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产品价值视角下的生态补偿额度测算——以陕西省为例
1
作者 董彭蓓 任宗萍 +4 位作者 乔海亮 熊萍 徐国策 贺国凯 王璞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3期77-86,共10页
【目的】以陕西省为例,开展省域尺度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额度分析,为完善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补偿科学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评估了陕西省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并采用... 【目的】以陕西省为例,开展省域尺度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额度分析,为完善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补偿科学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评估了陕西省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并采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市生态资源的“消费—产出”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市生态产品价值和生态资源利用状况测算了生态补偿额度。【结果】①陕西省2020年的生态产品价值为21546.94亿元,其中物质生产价值为4056.61亿元,调节服务价值为12278.33亿元,文化服务价值为5212.00亿元;②从生态状态看,仅安康市和商洛市表现为生态盈余,其余地区均表现为生态赤字状态;③从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出发,西安市、咸阳市和榆林市需分别支付2011.07亿、321.65亿和2615.76亿元用于生态补偿,其余地区获得生态补偿。【结论】以生态产品价值为基础,结合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测算省市尺度上的生态补偿额度,可增强生态补偿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补偿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利学初探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强 邓铭江 +1 位作者 畅建霞 白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23,共7页
为了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要,必须与时俱进地将传统水利转变为生态水利,以满足和支撑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分析了1949年以来我国水利发展经历的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4个阶段,生态水利发展经历的生态... 为了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要,必须与时俱进地将传统水利转变为生态水利,以满足和支撑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分析了1949年以来我国水利发展经历的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4个阶段,生态水利发展经历的生态工程、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3个阶段,论述了生态水利与生态水利学的关系,阐明了构建生态水利学的目的和意义,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生态水利的概念,初步探讨了生态水利学的定义、内涵、特征、研究对象、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任务与内容等,并构建了生态水利学体系框架。研究表明:生态水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其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三大领域;生态水利学的研究对象是,水循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组成的复合系统,可从流域整体性、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等原理出发,采用现场观测和遥感观测、原型试验、物理试验、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系统分析等方法开展生态水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生态水利学 原理与方法 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区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强 孟二浩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西北旱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尤其是在变化环境下,全球气候变暖加快了冰川融化速率,西北旱区的水文要素和水资源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因此,综述西北旱区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与发展... 西北旱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尤其是在变化环境下,全球气候变暖加快了冰川融化速率,西北旱区的水文要素和水资源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因此,综述西北旱区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水文和水资源科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简述了西北旱区水文水资源特点和存在问题,对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进行了较系统总结;同时,指出了旱区水文水资源科技的发展趋势,可为进一步研究旱区水文水资源关键学科问题和关键技术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旱区 水文科技 水资源科技 变化环境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况对双螺杆混输泵振动特性影响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帅辉 武鹏波 南海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为研究工况对双螺杆混输泵振动特性的影响,搭建双螺杆混输泵多通道振动测试系统,测试并分析不同含气率、转速及出口压力下混输泵振动参数。结果表明:排液开始时排液腔瞬时打开诱发射流,射流向竖直向的泵出口偏转从而产生压力脉动并诱发... 为研究工况对双螺杆混输泵振动特性的影响,搭建双螺杆混输泵多通道振动测试系统,测试并分析不同含气率、转速及出口压力下混输泵振动参数。结果表明:排液开始时排液腔瞬时打开诱发射流,射流向竖直向的泵出口偏转从而产生压力脉动并诱发振动,导致泵竖直方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高于水平方向和轴向;含气率为7.5%时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为纯液工况时的1.88倍,随着含气率进一步升高测量值降低;而含气率大于20%时,振动有效值继续升高。