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话剧社为例
1
作者 王梓煊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7期54-56,共3页
高校戏剧社团是高校戏剧教育的重要力量,而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色。作为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的典型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义话剧社虽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在剧社的组织与管理、剧本的改编与创作、剧社的舞... 高校戏剧社团是高校戏剧教育的重要力量,而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色。作为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的典型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义话剧社虽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在剧社的组织与管理、剧本的改编与创作、剧社的舞台演出这三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模式和亮眼的成就,是校园戏剧社团的成功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法类高校 校园戏剧 戏剧社团 首义话剧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以西南政法大学蓝天剧社为例
2
作者 刘欣蕾 《艺术家》 2024年第6期94-96,共3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戏剧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政法类高校的戏剧社团,如中国政法大学的莽原话剧团、华东政法大学的沃原剧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义话剧社、西南政法...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戏剧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政法类高校的戏剧社团,如中国政法大学的莽原话剧团、华东政法大学的沃原剧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义话剧社、西南政法大学的蓝天剧社和西北政法大学的南山剧社等剧社通过开展演剧活动,不仅为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还在促进大学生树立法治信仰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戏剧社团 西北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政法类高校 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短视频传播探究——以大唐不夜城抖音号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阮晓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11期79-81,共3页
随着短视频在文化旅游传播方面效力的日益彰显,如何更好地利用短视频传播文旅形象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旅游景区账号大唐不夜城景区的官方抖音账号“西安大唐不夜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所发布的短视频,并结合SIPS模型对其传播... 随着短视频在文化旅游传播方面效力的日益彰显,如何更好地利用短视频传播文旅形象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旅游景区账号大唐不夜城景区的官方抖音账号“西安大唐不夜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所发布的短视频,并结合SIPS模型对其传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期望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为文旅短视频的传播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S模型 大唐不夜城 文旅短视频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丑为美 丰富舞台——论2021西北红色校园戏剧中反面角色的作用
4
作者 赵凤仙 《艺术家》 202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2021年,中国西北地区上演了一大批红色校园戏剧,如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演出的《庄严的审判》,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剧社演出的《风吹唢呐枪声响》和西北大学小黑剧社演出的《红旗赋》等。这些剧目中大部分都有反面角色。反面角色能让... 2021年,中国西北地区上演了一大批红色校园戏剧,如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演出的《庄严的审判》,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剧社演出的《风吹唢呐枪声响》和西北大学小黑剧社演出的《红旗赋》等。这些剧目中大部分都有反面角色。反面角色能让观众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引起他们的深入思考,还能为戏剧情节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戏剧 化丑为美 反面角色 西北政法大学 戏剧情节 现实生活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西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耦合:ChatGPT对新闻业的重塑可能 被引量:7
5
作者 郭淼 邓斐扬 《传媒论坛》 2023年第6期9-14,共6页
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火爆出圈引发各学科的共振。相较于此前的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在拟真度和功能层面均达到迄今峰值,人机耦合衍生出的新模式带来了重塑新闻业的可能。以ChatGPT的问世为契机,通过回溯人机耦合的演进历程,发现Chat... 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火爆出圈引发各学科的共振。相较于此前的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在拟真度和功能层面均达到迄今峰值,人机耦合衍生出的新模式带来了重塑新闻业的可能。以ChatGPT的问世为契机,通过回溯人机耦合的演进历程,发现ChatGPT有可能对新闻业的内容生产、传播逻辑以及新闻内容的权威性进行重构。当然,新闻业在拥抱新兴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应有所抵抗和思考。ChatGPT在功能方面的“全能”会带来人类思考退化的惰性与依赖,其高度“拟人化”加深了人类对智能聊天机器人的依赖,产生“单向度情感”关系;其内容创作“生成性”的特点易引发虚假信息的“自涌现”并加剧“深度造假”的风险。总之,ChatGPT勾勒出的新传播图景将带来人与媒介、技术三者关系的持续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聊天机器人 人工智能 人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评西北地区校史剧的师长形象
6
作者 张芯语 《艺术家》 2023年第8期112-114,共3页
