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美刑法犯罪故意理论的源流与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姜盼盼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7-71,共5页
英美刑法中的犯罪故意理论旨在解决犯罪构成理论的实质理论内核问题。在犯罪构成理论架构上,英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是犯罪主体要件的抽象化,责任要件定格于排除合法辩护事由范围之内。犯罪故意作为规范性评价内容,对研究现代... 英美刑法中的犯罪故意理论旨在解决犯罪构成理论的实质理论内核问题。在犯罪构成理论架构上,英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是犯罪主体要件的抽象化,责任要件定格于排除合法辩护事由范围之内。犯罪故意作为规范性评价内容,对研究现代行为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英美刑法的犯罪故意源流问题,并对英美刑法犯罪故意的理论脉络进行规范性阐释,分析其独有的理论构造、内容与特色,对研究英美刑法理论重要理论核心问题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也为我国有关主观罪过的研究进展提供指导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刑法 犯罪故意 理论源流 明知 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研究回顾与展望——以侵犯著作权罪的立法重构为分析落脚点
2
作者 姜盼盼 《滨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5-72,共8页
计算机软件法律规制在后现代转型中不断面临着各种源自因计算机软件保护的认识差异而导致的实践窘境及学者的诘问。但是,目前传统的主流观点却一味强调计算机软件保护权利本位的私权性和客体性,忽视对计算机软件刑法规制进行深层次的历... 计算机软件法律规制在后现代转型中不断面临着各种源自因计算机软件保护的认识差异而导致的实践窘境及学者的诘问。但是,目前传统的主流观点却一味强调计算机软件保护权利本位的私权性和客体性,忽视对计算机软件刑法规制进行深层次的历史研究,难以回应刑法谦抑性的无奈与法律趋同化的抉择这些现实挑战。而从微观的视角出发研究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历史,发轫于计算机软件刑法规制理念的创新,厘清对侵犯著作权罪改革思路的拟制,建议对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标准重新检讨,对"以营利为目的"与"复制发行"规范性评价,从刑法修正案的视角看,突破现行刑法"以营利为目的"之立法框架,以及重视"复制发行"于法条的语义学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刑法保护 著作权 以营利为目的 复制发行 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投弃权票:违反忠实义务还是构成免责?
3
作者 刘卫锋 雷新渭 《董事会》 2023年第12期50-56,共7页
董事行使好投弃权票的权利,是保障公司利益最大化和尽责履职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为了防止董事滥用投弃票权制度,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作出限制;另一方面,为了缓和董事之间的冲突,保障董事的利益,应当规定相应的免责机制。
关键词 弃权票 忠实义务 董事 履职 免责 利益最大化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范阐释与制度构建
4
作者 姜盼盼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6-89,共4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旨在解决刑事诉讼中对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的难题。在司法实践中,该规则面临着诸多适用困境和应对难题。因此需要对其规范内涵进行深入诠释,并从优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排除范围、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程...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旨在解决刑事诉讼中对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的难题。在司法实践中,该规则面临着诸多适用困境和应对难题。因此需要对其规范内涵进行深入诠释,并从优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排除范围、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程序性安排及完善权利的救济制度和非法取证主体的惩戒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推进我国的法治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证明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恐怖主义在暗网的表现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舒洪水 王俊超 《中国信息安全》 2021年第5期22-27,共6页
为逃避有关部门的追踪和监控,恐怖组织利用暗网的特性传播暴恐思想、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利用暗网秘密市场筹措资金,还意图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发动袭击。国际社会针对恐怖组织利用互联网募集资金、宣传思想、招募成员等情况,主动采取措... 为逃避有关部门的追踪和监控,恐怖组织利用暗网的特性传播暴恐思想、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利用暗网秘密市场筹措资金,还意图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发动袭击。国际社会针对恐怖组织利用互联网募集资金、宣传思想、招募成员等情况,主动采取措施,积极予以应对,不断封锁其网站和网络账号,挤压恐怖组织的网络生存空间。虽然目前暗网的恐怖活动尚未引发巨大的安全事件,但是,面对暗网恐怖活动的发展态势,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危机意识,警惕暗网恐怖活动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组织 恐怖活动 网络恐怖主义 暗网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应对策略 安全事件 信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法规制比较及其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翟艺丹 《保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0-34,共5页