在转速为1450r/min时y方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是850r/min时的2.95倍;振动加速度有效值随出口压力变化较小。当转速由850r/min升高至1450r/min时,径向垂直方向振动加速度主频由75fn移动至50fn。研究可为提高双螺杆混输泵运行稳定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螺杆混输泵 运行工况 振动参数 振动加速度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GWO的水利工程地质渗透系数智能反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雷艳 温立峰 +1 位作者 赵明仓 殷乔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地质渗透系数是准确分析水利工程渗流的关键参数。针对传统反演方法计算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正演模型和正交试验设计构建渗透系数反演样本集,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RF)算法的渗流计算代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灰狼优化(GWO)算... 地质渗透系数是准确分析水利工程渗流的关键参数。针对传统反演方法计算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正演模型和正交试验设计构建渗透系数反演样本集,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RF)算法的渗流计算代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灰狼优化(GWO)算法,提出了基于RF-GWO的渗透系数智能反演方法,并以Z抽水蓄能电站为研究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RF模型对各钻孔水位预测结果均接近实测值,性能优于CART和BP模型;GWO可搜寻到地质最佳渗透系数,钻孔水位反演结果合理,相对误差最大为0.42%,精度满足工程要求,计算的天然渗流场分布形态也符合一般山体渗流场分布规律。建立的反演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推断工程区地层渗透系数,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渗透系数 反演分析 正交试验设计 随机森林 灰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的秦岭北麓典型河流生态流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学武 黄领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3,17,共5页
为科学确定秦岭北麓典型河流沣河的生态流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合理开发秦岭北麓水资源,基于沣河秦渡镇水文站1953~2013年连续实测月径流资料,使用Tennant法、90%保证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Tessman法、年内展布法、Texas法、典型水文... 为科学确定秦岭北麓典型河流沣河的生态流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合理开发秦岭北麓水资源,基于沣河秦渡镇水文站1953~2013年连续实测月径流资料,使用Tennant法、90%保证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Tessman法、年内展布法、Texas法、典型水文频率年法及NGPRP法8种水文学方法计算沣河生态流量值。通过分析对比结果表明,Texas法在满足程度、水文节律方面表现较好,最终推荐Texas法作为沣河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并给出生态流量推荐值。研究结果可为秦岭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区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秦岭北麓 沣河 Texa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朱雪颖 黄生志 +3 位作者 黄强 郑旭东 张绍庆 高月娇 《人民珠江》 2024年第3期79-88,共10页
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塔里木河流域(简称为塔河流域)2005—2020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以及生态承载状况的演变过程,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21—2030年的生态盈余/赤字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5—2020年塔... 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塔里木河流域(简称为塔河流域)2005—2020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以及生态承载状况的演变过程,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21—2030年的生态盈余/赤字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5—2020年塔河流域水资源整体上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多数区域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大于1.0,生态状况超载严重,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持续下降,而水资源负载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未来塔河流域水资源赤字状态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服务于塔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灰色预测模型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流伦理的卫河生态流域评价指标及主成分分析
8
作者 刘阳 黄强 董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98,共6页
基于生命概念分析了河流拥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论证了河流自然价值与内在价值,阐述了河流伦理的定义,并构建了基于河流伦理的生态流域理论体系。运用河流伦理思想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卫河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经济、水管理、水文化、... 基于生命概念分析了河流拥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论证了河流自然价值与内在价值,阐述了河流伦理的定义,并构建了基于河流伦理的生态流域理论体系。运用河流伦理思想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卫河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经济、水管理、水文化、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8个维度所蕴含的河流伦理思想,并初步探索了基于河流伦理思想的生态流域主成分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卫河流域在开展流域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各维度的统筹协调,根据主成分分析的各维度内涵有重点地开展流域管理工作,将河流伦理思想融入生态流域构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伦理 生态流域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卫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ver 2D模型的黄河花园口河段生态流量研究
