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知识论价值及其实现条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师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61,共10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一百余年来在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的滋养下,形成了价值倾向、观点体系与方式方法迥异的不同研究范式。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及相应学术反思的深入,学者们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本体论把握及在知...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一百余年来在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的滋养下,形成了价值倾向、观点体系与方式方法迥异的不同研究范式。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及相应学术反思的深入,学者们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本体论把握及在知识论价值判断上出现了一定的观点争鸣,意见纷纷,但在总体上却又还没有达到理论自觉。这种理论自觉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工作的充分展开和与时俱进却又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促进研究者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反省,完善已有研究范式,促成新范式成长,而且还在结果上有利于不同研究范式的彼此结合,共同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工作,充分实现其在今天的知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法治资源 现代转换 新法学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乡政村治”法治化 被引量:2
2
作者 余钊飞 代冰洁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方法,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秩序及巩固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实践中,“乡政村治”法治化为基层政权依法管理和群众依法自治提供了全面支持。在具体应用方面,新时代的“枫桥经...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方法,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秩序及巩固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实践中,“乡政村治”法治化为基层政权依法管理和群众依法自治提供了全面支持。在具体应用方面,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与乡镇政权法治化建设相融合,有效实现了基层党政管理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此外,“乡政村治”法治化有效弥补了村一级作为法治化治理末梢的诸多盲点,通过村级权力运行法治化、村务监督法治化、村民会议与村民代表会议法治化等方式提供了一种村民自治法治化的有效载体。这一载体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推动起到了重要基础作用,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发展与基层法治建设融为一体,通过数字赋能,构建党政管理与基层治理协同共治体系和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体系,从而能够确保基层治理有效应对社会治理新挑战。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灵动高效的治理效能,发挥“乡政村治”法治化对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基础作用,有助于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枫桥经验 乡政村治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百年回眸与学术省思——本土政治理论的概念检视与话语梳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师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9,共8页
学术界运用现代政治理论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已近百年,检视贯穿其中的政治概念与理论话语,是分析近百年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概念检视的结果表明,贯穿多数中国政治思想史著作的政治概念解释停留在常识水平上,在含义上不... 学术界运用现代政治理论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已近百年,检视贯穿其中的政治概念与理论话语,是分析近百年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概念检视的结果表明,贯穿多数中国政治思想史著作的政治概念解释停留在常识水平上,在含义上不完整,在准确性上似是而非,只有少数著作贯穿了专业化的政治概念解释。贯穿了常识性政治概念解释的著作,较为关注具有当下舆论价值的话题与问题,梳理出来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话语具有经世指向。贯穿专业性政治概念解释的著作,较为关注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原始性及完整性,梳理出来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话语注重完整知识的呈现,具有一定的启蒙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学术省思 概念检视 话语梳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法治化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斌通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7-75,共9页
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预防调处化解矛盾卓有成效的治理方式,不仅与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在治理目标、主体、基础、资源等方面存在内在联系,也对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法治化有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法治轨道上... 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预防调处化解矛盾卓有成效的治理方式,不仅与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在治理目标、主体、基础、资源等方面存在内在联系,也对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法治化有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制度供给能力建设,提升智能化法治平台建设水平,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细化治理,可以有效实现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借鉴的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法治化转型,进而促进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源头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方法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师伟 朱垚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3,M0006,共14页
