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成功研制厚复层锆/纲复合板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选明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0年第10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厚复层锆/钢复合板 爆炸复合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熔金属表面高温防护涂层抗热震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浩然 刘艳明 +1 位作者 赵科遥 汪欣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14,27,共15页
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具有高温强度优异、加工塑性好、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但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因其自身易氧化的缺点,导致材料在未达到服役温度时就发生严重氧化,从而快... 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具有高温强度优异、加工塑性好、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但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因其自身易氧化的缺点,导致材料在未达到服役温度时就发生严重氧化,从而快速失效。目前,高性能高温防护涂层是保障难熔合金服役性能的关键,然而难熔金属及其合金表面高温防护涂层的实际服役工况非常苛刻,往往伴随着强热震,是导致涂层失效的重要原因。因此,难熔金属表面高温防护涂层在具备优异恒温抗氧化性能的前提下,还需具备良好的抗热震性能。综述了难熔金属表面高温防护涂层的热震失效机制,讨论了影响涂层抗热震性能的关键参数;阐述了难熔金属表面硅化物、金属和复合涂层3类主要涂层体系抗热震性能的研究现状,重点回顾了优化涂层结构、添加陶瓷颗粒以及设计复合涂层等提高涂层抗热震性能的方法及其改善效果;最后,从降低涂层与基体间的热膨胀系数失配度、改善基体/涂层界面结合性能以及设计复合梯度涂层3个方面展望了未来难熔金属高温防护涂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金属 高温防护涂层 热震性能 失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212超导线材研究进展
3
作者 熊志坤 杨芳 +5 位作者 金利华 贺一轩 冯建情 王大友 闫果 张平祥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59,共7页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地简化了Bi-2212超导电缆和线圈的制备工艺。所以Bi-2212在强磁场领域,如核磁共振、磁悬浮列车和未来可控核聚变装置等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简述了Bi-2212多芯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粉末装管工艺以及相应的前驱体粉末的制备方法、线材加工技术和部分熔融热处理工艺等,总结了影响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材料 Bi-2212线材 线材制备 粉末装管法 临界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TC18钛合金组织定量分析及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4
作者 朱永成 杜赵新 +3 位作者 巩天浩 马琰 曾强 程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探究固溶+时效工艺对TC18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α+β)两相区固溶温度来控制合金中初生相(αp)的体积分数,通过控制时效温度调控次生相(αs)的占比及尺寸,在定性分析工艺-组织-性能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MIPAR的深度... 为探究固溶+时效工艺对TC18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α+β)两相区固溶温度来控制合金中初生相(αp)的体积分数,通过控制时效温度调控次生相(αs)的占比及尺寸,在定性分析工艺-组织-性能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MIPAR的深度学习模块对其进行高精度定量表征。结果表明:500℃时效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710~860℃),初生相(αp)体积分数降低约为45.03%,合金强度提高273.66 MPa,塑性降低了9.39%;550℃时效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710~860℃),初生相(αp)体积分数降低约为58.78%,合金强度提高367.72 MPa,塑性降低9.89%。结论:固溶处理可以控制初生相(αp)含量,从而影响合金塑性,而时效处理可以控制合金的次生相(αs)尺寸和含量,影响合金强度,通过制定高固溶温度和低时效温度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定量分析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3
5
作者 李金山 张铁邦 +2 位作者 常辉 寇宏超 周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系统地总结了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对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控制与性能研究、冶金熔炼、成形加工等进行了归纳,结合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与应用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预... 系统地总结了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对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控制与性能研究、冶金熔炼、成形加工等进行了归纳,结合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与应用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预测了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轻质结构材料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 金属间化合物 冶金 超塑性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33
6
作者 田广民 李选明 +3 位作者 赵永庆 刘彩利 贺林娜 刘啸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696-701,共6页
