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治理现代化:“新”法律形式主义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9,共12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决定。其中,关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提出要“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故而,加快建构起科学、合理的能源法治体系建设,就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决定。其中,关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提出要“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故而,加快建构起科学、合理的能源法治体系建设,就成为当前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无疑,“新”法律形式主义为能源法治体系的形式证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旨趣。其不仅有助于能源理性的形成,且可防范工具主义的危害,实现真正的能源创新与进步。故未来能源法治现代化的形式构造应在基本法、政策法与司法之间展开,使能源基本法反映能源理性,政策法促进能源实践,司法保障能源正义,从而最终形成一个融贯的能源法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法 法律形式主义 能源治理现代化 形式理性 能源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2013—2018)的制度建构:实践创新、现实挑战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9,共10页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已走过丰硕的五年。而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制度的有力支持。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于2013年提出,到《"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发布,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q...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已走过丰硕的五年。而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制度的有力支持。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于2013年提出,到《"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发布,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制度建构,既继承了中国能源治理的原有模式,又开创性地发展了诸多新的制度路径。这表现为,在理论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以及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合作的基本理念,开展相应的制度创新;在实践方面,中国特色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积极有效地驱动了地方创新精神的涌现与发挥;而在对外合作上则采取了包括对接、论坛等多元化合作模式。此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制度建构是双向的,其不仅在于通过制度安排,扩大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进口;同时也是中国利用其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技术优势,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清洁能源建设的结果。当然,随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深化,中国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现实挑战。例如,在政策的进一步创新、制度建构的体系化、法律政策的规范性以及机制化建设等方面都有待于强化完善。为此,实现能源合作制度建构从功能主义向规范主义转向,由实体能源向虚拟能源合作的深化,加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机制化建设,以及进一步扩大制度建构的开放性,通过"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模式,将更多愿意参与到"一带一路"能源建设的国家纳入到其中,将是中国能源合作走向成熟,并为全球能源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的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方案 能源法 能源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治理重构:挑战、反思与“一带一路”选择 被引量:15
3
作者 吕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新冠肺炎疫情下,油价暴跌的事实表明,传统能源安全观已无法适应全球能源稳步发展的时代诉求。既有能源垄断结构的坍塌、能源治理机制的不适应以及新能源革命的出现都对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治理形成新的挑战。为此,应树立起新的能源安全观... 新冠肺炎疫情下,油价暴跌的事实表明,传统能源安全观已无法适应全球能源稳步发展的时代诉求。既有能源垄断结构的坍塌、能源治理机制的不适应以及新能源革命的出现都对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治理形成新的挑战。为此,应树立起新的能源安全观,以实现能源供需平衡为旨趣,重构全球能源治理新秩序。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应积极发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制度优势,在全球能源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促成向新能源安全观转向;另一方面,应努力提升国内能源大循环的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应对国际能源风险和外部冲击的应急能力,以期实现新发展格局下,保障国内能源安全的新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能源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际法形式效力的视角对美国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制度反思 被引量:6
4
作者 吕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9,共10页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然而,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美国并未真正退出该条约。因为《巴黎协定》的条文规定明显限制了美国的退约行为。对此,国际法形式主义理论认为,正是基于法律形式的存在,国际法对美国的退约行为产生...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然而,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美国并未真正退出该条约。因为《巴黎协定》的条文规定明显限制了美国的退约行为。对此,国际法形式主义理论认为,正是基于法律形式的存在,国际法对美国的退约行为产生了相应的制度粘性。未来,对中国而言,一方面,应重视《巴黎协定》后续规则构建中的形式要件,积极把握规则设计的剩余权力。另一方面,也应与美国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与沟通,以期促成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法律形式主义 《巴黎协定》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后疫情时代国际能源秩序重塑:全球挑战、治理反思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吕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4-172,共9页
虽然当前国际油价已趋于稳步回升,但新冠肺炎疫情与油价暴跌所暴露出的叠加效应,却印证出国际能源治理的无序化;且到目前为止,这种无序化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观。这也将意味着,国际油价的再次振荡、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仍会对未来国家... 虽然当前国际油价已趋于稳步回升,但新冠肺炎疫情与油价暴跌所暴露出的叠加效应,却印证出国际能源治理的无序化;且到目前为止,这种无序化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观。这也将意味着,国际油价的再次振荡、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仍会对未来国家能源安全形成严峻挑战。显然,这种无序化和不确定性是由于国际能源机制的治理能力匮乏所造成的。故而,在后疫情时代世界秩序重构之时,应从根本上确立起新的国家能源安全观,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制度优势,加强能源金融建设,从而实现在新发展格局下,促成国际能源秩序重塑,保障能源安全的新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能源秩序 能源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与路径选择:英国绿色低碳转型20年(2000—2020年)的启示 被引量:9
6
作者 梁晓菲 吕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5期55-65,共11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中国今后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任务。采取何种制度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旦转型路径选择错误,好的愿望也极有可能带来坏的结果。英国就是这样一个明显的例子。虽然英国是世界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中国今后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任务。采取何种制度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旦转型路径选择错误,好的愿望也极有可能带来坏的结果。英国就是这样一个明显的例子。虽然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绿色低碳转型的国家,但路径选择的不当,却没能使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能源安全也面临更为严峻的现实挑战。为此,一方面,应认识到绿色低碳转型制度设计是一个由现实语境支撑的多重动态逻辑,需时刻避免制度安排的简单化;另一方面,绿色低碳转型制度设计亦须防范对市场与政府基本规则的偏离,始终回归到宪法与法治的层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能源治理 英国 绿色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