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天采石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阳 张昌翌 +2 位作者 蒲凯超 王楠 席志轩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51-53,56,共4页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结合我国目前基本国情,以陕西省秦岭山区一处露天采石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为例,从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损毁三方面综合分析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结合我国目前基本国情,以陕西省秦岭山区一处露天采石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为例,从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损毁三方面综合分析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生态修复治理措施,即在工程实践中通过“清渣+拦挡+排水+绿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彻底消除矿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使区内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采石场 历史遗留矿山 生态修复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热带雨林景观区锰金矿区的应用——以加纳雅卡锰金矿区为例
2
作者 李进 韩世强 +4 位作者 袁贇斐 齐新明 王俊涛 李腾飞 严琼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9-1005,共7页
雅卡锰金矿区位于西非克拉通东南部,比里姆岩群东南部阿散蒂变质火山岩带南端。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比里姆群和塔克瓦群两个岩群。比里姆岩系是加纳最主要的原生金矿化地层,区内锰矿、金矿均主要赋存于比里姆岩群上部的绿岩内,... 雅卡锰金矿区位于西非克拉通东南部,比里姆岩群东南部阿散蒂变质火山岩带南端。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比里姆群和塔克瓦群两个岩群。比里姆岩系是加纳最主要的原生金矿化地层,区内锰矿、金矿均主要赋存于比里姆岩群上部的绿岩内,发育有著名阿散蒂金矿。本文在加纳国南部热带雨林地质条件下,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采样深度60~90 cm,样品初加工粒级-4~+40目,采用三个子样组成一件样品的采样方法,开展了加纳雅卡锰金矿区的1∶2.5万土壤地球化学勘查,圈定了多处综合异常。其中雅卡综合异常以Au、As、Sb、Mn、Mo、Pb、Zn、Ag、Cu、W等为主,元素组合复杂,Au、Mn、Cu、Mo、As异常分布面积较大,具有明显三级浓度分带,异常浓集中心叠合较好,其中分布稀有、稀土元素异常,该异常具有寻找金矿、锰矿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金多金属 热带雨林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雅卡 加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与机器学习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雅睿 娄春辉 +1 位作者 侯龙君 刘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0-1153,共14页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地质环境复杂,滑坡灾害频发。以镇安县为研究区,提出将信息量模型分别与4种机器学习方法(SVM、RBF、ELM、BPNN)相结合,利用信息量模型的定量化和机器学习方法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构建耦合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分...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地质环境复杂,滑坡灾害频发。以镇安县为研究区,提出将信息量模型分别与4种机器学习方法(SVM、RBF、ELM、BPNN)相结合,利用信息量模型的定量化和机器学习方法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构建耦合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分析。首先,基于县域地质灾害调查数据,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气象水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选取9个影响因子,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构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信息量模型量化影响因子,以各影响因子的信息量值作为样本输入数据,代入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机、径向基函数网络和BP神经网络4种机器学习模型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并通过接收灵敏度(ROC)曲线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区内滑坡主要分布于道路两侧、河流沿岸及山体破碎带等地质环境恶劣区域,其中人类工程活动、气象、地质构造是影响区内滑坡发育的主要因素;4种耦合模型中IV-BPNN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其预测的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单位面积内分布的滑坡点数量更为集中,在仅占21.43%的区域分布了85.15%的滑坡灾害点,评价结果优于其他耦合模型;ROC曲线中IV-SVM、IV-RBF、IV-ELM和IV-BPNN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41、0.813、0.838、0.863,其中IV-BPNN模型精度最高,与信息量模型的AUC值(0.722)相比提高了19.5%,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研究提出的IV-BPNN模型可以更好地解决传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中影响因子量纲不统一及因子间复杂非线性关系而导致评价结果适应性一般的问题,能更加精确地识别潜在滑坡灾害高风险区域,可为当地滑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信息量模型 机器学习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彬县大佛寺石窟危岩加固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芳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2-115,共4页
DesignandtreatmentforreinforcingtherocksunderbadconditionintheGreatBuddhaTemple1前言陕西省彬县大佛寺位于陕西彬县县城西10km处的西安至... DesignandtreatmentforreinforcingtherocksunderbadconditionintheGreatBuddhaTemple1前言陕西省彬县大佛寺位于陕西彬县县城西10km处的西安至兰州公路左侧。石窟建于唐贞观二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加固 石窟 隧道 设计 施工 大佛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希有 姜超 +1 位作者 李伟良 谢晋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332,共9页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是新疆西天山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铜矿床之一,前人关于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系统研究较少。笔者对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作用期次等进行了研究,对矿床的控矿...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是新疆西天山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铜矿床之一,前人关于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系统研究较少。笔者对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作用期次等进行了研究,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结合岩矿分析结果,认为矿体主要产于二长花岗岩中,受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及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的控制。节理系统中矿体为脉带状,矿石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团斑状构造,蚀变以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巢状、串珠状,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脉状构造,蚀变以钙铝榴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阳起石化、绿帘石化为主。研究区具有3期成矿作用,分别与二长花岗岩、构造热液活动和闪长岩脉有关,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的多重控制,为斑岩-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研究成果为区域找矿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 金铜矿床 卡特巴阿苏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