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师范大学大先生
1
作者 祁明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杨树声(1918—2002),江苏无锡人,音乐教育家,男低音歌唱家。1956年担任西北师范学院(今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副主任,1958一1983年任音乐系系主任。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甘肃分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席,西北高等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
关键词 音乐教育家 男低音歌唱家 杨树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艺术新课标的音乐课程实施思考
2
作者 孙晓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3,共6页
艺术新课标作为指导音乐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要求我们在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重视三种文化的教学,积极探索具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学方法,努力构建素养导向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和学生核心素... 艺术新课标作为指导音乐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要求我们在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重视三种文化的教学,积极探索具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学方法,努力构建素养导向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音乐课程实施是将艺术新课标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目前,在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对教学目标理解不够深入,传统文化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方法创新不足以及教学评价未得到足够重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学设计应突出核心素养,活用情境化和具身性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重视三种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了解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评价应综合多个维度,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课程实施 核心素养 课程评价 中小学音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朴学宗师之承接——江永的音乐史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敏学 叶键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8-214,288,共7页
江永为清代皖派经学宗师,其乐学著述以《律吕新论》、《律吕阐微》为著,其音乐史学思想则主要集中于《律吕新论》一书中。江永不仅对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予以细致衍算,深入阐发,还就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趋势提出"俗乐可求雅乐&qu... 江永为清代皖派经学宗师,其乐学著述以《律吕新论》、《律吕阐微》为著,其音乐史学思想则主要集中于《律吕新论》一书中。江永不仅对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予以细致衍算,深入阐发,还就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趋势提出"俗乐可求雅乐"、"声音自有流变"等富于真知灼见的学术观点,形成其独到的音乐史学思想体系,也为今天的音乐史学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永 乐律学 音乐史学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技术论 被引量:6
4
作者 何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7-150,共4页
本文通过对音乐技术的定位和对音乐技术美学、音乐技术与音乐表达、音乐技术的当下话语、音乐技术的异化诸问题的论述,以新的视角来审视音乐技术,力求把握音乐技术与音乐表现的关系,以利于音乐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音乐技术 音乐表达 技术美学 当下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范型 被引量:4
5
作者 白学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阐述了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合理化"理论和"理想型"研究方法、特奥多尔.阿多诺(Theodor W.Adorno)以美学为中心充满哲学特性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阿尔方斯.西尔伯曼(Alphons Silbermann)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对音... 阐述了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合理化"理论和"理想型"研究方法、特奥多尔.阿多诺(Theodor W.Adorno)以美学为中心充满哲学特性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阿尔方斯.西尔伯曼(Alphons Silbermann)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对音乐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指导作用。并就我国音乐社会学急待研究的内容和如何学习音乐社会学大师们的研究工作,借鉴他们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了初步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 特奥多尔·阿多诺 阿尔方斯·西尔伯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过程中的西北民间乐舞变迁——甘肃民族民间舞蹈调研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小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255,共3页
文化的变迁即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任何变迁,甘肃有着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形态,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民族民间舞蹈已经消失在时空里,有些在古代西北各民族的迁徙中相互融合,有些则依然深深地植根在民间,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 文化的变迁即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任何变迁,甘肃有着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形态,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民族民间舞蹈已经消失在时空里,有些在古代西北各民族的迁徙中相互融合,有些则依然深深地植根在民间,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代代相传,生动地存活在人民心中,悄然地流淌在天地之间。本文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旨在对这些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其现时性的地域播布、风格特点以及发展状况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发展脉络 分布区域 综合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传统音乐的有效措施之一——将地方音乐融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玉堂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7,共2页
