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役军人从事国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喜燕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6期18-19,共2页
国防教育事关国家安全,是培养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退役军人在国防教育方面发挥特殊作用。针对目前退役军人从事国防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应依托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建立国防教育人才数据库,吸纳退役军人入库;整合军地资源,建立部门... 国防教育事关国家安全,是培养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退役军人在国防教育方面发挥特殊作用。针对目前退役军人从事国防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应依托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建立国防教育人才数据库,吸纳退役军人入库;整合军地资源,建立部门沟通协同机制;加强立法,制定国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宣传,营造崇军尚武社会氛围;积极拓展国防教育形式,提升国防教育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军人 国防教育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想防卫的学说检视与认定
2
作者 胡世恩 肖赟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
假想防卫问题一直是刑法理论与实务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传统理论对于假想防卫的认定存在说理论证不清晰的问题。通过对主要学说进行检视,认定法律效果转换之罪责说最为完善。我国存在改良的四要件理论与三阶层理论的前提,结合刑法第14... 假想防卫问题一直是刑法理论与实务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传统理论对于假想防卫的认定存在说理论证不清晰的问题。通过对主要学说进行检视,认定法律效果转换之罪责说最为完善。我国存在改良的四要件理论与三阶层理论的前提,结合刑法第14条规定分析具备构建故意双重定位的空间,通过对“否定罪责故意后是否需要重新审查过失犯罪体系”与“构成要件故意+罪责过失成立故意犯或过失犯”问题的分析,认定解决假想防卫问题的路径为:行为人的行为满足构成要件符合性阶层,成立构成要件故意;不存在违法阻却事由因而进入罪责阶段成立罪责过失,最终成立故意犯的责任减等(减为过失);不存在过失则以意外事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防卫 正当化事由的事实前提错误 法律效果转换之罪责说 故意的双层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投弃权票:违反忠实义务还是构成免责?
3
作者 刘卫锋 雷新渭 《董事会》 2023年第12期50-56,共7页
董事行使好投弃权票的权利,是保障公司利益最大化和尽责履职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为了防止董事滥用投弃票权制度,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作出限制;另一方面,为了缓和董事之间的冲突,保障董事的利益,应当规定相应的免责机制。
关键词 弃权票 忠实义务 董事 履职 免责 利益最大化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传统法律文化底蕴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洋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第12期59-62,共4页
“枫桥经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基层民主实践中,已成为新时代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经验。回顾“枫桥经验”的发展演进史,其在核心理念、价值追求、治理策略等方面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一脉相承,有深厚... “枫桥经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基层民主实践中,已成为新时代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经验。回顾“枫桥经验”的发展演进史,其在核心理念、价值追求、治理策略等方面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一脉相承,有深厚的传统法律文化底蕴,实现了传统法治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认真挖掘、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枫桥经验”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法的正当性分析
5
作者 代良琼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2-78,共7页
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普法的内涵发生转变,不仅符合限制公权力的法治一般性原则,也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普法的教育功能使得有关法治的信息加快传递与流通,促进法治环节的运行、增强公民的法治认同。普法在法治体系中发... 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普法的内涵发生转变,不仅符合限制公权力的法治一般性原则,也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普法的教育功能使得有关法治的信息加快传递与流通,促进法治环节的运行、增强公民的法治认同。普法在法治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本身也追求着多元、平等、公开、交互等价值。普法的正当性经否定之否定研究后,重新明确了普法与法治之间的积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 法治 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军队士气理论考察
6
作者 张喜燕 《中国军转民》 2023年第22期16-17,共2页
近代既是传统士气思想集大成之时,又蕴含着现代士气思想的萌芽,诞生了“良心血性”说、“国魂”说和“主义”说三种士气理论。军人仁爱忠勇坚毅之道德品质是士气的基本内涵;爱国尚武安民保国的民族精神是士气的文化根源;为民族民权民生... 近代既是传统士气思想集大成之时,又蕴含着现代士气思想的萌芽,诞生了“良心血性”说、“国魂”说和“主义”说三种士气理论。军人仁爱忠勇坚毅之道德品质是士气的基本内涵;爱国尚武安民保国的民族精神是士气的文化根源;为民族民权民生而战的政治理想信念为近代士气思想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心血性”说 “国魂”说 “主义”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军队士气理论考察
7
作者 张喜燕 《中国军转民》 2023年第24期15-16,共2页
西方军队士气理论源于西方军事文化传统以及西方军事战争实践,包含武德说、宗教说、功利说、人本说、实战说、“公民-战士”说等六种观点,研究西方军队士气理论对拓宽士气理论研究视野,构建当代我军士气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士气 军事文化 武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