概述了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爆炸焊接复合法、轧制复合法和爆炸-轧制复合法3种加工技术。介绍了爆炸焊接复合的机理研究及布药、起爆方式、炸药配制、参数选择等工艺技术研究;论述了轧制复合法的热轧复合、等辊径等辊速冷轧复合、等辊径... 概述了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爆炸焊接复合法、轧制复合法和爆炸-轧制复合法3种加工技术。介绍了爆炸焊接复合的机理研究及布药、起爆方式、炸药配制、参数选择等工艺技术研究;论述了轧制复合法的热轧复合、等辊径等辊速冷轧复合、等辊径等辊速冷轧复合的技术现状;探讨了爆炸-轧制复合技术的关键是爆炸焊接参数的选择、金属层之间均匀的牵引力、轧制工艺参数确定等。指出了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使材料结构复杂化,提高损伤容限,实现复合材料的韧化;功能一体化,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相互渗透、综合集成;高性能化,进一步提高比强度、比模量;智能化,材料、结构和电子相互融合;低成本化,从过去主要关心性能与质量转到降低成本,强调低成本生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 加工技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熔金属表面硅化物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涛 杜继红 +3 位作者 汪欣 严鹏 李晴宇 唐勇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127,共7页
硅化物涂层在高温下能够形成具有'自愈合'能力的SiO2玻璃膜,能够有效阻止氧向基体一侧的扩散,保护基材不被氧化,已成为难熔金属表面最为成熟的高温抗氧化涂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硅化物涂层主要有Si-Cr-Ti(Fe... 硅化物涂层在高温下能够形成具有'自愈合'能力的SiO2玻璃膜,能够有效阻止氧向基体一侧的扩散,保护基材不被氧化,已成为难熔金属表面最为成熟的高温抗氧化涂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硅化物涂层主要有Si-Cr-Ti(Fe)、MoSi2和NbSi23大类体系。概述了难熔金属表面这3种硅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抗氧化机理、失效机制以及改性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金属 硅化物涂层 抗氧化机制 掺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熔金属表面高温防护涂层研究进展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23
8
作者 汪欣 李争显 +1 位作者 杜继红 王少鹏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11,共11页
回顾了难熔金属五大高温防护涂层体系的发展现状,即生成保护性氧化膜的金属间化合物涂层、贵金属涂层、生成保护性氧化膜的合金涂层、惰性氧化物陶瓷涂层以及玻璃陶瓷基复合涂层,总结了这些涂层的高温防护机理、制备方法以及失效机制。... 回顾了难熔金属五大高温防护涂层体系的发展现状,即生成保护性氧化膜的金属间化合物涂层、贵金属涂层、生成保护性氧化膜的合金涂层、惰性氧化物陶瓷涂层以及玻璃陶瓷基复合涂层,总结了这些涂层的高温防护机理、制备方法以及失效机制。基于单一的传统高温防护涂层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新一代高比冲姿、轨控火箭发动机以及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端部件对高温防护涂层提出的抗超高温氧化性能、优良的抗热震性能、良好的抗热冲刷(烧蚀)性能以及长服役寿命等性能需求的现状,简要介绍了过渡族金属的硼化物、碳化物等几种潜在的新型高温防护涂层材料体系,以及相应的涂层制备方法,这些新型涂层体系的发展有望满足现代宇航工业难熔金属热端部件的高温防护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金属 高温防护涂层 涂层材料 失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金属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汪强兵 汤慧萍 奚正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6-28,共3页
通过多孔金属膜与有机膜和陶瓷膜的对比,阐述了多孔金属膜的优点,金属膜的发展及现状,重点阐述了多孔金属膜的制备方法,并对这几种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简要介绍了多孔金属膜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关键词 多孔金属膜 有机膜 陶瓷膜 制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快速成形技术制备医用金属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广宇 汤慧萍 +4 位作者 贾文鹏 赵培 贺卫卫 黄瑜 贾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介绍了电子束快速成形方法及其在制备生物医用金属多孔材料方面的优势。从电子束快速成形生物多孔材料中的孔结构设计,包括孔结构的力学和生物相容性设计、梯度孔结构设计,个体化金属植入体制备及多孔植入体的表面改性和临床性能评估几... 介绍了电子束快速成形方法及其在制备生物医用金属多孔材料方面的优势。从电子束快速成形生物多孔材料中的孔结构设计,包括孔结构的力学和生物相容性设计、梯度孔结构设计,个体化金属植入体制备及多孔植入体的表面改性和临床性能评估几个方面阐述了电子束快速成形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简单评述了电子束快速成形技术在制备生物医用材料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多孔结构 电子束快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闫蕴琪 王文生 +2 位作者 张振祺 罗国珍 周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5-17,共3页
论述了Nb-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温强度及抗氧化性方面已取得的进展。高熔点组元Nb提高了合金的熔点和有序温度.从而使合金的使用温度达到900℃以上。该体系合金显示出来的潜力具有代替Ni基合金的趋势。
关键词 Nb-TiAl金属间化合物 高温强度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梯度金属多孔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汪强兵 汤慧萍 杨保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0,135,共5页
