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招录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健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37-43,共7页
在职攻读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级应用型法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自开办以来已逐步形成了培养单位的全国性布局和比较完备的一般性政策与管理制度,招录管理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同时在报考条件、录取、招生限额... 在职攻读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级应用型法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自开办以来已逐步形成了培养单位的全国性布局和比较完备的一般性政策与管理制度,招录管理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同时在报考条件、录取、招生限额及其分配标准、录取结果排序管理、毕业资格确认等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具体问题,应在宏观政策的统筹和引导下,充分发挥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调控和行业性评估的作用,给予办学单位更多办学自主权,建立全日制和在职攻读分类指导与管理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硕士学位 在职攻读 招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法律因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京春 杨历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68,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与时代变革,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场域。同时,基于其技术特性,助推“数字霸权”加深意识形态渗透、“去中心化”趋势削弱主流价值观影响力、“智能体共情”现象潜在规训个体思维等成为隐藏的安全风险。生...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与时代变革,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场域。同时,基于其技术特性,助推“数字霸权”加深意识形态渗透、“去中心化”趋势削弱主流价值观影响力、“智能体共情”现象潜在规训个体思维等成为隐藏的安全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语料库的可选择性、算法的可干预性、用户认知的可控制性,为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和归责提供了法理基础。当前,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相关法律规范,在意识形态安全保护方面依然存在缺陷,应进一步明确全过程各主体的内容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算法分级分类制度,完善终端反馈处置机制等,以维护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意识形态安全 语料库 算法分级分类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电商扶贫政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旭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74-76,共3页
电商扶贫模式在宁夏这样的西北民族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政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有必要对宁夏的电商扶贫政策及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国家及宁夏地方电商扶贫政策的梳理和对电商扶贫模式实践的总结,认为宁夏电商扶贫政... 电商扶贫模式在宁夏这样的西北民族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政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有必要对宁夏的电商扶贫政策及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国家及宁夏地方电商扶贫政策的梳理和对电商扶贫模式实践的总结,认为宁夏电商扶贫政策的发展路径应为:坚持原有的政策方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工业品下乡政策,打通双向流通渠道;对接纵向产业政策和横向法律法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电商扶贫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春兰 武丽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7,共13页
虚拟财产是互联网时代财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新时代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虚拟财产并非仅存在于《民法典》中,而是具有很强的宪法属性,对于保障财产权人的人格利益、丰富宪法财产权的客体范畴、划定公民财产权与国家权力的... 虚拟财产是互联网时代财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新时代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虚拟财产并非仅存在于《民法典》中,而是具有很强的宪法属性,对于保障财产权人的人格利益、丰富宪法财产权的客体范畴、划定公民财产权与国家权力的边界以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民法典》第127条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当前《民法典》至少存在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定性模糊、对失衡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视不足、对国家介入行为的规制不足、对司法审判的规范指引笼统等缺憾,并直接影响了虚拟财产权主体的权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虚拟财产保障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同质性,二者都是促进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事实证明,仅仅依靠私法体系并不足以保障公民的虚拟财产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理应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予以积极回应,并明确国家对于虚拟财产权保障负有法律边界以及国家保护义务,从而有效指引国家司法审判,将虚拟财产权保障纳入法治轨道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宪法 财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直播版权归属困境及侵权认定 被引量:3
5
作者 麦哈巴·恰依木拉提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2-65,共4页
媒体技术的革新使网络游戏直播成为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全新热点。由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未涵盖网络游戏直播作品类型划分,使其版权归属及侵权行为的认定陷入了困境。文章旨在厘清网络游戏直播版权侵权认定原则,在探讨网络游戏直播... 媒体技术的革新使网络游戏直播成为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全新热点。由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未涵盖网络游戏直播作品类型划分,使其版权归属及侵权行为的认定陷入了困境。文章旨在厘清网络游戏直播版权侵权认定原则,在探讨网络游戏直播版权侵权认定困境的基础上,为完善网络游戏直播版权侵权认定提供法律规制建议。针对当前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可在立法层面认定网络游戏直播作品分类及归属、在司法层面厘清“合理使用”适用标准以及在实践层面完善避风港原则适用范围以有效保护权利人权益,优化网络游戏直播产业法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网络游戏直播 权利归属 侵权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支持农村集体经济起诉制度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峰 朴宗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中国式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对于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仅具备框架性的法律依据,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领域支持起诉制度适用不足、效果不彰的根源。应从顶层设计完善民事诉讼法,明确支持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诉... 中国式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对于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仅具备框架性的法律依据,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领域支持起诉制度适用不足、效果不彰的根源。应从顶层设计完善民事诉讼法,明确支持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细化诉讼规则。