆炸-轧制复合技术的关键是爆炸焊接参数的选择、金属层之间均匀的牵引力、轧制工艺参数确定等。指出了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使材料结构复杂化,提高损伤容限,实现复合材料的韧化;功能一体化,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相互渗透、综合集成;高性能化,进一步提高比强度、比模量;智能化,材料、结构和电子相互融合;低成本化,从过去主要关心性能与质量转到降低成本,强调低成本生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 加工技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伟 李争显 +1 位作者 刘林涛 王浩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89,共9页
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关键部件,对燃料电池的寿命、成本及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相比于石墨双极板和碳基复合材料双极板,金属双极板体积小、强度高、导电性能优异,已成为PEMFC双极板的... 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关键部件,对燃料电池的寿命、成本及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相比于石墨双极板和碳基复合材料双极板,金属双极板体积小、强度高、导电性能优异,已成为PEMFC双极板的主流材料。然而金属双极板易在PEFMC两极环境中产生腐蚀,且极板表面生成的氧化膜会降低其导电性,严重阻碍了金属双极板的进一步应用。从金属双极板基材选材、涂层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等方面综述了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研究进展,特别探讨了金属双极板金属基涂层(贵金属、金属碳/氮化物、合金等)和碳基涂层(石墨、导电聚合物、无定型碳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耐蚀性、导电性和疏水性等方面探讨了现有涂层的优劣,涂层结构复合和纳米化有助于提升涂层的致密性,同时可进一步提升涂层导电性和耐蚀性。如何降低金属双极板材料和表面改性成本,提高极板耐蚀性、导电性和可靠性成为双极板研究的趋势,其对PEFMC性能提升和产业化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金属双极板 表面改性 耐蚀性 氢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永涛 刘汉源 +4 位作者 王昌 程军 石瑾 王岚 于振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6,共6页
对生物金属材料进行分类,介绍了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特点、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提出了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可降解金属 生物相容性 医疗器械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金属高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5
17
作者 臧纯勇 汤慧萍 +2 位作者 王建永 葛渊 石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25-128,共4页
概述了钼在高温下的氧化机理及其在高温下的防止氧化的方法,例如涂层、合金,改变制备工艺等方法,介绍了最新研制的涂层和钼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并指出新材料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高温抗氧化能力 涂层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金属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汪强兵 汤慧萍 奚正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6-28,共3页
通过多孔金属膜与有机膜和陶瓷膜的对比,阐述了多孔金属膜的优点,金属膜的发展及现状,重点阐述了多孔金属膜的制备方法,并对这几种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简要介绍了多孔金属膜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关键词 多孔金属膜 有机膜 陶瓷膜 制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丝网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军 王建忠 +3 位作者 吴琛 李广忠 杨保军 敖庆波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4-563,共10页
金属丝网多孔材料是一类孔隙可控、高比表面积、高强度、价格低廉的多孔材料,由于具有高透气性和高过滤精度,在高温烟气、油浆等过滤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金属丝网多孔材料同时具有高比表面积、开孔特性、高孔隙度、高强度和孔... 金属丝网多孔材料是一类孔隙可控、高比表面积、高强度、价格低廉的多孔材料,由于具有高透气性和高过滤精度,在高温烟气、油浆等过滤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金属丝网多孔材料同时具有高比表面积、开孔特性、高孔隙度、高强度和孔隙可逐级调控等特性,在光催化、机车尾气净化、高效换热、爆燃冲击防护等领域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金属丝网多孔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着重总结了金属丝网多孔材料在过滤分离、催化、高效换热、爆燃防护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丝网 多孔材料 过滤分离 催化 高效换热 爆燃冲击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快速成形技术制备医用金属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广宇 汤慧萍 +4 位作者 贾文鹏 赵培 贺卫卫 黄瑜 贾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介绍了电子束快速成形方法及其在制备生物医用金属多孔材料方面的优势。从电子束快速成形生物多孔材料中的孔结构设计,包括孔结构的力学和生物相容性设计、梯度孔结构设计,个体化金属植入体制备及多孔植入体的表面改性和临床性能评估几... 介绍了电子束快速成形方法及其在制备生物医用金属多孔材料方面的优势。从电子束快速成形生物多孔材料中的孔结构设计,包括孔结构的力学和生物相容性设计、梯度孔结构设计,个体化金属植入体制备及多孔植入体的表面改性和临床性能评估几个方面阐述了电子束快速成形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简单评述了电子束快速成形技术在制备生物医用材料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多孔结构 电子束快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