9
作者 龙瑞昊 马永胜 +1 位作者 任姗 雷凯旋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213-219,共7页
针对目前生态流量研究方法难以充分考虑鱼类栖息地等生境因素的问题,以黄河花园口鲤鱼核心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黄河鲤鱼为研究物种,基于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和栖息地模型的River 2D模型确定黄河鲤鱼的生态流量,将水深和流速作为鱼类生存... 针对目前生态流量研究方法难以充分考虑鱼类栖息地等生境因素的问题,以黄河花园口鲤鱼核心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黄河鲤鱼为研究物种,基于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和栖息地模型的River 2D模型确定黄河鲤鱼的生态流量,将水深和流速作为鱼类生存保护的限定性因子,采用栖息地模型模拟不同流量下对应的黄河鲤鱼的适宜栖息地面积。计算结果表明:花园口河段鲤鱼产卵期的最小生态流量为230 m^(3)/s,生长期的最小生态流量为430 m^(3)/s,越冬期的最小生态流量为150 m^(3)/s。计算结果可以为花园口核心鱼类保护区的鱼类保护以及黄河小浪底水库的生态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River 2D模型 栖息地 加权可用面积 黄河鲤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建设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流域坡沟系统植被覆盖和侵蚀的影响
10
作者 熊萍 乔海亮 +3 位作者 王斌 彭建博 王波 徐国策 《西北水电》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生态建设显著改变了黄土高原的下垫面状况和水动力格局,深刻影响了坡沟系统的侵蚀和泥沙来源。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高西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和Landsat OLI影像,利用遥感解译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了高西沟流域沟间地、... 生态建设显著改变了黄土高原的下垫面状况和水动力格局,深刻影响了坡沟系统的侵蚀和泥沙来源。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高西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和Landsat OLI影像,利用遥感解译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了高西沟流域沟间地、沟谷地的NDVI和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流域沟间地和沟谷地土壤侵蚀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8年沟间地和沟谷地NDVI均有所增加,低等级NDVI(<0.2)面积减少,较低等级NDVI(0.2~0.4)和中等级NDVI(0.4~0.6)面积增加;沟间地和沟谷地林草地面积均有所增加,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为耕地向林草地转化;沟间地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7%增加至71%,沟谷地平均植被覆盖度由60%增加至71%;流域土壤侵蚀面积由3.81 km^(2)下降到1.77 km^(2),减少了38%,年土壤侵蚀量由3.64×10^(4)t下降至1.39×10^(4)t,降低了62%;沟间地年土壤侵蚀量减少了68%,沟谷地年土壤侵蚀量减少了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沟系统 NDVI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设施优化设计与运行调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柳 李小英 +4 位作者 王莹 王兵 朱记伟 荆小龙 宁倩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聚焦雨水调蓄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从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雨水调蓄设施的分类。基于实践调查分析,提出了雨水调蓄设施的不同应用场景及流程。重点针对雨水调蓄设施的优化配置与运行调度,识别出设计标准确定、设施配置优化、调蓄... 聚焦雨水调蓄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从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雨水调蓄设施的分类。基于实践调查分析,提出了雨水调蓄设施的不同应用场景及流程。重点针对雨水调蓄设施的优化配置与运行调度,识别出设计标准确定、设施配置优化、调蓄容积计算、运行调度管理4个关键的应用环节,并归纳总结了设计降水量计算、设施配置优化、调蓄容积计算方法及设施运行方式与调度管理现状。未来研究应关注降雨的空间变化特征、差异以及场次降雨对雨水径流控制目标的影响,研发能够集成雨洪模型与优化算法耦合、嵌套应用的技术平台,支持设施配置的全过程模拟、在线评价与优化应用,探索雨水调蓄设施之间梯级滞渗、多级调蓄、联动运行的水量调控增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调蓄设施 设计降水量 优化配置 调蓄容积 运行调度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坝扬压力异常测值成因的多测点分区智能诊断方法
12
作者 程琳 韩嘉勋 +1 位作者 杨杰 马春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1,103,共6页
针对传统异常值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聚类和环境变量分离的混凝土坝扬压力异常测值成因分析方法,首先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对大坝不同部位的扬压力测点进行空间聚类,然后根据聚类结果进行分区,采用概率主成分分析(PPCA)对... 针对传统异常值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聚类和环境变量分离的混凝土坝扬压力异常测值成因分析方法,首先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对大坝不同部位的扬压力测点进行空间聚类,然后根据聚类结果进行分区,采用概率主成分分析(PPCA)对每个区域的扬压力测点提取环境变量效应,最后基于平方预测误差(S_(SPE))控制图和贡献图进行异常值识别和异常测值成因分析。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测点的分类结果主要由测点所处位置和环境变量影响规律决定;当监测数据异常时,基于S_(SPE)控制图和贡献图可以定性地推断出最可能的异常原因,能够为识别大坝的运行性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压力 异常测值 分区 概率主成分分析(PPCA) 环境变量 平方预测误差(SS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q2Seq双向模型的水锤压力预测
13