具体路径为:(1)明确支持起诉中检察机关定性限度;(2)完善支持起诉方式;(3)改变支持起诉启动模式;(4)支持起诉制度衔接相关法律,构建“诉前支持、诉中参与、诉后监督”的三阶递进民事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支持起诉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小萍 毛荣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0期39-41,共3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着力点。乡村振兴需要发挥法治的基础保障作用,而公共法律服务构成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发展不均衡、供给不足,公共法律服务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着力点。乡村振兴需要发挥法治的基础保障作用,而公共法律服务构成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发展不均衡、供给不足,公共法律服务方式创新不够。可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方式,满足农民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化 公共法律服务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2009年法学教育年会暨中国法学教育发展论坛综述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健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1,共4页
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以下简称“两会”)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来自全国的250多位法学院校的校长院长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本次... 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以下简称“两会”)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来自全国的250多位法学院校的校长院长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和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走向与法律人才培养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国法学会 法学教育 发展论坛 年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学指导委员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美学话语、审美共通感问题与美政预设:现状审视、选题意义与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河成 谭秀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6,共7页
美学虚事拓展向政治实事,这是美学生活化和政治艺术化的双重努力。当代文学文本的政治美学研究并未做出切实的回应,原因之一在于以文本美学或先验美学取代政治现实的思考。现代政治哲学的主流是自由主义的"程序宪政学",其局... 美学虚事拓展向政治实事,这是美学生活化和政治艺术化的双重努力。当代文学文本的政治美学研究并未做出切实的回应,原因之一在于以文本美学或先验美学取代政治现实的思考。现代政治哲学的主流是自由主义的"程序宪政学",其局限或称其限度之外的场域可望通过"审美共通感"的探讨来达致审美共同体的构想。故而,文艺政治美学的想象不能成为美政现实的替代。这是现代性反思的题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美学 审美共通感 程序宪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直线集合分割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包祎 王涛 裘国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4期34-38,共5页
缺陷预测能够有效地提升软件测试的效率。基于朴素贝叶斯理论,提出了一个利用平面中点与直线几何关系进行分类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LGD-NB。LGD-NB有两种工作模式,当其基于最小风险进行决策时,比传统的朴素贝叶斯具有对代价更为精确的描述... 缺陷预测能够有效地提升软件测试的效率。基于朴素贝叶斯理论,提出了一个利用平面中点与直线几何关系进行分类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LGD-NB。LGD-NB有两种工作模式,当其基于最小风险进行决策时,比传统的朴素贝叶斯具有对代价更为精确的描述;在定义了几何上的高风险决策区域后,LGD-NB可作为元分类器,提供一个可集成其他分类模型进行二次分类的集成框架。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最小风险LGD-NB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传统的朴素贝叶斯;而集成了SVM算法后的LGD-NB,其预测能力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朴素贝叶斯 直线集合分割 元分类器 集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者职业转型中工匠精神的法律塑造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4,共8页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劳动者必然面临职业转型,转型后的职业客观上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农业劳动者职业转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提升农业劳动者技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劳动者必然面临职业转型,转型后的职业客观上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农业劳动者职业转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提升农业劳动者技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要求农业劳动者在转型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忠于雇主,诚实、勤勉、创造性地劳动。未来劳动法立法应转变理念,从保护不同农业劳动者合法权利,强化雇员忠诚义务,健全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完善工时、工资、劳动合同激励制度等方面,为农业劳动者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和激励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劳动者 职业转型 工匠精神 法律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与法学教育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健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2-44,共3页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法学教育的大国,但也存在着许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和促进我国法学教育全面深入地发展,应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宏观协调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本着精准发力和加法减法一起做的原则做好全国法学学科专...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法学教育的大国,但也存在着许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和促进我国法学教育全面深入地发展,应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宏观协调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本着精准发力和加法减法一起做的原则做好全国法学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和东西对口支援工作;在构建法学学科专业国家标准时要综合考虑现有各种不均衡因素,并以适当方式予以体现,以实现法治工作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目标,促进法学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发展理念 调整结构: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分析——基于“勉县模式”
13
作者 王胜利 张棉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211-213,222,共4页