梯度金属多孔材料是孔径或孔隙率沿厚度方向变化的一类金属多孔材料,也叫非对称金属多孔材料或微孔金属膜,由孔径较大的支撑体和孔径较小的精度控制层组成。支撑体主要起骨架增强作用,精度控制层主要拦截颗粒。采用离心沉积的方法,在模... 梯度金属多孔材料是孔径或孔隙率沿厚度方向变化的一类金属多孔材料,也叫非对称金属多孔材料或微孔金属膜,由孔径较大的支撑体和孔径较小的精度控制层组成。支撑体主要起骨架增强作用,精度控制层主要拦截颗粒。采用离心沉积的方法,在模具腔内壁形成梯度粉末层坯料,取出坯料进行干燥、烧结后获得连续梯度金属多孔材料。过滤试验表明,在相同精度等级下,该梯度多孔材料的透过性能是常规相同孔径金属多孔材料的10倍以上,是突变孔径梯度金属多孔材料的3倍以上。羰基铁高压分解气过滤应用表明,连续梯度金属多孔材料具有精度高、处理量大等特点。与常规金属多孔材料相比,在羰基铁高压分解气过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气固分离精度可达0.35μm,运行压差小于20 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梯度 金属多孔材料 过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Ti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闫蕴琪 张振祺 周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33,共3页
综述了γ-TiAl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动向。总结了显微组织与性能关系、脆性机理及合金化、改进组织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 显微组织 性能 脆性 金属间化合物 钛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金属流场双极板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伟 李争显 +3 位作者 刘林涛 耿娟娟 相远帆 王凯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40,共10页
多孔金属是一种兼具结构与功能的材料,得益于其低密度、高孔隙率、可控渗透性的优点,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多孔金属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双极板流场中的研究进展,相较于传统... 多孔金属是一种兼具结构与功能的材料,得益于其低密度、高孔隙率、可控渗透性的优点,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多孔金属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双极板流场中的研究进展,相较于传统流道流场,高开孔率(>70%)的多孔金属具有相互连通的三维立体结构,可以增加气体分布均匀性、并加强气体传质、增强电子和热的传导及水的排出,从而对电池性能有较大提升。同时探讨多孔金属参数、流场结构设计、服役参数目和多孔材料本身对多孔金属流场在PEMFC应用中的影响。目前阻碍多孔金属在PEMFC应用的最大问题是腐蚀,且多孔金属内部结构复杂对涂层制备工艺提出更大挑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多孔金属在PEMFC两极环境中的腐蚀问题,对推进多孔金属在燃料电池领域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金属流场 双极板 氢燃料电池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稀有金属箔材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聪惠 薛少博 +2 位作者 肖桂枝 颜学柏 舒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3139-13145,共7页
随着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军事化工、核工业及海底电缆铺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质量稀有金属箔材的需求日益增多。在稀有金属箔材定义中,主要是针对厚度小于0.02 mm的产品,其中将厚度小于0.01 mm的产品称为微米级产品。与此同时,对微... 随着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军事化工、核工业及海底电缆铺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质量稀有金属箔材的需求日益增多。在稀有金属箔材定义中,主要是针对厚度小于0.02 mm的产品,其中将厚度小于0.01 mm的产品称为微米级产品。与此同时,对微米级稀有金属箔材的制备技术和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研究与生产成为本行业的研究热点。箔材的制备技术主要有机械轧制、电解沉积法、磁控溅射法及真空热蒸镀法等,其中机械轧制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在微米级箔材轧制过程中,目标尺寸厚度及精度的控制、板型的选择、提高表面光洁度、减少断带、实现长卷连续轧制是关键。通过对箔材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总结了保证箔材顺利轧制的三个工艺关键技术:(1)箔材板型控制技术;(2)箔材轧制张力稳定性控制技术;(3)轧辊磨削工艺技术。当轧件厚度小于某一厚度值时,无论是加大设备轧制力,还是提高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能力,都无法再继续减小轧件的厚度,则这个厚度称为最小可轧厚度。在微米级箔材轧制过程中,目前主要分为两种轧制方式,一种是同步轧制,另一种是异步轧制,并且得到了相关的轧制模型。在对微米级稀有金属箔材进行组织与力学性能表征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与常规尺寸材料相悖的方面,对于这些现象产生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也为后续对稀有金属箔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箔材制备技术与设备,并分析了制备微米级稀有金属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介绍了微米级箔材轧制中同步轧制与异步轧制两种轧制条件的最小轧制厚度理论。同时简单分析了微米级箔材在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方面的特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 异步轧制 稀有金属 最小可轧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金属点阵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鑫 马文君 +5 位作者 王岩 刘世锋 张兆洋 王婉琳 王犇 汤慧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14-7120,共7页