“两个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原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智慧... “两个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原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辩证特质。因为这二者在方法论层面上具有互通性,所以它们才能在现代化实践中互动融合,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辩证思维。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辩证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互嵌共生,展现了传统思想资源现代转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紧密结合的现代智慧。它既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矫正公共决策偏差和把握历史主动,又有利于在实践中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传统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桥式工作法”与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斌通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8,共11页
“枫桥式工作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广大干部群众在各行业各领域社会治理实践中秉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工作方法,具有鲜明实践特点。以“枫桥式... “枫桥式工作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广大干部群众在各行业各领域社会治理实践中秉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工作方法,具有鲜明实践特点。以“枫桥式工作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需要加强多元共治,增强社会治理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创新智慧治理,提高预防型法治建设能力与水平;深化调解运用,实现调处息争与权益维护良性互动;提高治理质效,营造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枫桥经验” 枫桥式工作法 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乡村协商民主治理格局的中心角色与领导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师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4,共10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打倒了土豪劣绅在乡村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的乡村治理体系,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再一次经历了体系化的重构,市场、自治、社会及城市化等要素造成了多元治理的格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打倒了土豪劣绅在乡村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的乡村治理体系,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再一次经历了体系化的重构,市场、自治、社会及城市化等要素造成了多元治理的格局,但是因乡村治理实践中普遍出现了政治中心的缺位,从而导致了多元共治的难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一方面要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那样扮演乡村治理政治中心的角色,真正担当起基层治理领导者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如中国共产党在协商民主的其他层面一样,发挥领导、组织及协调等政治作用,建立和完善乡村协商民主治理体系的基层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基层协商民主 乡村治理 中心角色 政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的系统性危机与司法难题的化解——从赵春华案谈起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建军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3期94-100,共7页
赵春华案件一审判决引发的司法信任危机,表面上看来是由于机械司法造成的,但其根源确是由于执法机关没有严格执法,进而导致公众对于枪支管理的认知标准和国家立法标准之间产生了严重偏差造成的。执法不严,进而导致公众未能够严格守法,... 赵春华案件一审判决引发的司法信任危机,表面上看来是由于机械司法造成的,但其根源确是由于执法机关没有严格执法,进而导致公众对于枪支管理的认知标准和国家立法标准之间产生了严重偏差造成的。执法不严,进而导致公众未能够严格守法,甚至因此悄然改变国家法律的操作标准,并借实际操作标准指责国家立法有误、司法判决不公,是当下很多司法案件折射出来的中国法律运行的系统性危机。化解类似危机引发的司法难题最为关键的环节还在于严格执法,而不是简单地诉诸于修改法律、指责司法不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春华案 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 司法难题 系统性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方法能否证明法律问题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柏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107,共17页
越来越多法学界的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数学方法的运用,并开始关注能否用数学方法证明法律问题。就目前数学对法学的影响来说,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已经在法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在科学原理和经验定律的定量表述、数学模型的表述研究和证实... 越来越多法学界的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数学方法的运用,并开始关注能否用数学方法证明法律问题。就目前数学对法学的影响来说,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已经在法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在科学原理和经验定律的定量表述、数学模型的表述研究和证实以及用数学模型来获得科学洞察力这些方面,虽然不乏成功的实例,但也揭示了数学的影响有待加强。法学研究只有广泛进入这几个方面,数学论证才会成为法学研究的常态,法学研究才会更加深入。总之,法学问题或法律问题,用数学方法是可以证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方法 证明 法律问题 数学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独立性与政治性关系的历史省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治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80,共11页
民主法治国家的司法运行,人们普遍期待法院和法官在案件审理和裁判中保持超然于政治的立场。但是,由于司法权本身就是政治性分权的产物,又是在政治权力斗争中历史的、在不同政体下发展出来的,不同国家司法活动中的具体操作就鲜有完全不... 民主法治国家的司法运行,人们普遍期待法院和法官在案件审理和裁判中保持超然于政治的立场。但是,由于司法权本身就是政治性分权的产物,又是在政治权力斗争中历史的、在不同政体下发展出来的,不同国家司法活动中的具体操作就鲜有完全不受政治立场或者偏好影响的司法。司法权与国家其他权能的博弈是权力分立制约的本性。司法的独立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关系格局,在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种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司法改革 司法政治性 法律政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建构和领导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党内法规基础及其法制化成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师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孕育、形成及发展过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孕育、形成及发展过程中,不仅始终发挥了重要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作用,而且还非常注意将其领导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实践中形成了法制化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建构和领导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法制化成果,既是其建构和领导作用的根本保障,也彰显了其发挥建构和领导作用的法制化方式。