从"勉县模式"的做法及成就分析入手,探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陕西勉县 农民工 返乡创业 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七十年探索:历程与经验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杨宗科 张永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2,共20页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经历了以国防建设和政权安全为出发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初创与曲折发展时期、以传统国家安全观法律化为重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形成...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经历了以国防建设和政权安全为出发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初创与曲折发展时期、以传统国家安全观法律化为重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形成与完善时期、以及自2012年至今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等三个时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从国家安全法制建设到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从国家安全的法律之治到国家安全的良法善治、从传统国家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从以政权安全为中心到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从侧重保护国家安全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注重反间谍工作到维护总体国家安全、从国家安全机构法到国家安全基本法、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国家安全法治 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编例性质考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旭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宋代编例是将已有的判例编纂成集的立法活动,在中国古代判例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界对宋代编例的性质有所争议。宋代例、例册与编例共存,例是例册和编例的素材,先有例,后有例册,再有编例。宋代之前的判例法经历了从秦汉的比附... 宋代编例是将已有的判例编纂成集的立法活动,在中国古代判例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界对宋代编例的性质有所争议。宋代例、例册与编例共存,例是例册和编例的素材,先有例,后有例册,再有编例。宋代之前的判例法经历了从秦汉的比附到唐代确立例的地位,自宋代开始,例成了重要的法律形式之一,清代最终实现了律例合编。宋代编例在中国古代判例法发展历程中有其特殊的地位,是对例进行编修并将其上升为立法活动的过渡时期,可以发现宋代编例无论在体例、形式还是程序的视角中,其性质都属于立法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编例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违法减资纠纷裁判路径的检讨与立法矫正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林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5,共11页
公司减资分为形式减资和实质减资,其中实质减资会减少公司责任财产,影响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对此,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严格的实质减资程序。但是,有关公司违法减资的法律效力以及债权人如何获得救济的问题,《公司法》第177条未作规定,致使... 公司减资分为形式减资和实质减资,其中实质减资会减少公司责任财产,影响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对此,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严格的实质减资程序。但是,有关公司违法减资的法律效力以及债权人如何获得救济的问题,《公司法》第177条未作规定,致使理论界长期争议不断,法院的裁判思路也大相径庭。通过梳理减资纠纷裁判路径,发现法院类推适用的依据缺乏合理性,不仅忽略了公司违法减资行为的效力判断,而且轻视了董事在公司减资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健全减资制度、维护法制统一,立法机关在修订《公司法》时,应当明确违法减资行为的效力,规定债权人有权在除斥期间内撤销违法减资行为。减资行为被撤销后,股东应向公司退还减资所得资本金及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由公司统一向债权人清偿债务。若股东无法返还减资所得,或者返还后仍不足以弥补违法减资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则债权人可以请求参与公司减资的董事以减资额为限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各董事相互之间为连带责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减资 债权人保护 司法裁判 法律效力 责任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慌、谣言、谎言:重大突发疫情舆论传播的内在心理驱动与管控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爱军 雷艳妮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重大突发疫情引发的恐慌、谣言、谎言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重大突发疫情产生的恐慌具有突发性、应急性。因重大突发疫情而产生的恐慌性谣言、谎言有其形式和内容上的特殊性。重大突发疫情的恐慌类型决定和影响谣言、谎言传播的... 重大突发疫情引发的恐慌、谣言、谎言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重大突发疫情产生的恐慌具有突发性、应急性。因重大突发疫情而产生的恐慌性谣言、谎言有其形式和内容上的特殊性。重大突发疫情的恐慌类型决定和影响谣言、谎言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谣言、谎言对社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但也需要辩证分析。谣言和谎言具有一定程度的道德性,具有责任伦理的特征。对重大突发疫情产生的恐慌、谣言、谎言及其舆论要实行道德性、法治性管控,因此建立自由、公开、透明的问责体制与机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疫情 恐慌 谣言 谎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权力监督理论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峰彬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6,共10页
权力监督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实践的理论提炼。其主要包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权力监督的归宿是以人民为中心,权力配置的法治化,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行,反腐防腐的有效武器等内容。习近平权力监督理... 权力监督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实践的理论提炼。其主要包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权力监督的归宿是以人民为中心,权力配置的法治化,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行,反腐防腐的有效武器等内容。习近平权力监督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效指导了监察体制改革,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想 党的领导 权力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之数字经济治理效能论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荣刚 尉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4,共10页
数字文明、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颠覆式创新引发既有法律制度在法律关系、法律价值、法律体系三个层面的变革。中国《民法典》诞生于高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从规范数字经济要素、数字经济活动以及数字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 数字文明、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颠覆式创新引发既有法律制度在法律关系、法律价值、法律体系三个层面的变革。中国《民法典》诞生于高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从规范数字经济要素、数字经济活动以及数字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民法典》的数字经济治理效能体现为:以私法自治原则为前提,以共商共治共赢的合约治理模式为基本路径,实现多主体、多手段、公私法规范协同下的数字经济“共治”;规范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完善网络侵权责任制度、兼顾个人信息保护与数字流通使用,实现以良法夯实数字经济的“善治”;《民法典》规范并保障数字经济安全有序发展,同时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也在不断延伸拓展《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推动《民法典》吸收、凝练新的内涵,实现《民法典》与数字经济的“现代”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数字经济治理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沼气能源持续发展的出路:“辰明沼能”服务模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宽亮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230-232,共3页
在解决"建设扩张与服务滞后"这对矛盾的过程中,富县沼气能源人做了大胆的偿试和探索,服务方式由最初的干部服务模式协会服务模式技术员服务模式最后发展形成"辰明沼能"社会化服务模式。这一社会化服务模式从... 在解决"建设扩张与服务滞后"这对矛盾的过程中,富县沼气能源人做了大胆的偿试和探索,服务方式由最初的干部服务模式协会服务模式技术员服务模式最后发展形成"辰明沼能"社会化服务模式。这一社会化服务模式从运行机制上彻底摆脱了沼气服务由"政府"主导的艰难局面,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服务方式,使沼气能源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明沼能 模式 探索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