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兼及孟京辉戏剧 |
黄世智
|
《戏剧之家》
|
2015 |
4
|
|
2
|
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话剧《牡丹亭》——兼及《牡丹亭》的改编 |
黄世智
|
《戏剧之家》
|
2016 |
3
|
|
3
|
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话剧社为例 |
王梓煊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4
|
论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以西南政法大学蓝天剧社为例 |
刘欣蕾
|
《艺术家》
|
2024 |
0 |
|
5
|
浅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共情教学的必要性 |
谢沁露
李子艳
|
《新闻论坛》
|
2024 |
0 |
|
6
|
虚拟世界的真实遗产:游戏赋能非遗文化传播的作用机理与未来路径 |
罗朋
安静
|
《人文天下》
|
2025 |
0 |
|
7
|
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念的新闻学实验教学探索 |
姚倩
|
《传媒论坛》
|
2025 |
0 |
|
8
|
沃土中绽放出的鲜花--评西北大学小黑剧社 |
林舒琪
|
《艺术家》
|
2020 |
2
|
|
9
|
十三年来的西北大学小黑剧社 |
袁艺函
|
《戏剧之家》
|
2021 |
0 |
|
10
|
文旅短视频传播探究——以大唐不夜城抖音号为例 |
阮晓龙
|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2024 |
2
|
|
11
|
化丑为美 丰富舞台——论2021西北红色校园戏剧中反面角色的作用 |
赵凤仙
|
《艺术家》
|
2024 |
0 |
|
12
|
情景交融的表演空间——论西北地区校史剧的舞台美术 |
成怡宁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13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高校舆论引导的意蕴与要义——以高校运用融媒体思想建设为例 |
谢沁露
|
《新闻论坛》
|
2022 |
1
|
|
14
|
从“遮蔽”到“在场”:短视频赋能乡村故事传播探究 |
刘丽华
冯程
|
《传媒论坛》
|
2022 |
2
|
|
15
|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发展趋势与从业者素养探究 |
宋雯
|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2022 |
1
|
|
16
|
新媒体和中国传统艺术:“凤凰涅槃”式的艺术转型与创新实践 |
李瑛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5 |
0 |
|
17
|
媒介融合与陕西高等新闻教育的变革应对 |
罗朋
|
《榆林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8
|
试论品牌核心价值传播——以个案海尔为例 |
慕夏溪
|
《艺术科技》
|
2012 |
0 |
|
19
|
人机耦合:ChatGPT对新闻业的重塑可能 |
郭淼
邓斐扬
|
《传媒论坛》
|
2023 |
7
|
|
20
|
虚拟聚合与精准解码:农村广播大喇叭在突发疫情传播中的政治功能 |
郭淼
郝静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1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