校园戏剧是发生在校园中,传播范围也主要在校园内的舞台戏剧活动的总称,主要指以在校学生为主要成员的戏剧社团开展的戏剧演出活动及其作品。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校园戏剧有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在西北地区,... 校园戏剧是发生在校园中,传播范围也主要在校园内的舞台戏剧活动的总称,主要指以在校学生为主要成员的戏剧社团开展的戏剧演出活动及其作品。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校园戏剧有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在西北地区,校史剧的创作演出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些校史剧的题材往往是戏剧社团所在学校的师长的故事。师长不仅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形象,还承担着传承和教育青年人的责任。因此,这些校史剧的主创人员在创作演出过程中往往根据所在学校的特点和艺术规律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师长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戏剧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校史 高等教育 文化产业 戏剧社团 传播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依赖视角下直播电商与消费者购物互动行为分析
7
作者 刘丽华 毕锦露 《传媒论坛》 2024年第23期37-39,共3页
在新媒体环境中,直播电商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现象在电子商务领域迅速崛起。这种新兴的购物模式结合了实时互动、娱乐元素以及即时购买的特性,改变了消费者传统的购物体验和行为模式。直播电商不仅展示了技术创新对市场和社会行为的深远影... 在新媒体环境中,直播电商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现象在电子商务领域迅速崛起。这种新兴的购物模式结合了实时互动、娱乐元素以及即时购买的特性,改变了消费者传统的购物体验和行为模式。直播电商不仅展示了技术创新对市场和社会行为的深远影响,也引发了对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动态的学术关注。媒体的功能和消费者对媒体的依赖程度影响了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以及决策过程。随着直播平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消费者越来越依赖这种形式的媒介来获得产品信息、满足社交需求和实现娱乐消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直播购物 互动行为 媒介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念修辞与奇观形构——作为一种“类型”出现的话题电影 被引量:1
8
作者 熊芳 李姝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8-64,共7页
话题电影因具有共情叙事和奇观图景的特征而受到大众青睐,成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复合分支。其叙事机制符合日常生活感知模式,利用观众与电影的“共享经验”制造银幕内外高参与度,拓展电影话语外延。消费语境下受众对“看”的需求... 话题电影因具有共情叙事和奇观图景的特征而受到大众青睐,成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复合分支。其叙事机制符合日常生活感知模式,利用观众与电影的“共享经验”制造银幕内外高参与度,拓展电影话语外延。消费语境下受众对“看”的需求逐步转向视觉奇观层面,观看逻辑服膺于感官刺激。话题电影的生成机制有赖于“热度”导向,旨在生产“爆款”影像,因而在电影视觉图景中继续强化奇观具身展演,而对电影内蕴使用惯性叙事,导致电影现实性议题与视觉消费审美的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电影 电影叙事 奇观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家居对数字弱势群体权利的补偿与剥夺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淼 檀晓涓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期34-40,共7页
随着产业发展和产品迭代,智能家居产品市场扩张,用户群体高速增长,其逐渐进入微粒化家庭以及社会公共空间,成为媒介生态的组成部分。智能家居商品意义上的人性化设计带来便捷且无法察觉的舒适体验,当其广泛应用于家庭乃至社会空间时,可... 随着产业发展和产品迭代,智能家居产品市场扩张,用户群体高速增长,其逐渐进入微粒化家庭以及社会公共空间,成为媒介生态的组成部分。智能家居商品意义上的人性化设计带来便捷且无法察觉的舒适体验,当其广泛应用于家庭乃至社会空间时,可以对智能、体能、技能上的相对数字弱势群体进行能力补偿、弥合数字接入沟与使用沟。当智能逻辑作为数字生活运行的底层规则,以无障碍体验包裹技术使用者时,技术应用边界的模糊就会触及数字弱势群体的权利底线,形成技术规训和对数字权利的剥夺。人类在享受数字技术进步带来能力补偿的同时,应警惕技术渗入带来数字权利的剥夺,并思考智能家居使用的合理规制,保障相对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数字人权 智能家居 补偿 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主流电影的叙事创新与美学赓续——以2022年院线电影为例
10
作者 张嫣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9期155-157,共3页
中国新主流电影是主旋律电影不断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效益。据2022年各个院线上映的电影显示,我国新主流电影为电影业复苏带来了强劲动力,这离不开叙事创新、类型多元化的糅合以及对传统电影美... 中国新主流电影是主旋律电影不断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效益。据2022年各个院线上映的电影显示,我国新主流电影为电影业复苏带来了强劲动力,这离不开叙事创新、类型多元化的糅合以及对传统电影美学的延伸。新主流电影对国家叙事框架的拓展、对集体精神的弘扬、对如何更好展现“中国故事”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叙事创新 电影美学 主流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史诗”建构——论电视剧《人世间》的叙事策略
11
作者 张嫣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1期97-99,共3页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学作品已成为影响影视制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像也成为这些文学作品的重要延续方式。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人世间》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该剧以个人与时代、家庭与社会的角度进行讲述,从平民视角书写家国情怀...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学作品已成为影响影视制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像也成为这些文学作品的重要延续方式。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人世间》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该剧以个人与时代、家庭与社会的角度进行讲述,从平民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展现了中国社会变迁、人民整体转变、社会跃进腾飞的时代画卷,抒写了时代变迁、精神传承的磅礴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世间》 文学改编 影视 现实主义 平民史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