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丁坤 王瑞廷 +4 位作者 钱壮志 栾燕 张天运 郑崔勇 冯延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6-444,共9页
陕西省略阳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在该矿区内已经发现了多个矿(化)体,显示出很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在室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该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采用矿床... 陕西省略阳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在该矿区内已经发现了多个矿(化)体,显示出很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在室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该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采用矿床岩石主量元素、黄铁矿单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硫同位素测试方法,对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硫同位素特征显示,δ^(34)S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碧口岩群东沟坝组,NWW和NEE向共轭断裂是矿田内重要的控矿构造。通过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显示陈家坝矿床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经历了热液作用的改造过程。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属火山沉积-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勉-略-阳矿集区 陈家坝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南秦岭南部褶皱带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福让 吕新彪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B07期71-78,共8页
南秦岭南部褶皱带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金、银、锑、铅、锌、铜矿床(点),成为陕西省又一重要有色、贵金属成矿带。南秦岭南部元古宙至中生代多次发生火山成矿作用、沉积或喷流沉积... 南秦岭南部褶皱带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金、银、锑、铅、锌、铜矿床(点),成为陕西省又一重要有色、贵金属成矿带。南秦岭南部元古宙至中生代多次发生火山成矿作用、沉积或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构造-岩浆成矿作用,金、银、锑、铅、锌、铜成矿具有一定的规律,找矿前景好。从资源潜力及经济意义上来看,金应该是该区的主攻矿种。同时,应该兼顾银、锑、铅、锌、铜的找矿工作。开展自水江-留坝成矿带金、银锑找矿、牛山隆起北缘成矿带金铜多金属找矿和红椿坝断裂两侧铜金找矿是主要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期 成矿作用 时空分布 找矿方向 陕西 南秦岭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石泉县羊坪湾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金的富集规律 被引量:39
3
作者 李福让 侯俊富 +1 位作者 杨弘 王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83,共10页
羊坪湾金矿床是在南秦岭造山带石泉—汉阴北部地区继黄龙金矿床和鹿鸣金矿床开发之后近年来新发现的金矿床,对该金矿床的研究对于该区域找矿实践及金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测试相结合对羊坪湾金矿床地质、... 羊坪湾金矿床是在南秦岭造山带石泉—汉阴北部地区继黄龙金矿床和鹿鸣金矿床开发之后近年来新发现的金矿床,对该金矿床的研究对于该区域找矿实践及金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测试相结合对羊坪湾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金的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羊坪湾金矿产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_1m)含炭二云母石英片岩中,目前矿区圈出南、北两条平行展布的金矿化蚀变带,在矿带内圈出3条平行展布的金矿体。金矿化特征为硅化、黄铁矿化。金粒度较粗,主要为明金,以粒间金、裂隙金等形式赋存。含炭二云母石英片岩夹石英岩互层有利岩性段和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着金矿的产出。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均一温度为170~220℃,属中—低温;氢、氧同位素的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中的水介质是以大气降水和变质分泌水为主的混合水。硫同位素的变化范围是7.5‰~11.7‰,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矿床为沉积-改造型中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金富集规律 羊坪湾金矿 陕西石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略阳县徐家沟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8
4
作者 代军治 陈荔湘 +3 位作者 王瑞廷 郑崔勇 李褔让 李永勤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4期99-109,共11页