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党内法规在法制化成果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构和领导 协商民主 党内法规 法制化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通与杂糅: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亦中亦西”理论特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师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7,共7页
自由主义是西方现代国家建构的主流意识形态,在19世纪后半叶及20世纪初的西方各国,自由主义具有压倒性优势影响。中国在民族危亡日甚一日的情况下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不约而同首选自由主义,由此产生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中国现代自由主... 自由主义是西方现代国家建构的主流意识形态,在19世纪后半叶及20世纪初的西方各国,自由主义具有压倒性优势影响。中国在民族危亡日甚一日的情况下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不约而同首选自由主义,由此产生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并不是简单地移植了西方自由主义,而是中西思想传统汇通与杂糅的结果。如果中西之间在思想上没有进行汇通,自由主义就无法在中国找到思想落足点,现代与传统在理论上就缺少一个必要的榫结点。但汇通又在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内容上形成了“亦中亦西”的特征,导致它未能适应中国社会的国家救亡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并最终走向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 意义汇通 思想杂糅 亦中亦西 历史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行政过程的开放性及其对协商民主的制度吸纳
13
作者 张师伟 薄萧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7-56,共10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府早已经建立在了人民民主的基础上,既在性质及宗旨上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属性,也在过程和程序上贯彻和落实着人民民主的理念,践行着民主行政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必须自觉地贯彻和落实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府早已经建立在了人民民主的基础上,既在性质及宗旨上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属性,也在过程和程序上贯彻和落实着人民民主的理念,践行着民主行政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必须自觉地贯彻和落实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的重要理念,在行政过程中保持并扩充面向人民群众的广泛开放性,深化、细化行政过程对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的制度吸纳。中国地方政府行政过程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充分吸纳,拓宽了接受人民意志要求的制度空间,充分体现了其民主性;能及时把握需要处理的问题,增加了行政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密切了人民群众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为地方政府赢得了更为扎实广泛的群众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行政过程 开放性 协商民主 制度吸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恶钱治理规则的构建与运作
14
作者 陈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唐朝前期政府重视运用法律手段严惩盗铸,并辅以博换劣币、增发官钱、市易恶钱、规范流通、加强巡检勘验等经济、行政手段抑制恶钱的铸行、流布,构筑了因时制宜、张弛有度、日趋完善的货币法制体系,为唐代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比较... 唐朝前期政府重视运用法律手段严惩盗铸,并辅以博换劣币、增发官钱、市易恶钱、规范流通、加强巡检勘验等经济、行政手段抑制恶钱的铸行、流布,构筑了因时制宜、张弛有度、日趋完善的货币法制体系,为唐代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比较坚实的法律保障。其恶钱治理诸举措,甚至成为后世创制与效法的直接蓝本。中唐以后,兵兴内外,役费并起,国用匮乏,钱荒日显,申严铜禁、惩治销钱、控制外流等逐渐成为唐朝钱法领域热议的新焦点,加之乾丰改制失败、官铸劣钱不绝如缕,恶钱治理成效欠佳,恶钱治理规则在唐代货币法制体系中的位置日渐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恶钱 钱法 法律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枫桥经验”的历史形成与启示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余钊飞 代冰洁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1,共9页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秩序、治理和制度三个方面共同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基层社会的协同治理机制。秩序协同、治理协同和制度协同可以分别对应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机制中的自治、德治和法治三个面向。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的基本目标,稳定有序...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秩序、治理和制度三个方面共同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基层社会的协同治理机制。秩序协同、治理协同和制度协同可以分别对应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机制中的自治、德治和法治三个面向。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的基本目标,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是保障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以“枫桥经验”为代表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有力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秩序协同体制奠定了重要历史基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治理协同层面,以枫桥为代表的广大基层乡镇村社,在基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基层政法工作体制,形塑了多元主体治理模式,传承并发展了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治理理念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度协同层面,“枫桥经验”展现了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基层社会制度供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秩序协同 治理协同 制度协同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