互联网金融犯罪具有犯罪分工细化、成本收益大以及涉及面广等共同特征,如何有效地打击和防范互联网金融犯罪,一直以来是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中日互联网金融犯罪刑法规制的现状进行考察与比较,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的... 互联网金融犯罪具有犯罪分工细化、成本收益大以及涉及面广等共同特征,如何有效地打击和防范互联网金融犯罪,一直以来是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中日互联网金融犯罪刑法规制的现状进行考察与比较,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法规制进行反思:针对互联网信用卡诈骗罪,建议将信用卡信息扩大解释为一体化的信息;在互联网金融犯罪的防范方面,应从信息保障与信息流通的贯穿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犯罪 日本刑法 信用卡诈骗罪 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快递丢失与损毁赔偿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池蕾 《现代营销(下)》 2020年第2期255-256,共2页
本文针对快递丢失与损毁的赔偿立法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得出在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快递丢失与损毁赔偿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 快递丢失与损毁 责任认定 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占有不动产的权利人物权保护的研究
8
作者 舒东 赵林青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6-42,共7页
在房屋买卖中存在交易第三人时,已经交付占有的权利人是否应该受到物权法上的保护,这对于社会稳定、物权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物权意思表示理论为支撑,对交付占有的公示力进行研究,试图明确已交付占有人在此种情况下所享有的物权... 在房屋买卖中存在交易第三人时,已经交付占有的权利人是否应该受到物权法上的保护,这对于社会稳定、物权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物权意思表示理论为支撑,对交付占有的公示力进行研究,试图明确已交付占有人在此种情况下所享有的物权保护的方式。在存在交易第三人的情形下,已经交付占有的权利人应该受到物权法上的保护,并且占有此种公示方式也应该得到认可,认可其具有的物权公示效力及占有产生的物权公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表示理论 不动产占有 交易第三人 占有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播组织权保护模式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以信号为基础的方法”进路
9
作者 赵迪雅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63-70,共8页
广播组织权的客体是广播信号,但广播组织权的内容设定却始终没有遵循“以信号为基础的方法”。由于广播过程中只存在广播信号,广播节目尚未形成,因此节目保护模式无法规制信号盗播行为。线性节目保护模式为了避免节目保护模式面临的困境... 广播组织权的客体是广播信号,但广播组织权的内容设定却始终没有遵循“以信号为基础的方法”。由于广播过程中只存在广播信号,广播节目尚未形成,因此节目保护模式无法规制信号盗播行为。线性节目保护模式为了避免节目保护模式面临的困境,将广播组织权的保护对象认定为线性排列的广播节目,但由于广播具有信号与内容不可分的特点,使得线性节目保护模式又落入了节目保护模式的窠臼。而信号保护模式将广播组织权的保护对象认定为传输过程中的广播信号,广播组织在广播之前的劳动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传播功能。只有采用信号保护模式才能维系各方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保护广播组织的传播利益,打击信号盗播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目保护模式 以信号为基础的方法 广播信号 广播节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想防卫的认定路径——基于我国《刑法》第14条的分析适用
10
作者 韩续峰 焦亚楠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1-36,共6页
假想防卫案件在司法实务中多被认定为故意犯罪,而学术界引进德国、日本学说多被认定为过失犯罪,但在梳理相关学说后,各个学说都存在难以解决的弊端。认定该问题应立足于本土的规范解读,调整故意理论,将“明知”的要素重新定义。认定行... 假想防卫案件在司法实务中多被认定为故意犯罪,而学术界引进德国、日本学说多被认定为过失犯罪,但在梳理相关学说后,各个学说都存在难以解决的弊端。认定该问题应立足于本土的规范解读,调整故意理论,将“明知”的要素重新定义。认定行为人成立故意需要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具有构成要件阶层的事实层面的故意和罪责阶层的规范评价层面的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双层故意才能认定其成立故意犯罪。假想防卫人不具有罪责故意,因此故意犯罪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论 双层故意 假想防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以人为本
11
作者 关伶 《现代营销(下)》 2022年第11期94-96,共3页
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以人为本,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枫桥经验”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探讨十分必要。“枫桥经验”是因为始终坚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以人为本,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枫桥经验”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探讨十分必要。“枫桥经验”是因为始终坚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才能经久不衰。“枫桥经验”中的以人为本同时坚持和遵循了党的政治立场,丰富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且指导着实际应用的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枫桥经验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问题研究——《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视角下的多元参与
12
作者 王嘉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5期33-34,共2页
2019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其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和梳理,对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做了科学的监管安排,在立法层面上将食品安全纳入社会共治的轨道中,通过多种... 2019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其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和梳理,对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做了科学的监管安排,在立法层面上将食品安全纳入社会共治的轨道中,通过多种具体的制度体系,确立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治理模式,推动了统一、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