徐家沟铜矿床位于“勉-略-宁”矿集区内铜厂铜矿西侧,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碧口岩群郭家沟组中岩段片理化细碧岩中,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片理化细碧岩产状一致,或斜切交代细碧岩产出,呈现出明显的构造-热液改造特征。对微量元... 徐家沟铜矿床位于“勉-略-宁”矿集区内铜厂铜矿西侧,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碧口岩群郭家沟组中岩段片理化细碧岩中,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片理化细碧岩产状一致,或斜切交代细碧岩产出,呈现出明显的构造-热液改造特征。对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分析,表明徐家沟铜矿床中Cu、Ni、Co等成矿元素主要来自细碧岩,而S主要来自岩浆。流体包裹体研究也指出,成矿流体属中-高温为主(166-412℃)、中-低盐度(2.6%-10.9%NaCleq)的NaCl-H_2O体系流体,为混合的岩浆水、变质水或建造水,但以岩浆水为主。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和测年结果,徐家沟铜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属于火山沉积-构造-岩浆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细碧岩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略阳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丁坤 王瑞廷 +4 位作者 钱壮志 栾燕 张天运 冯延清 李永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6-333,共8页
为探讨勉-略-阳矿集区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以矿床中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方法,开展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讨勉-略-阳矿集区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以矿床中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方法,开展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大陆上部地壳微量元素丰度相比,黄铁矿中Cu、Pb、Zn、Ag、Au等成矿元素富集,可能反映了成矿流体中富集成矿元素;黄铁矿的Y/Ho=5.5-42.0,与石英角斑岩的Y/Ho值基本一致,指示岩浆流体参与成矿;黄铁矿的Co含量为54.8×10^-6-165.02×10^-6,Co/Ni值为1.29-5.95,显示该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环境,其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流成矿和后期热液成矿作用;硫化物的δ34S值为4.88‰-8.90‰,硫源由卤水硫酸盐与海水硫酸盐混合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黄铁矿 勉-略-阳矿集区 陈家坝矿床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略阳煎茶岭镍矿床酸性侵入岩形成时代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代军治 陈荔湘 +3 位作者 石小峰 王瑞廷 李褔让 郑崔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61-1873,共13页
煎茶岭镍矿是一个与镁质超基性岩和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镍矿床。矿床地质研究发现,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北侧超基性岩体内,矿石中交代状、浸染状、网脉状结构发育,显示热液改造成因矿床的典型结构、构造特征。岩、矿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 煎茶岭镍矿是一个与镁质超基性岩和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镍矿床。矿床地质研究发现,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北侧超基性岩体内,矿石中交代状、浸染状、网脉状结构发育,显示热液改造成因矿床的典型结构、构造特征。岩、矿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分析表明,煎茶岭镍矿床与典型的镁铁质岩浆硫化物矿床不同,镍矿床在成矿过程中虽继承了超基性岩中的成矿物质,但受到花岗斑岩强烈改造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改造型。花岗斑岩和钠长斑岩中锆石U-Pb测年表明,花岗斑岩U-Pb年龄为859±26 Ma,钠长斑岩U-Pb年龄为844±26 Ma,认为煎茶岭镍矿成岩成矿时代为新元古代晋宁期,非前人所认为的海西期或印支期,是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板块西北缘的重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茶岭镍矿 超基性岩 花岗斑岩 地球化学 成岩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羌塘祖尔肯乌拉山地区查保马组陆相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测年
7
作者 王钊飞 曹波 陈炳锦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7-49,共13页
祖尔肯乌拉山地区查保马组陆相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粗安岩和安山岩,属新近纪中新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主量元素SiO。含量为42.45%-62.60%,绝大部分为58.08%-62.60%,相对富集FeO、MgO、K2O、TiO2、P2O5,属幔源岩浆岩系列... 祖尔肯乌拉山地区查保马组陆相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粗安岩和安山岩,属新近纪中新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主量元素SiO。含量为42.45%-62.60%,绝大部分为58.08%-62.60%,相对富集FeO、MgO、K2O、TiO2、P2O5,属幔源岩浆岩系列。里特曼指数σ=2.87-3.41,平均3.19,属于钙碱性岩系。火山岩的全碱(Na2O+K2O)含量高,且Na2O-2〈K2O,K2O/Na2O=1.12-1.43,属钾玄岩系;微量元素强不相容元素Rb、Ba、Th、U、K呈强富集,弱不相容元素Ta、Nb、La、Ce、P、Zr、Hf、Sm弱富集,过度元素Ti、Y、Yb弱亏损,相容元素Lu强亏损。富集强不相容元素,指示火山岩源区为富集地幔(EMⅡ);稀土元素为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显著,具有弱的负Eu异常特征,显示岩浆在上涌过程中有地壳的物质混入,发生同化混染作用。构造环境分析为板内。根据ICP-MS锆石U—Pb法测得火山岩锆石结晶年龄为(20±1)Ma,属新近纪中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尔肯乌拉山 中新世 查保马组 火山岩 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