作者 吴罗长 刘振兴 +4 位作者 雷洁 颜建国 郭鹏程 孙帅辉 马晋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6,共8页
水锤计算对保障长距离输水工程管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水锤数值方法存在模型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为此,在自主开发的瞬态流试验平台上,通过支路快速关阀产生水锤,获取了不同流量和压力条件下的瞬态水锤压力。试验参... 水锤计算对保障长距离输水工程管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水锤数值方法存在模型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为此,在自主开发的瞬态流试验平台上,通过支路快速关阀产生水锤,获取了不同流量和压力条件下的瞬态水锤压力。试验参数范围为:体积流量15~55 m^(3)/h,压力150~450 kPa。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水锤信号进行滤波,并对水锤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建立了用于水锤压力预测的序列到序列(sequence-to-sequence,Seq2Seq)双向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eq2Seq双向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支路水锤,其预测数据决定系数在0.8以上,水锤特征参数预测准确率超过98%。该研究成果为水锤压力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锤 瞬变流 Seq2Seq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GAN数据增强的土石坝溃坝峰值流量预测
14
作者 李炎隆 田智雯 +2 位作者 张野 邱文 王婷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为准确预测土石坝溃坝峰值流量,建立了包含156个土石坝溃坝案例的数据库,并基于溃坝过程和相关性分析,选取坝型、溃坝模式、溃口以上水深和溃口以上库容为预测洪峰流量的控制变量。由于数据量有限且溃坝数据难以获取,使用条件表格生成... 为准确预测土石坝溃坝峰值流量,建立了包含156个土石坝溃坝案例的数据库,并基于溃坝过程和相关性分析,选取坝型、溃坝模式、溃口以上水深和溃口以上库容为预测洪峰流量的控制变量。由于数据量有限且溃坝数据难以获取,使用条件表格生成对抗网络(CTGAN)增强土石坝溃坝数据,以增加样本多样性,丰富模型训练信息,并提高泛化能力。基于增强数据,采用CatBoost算法构建溃坝峰值流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增强数据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拟合系数达0.93,展现出卓越的预测性能。结合可解释机器学习(SHAP)模型分析发现溃口以上库容对峰值流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溃口以上水位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峰值流量 CTGAN 数据增强 CatBoost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钢闸门支臂受冲击荷载的非线性动力分析
15
作者 董静 白宇航 +1 位作者 裴多菲 张俊发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为研究水工弧形钢闸门在正常运行工况时支臂受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预估闸门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以某水电站的弧形钢闸门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钢闸门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支臂受浮木冲击的过程,得到并分析弧形钢闸门... 为研究水工弧形钢闸门在正常运行工况时支臂受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预估闸门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以某水电站的弧形钢闸门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钢闸门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支臂受浮木冲击的过程,得到并分析弧形钢闸门支臂不同位置受冲击时的冲击力、位移及闸门整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闸门破坏过程为受冲击的支臂或其斜杆首先发生面外失稳,随后靠近失稳支臂侧的闸门向铰支座方向移动,导致另一支臂承担的水压荷载瞬间增大而被压溃,最终导致闸门整体失稳破坏。随着浮木质量和冲击能量增加,受冲击位置受到的力和位移随之增大。当冲击能量较小时,即使支臂受冲击部位应力超过钢材屈服应力,闸门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闸门支臂不同部位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能量差异较大,冲击支臂近铰支座处位置易引起闸门结构失稳破坏;堰上水头越高,闸门支臂受冲击时越容易失稳。研究结果可为闸门受冲击时的安全性和闸门较易失稳构件的评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钢闸门 钢闸门支臂 动力响应 静水压力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堵塞对河道洪水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16
作者 荆海晓 牛磊 侯精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70,共12页
【目的】暴雨山洪中往往含有浮木、树枝等漂浮物,导致桥梁堵塞,影响河道行洪能力,增加山洪灾害风险,已有规范在进行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时不考虑桥梁堵塞的影响,这会低估洪水风险等级。【方法】以甘肃省华池县的某河道为例,采用三维水动力... 【目的】暴雨山洪中往往含有浮木、树枝等漂浮物,导致桥梁堵塞,影响河道行洪能力,增加山洪灾害风险,已有规范在进行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时不考虑桥梁堵塞的影响,这会低估洪水风险等级。【方法】以甘肃省华池县的某河道为例,采用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开展了河道桥梁不同堵塞率条件下的洪水淹没风险研究,分析了100 a、50 a、20 a和10 a一遇不同设计暴雨条件以及桥梁堵塞率对洪水风险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在无堵塞情况下,该河道防洪能力大于50 a一遇。然而,随着堵塞率的增加,河道的洪水位增大。特别是,当堵塞率达到80%,50 a一遇洪水条件下的桥梁的过流能力系数下降了60%,而10 a一遇洪水条件下桥梁的过流能力系数下降了22%。建立了桥梁过流能力修正系数与堵塞率的经验关系。【结论】桥梁堵塞显著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增加了洪水风险,在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中,有必要考虑桥梁堵塞的潜在影响。提出的过流能力修正系数经验公式可为一维模型中堵塞条件下桥梁断面内边界条件的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堵塞 洪水风险 过流能力 壅水高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柳沟流域土壤风蚀时空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17
