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教育对受教育权的变革及其在教育法典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璞 薛雅如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2,122,共8页
数字技术正在推动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蜕变,以智慧教育为显著特征的全球教育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受教育权被赋予新的内涵,受教育机会权兼有“入学机会”和“数字教育机会”,受教育条件权从获得“物理条件”向“虚拟资源”延伸,受教育结... 数字技术正在推动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蜕变,以智慧教育为显著特征的全球教育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受教育权被赋予新的内涵,受教育机会权兼有“入学机会”和“数字教育机会”,受教育条件权从获得“物理条件”向“虚拟资源”延伸,受教育结果权的评价方式从“结果评价”变为“过程评价”。为适应权利保障诉求,教育立法价值取向应从保障“社会权为核心的受教育权”发展为追求“自由权为主的学习权”,兼顾“教育机会均等”与“公平优质教育”,从“教育管理法”向“国家教育管理权与个人受教育权的平衡法”发展。教育法典编纂应对智慧教育模式下受教育权新内涵做出回应,加大公平优质教育的制度供给;增加保障教育选择自由权的制度;确立数字教育保障制度和数字教育隐私保护制度;纳入非制度化教育与终身学习法律制度,保障教育活动中的自由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受教育权 数字化 教育法典 公平优质教育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法(草案)》逐利限制条款的合宪性解释 被引量:3
2
作者 管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4,共5页
2020年9月7日,《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布。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二十四)遏制过度逐利行为”的主要内容在《草案》关于... 2020年9月7日,《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布。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二十四)遏制过度逐利行为”的主要内容在《草案》关于“逐利限制”的第27条中得到了延续。该条内容如下: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公办幼儿园、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办幼儿园 学前教育 《草案》 民办幼儿园 协议控制 征求意见稿 限制条款 兼并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法修改应建立公职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的“公务派遣”制度 被引量:5
3
作者 管华 朱成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6,共7页
公职教师,即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教师,应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在编教师。教育行政机关在公职教师的招聘、工资发放和解聘等事项上发挥关键性作用,所以应参考劳务派遣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关和公职教师之间的“公务派遣”制度。... 公职教师,即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教师,应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在编教师。教育行政机关在公职教师的招聘、工资发放和解聘等事项上发挥关键性作用,所以应参考劳务派遣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关和公职教师之间的“公务派遣”制度。基于“公务派遣”关系,教育行政机关应与公职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公职教师应接受教育行政机关的公务派遣。《教师法》应将这种“公务派遣”关系法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职教师 教育行政机关 公务派遣 公办中小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位授予标准设定权的法律属性与权利边界--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修改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璞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66,67-77,共12页
我国法律对学位授予单位设定学位授予标准的权限规定不明,导致学位纠纷案件频发。理论界对高校能否增加学位授予标准认识有分歧,法院对案件的审查标准存在差异。厘清高校学位授予标准设定权的法律属性,并划定其行为的边界是修改《学位... 我国法律对学位授予单位设定学位授予标准的权限规定不明,导致学位纠纷案件频发。理论界对高校能否增加学位授予标准认识有分歧,法院对案件的审查标准存在差异。厘清高校学位授予标准设定权的法律属性,并划定其行为的边界是修改《学位条例》的重要议题。学位授予权的“双重属性说”决定了高校学位授予标准设定权的权利属性,其外部特征表现为“办学自主”,其内部权利核心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权的权利边界为高校设定学位授予标准权划定了权限范围。学位授予标准包括了学术标准和非学术标准,高校在学术自由的范围内自主增设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法院坚持司法对学术的尊让,以不抵触原则低强度地审查学术标准,落实高校的学术自由权。高校依据法律设定非学术标准,不得增设其他非学术标准,法院依据法律保留原则高强度地审查非学术标准,防止学生权益受到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位授予标准 学术自由权 学位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宪法规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管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高考加分事关亿万兆民。考生入学请求权的宪法依据常被误认为是受教育基本权利,其实是平等权。虽然高校在招录过程中依附于政府,但当其行使录取自主权时,该权力的实质是学术权力,来源于科学研究自由。横亘在考生与高校之间的调档行为属... 高考加分事关亿万兆民。考生入学请求权的宪法依据常被误认为是受教育基本权利,其实是平等权。虽然高校在招录过程中依附于政府,但当其行使录取自主权时,该权力的实质是学术权力,来源于科学研究自由。横亘在考生与高校之间的调档行为属于行政许可,既缺乏法律依据,也不宜继续存在。各省新建或培育高水平大学是保障平等权和科学研究自由的根本之道。北大、清华和热门专业取消奖励性加分,补偿性加分不构成录取的决定性因素,则能实现平等权与科学研究自由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加分 行政许可 录取自主权 教育平等权 科学研究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法修改应明示:体罚适用治安处罚 被引量:5
6
作者 管华 张鑫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5,共17页
2021年媒体报道的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呈现出地域广泛、年龄低幼、手段多样、诱因细微、伤害较重、处理封闭等特点。体罚禁而不止在法律上的原因有:立法赋予了教师“首次体罚免责权”和“体罚”权,司法实践中构成犯罪但未致死亡的案件的67... 2021年媒体报道的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呈现出地域广泛、年龄低幼、手段多样、诱因细微、伤害较重、处理封闭等特点。体罚禁而不止在法律上的原因有:立法赋予了教师“首次体罚免责权”和“体罚”权,司法实践中构成犯罪但未致死亡的案件的67%未判实刑。针对教师体罚学生,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现象。法院判决教师体罚学生不适用治安处罚侵犯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予以治安处罚是制度共识,也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上的依据。韩小会案的一审法院认为:职务行为是否受治安处罚需要特别指引;掏空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单位违法治安管理行为的规定,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公办中小学教师成为“国家公职人员”后,为消除分歧,《教师法》应明确规定,教师体罚学生适用治安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体罚 首次体罚免责权 韩小会案 治安处罚 国家公职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历史演进、运行困境及完善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2,共5页
学生申诉制度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伴随着教育立法理念的变化,其经历了艰难探索、发展完善和逐渐成熟的历史演进过程。检视当前学生申诉制度,仍存在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职能发挥不够、申诉处理程序有待细化、省级行政教育... 学生申诉制度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伴随着教育立法理念的变化,其经历了艰难探索、发展完善和逐渐成熟的历史演进过程。检视当前学生申诉制度,仍存在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职能发挥不够、申诉处理程序有待细化、省级行政教育部门作用仍需加强、“两投”事项处理程序亟待优化等问题。对此,要从优化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审查程序和委员构成比例、扩大委员会审查权限、修改申诉期间学生处分或处理执行原则、健全学生申诉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真正使学生申诉制度符合当前实践变化,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诉 历史演进 运行困境 完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