金属点阵多孔材料是一种具有复杂周期性结构的先进轻质多功能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比强度、吸声、降噪以及超材料等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而传统的制备工艺仅可以制造类点阵结构,难以生产复杂、精细的点阵结构,成为金属点阵多孔材料进一步... 金属点阵多孔材料是一种具有复杂周期性结构的先进轻质多功能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比强度、吸声、降噪以及超材料等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而传统的制备工艺仅可以制造类点阵结构,难以生产复杂、精细的点阵结构,成为金属点阵多孔材料进一步应用的掣肘。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具有设计与制造自由度大、快速制造任意复杂几何形状零件的特点,可对金属点阵多孔材料进行微观、界观和宏观尺度晶格的多种组合进行调控,是金属点阵多孔材料制备技术的前沿。然而,增材制造金属点阵多孔材料存在残余应力大、表面粗糙度高以及局部应力集中等问题,导致其压缩脆性以及疲劳强度较低。因此,除了研究增材制造工艺参数对点阵结构性能的影响外,研究者们主要从拓扑优化以及后处理方面不断进行尝试,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结合拓扑优化设计,可使得应力分布更均匀,更好地服役于不同的加载环境;梯度点阵结构的压缩强度以及能量吸收是均匀点阵结构的两倍以上;通过热处理以及化学蚀刻可以降低点阵结构的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大幅提高其点阵结构的疲劳强度。通过控制单胞结构的分级孔隙度分布、合适的后处理,有望同时实现高孔隙率、高疲劳强度和高能量吸收。本文首先陈述了增材制造金属点阵多孔材料的优势和成形准则,随后介绍了单胞形状、单胞尺寸、支柱直径、体积孔隙率等因素对点阵结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归纳了这些因素对点阵结构的屈服强度、能量吸收率和疲劳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此外,总结了点阵结构的拓扑优化和后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增材制造金属点阵结构存在的掣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点阵多孔材料 增材制造 成形准则 能量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雾化法制取金属粉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志刚 丁大成 +6 位作者 任金莲 刘纯荣 吴胜举 兰涛 刘学辉 赵永骞 王长京 《应用声学》 CSCD 1994年第4期34-38,共5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超声振动能量制取超细金属粉末的超声雾化方法,提出了超声制粉雾化室,等离子枪,阴极、阳极喷咀及换能器振动系统的最佳尺寸和工作参数,给出了实验结果及制得的粉末显微结构照片.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所述方法制得的... 本文介绍了利用超声振动能量制取超细金属粉末的超声雾化方法,提出了超声制粉雾化室,等离子枪,阴极、阳极喷咀及换能器振动系统的最佳尺寸和工作参数,给出了实验结果及制得的粉末显微结构照片.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所述方法制得的金属粉末组成为:-80目粉占84呢,-120目粉占63.7啪,而用PREP方法制得的粉末分别占19.5%和11.7%,由此看来,用本方法制取超细金属粉,在粒度组成方面优于PREP方法.文中还对粉末冷却速度做了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雾化 金属粉末 超声波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成形技术在金属多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8
作者 贺卫卫 贾文鹏 +2 位作者 刘海彦 汤慧萍 王永祥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8年第8期1-6,共6页
快速成形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的先进制造技术,它满足现代制造业高效、低成本、产品个性化的需求。采用快速成形技术进行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是其应用发展的新趋势,根据成形工艺特点对快速成形技术进行分类,综述了各类快速成形工艺在... 快速成形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的先进制造技术,它满足现代制造业高效、低成本、产品个性化的需求。采用快速成形技术进行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是其应用发展的新趋势,根据成形工艺特点对快速成形技术进行分类,综述了各类快速成形工艺在金属多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形 金属多孔材料 激光 电子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属纤维及制品的应用研究状况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佩敏 张健 孙旭东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8年第9期11-16,共6页
由于金属纤维材料及制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以及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等独特的物理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金属纤维及制品在过滤、吸声材料、表面燃烧器、纺织、电极材料、增强复合材料、导电材料等... 由于金属纤维材料及制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以及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等独特的物理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金属纤维及制品在过滤、吸声材料、表面燃烧器、纺织、电极材料、增强复合材料、导电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状况,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纤维 物理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超高温结构用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小明 田锋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7年第7期12-15,共4页
简要介绍了日本围绕燃气轮机用关键超高温金属结构材料所展开的研究开发工作,包括Ni基超合金、耐热金属间化合物、Nb基超合金及其复合材料。Ni基超合金仍是当前燃气轮机用超高温结构的主要材料,但其使用温度的上升潜力已经不多,用新的... 简要介绍了日本围绕燃气轮机用关键超高温金属结构材料所展开的研究开发工作,包括Ni基超合金、耐热金属间化合物、Nb基超合金及其复合材料。Ni基超合金仍是当前燃气轮机用超高温结构的主要材料,但其使用温度的上升潜力已经不多,用新的超高温材料替代Ni基超合金是燃气轮机用材的发展趋势,金属材料中耐热金属间化合物和Nb基复合材料是今后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超合金 Nb基超合金 金属间化合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