作者 姜雅琼 王添 +4 位作者 李占斌 张晓明 郭兴月 李鹏 张铁钢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目的]探究西柳沟流域土壤风蚀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为该地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气象、土壤、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修正土壤风蚀模型(RWEQ),计算分析了2005—2020年流域内土壤风蚀量及其影响因子,阐明了流域内... [目的]探究西柳沟流域土壤风蚀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为该地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气象、土壤、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修正土壤风蚀模型(RWEQ),计算分析了2005—2020年流域内土壤风蚀量及其影响因子,阐明了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1)2005—2020年,西柳沟流域土壤风蚀量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平均风蚀量分别为36.9,39.4,45.3,39.4 t/(hm^(2)·a),且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北强、南弱”趋势。(2)气象因子值在2015年前后变化显著;空间上,其值在流域北部低南部高,中部变化较大。(3)流域主要以裸地和低植被覆盖度为主,占总面积79%以上;土地利用主要以草地为主,占总面积82%以上,草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整体较为破碎,斑块形状向复杂化发展。自2010年起,草地中度、强烈风蚀占比均超过85%。[结论]西柳沟流域风蚀量在长期生态保护修复下略有降低,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未来科学实施生态修复依旧是西柳沟流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WEQ模型 土壤风蚀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玻璃糙率率定的某渡槽水面线模型试验
18
作者 许泽林 宋志强 +3 位作者 燕飞 田国栋 王飞虎 曹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8,共8页
采用光滑有机玻璃作为相似材料进行某渡槽水面线模型试验,发现模型试验测得渡槽最高内水位与均匀流公式计算出的水位相差较大。针对此问题开展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影响模型试验中渡槽水位的各种因素;对模型试验所用... 采用光滑有机玻璃作为相似材料进行某渡槽水面线模型试验,发现模型试验测得渡槽最高内水位与均匀流公式计算出的水位相差较大。针对此问题开展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影响模型试验中渡槽水位的各种因素;对模型试验所用的光滑有机玻璃材料进行糙率率定,基于率定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建立一种糙率比尺不相似情况下的水位修正方法;开展渡槽水面线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在渡槽模型试验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准确的基础上,证明针对糙率比尺不相似提出的模型试验渡槽水位修正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试验糙率比尺不相似是导致渡槽实测水位与均匀流计算水位相差较大的关键因素,光滑有机玻璃板糙率取0.007 9~0.008 3较为合适,糙率值随流量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随坡度的增大呈现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模型试验 水面线 有机玻璃 糙率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煤岩液氮冷却后巴西劈裂破坏及声发射演化特征
19
作者 薛熠 张家辉 +5 位作者 刘嘉 时旭阳 蔡承政 张志镇 高峰 张云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采用压裂技术提升煤层气储层渗透性是强化煤层气开发的重要途径。对于深部高温煤层气储层,液氮压裂技术通过在煤层中注入低温液氮形成显著热应力,基于冷冲击作用可实现对煤层气储层的致裂增渗。为研究液氮作用对高温煤岩的力学特性及损... 采用压裂技术提升煤层气储层渗透性是强化煤层气开发的重要途径。对于深部高温煤层气储层,液氮压裂技术通过在煤层中注入低温液氮形成显著热应力,基于冷冲击作用可实现对煤层气储层的致裂增渗。为研究液氮作用对高温煤岩的力学特性及损伤破裂特征的影响机制,对加热至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煤样进行液氮冷却处理,通过波速测试和巴西劈裂测试,研究液氮对高温煤样波速、强度、声发射和裂纹演化等特征及破裂模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温煤样在液氮冷却作用后,力学性能出现了显著劣化,P波波速降低,超声频率分化严重,主频由51.10 kHz降至40.88 kHz。煤样逐渐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巴西劈裂模量和脆性指数降幅最高分别为67%和75%。在巴西劈裂荷载下,煤样内部声发射信号均表现为低RA值、高AF值;煤样内部破坏形式主要为拉伸破坏,其次为剪切破坏。随着煤样初始温度的增加,煤样断裂面上形成多个起伏区域,3维形貌扫描的最大波峰与最大波谷高度差最高可达37.60 mm。液氮冷却诱导的微裂隙交叉扩展形成复杂的裂纹网络,进而导致局部失效区域的形成和煤样断裂面复杂化。表观裂纹分形维数在初始加热温度为100℃时达到最大值,由初始20℃时的0.50增加到1.83。研究结果可为深部高温煤层液氮压裂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煤岩 热应力 巴西劈裂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山洪灾害时空异质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20
作者 张梦园 解建仓 杨雪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山洪灾害时空异质特征研究是制定山洪灾害防治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为加强陕西省区域山洪灾害防治的针对性,采用标准差椭圆、重力模型等方法对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评价陕北、关中、陕南3个区域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时空异质特征研究是制定山洪灾害防治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为加强陕西省区域山洪灾害防治的针对性,采用标准差椭圆、重力模型等方法对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评价陕北、关中、陕南3个区域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陕北山洪灾害高发期由8月提前至7月;山洪灾害高发区逐渐向陕南东南部转移;陕北、关中、陕南地区最强驱动降雨分别为暴雨、大雨、中雨,决策者应考虑不同区域间山洪灾害驱动力的差异,因地制宜制定防洪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时空分布 标准差椭圆 地理探测器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