自2002年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看到很多传统音乐文化日渐衰微,传统音乐受众也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有些民间音乐形式后继无人的局面。虽然早在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艺术系主任R·加非... 自2002年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看到很多传统音乐文化日渐衰微,传统音乐受众也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有些民间音乐形式后继无人的局面。虽然早在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艺术系主任R·加非亚斯教授倡议到:“所有未来的音乐教师首先都应该具有文化人类学观念(放眼世界,立足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文化 中小学音乐教学 地方音乐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村 文化人类学 加利福尼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道情音乐溯源 被引量:4
8
作者 晏晓东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54,共3页
陇东道情作为极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其音乐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作为具有地缘性特征的民间小戏,它的形成又与周边其他剧种及民间音乐事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立足于音乐本体分析,结合戏曲的文词结构特征、历史沿革等方面,... 陇东道情作为极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其音乐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作为具有地缘性特征的民间小戏,它的形成又与周边其他剧种及民间音乐事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立足于音乐本体分析,结合戏曲的文词结构特征、历史沿革等方面,通过陇东道情音乐与周边其他剧种及民间音乐事项的比较,来说明周边艺术事项对陇东道情音乐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道情 板路唱腔 音乐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与技术并重 理论与实践同行——浅谈钢琴艺术发展史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鹏 《音乐创作》 2008年第6期115-116,共2页
本文针对音乐学院钢琴教师的理论水平的参差不齐,阐述了钢琴理论知识与钢琴教学的关系,论证了钢琴艺术发展史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理论水平 教学水平 钢琴艺术发展史 钢琴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心”听音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雅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28-128,共1页
本文从如何听音乐这个角度入手,通过对现存的三种听音乐方式的分析以及自己在听音乐时的切身体会,认为听音乐不能只停留在"听之于耳"的感官水平上,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意识而较为敏感的听众——"听之于心",不再是... 本文从如何听音乐这个角度入手,通过对现存的三种听音乐方式的分析以及自己在听音乐时的切身体会,认为听音乐不能只停留在"听之于耳"的感官水平上,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意识而较为敏感的听众——"听之于心",不再是一个单单听音乐的人,而是一个有所追求因而在听音乐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之于耳” “听之于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及其特征在音乐作品分析中的解读——以歌曲《踏雪寻梅》旋律分析为例
11
作者 杨静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对“分形”概念属的所指进行分析;二、梳理近年来国内有关“分形”理论研究的文章,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三、利用“分形”理论的自相似性特征对歌曲《踏雪寻梅》的旋律形态与发展手... 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对“分形”概念属的所指进行分析;二、梳理近年来国内有关“分形”理论研究的文章,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三、利用“分形”理论的自相似性特征对歌曲《踏雪寻梅》的旋律形态与发展手法进行分析。通过对“分形”理论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利用分形特征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说明“分形”理论在音乐作品分析中的可行性,展望其对音乐分析与音乐创作方面将产生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自相似性 迭代 踏雪寻梅 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与融合:文化霸权下音乐教师教育之价值取向
12
作者 王冰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文化多元、价值平等在全球倍受推崇,但现实经济因素约制下的西方文化霸权依然严峻,文章以价值取向视角对中国本土音乐话语权之重构进行探究,认为当务之急是对文化霸权的深刻批判,只有明确主体意识,克服对立思维,培养文化理解,整合认知模... 文化多元、价值平等在全球倍受推崇,但现实经济因素约制下的西方文化霸权依然严峻,文章以价值取向视角对中国本土音乐话语权之重构进行探究,认为当务之急是对文化霸权的深刻批判,只有明确主体意识,克服对立思维,培养文化理解,整合认知模式,方能摆脱束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音乐教师教育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霸权 本土音乐 教师教育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建中现代技法钢琴作品的音乐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婕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18,共3页
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的出现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国音乐的创作。王建中的钢琴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的脉络。他运用现代技法创作的作品在中国现代钢琴创作领域颇有影响,在音乐风格上体现出了五声性与现... 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的出现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国音乐的创作。王建中的钢琴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的脉络。他运用现代技法创作的作品在中国现代钢琴创作领域颇有影响,在音乐风格上体现出了五声性与现代技法相融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曲技法 王建中 五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音乐养生保健作用的研究——评《音乐与健康》
14
作者 王嫣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I0070-I0070,共1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大多集中在躯体健康上,对身心健康概念多没有足够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之而来的也是人们源源不断的烦恼。人们开始对自身发展进行深思与反思,心理的健康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鉴于此,...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大多集中在躯体健康上,对身心健康概念多没有足够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之而来的也是人们源源不断的烦恼。人们开始对自身发展进行深思与反思,心理的健康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鉴于此,由陈俊伊主编的《音乐与健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一书,作者基于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考虑当下人们的心理压力以及健康关注侧重点的转移,以音乐为切入点,围绕音乐与健康展开了叙述,旨在帮助人们运用音乐疗法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释放学习疲劳,从而也对音乐疗法深入人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健康 音乐疗法 保健作用 养生 心理健康 知识产权 心理压力 生活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歌曲美学特征初探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惠琴 李彦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7-120,共4页
通过对中国艺术歌曲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沃土的旋律美,含有意蕴、意味、意境的歌诗美,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美,声乐表演的个性美,注重音乐技术含量的技术美,雅俗共赏的接受美等方面的阐释,对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艺术歌曲 美学特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声乐教学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虎 赵开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80,共3页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与教育相结合产生现代教育技术,这为优化课程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声乐教学是一种抽象而复杂的活动,传统单一的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有很多局限,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而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束...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与教育相结合产生现代教育技术,这为优化课程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声乐教学是一种抽象而复杂的活动,传统单一的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有很多局限,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而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束缚提供了可能,我们可以从课前、课堂、课后这三个环节入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优化声乐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 声乐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舞蹈“S”形肢体符号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佳坞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34,123,124,共5页
本文从舞蹈学的视角,尝试分析敦煌壁画舞蹈"S"形肢体符号、运动形态及形成动因,进而探讨"S"形舞蹈的空间制约性及敦煌壁画舞蹈语言的衍化与融合。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舞蹈 S 肢体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尔夫教学法“原本性”精髓的中国文化解读——返璞归真:身体的解放与心灵的创生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3-127,共5页
笔者根据中国文化的语境,探讨奥尔夫教学法"道法自然"的"原本性"真谛,"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儿童观,教学的"虚往实归"简易设计,以及"生生不息"的创造性归宿。本文分析了奥尔夫创造... 笔者根据中国文化的语境,探讨奥尔夫教学法"道法自然"的"原本性"真谛,"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儿童观,教学的"虚往实归"简易设计,以及"生生不息"的创造性归宿。本文分析了奥尔夫创造教育的四个必备条件:创造文化的支持、创造悟境的诱导、创造意识的激发、创造过程的释放,提出了促进身体解放和心灵创生的身心协动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 中国文化解读 原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有为国乐改良思想及其历史影响探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敏学 王旖轩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6,共7页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学术思想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仅是今文经学大师,也是我国近代倡导新式学校音乐教育之第一人。综观其音乐著述及其音乐教育实践,可知其之所以提倡音乐教育虽受国外重视音乐教育之影响,然其思想实质却是植根于儒家传...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学术思想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仅是今文经学大师,也是我国近代倡导新式学校音乐教育之第一人。综观其音乐著述及其音乐教育实践,可知其之所以提倡音乐教育虽受国外重视音乐教育之影响,然其思想实质却是植根于儒家传统乐教思想,以西学中源论为据,援西入儒,以西化儒,视孔子为革命家,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艺术教育思想引入儒学,从而化合出一种具有鲜明近代中国文化形态特征的新儒学,旗帜鲜明地立足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之立场,远法欧美,近采日本,以此来改造华夏旧乐,进而重塑国民性,发挥其维新变法的政治主张,并为其后"中国音乐改良说"开辟了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乐教 国乐改良 以西化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间祭祀礼仪的当代社会功能——以甘肃秦安民间“传神”祭礼舞蹈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小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27,191,共3页
本文谈及的秦安民间“传神”祭礼活动不是现存的、以大众自娱和娱人为主要功能的民间艺术形式,而是以民间信仰内容为其内在核心,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传神”命名的祭祀典礼作为程式化的民间舞蹈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神”... 本文谈及的秦安民间“传神”祭礼活动不是现存的、以大众自娱和娱人为主要功能的民间艺术形式,而是以民间信仰内容为其内在核心,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传神”命名的祭祀典礼作为程式化的民间舞蹈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神”活动中羊皮鼓作为舞器、乐器、祭器的三重象征贯穿于整个祭礼活动始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秦安“传神”活动与羊皮鼓祭礼舞蹈具有等同的意义。本文试图将羊皮鼓、舞蹈置身于这种活态文化的现象中进行研究,我们之所以关注这一充满文化意义的人类创造与实践活动,主要的目的在于解释和理解现代社会中民众的心智逻辑,进而对隐藏在这种文化形态背后的精神实质以及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功能和影响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祭祀 舞蹈仪式 文化形态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